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制粒机制粒工艺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201.94 KB
- 文档页数:2
制粒岗位操作规程制粒岗位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制粒机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监控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并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饲料厂制粒机操作工。
三.工作职责1.制粒工须严格遵守制粒机操作规程,熟悉制粒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性能,正确开启设备。
2.了解当班生产任务,提前到达岗位作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3.熟悉各产品工艺参数、明确蒸气供应情况,精确调制压辊间隙,准备就序报告中控员。
4.严格控制饲料外观质量,确认待制粒物料感观符合品种要求后方可制粒作业。
5.集中精力,监视设备运行状况,随时调节附和,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报中控并协助处理,并作好《制粒作业记录》。
6. 严格按饲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规范进行作业生产,杜绝不合格饲料进入冷却器。
7.工作结束后,作好设备的清理保养工作,切断电源,搞好工作区的卫生工作,物品归类摆放好,不得有脏乱现象,作好交接记录。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工作内容(一)开机前检查1.开机之前,查看有无异物落入设备中,各环节设备运转是否灵活,有无卡、碰现象;2.有无漏粉、漏气、漏油等现象。
若有故障,应及时排除;3.对主轴压辊加注润滑油,检查齿轮箱润滑油、压制室内各紧固件及蒸汽压力是否正常;4.放完蒸汽管道中的凝水。
5.查看压模和压辊的间隙,以免太紧或间隙过大6.查看物料进入制粒机前磁选装置是否需要清理,以免铁杂物损坏制粒机的工作部件。
(二)开机程序与生产过程控制开机之前应先与中控室取得联系。
1.开机原则:先开外围设备再开主要设备;按照工艺流程从后向前依次启动设备。
2.开机程序:空压机——风机——刹克龙关风器——分级筛——提升机——(水平输送机)——破碎机——冷却器——冷却器关风器——制粒机主机——调制器电机——喂料器电机。
3.制粒过程:制粒是将配合好的全价料通过制粒机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及压力条件下,将粉面状的全价料制成颗料的过程。
1.原料处理:首先,需要对生物质颗粒的原料进行处理。
这包括将
大块原料破碎成小颗粒,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处理后的原料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宜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
2.破碎:原料破碎过程使用破碎机或颚式破碎机,将原料粉碎成
小块。
3.压缩:破碎后的原料经过加压处理,以增大密度、减少体积并提
高热值。
这可以通过平板压力机、旋转压力机等设备实现。
4.造粒:压缩后的原料进一步加工成颗粒状,使用平板造粒机、环
模造粒机等设备。
5.干燥:颗粒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干燥处理,以降低含水率。
干燥设
备包括旋转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等,干燥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和风速。
6.包装:最后,生产出的颗粒进行包装,通常使用纸质袋、PE塑料
袋、PP编织袋等。
包装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持颗粒质量。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生产顺序
●更换制粒机环模并调整好制粒机
●对制粒机压辊及调质器加油
●清理制粒机、冷却器、提升机内残留料
●根据生产品种更换分级筛筛网
●接到中控通知确定料仓开机生产
●按操作规程开机
●根据操作规程操作制粒机
●制粒机冷却器开始下料检查冷却器(破碎机)、分级筛工作情况
●检查成品质量(颗粒长短、硬度、料温、外观颜色)
●根据成品情况调整制粒机、破碎机、冷却器)
●随时关注蒸汽压力、制粒机电流、调质温度,据此调整制粒机及蒸汽、喂料量
●半小时巡视一次制粒系统各设备运行情况、成品质量变化
●根据发现现象调整相应设备
●中控通知料仓无料后开始做回流
●注意设备、产品变化情况
●制粒机生产过程中开始生产和堵机后必须将下料板关闭,待黑料结束产品颜色正常后再开始下料。
●制粒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随时关注蒸汽压力、调质温度、制粒机电流据此调整制粒机喂料量、蒸汽喂料量、切刀位置,产品的粒径(要求颗粒长短是直径的2-3倍)。
●定期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产品硬度,成品粉化率、回流情况,据次调整冷却风机、分级筛。
●制粒工在调整一项设备参数后其于相关设备的工作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在制粒机产能上升和下降以后必须立即去关注冷却器、分级筛的工作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干法制粒工艺流程
干法制粒工艺流程是一种常用的制粒方法,适用于各种物料的制粒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
对于要进行干法制粒的物料,需要进行合理的原料配比和准备工作。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其次,研磨和混合。
将原料送入制粒设备,经过研磨过程,将物料的颗粒大小适当减小。
然后,将研磨后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确保其成分均匀。
接下来是成型过程。
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制粒机进行成型。
这种制粒机一般采用挤压或压片等方法进行成型。
在成型的过程中,物料经过挤压或压片后,形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
然后,对成型后的颗粒进行干燥。
将颗粒送入烘干设备,通过加热和通风等方式,将颗粒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干燥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颗粒过度干燥或烧焦。
最后,对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筛分和包装。
将颗粒送入筛分设备,通过筛分,将不符合要求的颗粒分离出去,确保产品的质量。
然后,将合格的颗粒进行包装,以便存储和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干法制粒工艺流程中,不同物料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在具体的工艺流程中需要根据物料特性和要求进行
调整。
此外,还需要注意在整个制粒过程中,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干法制粒工艺流程是一种常用的制粒方法,适用于各种物料的制粒过程。
通过原料准备、研磨和混合、成型、干燥、筛分和包装等环节,可以将物料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稻壳颗粒可行性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稻壳颗粒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来支持决策制定。
稻壳颗粒是指将稻壳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后制成的颗粒状物质,其可用于多种用途,如能源生产、土壤改良和动植物饲料等。
2.稻壳颗粒的制备过程稻壳颗粒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稻壳收集和处理稻壳是稻谷外壳的一部分,可通过稻谷的加工过程中分离得到。
在稻谷加工过程中,稻壳通常会被当作废弃物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稻壳的收集和处理是稻壳颗粒制备的首要步骤。
2.2稻壳颗粒的成型稻壳经过收集和处理后,需要经过成型工艺将其制成颗粒状。
成型工艺通常包括破碎、压制和干燥等步骤。
破碎过程将稻壳打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压制过程利用机械压力将颗粒压制成形,干燥过程将颗粒中的水分蒸发掉。
2.3稻壳颗粒的后处理稻壳颗粒成型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以提高其品质和适用性。
后处理工艺包括筛分、冷却和包装等步骤。
筛分过程将颗粒按照大小分类,冷却过程将颗粒降温至环境温度,包装过程将颗粒装入适当的包装材料中。
3.稻壳颗粒的应用领域稻壳颗粒具有多种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3.1能源生产稻壳颗粒作为生物质燃料,可用于发电、供热和燃料替代等能源生产领域。
稻壳颗粒燃烧时释放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且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量相对较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2土壤改良稻壳颗粒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保水性,可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分保持能力。
将稻壳颗粒与土壤混合使用,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3.3动植物饲料稻壳颗粒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用作动物和植物的饲料。
稻壳颗粒作为饲料的优点在于其成本相对较低,且可有效利用稻壳资源,减少浪费。
4.可行性分析为评估稻壳颗粒的可行性,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的分析和评价:4.1资源可获得性稻壳作为稻谷加工的副产品,资源可获得性相对较高。
稻壳的收集和处理过程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工艺,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稻壳资源可得到有效利用。
总的工序流程:领料→拆料→处理→投料→制软材(叫粘合剂)→制湿颗粒→干燥→整粒→称重混合(加草莓粉末香精)→储存一原辅料粉碎过筛1.相关流程:预算领取物料>上报统计员拿取领料单>仓库领料至物净间点数(检查外包装袋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与仓库人员说明情况)>拆外包装消毒放置原辅料存放间>过筛置备料间。
(做好标识,并填写生产记录与管理记录)2.头孢克肟颗粒使用原辅料过筛目数:头孢克肟过100目,甘露醇过60目,交联聚维酮过60目。
3.如何提前预算领取的物料数量。
确保足够的备料量,需根据周生产计划量和岗位原辅料使用记录来确定,提前领取的物料数量。
4.在仓库领料需做的工作?核对物料的批号、品名、数量、进库批号,并且拿相应的物料检验报告单。
5.拆除处包装,需检查物料处包装是否破损,物料颜色是否异常有变化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质检员或工艺员。
6.拆除外包装的物料需用3%的过氧化氢消毒物料外表面,并贴上物料卡,拉置原辅料存放间。
7.原辅料粉碎过筛,应核对对处理物料所需筛网目数,物料品名,批号,数量更换品种必须换筛网清洗摇摆机。
8.物料过筛后收率应不低于99.5%。
9.处理后的物料应将原始批号,进库批号,物料总重量报至工艺员处。
10.对于不合格的物料应放回到原包装或原物料桶内并做好密封与标识。
二.投料称量11.(一)生产前的准备。
12.1.检查工作区已没有存在任何与本次生产无关的残留物或生产记录等,并已清洁消毒且在有效期内。
13.2.检查生产区内的压差,温度,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14.3.在工艺员领取本次需生产的指令单和所需记录。
(记得复核指令单)15.4.根据指令单,在生产门口挂上生产状态牌,并填写相应的产品名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
16.5.生产前,用标准砝码校准秘需的衡器。
17.6.在需用生产的设备,衡器上换挂上生产状态牌(正在运行)18.7.领取所需的生产用具,工具,容器等,并确认清洁消毒在有效期内。
饲料制粒工艺的流程饲料制粒是将不同种类和规格的原料通过物理力和热力的方法进行加工和转化,以制成符合特定需求的颗粒状饲料产品的过程。
饲料制粒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破碎、混合、造粒和后处理等几个环节。
首先是前处理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对饲料原料进行清洗、除杂、烘干等操作。
清洗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农药残留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除杂可以去除杂质,如石头、铁屑、木屑等,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烘干可以降低原料的含水率,以提高后续工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破碎环节,破碎是将原料进行粉碎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使原料颗粒大小均匀,并增加原料表面积,以便后续的混合和造粒工艺能更好地进行。
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和滚筒式破碎机等。
然后是混合环节,混合是将不同种类和规格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混合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饲料中,以提高成品饲料的均质性和营养均衡性。
常用的混合设备有水平槽式混合机、双锥式混合机和螺旋式混合机等。
接下来是造粒环节,造粒是将混合好的饲料原料通过模具挤压成固定形状和规格的颗粒的过程。
造粒的目的是增加饲料的密度,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性。
常用的造粒设备有平模型颗粒机、环模型颗粒机和滚筒式颗粒机等。
最后是后处理环节,后处理是将造成的颗粒进行冷却、筛分、包装等操作的过程。
冷却可以让颗粒降温,避免由于高温引起的饲料变质。
筛分可以去除颗粒中的粉尘和不合格颗粒,保证产品质量。
包装可以将成品饲料装入袋子或袋子中,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维持其质量。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艺环节,饲料制粒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添加其他工艺环节,如添加预处理、膨化、喷涂等环节。
预处理可以改变原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和转化。
膨化可以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使饲料原料膨胀,提高饲料的可溶性和消化率。
喷涂可以向颗粒中添加微量元素和药物,以增加饲料的营养和功能。
总之,饲料制粒工艺的流程涉及前处理、破碎、混合、造粒和后处理等几个环节。
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
《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
湿法制粒是一种常用的制粒工艺,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包括主要成分以及辅助成分。
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进行混合,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2. 湿混合:将原料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湿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或添加剂,使得原料颗粒间相互粘合,形成颗粒结构。
3. 初次制粒:湿混合后的原料送入制粒机中,通过挤压、剪切或者滚动的方式进行初次制粒,使得原料形成较大的颗粒结构。
4. 干燥:将初次制粒后的颗粒送入干燥设备中,通过热风或者真空手段将颗粒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得颗粒表面变得干燥。
5. 再制粒:干燥后的颗粒再次送入制粒机中进行再次制粒,使得颗粒的形态更加均匀和稳定。
6. 筛分:对再制粒后的颗粒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的颗粒,保留符合要求的颗粒作为成品。
7. 包装:最后将成品颗粒通过包装设备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但以上步骤是基本的操作流程。
通过严格的操作控制和技术改进,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颗粒制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稻壳颗粒机制粒工艺流程
稻壳是稻谷外面的一层壳,是大米加工企业的富余产品,以前稻谷主要用于直接锅炉燃烧,或打粉后进锅炉燃烧,或用做饲料添加物。
现在,稻壳更多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先进的压制工艺技术,将稻壳压缩成一定尺寸的颗粒状生物质燃料,颗粒热值高、强度好、污染物含量低、性能稳定、经浊性好。
具体的稻壳颗粒机制粒工艺流程如下:
稻壳颗粒机制粒工艺流程
主要设备:工艺中所需要的主要设备,有干燥机、造粒机、输送机、冷却器
1、干燥阶段:
稻壳的水分对木质颗粒的质量至关重要。
以稻壳为原料,经自然干燥,又或使用干燥机来减少或最小化稻壳的液体水分含量,至含水率在16%(质量)以下。
2、制粒阶段:
将原料送入稻壳颗粒机的制粒室后,通过压辊环模的相对运动压制成直径为6~9mm、长度为20~30mm的颗粒,含水率为12%~18%。
3、冷却阶段:
冷却器主要用于制粒后将稻壳颗粒高温冷却、筛选,水分减少率不小于3.5%,冷却后稻壳温度不高于外界温度5℃。
4、包装阶段:
将空袋子放到包装机的出料口,然后供料器将产品喂入袋子。
包装机将根据所坐的重量对产品进行称重,然后将袋子放到缝纫机上缝制嘴巴。
以前,稻壳被视为一种农作物废物,现在,通过稻壳颗粒机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与木制品下脚料、桔杆等粒径大、水分高的物料比加工不需要粉碎及烘干工段,具有加工路线短、成本较低的特点,稻壳成为了制成颗粒生物质燃料的首选理想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