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简单程序设计之一
- 格式:ppt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58
第一章概述1-1 简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解:迄今为止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也属于高级语言。
1-2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哪些特点?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与以往各种编程语言有根本的不同,它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能更直接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客观事物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过抽象找出同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静态特征)和行为(动态特征),形成类。
通过类的继承与多态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代码重用,大大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并使得软件风格统一。
因此,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使程序能够比较直接地反问题域的本来面目,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利用人类认识事物所采用的一般思维方法来进行软件开发。
C++语言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1-3 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其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内部均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模块化实现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子程序。
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虽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它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
当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程序的可重用性差。
由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运行由顺序运行演变为事件驱动,使得软件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但开发起来却越来越困难,对这种软件的功能很难用过程来描述和实现,使用面向过程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都将非常困难。
1-4 什么是对象?什么是面向对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特点?解:从一般意义上讲,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判断题题目详情编程题7-1 计算摄氏温度给定一个华氏温度F,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计算对应的摄氏温度C。
计算公式:C=5×(F−32)/9。
题目保证输入与输出均在整型范围内。
输入格式: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华氏温度。
输出格式:在一行中按照格式“Celsius = C”输出对应的摄氏温度C的整数值。
输入样例:输出样例:#include<stdio.h>int main(void){int F,C;scanf("%d",&F);C=5*(F-32)/9;printf("Celsius = %d",C);return 0;}7-2 阶梯电价为了提倡居民节约用电,某省电力公司执行“阶梯电价”,安装一户一表的居民用户电价分为两个“阶梯”:月用电量50千瓦时(含50千瓦时)以内的,电价为0.53元/千瓦时;超过50千瓦时的,超出部分的用电量,电价上调0.05元/千瓦时。
请编写程序计算电费。
输入格式:输入在一行中给出某用户的月用电量(单位:千瓦时)。
输出格式:在一行中输出该用户应支付的电费(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格式如:“cost = 应付电费值”;若用电量小于0,则输出"Invalid Value!"。
输入样例1:输出样例1:输入样例2:输出样例2:#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x;double cost;scanf("%d",&x);if(x<0){printf("Invalid Value!");}else{if(x<=50){cost=0.53*x;}elsecost=(x-50)*0.58+26.5;printf("cost = %.2lf\n",cost);}return 0;}7-3 计算平均分已知某位学生的数学、英语和计算机课程的成绩分别是87分、72分和93分,求该生3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结果按整型输出)。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教学设计化学组王波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记住钠的物理性质。
2、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学会填写实验报告。
5、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金属钠的性质,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下一节课研究氯气提供范例。
二、教材分析金属钠是典型的金属单质,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非常适合于用做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
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金属钠的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和程序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
三、教材充实与整合1、学生常常把“观察”等同于“用眼睛看”,故本节课补充小实验,引导学生去感悟,让学生对“观察”的范畴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2、在初中,学生对钠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初步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钠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四、教具金属钠、水、硝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铁氰化钾溶液、酒精、酚酞试液、镊子、石棉网、培养皿、小刀、滤纸、酒精灯、铁架台等五、教学程序1、课的引入(时间约1分钟)分别出示蓝、黄和无色的三瓶液体(无标签),请同学们辨识它们可能是什么物质。
(学生们可能会一致认为:蓝色的液体是硫酸铜、黄色的液体是氯化铁和无色的液体是水。
如果是这样,教师先不给出结论,可以将学生认可的答案在黑板上写下,留待后用。
)2、钠的性质的探究(时间约35分钟)(1)分组开展活动获取钠的物理性质,4—5人为一个小组,老师交待清楚小组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2)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可能闻气味,结果闻到了煤油的气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生成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完全有可能引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这一问题。
在与学生的小组交流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对学生的“发现”给予鼓励与肯定,激励和保持学生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