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要求及报废标准(二)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750.50 KB
- 文档页数:1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包括对8个工种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要求)(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培训对象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3.3.3.3.3.44.4.14.14.14.1等。
4.14.14.14.14.14.14.14.14.1.6 各自起重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包括起重机不能启动,溜钩、溜车,制动器打不开闸,车轮啃轨咬道,安全装置不灵或失效等。
4.1.7 各自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常识。
4.1.8 掌握起重机易损件的报废标准,易损件主要包括吊钩、制动轮、制动瓦衬、钢丝绳、滑轮、车轮、卷筒等。
4.1.9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4.1.10 有关电气安全、登高作业安全及防火常识。
4.1.11 各自起重机常见事故案例的分析,主要有挤伤、坠落、触电等事故。
4.1.12 熟练掌握《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和有关安全规定。
4.2 实际操作培训内容。
4.2.1 按照《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 6720—1986对各类起重机司机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4.2.2 各种实际操作要领。
4.2.3 各种实际操作技能。
5.复审培训内容5.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2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3 起重机司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5.4 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总结。
6.学时安排6.1 每一操作项目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其中安全技术理论培训时间为60学时,实6附表(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起重机司机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吊具检查、检测、使用、报废标准及管理、考核制度2019年4月27日目录一、吊具的概念及范围 (3)二、吊具的管理范围及职责分工 (3)三、使用吊具的十不准 (4)四、吊具的日常点检及定期检查 (5)五、吊具管理上的隐患治理 (8)六、吊具的关联术语 (9)七、吊具的贮存与维修 (10)八、吊具的修复和报废 (11)九、吊具的考核制度 (12)十:吊具的报废标准 (12)1、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12)2、吊具中销轴与轴套的报废标准 (14)3、吊具中主要受力构件的报废标准 (14)4、吊具中螺纹连接紧固件的报废标准 (14)5、吊具中滑轮和卷筒的报废标准 (15)6、吊具中铸件的报废标准 (15)7、吊具中钩取装置的报废标准 (16)8、吊索的报废标准 (16)9、吊耳与耳轴报废标准 (18)一、吊具的概念及范围吊具系指起重设备吊钩与被吊运物之间的各种吊运工具。
包括:生产工艺吊具、维修吊具、铁水包。
1、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起重设备吊钩与生产产品以及生产工具、大型工具之间的专用吊具。
如:吊链吊钩、吊环、夹钳、钢丝绳扣等统称为生产工艺吊具。
2、在安装、维修过程中起重设备吊钩与重物之间的各种吊具,如:倒链(手拉葫芦,千斤顶等)、吊环螺钉、钢丝绳扣、专用枪杠、抓斗、料盘各类起重的滑子(各类起重定、动滑轮组)、各种起重环(索具、卸扣或卡环)、各类钢丝绳夹、卡套及其它专用检修吊具等统为维修吊具。
3、铁水罐的耳轴,由于直接威胁着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所以列为吊具管理,统称为包罐耳轴。
二、吊具的管理范围及职责分工1、吊具的选型、设计、制作归口由设备处负责管理,材料供应归口集团总公司的物资公司负责。
2、凡属生产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吊具归口生产调度处管理,属维修、检修、大中修所使用的专用吊具归口设备科管理。
3、各车间、工段、所使用的各类工艺吊具、安装维修吊具、包罐耳轴均由车间工段负责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各车间工段要建立使用管理台帐和管理细则,在分工上遵循“谁使用、谁维护”的管理原则。
塔式起重机主要检查部位1、金属结构:1、基础节与底梁连接处:主要检查基础节与底梁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是否使用高强度螺栓;基础节底部加强处是否存水等。
2、斜撑以上加强节或标准节的主肢或连接耳套处焊缝:此处在塔机的使用过程中,受弯矩最大,而且受交变载荷。
当标准节主肢用材不当或焊接耳套时,焊接工艺、焊接技术等存在缺陷时或高强度螺栓预紧力不一致时,在内部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出现严重的裂纹、开焊等重大隐患。
3、塔身变截面处:塔身变截面主要是指塔身加强节与塔身标准节的连接处。
由于塔身加强节和标准节的用材发生变化,塔身的截面惯性矩也发生了变化,在相同的扭矩作用下,加强节和标准节的扭转变形程度不一样,容易从该截面发生螺栓松动或造成截面上部整个部分失稳,倒塔。
4、塔身标准节与下转台连接处:该连接部位处于塔身的最高端,安装工和塔机司机容易忽视对该部位的检查,同时下转台在该截面的加强板比较多,焊缝比较集中,容易在此处出现裂纹和焊缝开裂。
5、上转台的支座处:该截面受交变载荷严重,此处使用的销轴容易脱出,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容易松动。
6、回转塔身:承受交变载荷,容易出现开焊和变形。
7、塔顶下部主肢或耳板:塔顶下部的主肢也即平常所谓的塔帽部分。
一般在塔机设计时,将该处设计为塔机的最薄弱部位。
即:塔机发生超载时,首先是塔帽损坏,塔身完好,这样不容易造成整机倾覆的重大事故。
因该处薄弱,容易出现裂纹、开焊。
8、吊臂各节之间的销轴或螺栓:吊臂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较复杂,与吊载情况和塔机司机的操作习惯的关系密切。
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检查。
但是,吊臂各节之间的销轴或螺栓至关重要,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在拉杆无定向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折臂。
9、吊臂、平衡臂拉杆的连接销轴:该销轴都经过热处理,不能用一般销轴代替,使用中容易脱出,必须用锁销销住。
否则容易出现坠臂事故。
10、顶升套架及附件:顶升套架只在塔机顶升时使用,塔机工作状态时不起作用。
所以,检查时容易忽视,如果存在裂纹、变形、开焊,在塔机的顶升过程中,会发生上吊部分整体失稳的大事故。
钢丝绳使用的报废标准是什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对钢丝绳的报废规定:钢丝绳是否报废,主要依据钢绳断丝程度和一些其它条件:1.起重机械钢丝绳在一个捻节距内断丝数达钢丝绳总丝数的10%。
如绳6×19=114丝,当断丝数达12丝时即应报废更新,如绳6 × 37=222丝,当断丝数达22丝时即应报废更新。
对于由粗细丝组成的钢丝绳,断丝数的计算是细丝一根算一根,粗丝一根算1.7根。
2.钢丝径向磨损或腐蚀量超过原直径的40%则应报废,当不到40%时,可按规定折减断丝数报废。
3.起重机械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的报废丝数,取一般起重机用钢丝绳报废标准的一半数4.对于符合ISO2408 (一般用途钢丝绳特性》标准所规定的结构钢丝绳,报废的断丝数应按GB5972—86中规定数执行。
5.整条绳股断裂应报废。
6.当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即使未发现断丝,该钢丝绳也应报废。
7.麻芯外露应报废。
8.钢丝绳有明显的腐蚀应报废。
9.局部外层钢丝伸长呈笼型状态应报废10.对照GB5972一86中钢丝绳可能出现的典型示例,与图中损坏相同者应报废。
起重机械的总体设计不允许钢丝绳具有无限长的寿命。
对于6股和8股的钢丝绳,断丝主要发生在外表。
而对于多层绳股的钢丝绳(典型的多股结构)就不同,这种钢丝绳断丝大多数发生在内部,因而是“不可见的”断裂。
下面结合考虑了这些因素说明报废情况,一般适用于各种结构的钢丝绳。
1.绳端断丝当绳端或其附近出现断丝时,即使数量很少也表明该部位应力很高,可能是由于绳端安装不正确造成的,应查明损坏原因。
如果绳长允许,应将断丝的部位切去重新合理安装。
2.断丝的局部聚集如果断丝紧靠一起形成局部聚集,则钢丝绳应报废。
如这种断丝聚集在小于6d的绳长范围内,或者集中在任一支绳股里,那么,即使断丝数比表列的数值少,钢丝绳也应予报废。
3.断丝的增加率在某些使用场合,疲劳是引起钢丝绳损坏的主要原因,断丝则是在使用一个时期以后才开始出现,但断丝数逐渐增加,其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吊具、索具管理制度+吊具索具的报废标准吊具索具管理制度XXX公司的吊具索具种类较多,使用频繁,为加强吊具索具的管理,杜绝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特别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吊具索具的概念及范围:吊具索具系指起重设备吊钩与被吊运物之间的各种吊运工具。
包括:生产工艺吊具索具、维修吊具索具、铁水包。
1、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起重设备吊钩与生产产品以及生产工具、大型工具之间的专用吊具索具。
如:吊链吊钩、吊环、夹钳、钢丝绳扣等统称为生产工艺吊具索具。
2、在安装、维修过程中起重设备吊钩与重物之间的各种吊具索具,如:倒链(手拉葫芦,千斤顶等)、吊环螺钉、钢丝绳扣、专用枪杠、抓斗、料盘各类起重的滑子(各类起重定、动滑轮组)、各种起重环(索具、卸扣或卡环)、各类钢丝绳夹、卡套及其它专用检修吊具索具等统为维修吊具索具。
3、铁水罐的耳轴,由于直接威胁着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所以列为吊具索具管理,统称为包罐耳轴。
二、吊具索具的管理范围及职责分工1、吊具索具的选型、设计、制作归口由设备处负责管理,材料供应归口集团总公司的物资公司负责。
2、凡属生产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吊具索具归口生产调度处管理,属维修、检修、大中修所使用的专用吊具索具归口设备科管理。
3、各车间、工段、所使用的各类工艺吊具索具、安装维修吊具索具、包罐耳轴均由车间工段负责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各车间工段要建立使用管理台帐和管理细则,在分工上遵循“谁使用、谁维护”的管理原则。
4、各归口处室和吊具索具使用单位均应配合并由专兼职人员管理,各专兼职人员应分别对各类吊具索具进行选型、制作、验货、检验、使用、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5、各单位自做的各种吊具索具需经设备科专业技术人员认可,确认批准后方可制作;否则,承担因吊具索具造成的各类事故责任。
6、集团设备与安全管理处将全面负责全公司吊具索具安全使用和维护的检查、监督。
7、吊具索具的管理,车间、工段需专人负责落实到位,并做到定期检查,要建立吊具索具管理使用台帐,并标明工作的规格/型号、起重量、用途、生产公司家、启用时间等主要参数和内容,吊具索具使用后放在指定位置并排放整齐。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第一条为了规范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本大纲适用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第95号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规定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考核。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人员),是指使用单位从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作业人员),是指起重机械生产单位、使用单位从事起重机械的机械安装修理、电气安装修理人员和指挥、司机等操作人员。
起重机械司索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地面操作人员和遥控操作人员,不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由使用单位进行培训和管理。
第三条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按照公告规定的作业项目取得相应项目的资格证件。
第四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年龄20周岁以上(含20周岁),男性女性均不超过60周岁;(二)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1 —(三)具有中专或者高中以上(含中专或者高中)学历;(四)具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五)具有2年以上(含2年)起重机械作业或者机电类管理工作的经历。
第五条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年龄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男性不超过60周岁,女性不超过55周岁;(二)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三)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学历;(四)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五)有3个月以上(含3个月)所申请项目的实习经历(注1)。
注1:有3个月以上(含3个月)所申请项目的实习经历,是指在已经持有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2年以上(含2年)的相应作业人员指导下,进行3个月以上(含3个月)的操作技能学习并经其签字确认;或者经过专业培训机构64学时以上(含64学时)培训并取得证明。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包括对8个工种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要求)(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1.培训对象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
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4.1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1.1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1.1 起重机的基本分类.4.1.1.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1.1.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等.4.1.1.4 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4.1.2 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4.1.2.1 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1.2.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分等。
4.1.2.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单位等。
4.1.3 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器、车轮、减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4.1.4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起升机构、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