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性腱鞘炎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13
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常常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狭窄部位或注射激素,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尝试使用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32~62岁,平均年龄为49.3岁。
2. 实验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刀治疗,首先使用无菌手术消毒液对治疗区域进行消毒,然后用30号短针在皮下注射0.5%利多卡因,麻醉治疗区域,待麻醉药起作用后使用无菌的手术刀在治疗区域切开皮肤5mm,然后使用直径为2mm的尖锐单纤维针到达肌腱狭窄部位,在肌腱上进行切割和穿刺,直到肌腱畅通,然后缝合切口,进行休息和观察。
3. 治疗周期:对患者进行1次性治疗,每周进行1次复查,观察疗效。
二、结果本研究共治疗2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7例治疗效果显著,3例治疗效果一般,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
三、讨论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简单、疼痛小、创伤少、并发症少,并且并不需要进行术后的严格护理,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刀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刺激肌腱,发挥疏通作用,缓解狭窄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针刀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较严重的肌腱炎症、复发性腱鞘炎患者不宜采用针刀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和创伤的护理。
四、结论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可以快速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痛苦和困扰。
但是,需要在临床操作中精心操作,调整治疗策略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狭窄性腱鞘炎诊断与治疗进展苏丽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骨科, 吉林 长春 130021关键词狭窄性; 腱鞘炎; 解剖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1959. 2011. 01. 425 文章编号: 1006- 1959 ( 2011) - 01 - 0358- 02腱鞘炎常发生的部位是桡骨茎突处、屈指肌腱处、桡侧伸腕肌腱处(腕关节背侧及腕骨上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等。
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腱鞘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38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1] , 特别是女性患者居多, 女多于男(约6: 1) [2] , 好发于家庭妇女和手工操作者。
手在活动时, 肌腱即在腱鞘内滑动, 部分腱鞘即因这种摩擦而逐渐增厚、狭窄, 结果该肌腱运动就发生障碍, 局部也产生疼痛。
这种情况称为腱鞘炎, 又叫狭窄性腱鞘炎。
腱鞘增厚和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各指屈肌腱鞘的起端, 即相当于远侧掌纹处, 以及位于桡骨茎突处的腱鞘。
发生在前述部位者, 称屈肌腱鞘炎,发生在后述部位者, 称为桡骨茎突腱鞘炎。
1. 诊断患者屈指不便, 尤以早晨最为明显, 但活动几下即见有好转; 局部有压痛和硬结; 严重时可产生弹响, 患指屈而难伸或伸而不能屈; 在桡骨茎突处有疼痛、压痛和局部性肿胀, 有时可触及硬块; 指活动困难, 以早晨较为明显, 偶尔有弹响。
孙康等[ 3] 按狭窄腱鞘炎的病情程度将其为! - ∀度。
度: 患指仅表现为晨僵, 局部疼痛及触痛, 无弹响及交锁。
# 度: 局部除疼痛外, 尚可扪及腱鞘的肿胀及结节, 但可独立完成伸屈功能。
∀度: # 度症状进一步加重, 局部结节增大, 出现频繁的交锁与弹响, 患指需藉以外力完成伸屈动作。
同时要明确病因, 近年有报道急性浆液性腱鞘炎[ 4] 及真菌性腱鞘炎[5] , 要针对病因治疗。
2. 治疗2. 1 非手术治疗2. 1. 1 制动, 外用扶他林乳剂, 配合局部按摩, 疗效可靠。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病理病因,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病因*一、发病原因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底面凹凸不平,沟面覆以腕背横韧带,形成一个骨纤维性鞘管,构成腕背第一腱鞘间隔。
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和拇指近节指骨,肌腱滑动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当拇指和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更增加了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久之可发生腱鞘炎,致使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增粗,逐渐产生狭窄症状。
尤其是拇长展肌腱,参与拇指的对掌运动,活动较多,对发病的作用较大。
因为女性的肌腱折角大,所以发病率较男性高。
另外,有时鞘管内有迷走的肌腱存在(多为伸肌腱),这种解剖变异亦可产生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
*二、发病机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频繁活动引起拇长展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与腱鞘间的过度摩擦,加之肌腱走行方向发生改变形成角度,就更加大了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机械摩擦力。
老年人滑膜鞘分泌功能衰退,更易出现症状。
其病理改变,早期为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性反应。
反复刺激或迁延日久,则发生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变化。
腱鞘厚度可由正常时的1mm以下,增至2~3mm,致使腱鞘发生狭窄,肌腱也发生变性、变形。
狭窄性腱鞘炎也可能是某些静止期或亚临床型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类风湿)的后果。
增生狭窄的腱鞘犹如紧张的束带压迫肌腱,使邻近未受压的肌腱水肿、膨大成葫芦状,严重者受压部位肌腱粘连、增生、变粗,形成中间膨大、两端正常的纺锤形。
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当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时,可发生如扳机样的交锁、弹响和弹跳。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病因,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详细介绍
导语: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的时候也很少听说过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这种疾病,所以对于这类疾病都非常的陌生,但是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因为以前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的时候也很少听说过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这种疾病,所以对于这类疾病都非常的陌生,但是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因为以前做了太多的体力活导致的,而且还不注意自己的休息,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详细介绍:
1.发病机制
在桡骨茎突的凹面上有一坚强的韧带(伸肌支持带)附着,形成一鞘管。
其中有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肌腱通过。
拇指在手的功能上占有重要地位。
手及腕的劳动骤然增加时可损伤肌腱及鞘管,出现疼痛。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是腕桡侧疼痛,可向手及前臂放射。
拇指活动无力。
倒热水瓶时疼痛明显。
可有弹响和闭锁。
局部可见有小的隆起,并能触及到小的硬结,有压痛。
Finkelstein试验即握拳尺偏实验:拇指握于掌心,然后握拳,轻轻尺偏腕关节,桡骨茎突出现剧痛者为阳性。
3.治疗
疼痛时应减少拇指及腕的活动,局部热敷或理疗有一定疗效。
症状明显时可用醋酸强的松封闭,将药物注入鞘管方能有效。
疼痛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复发时应手术治疗。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断压迫肌腱的韧带,症状可得到控制。
4.预防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腱鞘炎得5种类型如何鉴别腱鞘炎就是一种很常见得疾病,实质上它就是腱鞘与肌腱共同得炎症。
腱鞘炎共有以下5种类型,其中后两种比较少见。
ﻫ(1)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在拇短伸肌与拇长展肌腱鞘,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在拇指或手指得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
虽然腱鞘滑膜分泌滑液润滑腱鞘,但某些特殊得动作反复地摩擦就是不可避免得,如木工、举重工、餐厅服务员、手工操作者等。
由于上述腱鞘起着滑车得作用,摩擦最大,最易受损,表现为腱鞘得增厚,影响肌腱得正常活动、狭窄性腱鞘炎也可能就是某些静止型或亚临床型胶原疾病得结果。
(2)急性纤维性腱鞘炎:也称为摩擦音滑膜炎。
病变得部位就是在滑膜周围得结缔组织中,可见水肿、充血、白细胞与浆细胞浸润。
本病得特点为有一种柔软得摩擦音,这就是由于结缔组织得原纤维在水肿得肌腱周围摩擦引起得。
最常见得部位就是腕上部,特点就是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得肌腹处最易产生,也称捻发音腱鞘炎。
(3)急性浆液性腱鞘炎:也叫风湿性腱鞘炎,就是全身性风湿得一部分,为急性风湿热得一种反应、患者有高热,关节痛、肿、积液,其中最主要得病变为风湿性心肌炎、退热后则腱鞘得浆液渗出吸收,腱鞘炎自愈。
ﻫ(4)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常发生在外伤以后,特别就是穿刺伤,多发生在腕与手指得屈肌腱。
感染得早期就是腱鞘得滑膜炎,接着肌腱失去光泽,变成灰色或绿色,同时被脓液浸润坏死。
最常见得就是葡萄球菌,其次就是链球菌。
ﻫ(5)结核性腱鞘炎: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
首先侵犯腱鞘得滑膜,由掌部沿尺侧与桡侧滑囊经腕管向上蔓延至前臂、腱鞘因结核肉芽组织浸润而肥厚,鞘内含有黄色渗出液及黄色米粒体。
逐渐地肌腱也被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结节肥大,失去原有得光滑能动机能。
当肉芽组织侵及其她腱鞘与神经时可引起屈指及感觉障碍。
腱鞘囊肿与腱鞘炎腱鞘囊肿囊肿就是发生在腱鞘或关节囊附近得囊性肿物、囊肿壁得外层由纤维组织组成,内层为白色光滑得内皮覆盖着,囊肿内有稠厚黏液样物质。
腱鞘炎腱鞘炎是指腱鞘因为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最常见的腱鞘炎,好发于长期、快速、过度用力使用手指和腕关节的中老年妇女、轻工业工人和管弦乐器演奏家等。
主要表现为手指、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通常在初始治疗中使用保守治疗,包括调整手部活动、夹板固定和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无改善患者,可以考虑注射糖皮质激素。
一、疾病分类根据腱鞘炎累及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类:①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亦可见于婴儿及老年人。
任何手指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拇指、中指及环指。
病变累及指关节。
②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高,女与男之比为6 : 1。
另外,有时鞘管内有迷走肌腱存在,这种解剖变异,亦可产生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病变累及腕关节。
③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经肱骨结节间沟进入肩峰下间隙前部,止于肩胛骨的盂上粗隆。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使这一部分肌腱在肩关节活动时长期遭受磨损而发生退变、粘连,使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的病变。
好发于40岁以上的病人,主要临床特征是肱骨结节间沟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冻结肩。
二、病因腱鞘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手指长期快速活动,手指长期用力活动,等慢性劳损是主要病因。
如患者本身有先天性肌腱异常(小儿拇长屈肌腱鞘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病后虚弱无力等更容易发生本病。
好发于织毛衣者、管弦乐的练习者、洗衣者、书写文稿者、电脑操作者。
腱鞘炎是指腱鞘因为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最常见的腱鞘炎,好发于长期、快速、过度用力使用手指和腕关节的中老年妇女、轻工业工人和管弦乐器演奏家等。
主要表现为手指、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通常在初始治疗中使用保守治疗,包括调整手部活动、夹板固定和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无改善患者,可以考虑注射糖皮质激素。
主要病因慢性劳损长期反复进行某项动作,某处肌腱反复受力,可以造成肌腱与腱鞘局部过度摩擦,导致腱鞘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腱鞘增厚狭窄。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于女性和50岁以上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手指逐渐变得僵硬、疼痛和活动范围受限。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开、物理治疗和注射激素等,但是存在许多副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针对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了小针刀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其中女性占90.9%,男性占9.1%,平均年龄为56.32岁。
患者病程平均为12.6个月,最长达2年。
二、治疗方法小针刀治疗采用微创技术,通过针刀在患者皮肤上作微小切口,将针刀引入患部病变区域,利用高频电流对患部进行割除和凝固,达到疾病治疗和疼痛缓解的目的。
三、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针刀治疗对于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有明显的疗效。
1. 疾病治愈率和显效率治疗结束后,197例患者中有174例(88.3%)明显改善,疾病治愈率为41.6%,显效率为46.7%。
2. 疼痛缓解率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评分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提高(P<0.05)。
四、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出现治疗后轻微的疼痛和红肿,但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其他副作用。
五、总结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且治愈率和显效率较高。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以作为对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的一种选择。
但是,由于研究对象仅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对照组,因此还需要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手指狭窄性腱鞘炎的简易手术法(附2281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2-10-19T11:24:12.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赵幼麟1 杨冰1 齐冠华1 王勇2 [导读] 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指的常见病。
赵幼麟1 杨冰1 齐冠华1 王勇2(1河南偃师市人民医院 471900)(2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妇幼保健院 048000)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指的常见病。
因患指屈伸时常有弹响,故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
疾病随小,但对手的功能影响却很大。
用激素封闭治疗效果不错,但常复发。
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切口较大,需缝合、换药、拆线、比较麻烦。
切口处还易形成瘢痕影响手指功能。
我们采用了一种简易的手术方法;此法无需特殊条件,有能消毒皮肤及局麻的条件即可。
切口只有3-5毫米长,无需缝合。
切口3—5日即可愈合。
局部不易形成瘢痕、操作非常简便、痛苦很小、有立干见影之效。
非常经济,一次治愈永不复发。
如术后局部仍有疼痛者,封闭1-2次即可消失。
我们在中级医刊1979年8期报导时,那时只治疗了百余个手指。
经验还不多。
现已手术治疗2281例(2805个手指)。
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方法也有所改进、简化、手术时间现在只需1—2分分钟,故再次报道。
如能推广应用,使患此症者能减少痛苦,节省开支。
【临床资料】我院1972年成立疼痛(软伤)科以来,至2010年共治疗各类疼痛患者30多万例。
本人的门诊记录中,有10多万例。
其中有手指狭窄性腱鞘炎并用此法手术治疗者2281例(2805个手指)。
性别:在2281例患者中,男271例。
占总数的 12 %。
女2010例。
占总数的 88 %。
年龄:2281例患者中,婴儿18例,占0.8%;幼儿14例,占0.6%;童年3例,占0.1%;少年2例,占0.1%;青年23例,占1%;壮年(26-60岁)1880例,占82%;60以上的老年人341例,占15%。
患病部位:左手患指1275个,占总患指45%。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症状,尤其是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早期症状,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会怎样?以及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常见症状:剧烈疼痛、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局部压痛*一、症状1.一般症状本病常见于家务劳动及手工操作者,中老年妇女多见,女与男比例约为6∶1。
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隆起;伸拇受限,拇指做大幅度伸屈活动时产生疼痛,可放射至手、肘、肩等处。
2.局部症状检查时桡骨茎突处有轻度肿胀,局部压痛明显。
有时可在局部触及一硬结,或在拇指外展时有摩擦感和摩擦音,少数可有弹响。
芬氏(Finkelstein)征阳性,即拇指内收屈曲,其他四指握拇指于掌心,此时将腕关节向尺侧偏倾,桡骨茎突处产生剧烈疼痛即属阳性,为本病的特有体征。
*二、诊断主要表现是腕桡侧疼痛,可向手及前臂放射。
拇指活动无力。
倒热水瓶时疼痛明显。
可有弹响和闭锁。
局部可见有小的隆起,并能触及到小的硬结,有压痛。
Finkelstein试验即握拳尺偏实验:拇指握于掌心,然后握拳,轻轻尺偏腕关节,桡骨茎突出现剧痛者为阳性。
*以上是对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并发症,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常见并发症:肿胀*一、并发病症少数患者可有弹响。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症状,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又名扳机指、弹响指,以拇指与食指屈肌腱多发。
属祖国医学“伤筋”“筋痹”的范畴。
本人自2011 年开始采用针刀松解术共治疗30例此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5岁-65岁之间,病史在2个月~3年不等,患病部位以拇食指多见,其中拇指18例,食指12例。
症状以单纯性疼痛者及弹响者10例,出现交锁征者20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制定。
①有手部劳损病史。
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好发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②手指活动不灵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劳累后症状明显。
③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指屈伸活动困难,有弹响或交锁现象。
2治疗方法2.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掌心向上平放治疗台上。
2.2定点:拇指掌指关节横纹近端0.5cm硬结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
2—4掌远横纹与指近横纹指间压痛点或可触到的条索状硬结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
多在掌远横纹上,而不在指近横纹上。
2.3常规消毒术区皮肤至腕。
2.4针刀操作: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ml局麻,术者戴无菌手套,一手将患指伸直,另一手持4号针刀,刀口线与屈指肌腱平行,在硬结压痛点处垂直进针刀。
在针刀穿过硬结及增厚的腱鞘时,可听到“磕嚓”“磕嚓”的声音,当切透腱鞘时有突破感,到达肌腱表面时,“磕嚓”的声音消失,此时,如果硬结、条索还未松解开,弹响仍在,需稍提起针刀做纵行切开剥离,刀锋移动幅度在1cm之内。
一般剥离3-5下,直至刀锋下无横向纤维阻拦即可。
令病人伸屈患指,如活动自如,硬结变小,绞锁或弹响消失,即可出针,如仍有则再做纵行切开疏通剥离3下为止。
术毕出针,外用创可贴贴敷针眼处。
嘱患者24小时后即进行手指屈伸活动。
3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指掌侧部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绞锁现象;未愈:症状无改善。
狭窄性腱鞘炎的首次病程记录范文我的右手拇指大关节在一个月前开始痛,有时疼得晚上睡不着觉。
当时并没放在心上,也就以为是运动过度引起的肌肉拉伤而已。
第二天早上,父母发现我无法将手握成拳头,便带我去医院检查。
结果出来了,确诊为“狭窄性腱鞘炎”。
从此我便开始了长达数周的治疗之旅:首先每天用热水泡手,敷活血化瘀的药酒;其次又经人介绍购买中草药,熬制药汤给我服下。
但这些都收效甚微。
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会因难忍的剧痛哭醒,手掌变得青紫肿胀,疼痛令我无法入眠……最终,由于父母对此病不甚了解,仅凭感觉和表象,认为“必须做手术才能彻底根除”,便托人联系了县城里面口碑较好的骨科医生,安排好了手术事宜。
(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比较孝顺)手术那天我非常担忧害怕,只记得那一整夜自己辗转反侧、毫无睡意,最后却不知怎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10点多钟,一切准备妥当后,主刀医生就为我进行了“小切口手术”。
因当时我双手被吊住的缘故,所以无法看清医生如何操作的,更加说不清楚医生在帮我处理什么器官。
总之,我唯一能够体会到的就是剧烈的疼痛!手术完毕后,按照医嘱回家休养。
期间他们曾给我吃消炎止痛药物,而我还依然痛苦万分,特别是接触冷水的时候,尤为强烈。
平时洗衣服,无论是干湿,都必须要戴上棉套。
即使是这样,仍然时常发作,很难想像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竟受此折磨。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了皮囊,岂不寸步难行?而且,病人都有求知欲望,总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尽管我听力稍差,但他们之间交谈的内容我还是很容易地就能明白。
也许是“迫于压力”吧,手术后半年左右的某日傍晚,父亲兴冲冲地把我领到另外一位医生那儿——好奇心促使我要一探究竟。
(作者居然与别人聊得火热)事实证明,我又猜对了。
该医生告诉我,我的狭窄性腱鞘炎属于先天性的,和后天的肌腱扭曲等因素无关,需要长期治疗方可痊愈。
他还向我推荐了不少治疗该疾病的土办法。
他还告诫我说:“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C 等营养元素,否则很容易引起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