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导学案(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4.01 KB
- 文档页数:6
初三上册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6篇】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课前梳理”局部。
1.在课本上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并思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小说的仆人公是谁?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78—87页,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九年级上)。
这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学习,感受小说所反映的人与人关系的冷淡炎凉,领悟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学习小说明线、暗线交错的构造安排,理解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奇妙。
2.学习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懂得这些手法的作用。
3.理解侧面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领悟以小见大的创作特点,把握小说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1.教师请学生分别根据不同的人称复述课文,一方面梳理小说主要情节,一方面从不同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2.设置问题,使问题逐步推动,带着学生把握小说的表达线索: 3.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教师组织学生自主争论,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领悟小说中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炎凉,感受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2.学生领悟“我”的和善、纯真,感受“我”对于勒叔叔的怜悯心,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理解铺排的悬念、奇妙的构思,学习小说明、暗双线交错的构造特点。
2.领悟侧面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所起的作用。
3.学习心理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难点1.领悟选取典型大事、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结合现实社会、自身生活阅历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突破1.教师要求学生以不同人称复述课文,从而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感受,领悟小说主题。
2.学生结合朗读中的感性熟悉对菲利普夫妇作出评价,同时需要在文章中找出依据。
教学准鱼教师预备1.第一课时前,了解莫泊桑的有关作品及写作风格。
2.其次课时前,预备莫泊桑的另一篇代表作《项链》,以供学生比照学习。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课题: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认识了解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希腊宙斯像和《掷铁饼者》雕塑、雅典帕特农神庙和希腊建筑等成就的特点、古希腊哲学家的贡献和罗马法学的成就以及希腊公历的起源等基本史实,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2.理解尊重各文明之间的差异,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重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主要成就。
难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
【自主学习】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1.文学和雕塑(1)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 ”。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是古代之一。
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2.建筑艺术(1)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代表是。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代表有、、凯旋门、和。
3.哲学和法学(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2)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的哲学家是。
(3)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还创立了等新的学科。
(4)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4.公历的缘起凯撒命人以________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4世纪,________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________的基础。
【合作探究】1.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收集的部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彩语句和突出成就的部分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谁?创立了逻辑学的学者是谁?此人是一位怎样的学者?(2)(建筑艺术)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6、蒲柳人家刘绍棠学习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学习重点:体会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知识链接: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
作品有短篇:《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春草》《京门脸子》等.第一课时导入一、导学—-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勾画词语,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擀( )嘬()剜()檎()荣膺()腌臜()捯气()隐匿( ) 呼哨( )断壁残垣()影影绰绰()2.解释下列词语一气呵成:如坐针毡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3、读《文科爱好者》P85“预习导读"二、导练——训练反馈1、完成《文科爱好者》P86“基础知识”2、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断定的理由?三、交流展示四、归纳点拨6、蒲柳人家1.擀gǎn 嘬zuō剜wān 檎qín 荣膺yīng腌臜ā zā捯气dáo 隐匿nì呼哨hū shāo断壁残垣yuán 如坐针毡zhān 影影绰绰chuò2.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变色龙》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概括小说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角色朗读,还原人物,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3.细读文本,合作探究,感受契诃夫的写作艺术。
【走进作者】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1880年,他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习,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
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
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套中人》、等。
剧本有《万尼亚舅舅》等。
契诃夫是世界文学中短篇小说的艺术大师,而且是戏剧创作的革新家。
【了解背景】《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
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
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
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预习收获】1、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í()梧洋yì()不lài()伶lì( ) zǎi子( ) shāi( )子2、词语理解沉静:无精打采:魁梧:异想天开:洋溢:伶俐:恐吓:径自:质疑发现表你的质疑你的收获【整体感知】1.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孔乙己》导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津:这是一篇小说,首先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然后在熟读课文后,初步对文章的语句及内容进行批注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
资料链接:1、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鲁迅用手中的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
著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2、作品背景:《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五•四”运动前夕,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鲁迅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
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
3、回顾小说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人物描写:a、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b、从描写的角度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选我》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选我》导学案教学案6.我选我课前透视《我选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小短文。
描述了在一次班会上补选劳动委员时一个叫王宁的小朋友选自己的事。
事件虽小,但意义重大,表现出他的勇气,更表现了他酷爱劳动,关切集体的好思想,受到了同窗们的支持。
课文内容浅显,还配有一幅插图。
学习时要从学生身旁的情形进行挖掘,引导学生提高熟悉。
班级选班干部是一件小孩们都关切的事,学生易于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课文的明白得更易。
可是自己选自己的情形却并非多见。
学习中在学生朗诵感悟的同时,要培育学生做事有自信,学会正确的自我表现,更要紧的是要有一颗为他人效劳的心。
学习目标1.熟悉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知道用适当的方式展现和表现自我;知道应当为他人效劳。
学习重点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明白得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信息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习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导入:同窗们,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明白什么?2.课件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王宁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明白王宁是如何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咱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
(板书课题)对话平台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碰到不熟悉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不明白的地址研究一下。
识字1.用小黑板诞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相互读相互正音。
3.开展“一字之师”游戏。
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经历的方式。
4.齐读生字词。
朗诵1.学生练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畅。
2.分段朗诵展现,读后点评。
3.通读全篇。
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看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址。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份的第一笔是“丨”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回顾读过的中外经典小说,在活动中感受小说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上的魅力。
2.分析、梳理中外小说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上常用的技巧。
【课前学习任务】1.回顾读过的中外经典小说,列出篇目名称。
2.重读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小说或小说片段,感受它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上的精彩之处。
【课上学习任务】活动一:巧选情节编剧本学习任务一:共探情节之“巧”1.情节整体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节细节构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巧选情节编剧本从自己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一个情节吸引人的作品或作品片段改编成话剧剧本,并绘制情节图,结合情节图说明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图活动二:典型人物我推荐学习任务三:根据片段猜人物小说人物能够鲜活的关键:学习任务四:典型人物我推荐从你读过的小说中推荐一位最佳典型人物,并结合小说中的相关内容,给这个人物写一段推荐语,突出他/她的外在特征、性格特点,还可以结合典型情节对他/她进行点评。
(150-200 字)我推荐的人物是:推荐语:【学习资源】1.《故乡》(鲁迅)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3.《水浒传》(施耐庵)4.《儒林外史》(吴敬梓)5.《热爱生命》(【美】杰克·伦敦)6.《项链》(【法】莫泊桑)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8.《变色龙》(【俄】契诃夫)【作业设计】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创作一篇小说(可以续写原作、改写片段或完全原创),并用到课上所学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技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里进一步感受小说的魅力。
愚公移山【课题解说】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学习目标】1、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3.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4.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4.学习愚公身上的精神【难点解说】分析人物形象:愚公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
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
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
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
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加增”。
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
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能相信他是“笨老头”呢?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
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
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写作特色】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法。
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
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
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词语积累】1.古今异义(1)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用手指;(2)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3)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4)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5)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6)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7)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8)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9)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10)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矩形(11)惩古义:苦于,被... ...所苦今义:惩罚(12)苦古义:愁今义:痛苦2.一词多义(1)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2)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跳往助之【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3)且年且九十【将要,快要】且焉置土石【况且】(4)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5)而面山而居【表示修饰】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3.通假字(1)指通豫南。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第一课时一、当堂训练提问比赛的形式,巩固记忆第一、二段重点词句。
二、巩固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浩浩汤汤..()霪.雨霏霏()岸芷汀.兰()宠辱偕.忘()2.文学常识填空。
《岳阳楼记》的作者________,字希文,初期著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死后谥“文正”,著有。
这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的远大政治抱负。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3)政通.人和()(4)百废具.兴()(5)增其旧制.()(6)属.予作文()(7)衔.远山()(8)浩浩汤汤..()(9)横无际涯.()(10)朝晖.夕阴()(11)气象..万千()(12)南极.潇湘()4.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 用课文原句填空。
(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2)“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一句照应。
第二课时一、当堂训练巩固记忆第三、四段重点词句。
二、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霪雨霏霏..()(2)连月不开.()(3)浊浪排.空()(4)日星隐耀.()(5)山岳潜.形()(6)薄.暮冥冥()(7)春和景.明()(8)波澜不惊.()(9)沙鸥翔集.()(10)锦鳞..游泳()(11)岸芷.汀兰()(12)长烟一.空()(13)心旷神怡.()(14)宠辱偕.忘()2.翻译下列句子。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第三段、第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词引出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学习目标 1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3.朗读练习,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 查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陨( )柩( )驳( )曙( ) 邃( )睿( ) 恪( ) 2. 查字典词典,解释词语: 陨落: 蕴涵: 媚上欺下: 弥留之际: 孤军奋战: 恼羞成怒: 肃然起敬: 经久不息:
课堂探究 3.理清文章的结构。
4.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5.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他们面对策化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应该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理性的最高权威”?
6. 品味语言。 (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2)我们就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7.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1.作者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5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分析并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新的纪元”指________的新纪元。(答案不超过15个字)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合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 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C.“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是极言伏尔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而不是一个客观史实的陈述。 D.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取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5.你最推崇的伟人是谁?试结合其思想精华、伟大的人格、对社会的贡献等某一方面简要谈谈推崇他(她)的原因。(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伏尔泰是________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_家、_______家。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有________和《形而上学论》等。《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________国文学家________。 2.下面一句话中的“过去”和“未来”分别象征什么?“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过去”象征________,“未来”象征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①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福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名人发愤努力的座右铭,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逆境比顺境好”。这实在是至理名言。 ③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优越的条件容易 A 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肤,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道路,却能 B 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明智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了。 ④“多难兴才”曾一度被认为规律。请看:屈原被放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搏斗中,成为杰出人物的。 ⑤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做化学实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失火,被车长打聋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早年丧父,靠兄长养大。由于他发奋学习,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们哪个不是同不幸命运搏斗的强者? ⑥作家老舍早年丧父,3岁还不会说话,条件可谓差矣,但由于他的刻苦磨炼,终于写出了《骆驼祥子》等蜚声世界的名作。 ⑦李燕杰说:成才的往往是那些出身贫寒的穷孩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⑧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具备优越条件,但是如果具有优越的条件,且不可等吃坐穿,而应利用这种条件,更努力学习才是。 ⑨总之,逆境是阻挡弱者的大山,也是C强者的熔炉,更是D人才锋芒的硎石。青年朋友,不要讲生活的清苦艰辛,而要讲志向的高远,为了祖国的未来,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1.“多难兴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从“冶炼、砥磨、磨炼、消磨”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到下面要求的横线上。A处应填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D处应填_________。 3.指出文中加粗词语的指代内容。 (1)“这句话”:________ (2)“这样”:________ (3)“这种条件”: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为什么要引用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⑤⑥⑦段列举一系列古今中外成才的事例在论证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雨果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讲。1878年的法国,拿破仑三世王朝已经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作者也早已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但是,德国对法的战争没有停息,因为政治派别纷争激烈。尤其对巴黎公社员的杀戮,到处弥漫着血腥。“野蛮还在,刀剑猖狂”。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断受到排挤。雨果这位从伏尔泰思想汲取力量的人道主义斗士,发表富有战斗激情的演说。 1.雨果,法国作家,生于贝尚吕。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父为拿破仑军官。童年时曾随父辗转欧洲各地。青年时崇拜夏多布里昂,政治和艺术上趋向保守。后随着查理第十反动统治的日益加剧逐渐转向自由主义。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深重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主要作品还有《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 2.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上演盛况空前。此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和斗争。逝世前回到巴黎。他的文学创作极为丰富多彩。包括史诗、抒情诗、小说、戏剧等,而以哲理小说影响最大。其中著名作品有《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等。
1. 陨(yǔn )柩( jiǜ )驳(bó )曙( shǔ ) 邃(suì)睿( ruì ) 恪(kè ) 2. 略 1.
2. (1)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揭示了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1.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概念,是认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的关键。在启蒙运动以前,西方人还活在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的阴影之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虽然对其有所冲击,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摧毁神权与王权的强大统治。“人的尊严”还未能真正确立起来。正是以伏尔泰为领袖的一代启蒙思想家,才颠覆了神权与王权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审判。及至19世纪初,雨果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捧为无上权威,所以才在演说最后大声疾呼“理性”的最高权威。 2. 品味语言。 (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受到黑暗暴力的统治阶级的诅咒,帮人民摆脱愚昧,人民祝福他,未来属于人民。 (2)我们就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这里“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将崩溃,民主时期即将开始。这“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坚定给人以力量。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只有思想开放了,人民才能创造出更先进的文明。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封建君主专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尔泰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
纪念伏尔泰逝世 一百周年的演讲 第一部分(1)世纪性贡献 第三部分(10—12)非凡人格 第四部分(13-14)时代意义 第二部分 (2—8)思想启蒙 (9)现实关怀 (历史)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