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控制规定.doc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Rules of metrological testing for net quantity of products in prepackages with fixed cont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070——2005)一:术语和符号:1、术语:1、预包装商品prepackaged products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并且有预先确定的量值或数量的商品。
2、定量包装商品products in prepackages with fixed content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3、同种定量包装商品same kind products in prepackages with fixed content由同一生产者生产,品种、标注净含量、包装规格及包装材料均相同的定量包装商品。
4、净含量net quantity除去包装材料和其他包装容器后内装商品的质量5、标注净含量nominal quantity由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上明示的商品的净含量。
6、实际含量actual quantity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通过计量检验确定的定量包装商品实际所包含的量。
7、计量检验metrology inspection根据抽样方案从整批定量包装商品中抽取有限数量的样品,检验实际含量,并判断该批是否合格的过程。
8、单位商品unit product实施计量检验的商品中标注净含量的基本包装单位。
9、检验批inspection lot (also called a “batch”)接受计量检验的,由同一生产者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或者在销售者抽样地点现场存在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
10、批量batch检验批中包含的单位商品的数量。
定量包装计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其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保证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
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2的规定。
第七条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件数,或者分别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办法附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第九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4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
2024年定量包装计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及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用标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行为,均应遵循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系指以销售为目的,在特定量值范围内,具有统一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全国范围内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则负责其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确保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应包括“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要素。
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对于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省略“净含量”三个中文字,仅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符合本办法附表2的规定。
第七条若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应标注单件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标注总净含量。
若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则应分别标注各种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件数,或标注各种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准确反映其标注的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超过本办法附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第九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大于或等于其标注的净含量。
采用抽样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时,应按照本办法附表4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
样本中单件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均应符合本办法附表4的规定。
第1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净含量的计量和标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净含量计量和标注。 第三条 净含量是指商品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非销售部分后的实际含量。 第四条 净含量的计量和标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计量,确保准确可靠; (二)科学标注,便于消费者识别; (三)公平交易,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五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净含量计量和标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净含量计量 第六条 净含量的计量应当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七条 商品净含量的计量方法应当根据商品的性质、形态、用途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固态商品:以体积、质量、数量等法定计量单位计量; (二)液态商品:以体积、质量、数量等法定计量单位计量; (三)气态商品:以体积、质量、数量等法定计量单位计量; (四)其他形态商品:根据商品特性,采用合适的计量方法。 第八条 净含量的计量器具应当符合国家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定。
第九条 净含量的计量结果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虚报、谎报。 第三章 净含量标注 第十条 净含量标注是指商品包装上对商品净含量的标示。 第十一条 净含量标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标注位置:净含量标注应当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便于消费者直接看到; (二)标注内容:净含量标注应当包括净含量数值、计量单位和温度条件(如适用);
(三)标注方式:净含量标注应当清晰、醒目,字体大小适宜,不得模糊不清或难以辨认;
(四)标注单位:净含量标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第十二条 净含量标注的格式如下: “净含量:XX(数值)XX(单位)[温度条件]” 例如:“净含量:500g(质量)25℃” 第十三条 净含量标注应当真实反映商品的实际含量,不得有虚假标注、误导消费者。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5.12.08•【文号】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施行日期】1996.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计量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05年5月30日实施日期:2006年1月1日)废止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已于1995年9月7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同意,现予以发布施行。
局长李传卿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八日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第一条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止利用计量手段欺骗消费者的不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销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其的计量监督,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标注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定量包装商品在其包装的显著位置必须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净含量由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
第四条生产、经销的定量包装商品必须保证其净含量的准确。
净含量是指去除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物的实际质量、体积、长度。
第五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与其标注的质量、体积之差不得超过表一规定的负偏差;与其标注的长度之差不得超过表二规定的负偏差。
第六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按表三规定的抽样方法及平均偏差计算方法随机抽样检验和计算,平均偏差应当大于或者等于零,并且单件定量包装商品超出计量负偏差件数应当符合表三的规定。
第七条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应当按以下方式标注:(一)固体商品用质量g(克)、kg(千克)。
(二)液体商品用体积L(l)(升)、mL(ml)(毫升)或者质量g (克)、kg(千克)。
(三)半流体商品用质量g(克)、kg(千克)或者体积L (l)(升)、mL (ml)(毫升)。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实施指南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是对商品的净含量进行检测和确认,以保证商品净含量的真实准确。
为了规范这一检验工作,制定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实施指南》。
本指南旨在提供给计量检验机构和从业人员参考,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检验范围1.适用于包装规格小于15升(或15千克)的商品。
2.包括定量包装液体、固体、粉末等各类商品。
二、计量检验机构的要求1.检验机构必须具备合法的计量检验资质,并按照相应的计量检验法规开展工作。
2.检验机构应保证检验过程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防范不正当干预和操纵。
三、检验设备的要求1.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标准,确保准确可靠。
2.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四、样品选取和处理1.样品的选取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和抽样标准。
2.样品的处理应按照净含量计算方法进行,确保取得真实的净含量数据。
五、检验方法和程序1.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检验程序包括样品接收、检验准备、检验步骤、数据处理和报告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六、检验结果的判定和处理1.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样品是否符合净含量要求。
2.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理,例如下架、整改、罚款等。
七、检验报告1.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方法和程序、检验结果和判定等内容。
2.检验报告应签署并盖章,确保报告的可追溯性和合法性。
八、质量管理和监督1.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
2.检验机构应接受上级计量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抽查,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上述是《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实施指南》的主要内容,该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工作,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计量检验机构和从业人员应积极参考并遵守该指南,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2023年3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公布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药品、危险化学品除外。
第三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其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保证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着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
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件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本办法附件2的规定。
第七条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件数,或者分别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办法附件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JJF 1070-2000 The Rules of Metrological Inspection for Net Content of Prepackaged Commodity with Fixed Content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07月03日批准,并自2000年09月01日起施 行.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 参加起草单位:大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本规范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李红兵(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 伟(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栾广文(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王建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 参加起草人: 白文中(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赵 琳(大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实施计量检验过程中的抽样,检验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规 范. 本规则适用于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监督检验. 注: 1 为叙述方便,本规则对定量包装产品,商品统称为定量包装商品,简称商品. 2 计量检验的商品,应是生产企业自检合格的商品,或流通领域销售的在保质期内的商品. 3 计量检验时一般不考虑商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净含量的变化.对水分流失和易挥发非密封的商 品,如肥皂,香皂等,不在流通领域抽样检验,应在生产企业抽样检验. 4 流通领域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 2 引用文献 本规则引用下列文献: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宣贯手册》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年版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度及抽样表》 GB 10111-19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OIML国际建议第87号》OIML1989年英文版 1 《NIST133号手册》及其附录四,NIST1994年英文版 使用本规则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符号 3.1 术语 3.1.1 定量包装商品 定量包装是指以销售为目的,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 量,体积,长度标注的预包装商品. 3.1.2 净含量 净含量是指去除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物的实际质量,体积,长度. 注:净含量即商品内容物的量.计量检验时,不论商品的包装材料,还是任何与该商品包装在一起的 其他材料,均不得计入净含量.如方便面中的调料包,叉子等不计入净含量. 3.1.3 计量检验 按规定的抽样方案从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商品,测定净含量,并判断其是否合 格的全过程. 3.1.4 单位商品 实施计量检验的基本商品. 注:基本商品是指商品中标注净含量的最小包装单位. 3.1.5 检验批(简称批) 为实施计量检验汇集起来的,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标注净含量,包装规格及包装材 料均相同的同种单位商品的全体. 3.1.6 批量 批中所包含的单位商品数. 3.1.7 样本单位 从批中抽取用于检验的单位商品. 3.1.8 样本 样本单位的全体. 3.1.9 样本量 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 3.1.10 偏差 是指样本单位的净含量与其标注净含量之差. 3.1.11 平均偏差 各样本单位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3.1.12 样本单位负偏差(单件负偏差) 是指样本单位净含量的偏差为小于零的值. 3.1.13 最大允许负偏差(规定计量负偏差) 样本单位负偏差的最大允许值. 3.1.14 允许超出规定计量负偏差件数(单件超出负偏差件数) 作出批通过或合格判定时,样本单位负偏差允许超出规定计量负偏差的最多件数. 3.1.15 皮重 除去样本单位的内容物后,所有包装材料和任何与该商品包装在一起的其他材料的重 量. 3.1.16 总重 指样本单位的内容物与其皮的重量之和. 3.1.17 皮重抽样数 从样本中抽取的,用以测定皮重的件数. 2 3.1.18 皮重极差 指各样本单位皮重相互之差的最大值. 3.2 符号 N:批量. n:样本量(抽样件数). MAV:单件最大允许负偏差(规定计量负偏差). Ac:允许超出规定计量负偏差件数. n1:皮重抽样数. △Q:平均偏差. Q0:标注净含量. Qi:净含量. 4 检验程序 实施计量检验的程序如下: 1) 确定检验批; 2) 检索抽样方案; 3) 抽取样本; 4) 检验样本; 5) 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 5 检验实施的准备 5.1 批的确定 检验批的确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 在生产企业商品包装现场抽样,批规定为在相同生产条件下,1h包装的单位商品 数量; b) 在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及零售现场抽样,批规定为同一抽样地点的相 同单位商品数量的总和. 5.2 抽样方案的检索 根据批量按表1检索抽样方案,确定样本量. 表1 抽样方案表 批 量N 样本量n 允许超出规定计量负偏差件数Ac 1~10 全部 0 11~250 ≥10 0 ≥251 ≥30 1 注:本抽样方案表,置信度为95%. 5.3 样本的抽取 样本应在批中随机抽取.对于确定的批所选择的抽样方法,应是每一单位商品都存在被 抽取的可能. 根据不同的抽样地点和批量,分为等距抽样,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等3种方法. 注: 1 包装物有破损,污染等可能影响计量检验结果缺陷的商品不能作为样本单位. 2 样本抽取后,应对各样本单位编号,以备检验. a) 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适用于在生产企业的商品生产包装现场抽样. 3 抽样方法是按一定单位商品数为规定间隔进行抽取,抽样间隔应按批量和样本量确定. 如果相同商品有多个生产线,应使抽样点随机或均匀分布在各个生产线上. b)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适用于生产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仓库抽样. 抽样方法是先将检验批的N个单位商品按某一几何形状分为k层,每层含Ni个单位商品; 然后,分别从每层随机抽取ni个样本单位,构成样本量为n的样本. 即: n=ni ·k …………………………………………(1) 如果按仓库内商品自然码放的垛,堆进行抽样(分为k层),可用公式(2)确定每层应 抽的样本单位数(ni). ni = n /k =n ·Ni /N …………………………………………(2) 在抽样分层时应保证n≥k,且ni≥1的整数.每层抽取样本单位ni时,可用随机抽样的 方法. c) 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适用于商品零售现场抽样. 抽样方法是把批中的单位商品按自然数从"1"开始顺序编号,然后用随机数骰子获得 的随机数对号抽取. 注1:随机数骰子及其使用方法: 随机数骰子是均匀材料制成的正20面体,各面上刻有0~9的数字各2个.根据需要选取一定骰子数 m,规定每种颜色的骰子所代表的位数.例如,选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骰子,规定红色骰子出现的数 字表示百位数,黄色骰子出现的数字表示十位数,蓝色骰子出现的数字表示个位数.特别规定,所有m个 骰子的数字均为0时,表示10骰子数次幂,即10m. 将所有骰子放入盒中,拿去泡沫塑料垫,将盒盖向下,水平地摇动盒子,使骰子充分旋转.然后,打 开盒子,读出骰子表示的随机数. 注2:读取随机数的方法: 根据表2列的批量N选定骰子数.然后读取随机数,如骰子表示的随机数≤N,则随机数就取其值; 若随机数>N,则舍弃不用,另行重摇.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取得n个不同的随机数为止. 注3: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参见GB10111-1988《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表2 批量N 骰子个数 1≤N≤10 1 11≤N≤100 2 101≤N≤1000 3 5.4 计量器具的选择 对于确定的样本,在实施检验时不论采用何种检验方法,所用的计量器具均应满足下列 要求: a) 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b) 最大允许误差应小于或等于被检验商品最大允许负偏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 c) 有效测量范围应满足检验要求. 5.5 测定皮重的抽样 5.5.1 样本量为10件以上(含10件)的抽样 此类样本可按表3确定的方案抽样. 表3 测定皮重抽样方案 测定皮重抽样数(nt) 比值(Rc/Rt) n=10 11≤n≤29 n=30 n≥31 ≤0.2 10 nt=n 30 nt=n 4 0.21~1.00 10 nt=n×Rt/Rc29 nt=n×Rt/Rc 1.01~2.00 8 nt=n×Rt/Rc23 nt=n×Rt/Rc 2.01~3.00 5 nt=n×Rt/Rc14 nt=n×Rt/Rc 3.01~4.00 3 nt=n×Rt/Rc9 nt=n×Rt/Rc 4.01~5.00 2 nt=n×Rt/Rc6 nt=n×Rt/Rc 5.01~6.00 2 nt=n×Rt/Rc4 nt=n×Rt/Rc 6.01~7.00 2 nt=n×Rt/Rc3 nt=n×Rt/Rc 7.01~8.00 2 2 3 nt=n×Rt/Rc 8.01~9.00 2 2 2 nt=n×Rt/Rc 9.01~10.00 2 2 2 nt=n×Rt/Rc 10.01~11.00 2 2 2 nt=n×Rt/Rc ≥11.01 2 2 2 nt=n×Rt/Rc 注:计算nt值时应按4舍5入取整数,且当nt=n×Rt/Rc<2时,取nt=2 使用表3的步骤和要求是: a) 在样本中随机抽取2件,测定其净含量重量之差(Rc)和其皮重之差(Rt). b) 以Rc/Rt的比值为索引,从表3中查出或计算出测定皮重的抽样数(nt),该抽样数 包括步骤a)中已抽取的2件样本单位. c) 对于查出的皮重抽样数nt≥5时,还应根据测得的前5件皮重极差再作判断: 1) 若皮重极差大于MAV的1/3,则应测定全部样本量的皮重; 2) 若皮重极差小于MAV的1/10,则可减少抽样数到已抽取皮重极差的5件; 3) 若皮重极差大于或等于MAV的1/10,且小于或等于MAV的1/3时,则抽样 数即为查出数或计算数. 5.5.2 样本量为10件以下(含10件)的抽样 a) 样本量为1~2件时,按样本量抽取; b) 样本量为3~10件时,应参照表3中样本量n=10的抽样方案抽样;当n≤nt时,抽 样数为样本量n. 6 检验的实施 6.1 以质量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方法 6.1.1 一般商品的净含量计量检验 6.1.1.1 使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奶粉,糖果,饼干,粮食等一般性商品. 6.1.1.2 测量设备 秤或天平:应符合5.4的规定.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是指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进行计量检验的具体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般性的规定:
1. 检验对象:主要针对市售的定量包装商品,包括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
2. 检验目的:通过检验确定商品的净含量是否符合标签上的标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3. 检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不同商品的净含量标准。
例如,食品可能根据其种类、包装方式等不同,有不同的净含量标准。
4. 检验方法:采用合适的计量设备,如秤重器具、计量器等,对商品的净含量进行准确测量。
5. 检验流程:包括取样、准备、称量、记录等步骤。
具体流程可根据商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6. 检验结果:对于符合标准的商品,出具合格证明,允许上市销售。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商品,进行处理,如要求改正或下架。
7.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对市场上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商品的
净含量标示真实可靠。
8. 法律责任:对于故意欺诈或虚假标示净含量的生产者或经营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其做出相应处罚。
以上是《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一般内容,具体的规则可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和实施。
大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大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对于大米的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大米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大米的净含量是指在包装商品中大米的实际重量,通常以克为单位。
净含量的准确计量对于保证消费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净含量的准确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规则。
一、样品选取在进行大米净含量计量检验时,首先需要从不同批次的商品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
样品的选取应符合统计学原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样品称重选取的样品需要进行称重,以获取净含量的实际数值。
在称重过程中,应使用准确的称重器具,并遵循称重的操作规程,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三、计算净含量在获得样品的实际重量后,就可以计算大米的净含量了。
净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净含量 = 样品重量 / 样品数量四、净含量误差控制为了保证大米净含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对净含量的误差进行控制。
根据相关规定,大米净含量的误差范围应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超出范围的商品将被视为不合格品。
五、检验结果报告完成大米净含量计量检验后,需要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净含量、误差范围、检验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的跟踪和追溯。
总结起来,大米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确保了大米商品的净含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样品选取、准确的称重操作和严格的误差控制,我们可以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大米商品的净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这一系列的计量检验规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让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大米产品。
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控制规定
1.目的:规范定量包装产品的计量准确性,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JJF1070-2005),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种规格的小包装产品的净含量控
制。
3.职责
3.1包装操作员负责调节设备控制产品的净含量,并记录调节情况;
3.2包装领班负责对小包装产品净含量的监督及检测用计量器具的日
常检查、校准及维护; 3.3质检员负责对小包装产品的净含量进行定
时检测及监督。
4.工作内容
4.1计量单位的表示
4.1.1对小包装产品净含量<1000克的产品,用 g作为计量单位,对净
含量≥1000克的产品,用 (kg)作为计量单位。
4. 1. 2表示净含量的单位名称和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
开,单位符号位于量的整个数值之后,并在其间留一适当空隙。
4. 2 计量检测
4. 2.1皮重的测定:对每班相同规格的产品,随机抽取30个空包装称
其重量,平均值作为此批皮重。
4. 2.2 抽样方法:按时间等距抽样。
4. 2.3检测方法:使用检定合格有效的电子秤直接称重,由总重减去
皮重。
4. 2. 4 检测频次:班组自检每1小时一次,质检员抽检每2小时一次
4.2.5.偏差:每次抽取30个进行检测,平均净含量应大于产品标注净
含量,其中负偏差应小于3%并不得超过一个。
4.2.6产品批量抽样细则及判定标准应符合JJF1070-2005的有关规
定。
5.电子秤的要求
5..1 5KG(包括5KG)以下的产品必须使用分度值不大于2g的电子秤。
5.2 电子秤每年有第三方的计量鉴定合格证;每周由包装工序操作员
自校一次,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5.3统计与分析 质检科每周对净含量抽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
包装净含量的稳定性。6、纠偏
6. 1 发现生产产品净含量不在规定范围内时应立即进行调整,并对生
产的不合格品追溯处理直到找到不合格批,对净含量少于规定的必须
返工添足重量,使其达到计量要求。
6.2 任何操作员及检验员对抽检的样品进行计算必须控制产品平均
偏差为正,若发现平均偏差为负时应及时调整并做好相应记录和采取
相应的追溯措施。
6. 3 任何计量工作人员、操作员及检验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检测设备
有故障和怀疑有不确定性的误差时应及时同质检科计量人员联系,并
做好相应的记录和采取必要的追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