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尿管的护理

导尿管的护理

导尿管的护理

一、导尿的目的

1,适用施行盆腔器官手术时,留置尿管使膀胱空虚,以免手术时误伤膀胱。

2,某些抢救危重病人手术时留置尿管,以利准确记录尿量.

3,有些手术后为防止尿潴留或泌尿手术后要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有利伤口愈合也需留置尿管.

4,还可用于泌尿系疾患的协助诊断,如尿道损伤的检查,了解尿道狭窄的部位,测残余尿及膀胱容量,收集尿液标本,持续导尿,注射药物于尿道及膀胱起治疗作用等....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5,也可用于术中冲洗胆管、肝管、输尿管等.

二,分型

1普通导尿管根据各种需要选择大小.双腔气囊导尿管具有双腔,其中一腔内引流尿液,另一腔终端为一球囊距离导尿管前端约3.5~4cm,此球囊内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使其卡在尿道口达到固定的作用。一般保留导尿管则者,须在病人能自行小便时拔出,长期留置者5-7天要更换一次导管....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 2 福赖式导尿管常用于需长时间留置导尿者,

如前列腺摘除手术后起固定和压迫止血作用,有时也用于部分肝胆管内结石病人。...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 菌状导尿管常用于膀胱耻骨上造瘘、肾造瘘等

手术,也可用于其他空腔脏器造瘘,如胆囊造瘘术等。

一般拔管时间不能早于12天,拔管前应作夹管实验,证明经尿道排尿通畅才能拔管。4 伞型导尿管常用于肾造瘘、肠造瘘可以起支架作用,其优点是管头孔大,易引流通畅,固定方便。...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三,护理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应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护士要多学知识,熟悉男性、女性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护理人员平时要加强训练,做到明确原理,操作熟练,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故障并予及时处理,确保留置尿管成功,保证病人舒适安全。预防尿路感染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尿道口、导尿管与尿袋的衔接部位、尿袋的排尿口。...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更换导尿管必须按无菌操作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插管技术要熟练,动作要轻柔,切忌反复拔插。...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尿道口易受粪便以及分泌物的污染,应每天清洗外阴。防止逆行性尿路感染,每日清洁尿道口,更换引流袋。...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安装次数.因此在尿液清亮和无尿路感染时,避免冲洗膀胱,也减少尿路感染机会。如果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根据医嘱予膀胱冲洗。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通知医师处理。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分钟;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者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二)保持导尿管通畅

1操作前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使用球囊尿管的

目的和有关的注意事项,并检查尿管球囊是否通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粗细合适的尿管,在导尿前应该详细检查导尿管,保证尿管质量良好。给病人解释清楚导尿的意义,以取得其更好地配合治疗,禁止患者及家属

自行拔管。如遇男性尿道狭窄难以插入时,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取掉针头,抽取少量灭菌石蜡油,从尿道口注入,润滑尿道重新取导尿管轻轻插入膀胱见尿后,将导尿管再插入2~3cm接上集尿袋,再从气囊口注入10~15ml灭菌注射用水,将导尿管略向外拉以确认其是否固定于膀胱颈部。尿管插入深度要适宜,宁深勿浅,尿液流出后再插入6~7cm为宜。如病人膀胱无尿,应该尽量插深,注入液后再轻轻回拉,以不能拉动为止。最后固定外端尿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防止尿液潴留、逆流,并及早发现导尿管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保持尿流畅通.为防止尿液逆流,放置储尿袋时应低于膀胱.每次放尿后应用酒精棉球消毒储尿袋放尿口,然后拧紧。搬动病人是应夹住导尿管。...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定时放尿,尽早拔除尿管,使其及早恢复排尿功能。

4,定期更换导尿管,观察尿流情况。检查导尿管与储尿袋衔接部位是否紧密,有无曲折、压迫、闭塞、脱出。注意导尿管插入部位及其周围有无溢尿.观察尿袋中尿液的性状、尿量、尿袋的位置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