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活况味《项链》一、1.莫泊桑法国批评现实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2.chen dùn kuì jiǒnɡzhě bù lìn quàn qì nonɡchèn ténɡ3.(1)风韵,(女子)优美的姿态。
(2)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3)难看,不体面。
(4)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4.答案示例: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
十年清贫,美梦化噩梦;十年岁月,无知炼真知;十年青春,有价也无价;十年辛劳,苦处亦贵处;十年凄苦,悲剧亦喜剧;十年劳顿,梦碎变心碎。
二、1.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情节串联起来。
2.小说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六件事——无项链、需项链(序幕)借项链(开端)失项链、赔项链(发展)识项链(高潮、结局)。
3.示例:如第一部分可拟:“梦幻狂想曲”或“清贫女子之梦”;第二部分可拟“令人尴尬的请柬”或“猎枪和裙子”;第三部分:艰难的包装;租赁荣耀;玫瑰和项链;从忧愁到惊喜等。
第四部分:陶醉后的失落;乐极生悲;曲终人散悲剧生;从云雾里跌下等。
第五部分:痛苦和艰辛;十年辛苦不寻常;别了,青春……第六部分:意外邂逅;真相大白;造化弄人;人面不知何处去……4.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在作品中已有三处巧妙的暗示:一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是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表明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
由于作者技巧高超,天衣无缝,读者的心又深深地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动,以至于难以觉察出来。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使读者出乎意料,令人深思、回味,深化了主题。
如果写马蒂尔德把真项链要回来,欢天喜地换回几万法郎的话,则使文章的“以喜衬悲”的效果消失,使文章的讽刺意味锐减。
《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
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学习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新课导入】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描述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
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长大”的感觉。
作者介绍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负担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给下列字词注音曹文轩.()嬉.闹()撩.逗()凹.地()胆怯.()撅.断()戳.破()朦.胧()掺.杂()觅.食( )旧茬.()咀嚼.()抠.()杜雍.和()给.予( )解释词语:家底:厚实:嬉闹:撩逗:茫然:乖巧:驱除:浩浩荡荡: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天昏地暗:按照故事情节梳理情节。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沁园春雪授课总时数:1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5 日主备人:陈春燕一、学习目辬知识与能力:1、了解背景、把握大意。
2、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过程与方法:3、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作者的诗情画意。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2.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知识梳理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意象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
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1课课文题目:《沁园春雪》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课文题目:《雨说》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3课课文题目:《星星变奏曲》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4课课文题目:《外国诗两首》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课文题目:《敬业与乐业》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06课课文题目:《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课文题目:《傅雷家书两则》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08课课文题目:《致女儿的信》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第09课课文题目:《故乡》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的启迪和鼓舞,它告诉人们:新生活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
10、小说的主题。
通过小说的阅读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故乡景色和闰土前后变化的描写,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的皱纹;眼睛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一沁园春雪 (1)二《雨说》 (5)三星星变奏曲 (9)四外国诗两首 (12)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17)参考答案: (22)五〈傅雷家书〉两则 (28)六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2)七敬业与乐业 (37)八致女儿的信 (41)第二单元测试题 (46)参考答案: (52)九故乡 (57)十孤独之旅 (62)十一我的叔叔于勒 (67)十二心声 (72)第三单元测试题 (76)参考答案 (84)十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94)十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98)十五短文两篇 (103)十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08)第四单元水平测试题 (112)参考答案 (118)十七智取生辰纲 (124)十八杨修之死 (129)十九范进中举 (134)二十香菱学诗 (139)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44)参考答案 (149)二一陈涉世家 (155)二二唐雎不辱使命 (159)二三隆中对 (163)二四出师表 (168)二五词五首 (174)综合性学习:话说风流人物 (179)第六单元测试题 (183)参考答案: (189)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教师寄语: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在孤独中坚强,在逆境中成长——《孤独之旅》导学案设计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使用人:【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理解文意,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体会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激情导入】:描写孤独的诗句【展学】(1分钟)(要求:课前积累关于孤独的诗句,小组推出成员来说。
)【素养生成】学习任务一、自读课文,预习检测【自学】(5分钟)(要求:学生自学完成后,同桌互对答案。
)1、《孤独之旅》作者是 ,选自《》,本文主人公是。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磨难.()肥硕.( ) 折.()断咔嚓..()仓皇逃窜.()拨.()着chún cuì()xīnào()qūchú()chān zá()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厚实:(2)歇斯底里:学习任务二、跳读课文,梳理情节【独学】(3分钟)开端():家道中落,。
发展():芦苇滩上,。
高潮():,坚强长大。
结局():,惊喜成熟。
【要求:完后1分钟思考,1分钟同桌讨论,填写上方括号内】学习任务三、探究人物形象1、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理解他的心路历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自学+对学】(4分钟)【要求:跳读课文,在原文中标注出来,简单填表;同桌互对,准备展示】2、你觉得文中杜小康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孤独”?【合学】(3分钟)【要求:小组结合原文分析,组员先分析,组长做最终总结,组织语言,流畅表达自己观点】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独学后展学】(2分钟)【要求:一分钟思考组织语言,准备展学】学习任务四、探究环境描写作用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合学】(4分钟)【方法指导: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导学案(含25 篇课文
导学案,五个综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讲读主备: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
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
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顿失tāo 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3、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积累∙欣赏《念奴娇·昆仑》毛泽东·词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翻译】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了人世间春天的景色。
玉龙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身上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身鱼腹。
你千年的功劳罪过,究竟是何人曾经予以评说?今天我要对你说昆仑:不要这么高峻,也不要堆这么多的雪。
我想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截呢?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予美洲,一截留给中国。
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同样感受到凉爽与火热。
(写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到陕北,毛泽东登岷山西望之时。
)【赏析】《念奴娇•昆仑》主题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
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1、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本词,深入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点)2.掌握本词写景、讨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本词准确、凝练的词语。
(难点)3.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自主学习案新课导入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峰、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雪,大家能背诵几句吗?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名片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词作代表还有《沁园春·长沙》《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背景链接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写下了这首咏雪词赠他。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部编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导学案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4《你是人间四月天》5《我看》x第二单元导学案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教养》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导学案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第四单元导学案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导学案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谈创造性思维》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导学案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导学案精编含单元检测及全部参考答案尊敬的读者: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以下是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导学案精编,内容包括导学案和单元检测题目及参考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寓言与寓言故事尊敬的读者:欢迎您来到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寓言与寓言故事。
本单元主要涉及寓言与寓言故事的定义、特点、起源以及相关的故事篇章。
通过学习本单元,你将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理解什么是寓言与寓言故事,了解其特点;2. 了解寓言故事的起源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3.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4. 学习并欣赏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例如《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第一部分:寓言与寓言故事的定义及特点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动物形象等来表达教育、讽刺、劝诫、启示等深层寓意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主要特点有:1. 故事具有普遍性:寓言通常能够超越时空和文化的限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2. 以动物形象为主要形象:通过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赋予动物形象,达到讽刺、教育或劝诫的目的;3. 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寓言故事通常具有简洁明了的情节,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第二部分:寓言故事的起源及发展寓言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不同文化中都有相应的寓言作品。
其中,最早的著名寓言作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阿伊索寓言集。
在中国,寓言故事的发展也非常丰富,著名的作品有《老子》中的道家寓言和《庄子》中的庄子寓言。
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寓言故事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被广泛传播和应用于各个领域。
第三部分: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寓言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所传递的道理往往需要读者通过仔细推敲才能领悟。
下面,我们通过对《狐假虎威》的分析,来探讨如何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简洁明了:一只狐狸因为假装是一头凶猛的老虎,成功吓跑了许多动物,最终却因无法克制自己的嘴巴而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