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复习课-----滨州市优质课评选
- 格式:ppt
- 大小:533.50 KB
- 文档页数:2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回顾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还将对学生在学习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巩固对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的定义、性质,并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性质: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圆的对称性、圆周角定理等性质的掌握。
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正确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圆的知识应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圆的轨迹问题、圆与生活用品的联系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例题演示公式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与性质: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圆周角定理等。
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例题展示。
3. 实际应用: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圆的轨迹问题、圆与生活用品的联系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计算题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探究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圆的实例,思考圆的应用,并记录下来,下次课进行分享。
《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圆的有关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过程,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圆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点归纳,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导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今天我们就对学过的《圆》这个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圆的整理与复习)2.出示4个板块: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和扇形的认识。
小组内针对自己的板块交流课前整理内容(知识点和典型问题),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知识点:将组员整理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做好分工,准备汇报;(2)典型问题:与组员交流自己整理的典型问题及解答方法,讨论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互相补充学习。
3、小组依次展示四个板块的整理情况汇报流程:(1)展示本组知识点梳理,征求全班意见;(2)全班补充。
教师参与交流,适时点拨、总结,完成板书“智慧树”。
二、知识技能小检测1、出示检测题(满分100分),独立完成。
2、请学生来说答案并讲解,与全班互动。
3、自己评分、总结,教师统计自测情况。
三、生活中的数学1、生活中的圆形事物很多,所以我们可以学以致用,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问题:(1)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2)给圆桌配备一个正方形桌布,给方桌配备一个圆形桌布,桌布至少要多大?2、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之情1、欣赏同学们绘制的圆形图案。
《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圆的有关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过程,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圆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点归纳,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导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今天我们就对学过的《圆》这个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圆的整理与复习)2.出示4个板块: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和扇形的认识。
小组内针对自己的板块交流课前整理内容(知识点和典型问题),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知识点:将组员整理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做好分工,准备汇报;(2)典型问题:与组员交流自己整理的典型问题及解答方法,讨论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互相补充学习。
3、小组依次展示四个板块的整理情况汇报流程:(1)展示本组知识点梳理,征求全班意见;(2)全班补充。
教师参与交流,适时点拨、总结,完成板书“智慧树”。
二、知识技能小检测1、出示检测题(满分100分),独立完成。
2、请学生来说答案并讲解,与全班互动。
3、自己评分、总结,教师统计自测情况。
三、生活中的数学1、生活中的圆形事物很多,所以我们可以学以致用,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问题:(1)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2)给圆桌配备一个正方形桌布,给方桌配备一个圆形桌布,桌布至少要多大?2、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之情1、欣赏同学们绘制的圆形图案。
2、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取得的数学成就(1)刘徽被称作“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他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圆的整理和复习评课记录第一篇:圆的整理和复习评课记录圆的整理和复习评课记录听了谢老师的《圆的整理和复习》这一课清晰的教学思路,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清新和蔼的教态,给人印象深刻。
说实话复习课其实很难上,数学复习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回顾本章节的知识点,将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链,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
本节课,老师先先领证复习本章重难点,其次配合多种训练巩固知识。
习题的类型有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老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意到了层次上的由浅入深,又注意到了知识面的宽度,特别考虑到了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易错的题型。
练习上还适当补充了综合性、发展性的练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适当的加以拓展和延伸。
整节课的节奏控制较好,不但知识的梳理过程得到体现,而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复习过程扎实紧凑。
建议:课内探究多留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教师精讲点拨,课前可以让学生做好自主复习,课堂上直接让学生进行展示,可节省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练习题的设计师多点综合性、开放性的题,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篇:一次函数复习课评课记录《一次函数复习课》的评课记录七星一中:邹良柱2011.3--7 整节课听下来总体感觉是孙老师这节课能根据教材的内容、考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复习课。
她的教学特点如下:1、教学设计好,教学流程清楚,环节紧凑、流畅,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知识梳理清晰,既有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案的使用吸收,又有个人的创新、独到之处,注重了基本数学方法的培养与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从待定系数法到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让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领悟复习要求,从整体上处理教材复习内容,从系统上把握复习要求,整个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回顾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探索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完美的图形——圆》单元复习课设计【复习目标】1.通过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巩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扇形的认识。
2.通过回顾梳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质疑、评价的能力。
3.借助综合应用,让学生在有效巩固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复习重难点】自主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 助学单【助学单设计】1.在《圆》这一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2.找一道能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的好题,写下来,明天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答案请写在助学单的后面)3.生活中哪些物体或现象应用了圆“一中同长”的独特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完美开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复习最美的圆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借助古人的哲语,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二、回顾知识,建构网络(一)组内互助师:课前我们已经按照助学单的要求对圆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下面请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具体要求如下:1.推选组内比较完善的一份整理资料作为展示作品。
2.其他同学可以在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补充和修改。
3.小组长做好交流的分工部署。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自己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既可以让他们主动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思考,培养他们思考全面、有序整理、思维严谨的习惯,又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组际互助师:班级内展示小组优化后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预设1:我们组是从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三方面进行整理的,圆各部分的名称包括:圆心O、半径r,直径d;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同一个圆内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都有无数条;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用圆规画圆时,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半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组成的图形是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圆的周长公式是c=πd 或者c=2πr;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 ;圆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圆的有关性质复习课评课篇一:圆的复习课评课圆的复习课评课说实话复习课其实很难上,数学复习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回顾本章节的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链,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最重要的要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质疑的综合能力。
赵老师《圆的整理和复习》这一课无论是梳理知识、自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都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特别是通过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通过小先生讲题这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
我觉得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就从这一点上来看,本节课确实是朝着这个目标去培养学生的。
比如说:小先生讲题,就和平时老师出题,学生做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得去搜集错题,就学会归纳;其次让学生的参与面更为广泛,每个人都有动嘴讲的机会,特别是平时不发言的学生,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
另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学会怎样有效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要进行归纳、反思、讲解、总结。
其实想想我们做任何事是不是都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
所以我觉得这一节课的优点不能从单单看学生是不是会解决几道题的这个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我认为是他是教学生、训练学生如何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赵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既注意到了层次上的由浅入深,又注意到了知识面的宽度。
整节课的环节特别清晰,而且每个环节都及时进行学法的渗透,同时,有放有收,不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老师就不起作用了,而且老师总有高于学生之处,适时地进行点拨。
比如说:正六边形找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那么出示正方形套一个最大的圆,它也有无数条吗?小圆和一个大圆呢?这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教师的知识储备。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案♦课题名称: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L 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2. 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根据推导过程逆向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3. 能根据一个圆的半径,直径熟练求出整个圆的周长,半圆周长,四分之三圆的 周长和面积。
4. 能正确区分同一圆里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周长两个概念。
能比较口与3.14的 大小。
5、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题卡,圆和长方形图片,圆展开成长方形求阴影周长和面积 图片C♦重 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圆的展开图形中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计算。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 组织教学。
(自我介绍,强调课堂纪律)二、 口算竞赛,1、出示口算题3.14x1 = 3.14x2= 3.14x3= 3.14x4= 3.14x5=3.14x6= 3.14x7= 3.14x8= 3.14x9= 3.14x10= 12 = 22 = 32 = 4?=52 = 62 = 72 = 82 = 92 = 102 = 2、 学生能做到又对又快的予以夸赞。
3、 强调: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必须熟记1^-20^和1—10的平方数等数据, 这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要经常用到的常用数据,一般要求秒杀得数。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训练(一) 说明本节课主要复习内容,板书课题(略)1、 学生回顾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周长是指圆外围一周的长度;面积指的是圆 的大小。
2、 求圆的周长的两个公式是什么?(板书:c=2〃r=〃d )(二) 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 让学生踊跃说说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回答正确给予赞扬。
2、 师演示,并板书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
圆周长的一半(ST )3、 提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圆周长的一半)、宽相 当于圆的什么?(半径)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沿半径剪开拼成近似的长方 形4、学生看圆面积公式,说说求圆的面积的直接条件是什么?(已知半径),当已知圆的直径和周长怎样求出圆的面积?尸表示什么?(r+r r-r rxr)〃与3.14谁大?5、小练习: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