2018高考化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6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化学试题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就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与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D 。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A.蔗糖、果糖与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就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有不饱与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D.淀粉与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与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A B C D【答案与分析】D 。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就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就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A.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B.22、4L(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C.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饱与碳酸钠 溶液乙醇、冰醋酸 浓硫酸正极片碱溶2溶液 LiFePO 4滤渣H 2SO 4/ HNO 3含Li 、Fe 、P 炭黑等滤渣碱溶沉淀 滤液 Na 2CO 3 含锂沉淀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就是很小的,A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所含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B正确;1mol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的羟基,C错误;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3Cl、CH2Cl2、CHCl3及CCl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3Cl少于1mol,D不对。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平衡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看一些高考真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
题目一:(2019年全国卷Ⅰ)已知,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其浓度为 0.10 mol/L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 ,化学方程式为:CuSO4(aq) + 2NaOH(aq) ⇌ Cu(OH)2(s) + Na2SO4(aq) 。
实验中,平衡浓度数据如下:[Cu2+] = [OH-] = 1.67 × 10^-5 mol/L 。
问:硫酸铜溶液中的 Cu(OH)2 溶度积的数值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Cu(OH)2 的溶度积 Ksp = [Cu2+][OH-]^2。
根据已知条件和反应方程式可得:[Cu2+] = 1.67 × 10^-5 mol/L ,[OH-] = 1.67 × 10^-5 mol/L 。
代入 Ksp = [Cu2+][OH-]^2 即可求得 Cu(OH)2 的溶度积 Ksp 的数值。
题目二:(2018年全国卷Ⅰ)已知,取 10 mL 浓度为 0.10 mol/L 的硫酸铜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沉淀。
实验后,测得溶液的 pH 值为12。
单用剩余浓度进行相似浓度的计算。
问:相似浓度的始末 pH 值相差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反应方程式 CuSO4(aq) + 2NaOH(aq) ⇌Cu(OH)2(s) + Na2SO4(aq) 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的铜(Ⅱ)氢氧化物是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pH 值为 12 说明在溶液中还有 OH- 离子,剩余的Cu2+ 浓度为 0.067 mol/L 。
根据 Cu(OH)2 溶解生成的 [Cu2+] 和 [OH-] 计算新的 pOH 值,再通过 pH = 14 - pOH 计算新的 pH 值。
A .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B . CH 4T CH 3COOH 过程中,有C —H 键发生断裂 C .①T 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C —C 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i7H 35COOH+C 2H 518OH.、C i7H 35COOC 2H 5+H 218OB. 常温时,0.1 mol L -1 氨水的 pH=11.1 : NH 3 H z O ^^NH ;+OH -C.由Na 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Na^CI :一* 险[:旦丁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Cu 2+ +2e - --------- Cu 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 溶液滴入 FeSO 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 水中Na 2S 溶液滴入AgCI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 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 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 为红棕色1*—上A .甲醇低温所制氢 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 .氘、氚用作人造太阳” 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 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 .开采可燃冰,将其作 为能源使用化学变化的是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 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 2018北京高考化学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下。
CJLCOOH10.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表示氢键F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11.测定0.1 mol 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a(带答案和解释)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考点26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题组一基础小题].下列关于水的电离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在什么条件下,c增大,酸性都增强B.稀释氯化铵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变大c.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变小D.升高温度,kw变大,H+浓度增大答案 D解析A选项错误,对于纯水,升高温度,H+浓度增大,但仍为中性;B选项错误,氯化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稀释氯化铵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选项错误,NaoH抑制水的电离,稀释NaoH溶液后,水的电离程度变大;D选项正确,kw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也越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酸性的溶液是酸溶液,显碱性的溶液是碱溶液B.盐促进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c.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9mol•L-1,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中性溶液即pH=7的溶液答案 c解析A选项错误,显酸性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等,显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等;B选项错误,不是所有盐都能促进水的电离;c选项正确,酸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根据水的电离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D选项错误,随着温度的变化,中性溶液的pH不一定为7。
3.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w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增大c.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 =c答案 B解析kw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变大,故A错误;加入酸,则c增大,加入碱,则c增大,故B正确,c错误;D选项,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可结合水电离出的H +,导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c,D选项错误。
五年2018-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依据下列实验,预测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A B.B C.C D.D 2.(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粉与氧化铝发生的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B.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D.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3.(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B.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4.(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MgOB.Fe2O3与Al发生铝热反应可生成FeC.BaCl2溶液与CO2反应可生成BaCO3D.Ca(OH)2溶液与Cl2反应可生成Ca(ClO)25.(2020·山东·高考真题)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 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 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6.(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Na O 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固体22Na OB .Mg 加入到过量3FeCl 溶液中可得FeC .2FeS 在沸腾炉中与2O 反应主要生成3SOD .22H O 溶液中加入少量2MnO 粉末生成2H 和2O7.(2019·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A .AB .BC .CD .D8.(2019·江苏·高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A .NaCl(aq)−−−→电解Cl 2(g)Fe(s)−−−→△FeCl 2(s) B .MgCl 2(aq)−−−→石灰乳Mg(OH)2(s)−−−→煅烧MgO (s) C .S(s)2O (g)−−−→点燃SO 3(g)2H O(l)−−−→H 2SO 4(aq) D .N 2(g)2H (g)−−−−−−→高温高压、催化剂NH 3(g)2CO (g)aq)−−−−→N aCl (Na 2CO 3(s) 9.(2019·浙江·高考真题)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 氯气、20 mL 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 .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 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 .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 .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10.(2018·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化合物中,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沉淀可溶于NaOH 溶液的是A .MgCl 2B .Ca(NO 3)2C .FeSO 4D .AlCl 3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1.(2018·浙江·校联考高考真题)某同学用含结晶水的正盐X(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观测到:混合气甲呈无色并被蒸馏水全部吸收;固体乙为纯净物;在步骤③中,取1/10溶液丙,恰好中和需消耗0.00200molNaOH ;另取一定量的溶液丙,加入少量K 2FeO 4固体,产生黄绿色气体。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化学试题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D 。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
果糖属于单糖。
9.A B C D【答案与分析】D 。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10.N A 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molCH 4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1.0N A【答案与分析】B 。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N A 的羟基,C 错误;CH 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 3Cl 、CH 2Cl 2、CHCl 3及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 3Cl 少于1mol ,D 不对。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真卷真题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体积相同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①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水和S单质,二氧化硫有剩余,压强变为原来的1/4;②氯气与氢气混合,压强不变;③氨气与氯化氢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氯化铵固体,压强未0;④NO与氧气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3/4,所以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答案选B。
考点:考查气体反应后压强的变化2.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只要戴普通口罩就对人体健康无影响B.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C.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可能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粒子的直径较小,戴普通口罩不能阻止有毒物质被吸入肺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错误;B 、乙醇消毒是利用了使蛋白质变性而消毒不是氧化性的作用,错误;C 、钾、钠、钙、铜等元素在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火焰,所以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可能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正确;D 、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答案选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 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29-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温度下,反应CH 2=CH 2(g)+H 2O(g)ƒCH 3CH 2OH(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v v 正逆,平衡常数增大B .加入催化剂,平衡时23CH CH OH(g)的浓度增大C .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2H 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22CH =CH (g),22CH =CH (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2.NO 2和N 2O 4存在平衡:2NO 2(g)⇌N 2O 4(g) △H<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1 mol 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 mol N 原子B .断裂2 mol NO 2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 mol N 2O 4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C .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D .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浅3.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 ,发生反应2X(s)Y(s)Z(g)+ƒ,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升高温度,若()c Z 增大,则H 0∆>B .加入一定量Z ,达新平衡后()m Y 减小C .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 和Z ,达新平衡后()c Z 增大D .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4.已知()2+26Co H O ⎡⎤⎣⎦呈粉红色,[]24CoCl -呈蓝色,[]2-4ZnCl 为无色。
现将CoCl 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2+2--2426Co H O +4Cl CoCl +6H O ΔH ⎡⎤⎣⎦ƒ,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2+26Co H O ⎡⎤⎣⎦和[]2-4CoCl 中σ键数之比为3:2B .由实验①可推知△H <0C .实验②是由于c (H 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 .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2-2-44ZnCl >CoCl 5.反应C 2H 6(g)C 2H 4(g)+H 2(g) △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
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3Fe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24Br/CCl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A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3FeCl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N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N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AN
D.1.0mol4CH与2Cl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Cl分子数为A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
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512CH至少需要2 mol2H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
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
.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22COHS协同转化装置,实
现对天然气中2CO和2H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
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
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 2+3+EDTA-FeeEDTA-Fe
② 3++2+22EDTA-FeHS2HS2EDTA-Fe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
22
CO2H2eCOHO
B.协同转化总反应:222COHSCOH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32Fe/Fe取代32EDTA-Fe/EDTA-Fe,溶液需为酸性
6.(14分)
醋酸亚铬[322(CHCOO)Cr2H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
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
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
K2,关闭K3。
① 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 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
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7.(14分)
焦亚硫酸钠(225NaSO)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225NaSO,通常是由3NaHSO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
程式。
(2)利用烟道气中的2SO生产225NaSO的工艺为:
①pH4.1时,I中为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23NaCO固体、并再次充入2SO的目的是。
(3)制备225NaSO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2SO碱吸收液中含有
3NaHSO和23NaSO。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后,室的3
NaHSO
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
结晶脱水,可得到225NaSO。
(4)225NaSO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225NaSO残留量时,取
50.00mL
葡萄酒样品,用0.010001molL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该样品中225NaSO的残留量为1gL(以2SO计)。
28.(15分)
采用25NO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
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25NO。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
种气体,其分子式为。
(2)F. 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25NO(g)分解反应:
其中2NO二聚为24NO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
示(t = 时,25NO(g)完全分解):
t / 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
0
p / 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
1
① 已知:12524212NO(g)2NO(g)O(g)4.4kJmolH
122422NO(g)NO(g) 55.3kJmolH
则反应25221NO(g)2NO(g)O(g)2的H1kJmol。
② 研究表明,25NO(g)分解的反应速率2531NO210(kPamin)pv。62mint时,测得体系
中2O2.9kPap,则此时的25NOpkPa,v1kPamin。
③ 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25NO(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
63.1kP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④ 25℃时242NO(g)2NO(g)反应的平衡常数pKkPa(pK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5222NO(g)4NO(g)O(g),R. A. 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2523
2322
32
NONONO NONONONOONONO2NO第一步快速平衡
第二步慢反应
第三步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3NO
C.第二步中2NO与3NO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
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
(填标号)。
A.2s1s2px2pz2py B.2s1s2px2pz2py
C.2s1s2px2pz2py D.2s1s2px2pz2py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Li)r小于(H)r,原因是。
(3)4LiAlH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4LiAlH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
形式为。4LiAlH中,存在(填标号)。
A.离子键 B.键 C.键 D.氢键
(4)2Li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图(a) 图(b)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1kJmol,O=O键键能为1kJmol,2LiO晶格能为1kJmol。
(5)2Li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
常数的值为NA,则2LiO的密度为3gcm(列出计算式)。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ClCH2COOH
ClCH2COONa
H2C
COONa
CN
H2CCOOC2H5COOC2H5C6H5CH2ClClCH2COOC2H5OOOONa2CO3NaCNC2H5ONaCS2①②③④⑤⑥C6H5C6H5OHHOOHOHHOC6H5COOC2H5COOC2H5COOC2H5C6H51)2)(n-C4H9)2SnOH2C
COOH
COOH
⑦
H
+
催化剂
H
2
W
A
BDC2H5OHC
E
G
F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②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
(4)G的分子式为。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
积比为1:1)。
(7)苯乙酸苄酯(CH2COOCH2)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
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