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打捞工具原理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7.57 MB
- 文档页数:23
井下事故打捞工具原理与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常见打捞作业的种类,对管类落物、杆类落物、绳类落物和小件落物的常见打捞工具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打捞作业实际,对打捞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究。
标签:打捞工具;作业员李;处理技术1.常见打捞工具及作业原理油井开发中,各类工具和物品存在从井口或管柱及测井装置内掉入井内的概率,井下落物后会造成井筒沉砂口袋缩短、缩短油井维修期甚至影响油井正常开发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事故开展打捞作业。
打捞作业需要配套相应的打捞工具,常见的打捞工具有:1.1管类落物打捞工具。
一是公锥。
属长锥形打捞工具,包括接头、打捞丝扣等部位,接头上部有螺纹正反扣槽,可与钻杆连接,能与其他工具连接使用,主要用于对套铣筒、油管和封隔器等有孔落物进行造扣打捞,以及存在接箍和钻杆加厚部位的落物。
公锥能够进入落物内孔,外部施加钻压并旋转会使公锥打捞丝扣挤压进入落物内孔,可以通过造扣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随后进行倒扣或上提实现落物打捞。
公锥打捞不能施加太大的作用力进行鱼顶提拉,防止损坏鱼顶或螺纹。
二是母锥。
属长筒形打捞工具,包含本体和上接头两部分,上接头存在2道反扣和1道正扣,本体内缝存在打捞螺纹,可在钻杆、油管等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对无内孔或内孔被堵的落物具有打捞功能。
原理与公锥相同,但是在落物外壁进行造扣。
三是滑块卡瓦捞矛。
包含上接头、矛杆、螺钉、滑块卡瓦和锁块构成,包含单滑块和双滑块两类,可打捞有内孔的封隔器以及落物等落物,可以倒扣打捞,能够与震击器配合实现震击解卡。
滑块和捞矛进入鱼腔后,滑块自重会使其继续下滑,卡瓦会逐步接触到鱼腔内壁,通过钻柱的提拉造成卡瓦牙与内壁摩擦,滑块不能向上运动,从而加大打捞直径,使卡瓦牙进入鱼腔内壁,抓牢落物并将其提出。
1.2杆类落物打捞工具。
一是不可退式抽油杆打捞筒。
包含上接内套、弹簧、筒体和卡瓦等部位,落入井内的抽油杆在筒体的大锥面会进入筒内,两个卡瓦会沿筒体内壁向上,增大了卡瓦内孔,通过弹簧受压使弹力作用在卡瓦上推动其向下移动,达到卡瓦锥面与筒体贴合的目的。
捕捞器的原理捕捞器是一种用于捕捞渔获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力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将渔获引导至设备内部并保持渔获在设备内的稳定,最后进行收获。
捕捞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引导、阻滞、困捕和收获四个基本步骤。
首先是引导。
捕捞器通过一定的形状和结构,具有引导渔获进入的功能。
例如,渔网捕获器主要通过网口的设计和排列方式,利用渔获自身的活动力以及水流的作用,将渔获引导进入设备内部。
其次是阻滞。
捕捞器在引导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渔获进行阻拦,以防止其逃离。
这通常通过捕捞器的结构设计或添加一些特殊装置来实现。
比如,渔网捕捞器中通常会设置一些扇形或V形的网口,可以有效地减小了渔获逃逸的空隙。
第三是困捕。
捕捞器在引导和阻滞的过程中,使渔获进一步集中到设备的特定区域内,以便于后续的收获。
这主要通过改变捕捞器的形状和结构来实现。
例如,一些捕捞器在引导渔获的过程中,采用了漏斗状的设计,可以在引导的同时,有效阻挡渔获的逃逸,使其集中在设备的一端。
最后是收获。
当渔获被成功引导并困捕在设备内部后,捕捞器需要保证渔获在设备内的稳定性,以免其重新逃脱。
这通常通过设备的设计和加工技术来实现。
例如,一些渔网捕获器在收获前会通过相应的操作调整渔网的网孔大小,使其适应目标渔获的大小,以保证渔获能够被安全地收获出来。
总之,捕捞器利用形状、结构和技术手段,在引导、阻滞、困捕和收获四个步骤中,实现对渔获的捕捞。
这些步骤紧密配合,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渔获捕捞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捕捞器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方式各异,不同类型的捕捞器在具体的捕捞对象、环境条件和操作方式上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捕捞器,并且结合操作经验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渔获捕捞的效率和效果。
水井打捞桶工作原理
水井打捞桶工作原理如下:
1. 上桶工作原理:水井打捞桶是由一个圆筒状的容器组成,底部有一个开口。
在使用时,桶的开口首先放入水井中,确保完全浸入水中。
然后,通过手动或机械装置,将桶往上提升。
当桶被提升到水面上时,水通过桶的底部开口进入桶内,将桶内的水排出,从而实现了打捞井水的目的。
2. 下桶工作原理:对于井中的杂物或水井底部的淤泥,可以使用水井打捞桶的下桶工作原理进行处理。
下桶工作原理与上桶工作原理相似,只是在下降过程中,将桶放入井中,并通过手动或机械装置将桶往下拉动,使桶底部的开口贴紧井底。
然后,将桶底部开口关闭,再将桶提升至地面。
这样,井中的杂物或淤泥就可以被带上来,完成清理的工作。
无情钩打捞工作原理
无情钩是一种大型打捞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钩齿锁定目标:无情钩通过弹簧装置在接触到目标物体时弹开,快速闭合钩齿锁定目标物体。
2. 防扭力装置防止旋转:防扭力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外力引起的钩体旋转,保证了捕捉目标物体的稳定性。
3. 协同作业:无情钩通常与其他打捞设备协同作业,如救生气囊、轮胎固定器等,以达到快速、高效、安全的打捞效果。
4. 拖拽和吊起作业:在锁定目标物体后,无情钩和目标物体一起被拖船拖拽上来,使目标物体脱离海底,然后进行吊起作业。
无情钩的这些工作原理使其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打捞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深海沉船打捞、遗址勘探等领域。
公锥工作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落物内孔后,加适当的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丝扣挤压吃入落鱼内壁进行造扣。
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时,可以采用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母锥工作原理:母锥工作原理与公锥相同,均依靠打捞丝扣在钻具压力与扭矩作用下,吃入落物外壁造扣,将落物捞出。
就造扣机理而言,属挤压吃入,不产生切屑。
滑块卡瓦打捞矛工作原理:当矛杆与卡瓦进入鱼腔之后,卡瓦依靠自重向下滑动,卡瓦与斜面产生相对位移,卡瓦齿面与矛杆中心线距离增加,使其打捞尺寸逐渐加大,直至与鱼腔内壁接触为止。
上提矛杆时,斜面向上运动所产生的径向分力,迫使卡瓦咬入落物内壁,抓住了落物。
接箍捞矛工作原理:接箍捞矛实质上是一种内外螺纹的对扣打捞。
为了能使接箍捞矛进入接箍,卡瓦沿纵向开了若干个槽,每个槽间便是一个卡瓦片,依其弹性变形进入接箍母扣中。
又靠芯轴和卡瓦内外锥面贴合后的径向胀力,保持对扣后的连接性能,从而抓住落鱼。
可退式打捞矛工作原理:1、打捞自由状态下圆卡瓦外径略大于落物内径。
当工具进入鱼腔时,圆卡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使卡瓦贴紧落物内壁。
随芯轴上行和提拉力的逐渐增加,芯轴、卡瓦上的锯齿形螺纹相互吻合,卡瓦产生径向力,使其咬住落鱼实现打捞。
2、退出一旦落鱼卡死,无法捞出需退出捞矛时,只要给芯轴一定的下击力,就能使圆卡瓦与芯轴的内外锯齿形螺纹脱开,再正转钻具2~3圈,圆卡瓦与芯轴产生相对位移,促使圆卡瓦沿芯轴锯齿形螺纹向下运动,直至圆卡瓦与释放环上端面接触为止,上提钻具,即可退出落鱼。
卡瓦打捞筒工作原理:当工具的引鞋引入落鱼之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卡瓦上推,压缩弹簧,使卡瓦脱开筒体锥孔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此时卡瓦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在初夹紧力作用下,筒体上行,卡瓦、筒体内外锥面贴合,产生径向夹紧力,将落鱼卡住,提钻即可捞出。
对于不同直径的落鱼,只要在筒体许可的情况下更换不同的卡瓦,即可打捞不同尺寸的落鱼。
打捞船工作原理
打捞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海洋动力学原理来完成的。
通常情况下,打捞船会配备一种称为拖曳装置的设备,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拖曳装置:打捞船通常会装备一种称为拖曳装置的设备,这是一个类似于巨型渔网的结构,可以在水中进行拖曳。
拖曳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阻力产生牵引力,将底部的物体或船只拖曳到水面上。
2. 动力系统:打捞船通常配备一台强大的动力系统,通常是燃油引擎或电动机,用于提供足够的动力来推动船只前进和操作拖曳装置。
3. 导航和控制系统:为了确保打捞船能够准确地驶向目标物体并进行操作,船上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卫星导航或惯性导航技术来确定船只的位置,并根据操作员的指令来控制船只的运动。
4. 水密舱室:在打捞潜水船中,通常还会设有水密舱室,用于提供给潜水员用于进入水中的通道。
这些舱室设计成可以保持密封状态,以确保潜水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打捞船通过使用拖曳装置、动力系统、导航和控制系统以及水密舱室等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对底部物体或船只的打捞工作。
打捞工具介绍一、磨鞋此磨鞋为套筒磨鞋,又叫外引磨鞋。
假设落鱼的鱼头不规章、如变形、裂开、弯曲或鱼顶不齐,阻碍打捞工具进入或无法造扣,就需修鱼顶,使其符合打捞工具的抓捞要求,以便打捞。
确定制止用平底磨鞋或锅底磨鞋去修整鱼头,防止把事情弄的更糟。
套筒磨鞋作用在于它面积大,简洁套柱鱼头,可以防止鱼顶偏磨。
假设鱼顶在套管内,它还可以起到保护套管的作用。
套筒磨鞋就是在平顶磨鞋外围加焊套筒,套筒的强度要高、焊接要结实。
套筒内径要大于鱼头外径10 毫米以上。
以上三种都为外引磨鞋,第一种为带内修整鱼头的外引磨鞋;其次种为带引鞋的外引磨鞋,便于拨鱼,更好进入套筒内;第三种为短套筒磨鞋,外引的长短可依据实际状况而定。
以上两种磨鞋为平底磨鞋和锅底磨鞋。
平底磨鞋和锅底磨鞋一般用于磨铣井底落物时使用,通过磨铣把井底落物磨碎。
使用磨鞋磨时要考虑井底落物的外形和大小、地层的强度等因素。
磨鞋主要是由上接头和镶有硬质合金或堆焊耐磨材料的磨鞋体组成。
依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平底或锅底磨鞋:用来磨碎落井的钻头、牙轮、刮刀片等大块落物;套筒磨鞋:一般用来修平鱼顶;锥形磨鞋:类似于铣锥,用来修复变形鱼顶及进展井下特别作业〔如开窗〕,硬质合金镶在锥度翼瓣面和右旋侧面上。
领眼磨鞋:又叫内引磨鞋,用于如鱼顶胀裂,或环形空间太小,不便下入套筒磨鞋时,可以下入内引磨鞋修整鱼顶。
由平底磨鞋和导引杆组成。
导引杆的直径应依据鱼头内径来打算,比鱼头直径小10 毫米,长度15 到20 厘米为宜,顶部做成笔尖状,便于进鱼,导引杆强度要能满足需要。
二、母锥母锥是由高强度合金钢锻造、车制并经热处理制成。
母锥分为右旋螺纹与左旋螺纹两种,右旋螺纹用于正扣钻杆,左旋螺纹用于反扣钻杆。
母锥内部螺纹为8 扣/25.4 毫米、锥度1:16 或1:24。
母锥是从落鱼外部打捞的一种工具,它不受落鱼管壁厚薄的限制,但却要受井眼直径的限制,一般要求母锥最大外径要小于钻头直径10-20 毫米,这就限制了母锥的使用范围。
捕鱼器的工作原理
捕鱼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设计的装置,以吸引鱼类进入并困住它们,从而实现捕捞的目的。
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吸引鱼类:捕鱼器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诱饵或者光线、声音等方式来吸引鱼类。
这些诱饵通常会模仿鱼类的食物或者产生颜色、气味等吸引鱼类的特性。
2. 进入捕鱼器:被吸引的鱼类会游向捕鱼器,并试图进入其中。
捕鱼器通常通过设置入口,使鱼类只能从入口进入。
3. 陷入捕鱼器:一旦鱼类进入捕鱼器,它们会发现很难离开。
捕鱼器通常会设置一些陷阱机构,如网、圈套等,用于困住鱼类。
4. 保持困住并捕捞:一旦鱼类被困住,捕鱼器会保持它们无法逃脱。
钓鱼器通常会有一些机制来防止鱼类逃脱,如弹簧、绳索、锁等。
5. 取出捕获的鱼类:当捕鱼器中有足够的鱼类被捕获后,渔民可以将捕获的鱼类取出,并进行处理和利用。
总的来说,捕鱼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吸引、困住和防止逃脱来实现捕捞鱼类的目的。
不同种类的捕鱼器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设计和机制,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常用打捞工具及工作原理打捞工具是指用于从水中、泥沙中或其他液体、树木等物体中将物体提取上来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和环境条件,有多种类型的打捞工具可供选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打捞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一、渔网渔网是最常见且最简单的打捞工具之一。
它由一条长而细的绳子和一段网状的材料组成,网状材料密集地交织在一起,可用于捕捞鱼类以及拖网作业。
渔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网口张开,将要捕捞的物体围住,然后提起绳子使渔网闭合,将物体捞上来。
渔网适用于捕捞较大的物体,如鱼类、水生植物等。
二、拖网拖网是一种用于捕捞底层水生生物的工具,通常由一个大型的网袋和拖曳绳组成。
拖网的工作原理是将网袋沿水底拖行,通过水流带动底栖生物进入网袋,然后提起绳子,将捕获的物体捞上来。
拖网可以用于海洋调查、捕捞水生动物和搜寻水中物体等任务。
三、吸取器吸取器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将水中物体吸入工具的打捞设备。
它通常由一个吸取头和一个贮存容器组成。
吸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负压,使吸取头在物体表面形成真空效应,然后将物体吸入吸取头内,并储存在贮存容器中。
吸取器适用于捕捞淤泥、杂草、树叶等物体。
四、潜水器潜水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水下作业的打捞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潜水员驾驶的潜水舱和一个力臂组成。
潜水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潜水员操作力臂,将力臂伸入水中并固定于要打捞的物体上,然后通过舱内的气压变化实现将物体拖运至水面。
潜水器适用于打捞沉船、深海遗骸等大型物体。
五、机械臂机械臂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打捞工具,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可以模拟人类手臂的运动方式。
机械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各个关节的转动,实现抓取、提取、搬运等动作。
由于机械臂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较强,它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打捞任务,如救援、工程作业等。
综上所述,常用的打捞工具包括渔网、拖网、吸取器、潜水器和机械臂。
这些工具通过各自独特的工作原理,能够有效地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提取物体。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打捞工具:卡瓦打捞筒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壁进行打捞的工具。
可用于打捞油管、钻杆、加重杆、长铅锤等鱼顶为圆柱形的落鱼。
在打捞作业中,卡瓦打捞筒可与安全接头、下击器、上击器、加速器等组合使用。
1、结构卡瓦打捞筒由上接头、筒体、弹簧、卡瓦座、卡瓦、健、引鞋等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卡瓦打捞筒结构示意图1—上接头;2—筒体:3—弹簧;4—卡瓦座;5—卡瓦;6—键;7—引鞋2、工作原理当引鞋引入落鱼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卡瓦上推,压缩弹簧,卡瓦脱开锥面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
卡瓦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筒体上行,在初夹紧力作用下卡瓦与筒体内锥面贴合,产生更大的夹紧力,将落鱼卡住,实现打捞。
一个筒体可以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卡瓦,对于不同直径的落鱼更换不同的卡瓦,即可打捞不同尺寸的落鱼。
3、技术参数卡瓦打捞筒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中给出的是一个打捞的大致范围,每组卡瓦对应一个最大打捞尺寸,产生最大抓捞拉力。
实际应用中应按每组卡瓦打捞的最佳尺寸选用。
落鱼尺寸过小,抓捞拉力降低。
表1-1卡瓦打捞筒技术参数序号规格型号外形尺寸(直径×长度)mm接头螺纹使用范围及主要参数打捞落物外径mm许用拉力kN1DLT-9595×610NC26(2A10)32~604002DLT-108108×610NC31(210)45~656503DLT-114114×660NC31(210)48~739504DLT-130130×780NC31(210)70~9011005DLT-130150×970NC38(310)90~11413006DLT-160160×970NC50(410)100~12114004、使用方法4.1根据鱼头尺寸选择卡瓦捞筒规格,进行地面模拟打捞试验或在地面检查卡瓦尺寸(用卡尺测量卡瓦结合后的椭圆长、短轴尺寸,长轴尺寸应小于落鱼外径1-5mm)。
常用打捞工具技术参数(一)1打捞杯随钻打捞杯主要用于打捞井下碎块落物,如硬质合金齿,钻头轴承等。
它对于保持井底干净,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减少和防止井下意外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1.工作原理打捞杯杯体(外筒)外径较大,与井眼环形间隙小,而杯口处的芯轴直径较小,与井眼环形间隙大。
因此,钻井液在杯口处流速陡然下降,形成漩涡,其携带能力也大大减弱,从而使钻井液中较重的碎物落人杯中并随起钻捞出。
2、打捞杯技术规格3、操作要点•在上(或卸)打捞杯时,大钳不能咬在杯体上。
•杯体无变形,杯内清洁无杂物、排液孔必须畅通。
•在刮壁器、钻头、磨鞋、铣鞋的上方直接接打捞杯,应避免中间有配合接头。
•打捞杯的外径与井眼直径间的配合,可按上表进行选择。
•打捞杯的打捞操作无特殊要求,按所下的打捞工具操作或正常钻进即可。
起钻至套管鞋处,用低速上提,以防碰挂。
2倒扣捞矛一、概述ZDM型钻具倒扣捞矛是井下被卡钻具进行倒扣作业的一种专用工具。
在倒扣打捞作业中,使用该工具,钻具可以不带安全接头,通过井上操作,可实现安全退扣。
使用该工具打捞,比采用反扣公锥倒扣打捞成本低,不会引起像公锥断裂等复杂事故。
二、现有型号7″、6-1/4″、4-3/4″。
规格系列参数见表1。
表1 规格系列参数三、结构、工作原理ZDM型钻具倒扣捞矛由矛体、胀心轴和胀扣套三部分构成(见结构图1)。
矛体上部为反(正)扣钻杆接头螺纹,矛体与胀心轴由螺纹联接,胀扣套就装配在胀心轴的外锥体上,胀心轴下部有引导锥,便于胀扣套与落鱼接头螺纹对扣,另外胀扣套在上提拉力作用下,可牢牢地抓住落鱼。
若上部钻具为正扣,则工具上部也应为正扣。
四、钻具组合•钻具倒扣捞矛+反扣钻具。
•若落鱼在下放钻具后仍无法倒开接头的胀扣套时,可采用如下组合:•钻具倒扣捞矛+反扣开式下击器+反扣钻具。
•若是双正扣倒扣捞矛,则上部钻具为正扣。
五、操作方法•在倒扣打捞作业时,ZDM型钻具倒扣捞矛由反扣钻杆送入井下,若是双正扣钻具倒扣捞矛则与正扣钻杆联接。
轮船是如何打捞的原理
轮船打捞的原理主要包括浮力、拖拉和使用各种工具设备。
1. 浮力:所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来自液体的浮力作用。
当一艘轮船沉入水中时,液体将对轮船施加向上的浮力,这有助于减轻轮船的重量,使其能够浮起。
2. 拖拉:打捞船通常使用拖船或其他强大的船只来施加牵引力。
这些船只使用强大的马达和绳索将打捞索连接到沉没的轮船上。
通过施加牵引力,打捞船可以将轮船从水中抬起或拖出。
3. 使用工具设备:打捞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来完成任务。
常用的设备包括吊车、救生艇、吸水泵、气垫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浮力、提升物体、移除水或提供其他辅助功能,以帮助打捞作业。
打捞船通常会将打捞寻找工作划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搜索定位沉船、减轻船只的重量、提升船只、清理泄漏物质等。
这些阶段的执行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