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二节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推进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重点任务之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将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方面,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调整利益驱动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设符合国情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
1、深化药品供应领域改革通过市场倒逼和产业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促进做优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中药生产现代化和标准化,实现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
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药品审评审批体系。
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创制新药,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
加快防治艾滋病、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罕见病等临床急需新药及儿童用药等的审评审批。
淘汰疗效不确切、风险大于效益的品种。
加强医疗器械创新,严格医疗器械审批。
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加快重大传染病用药、儿童用药的研发和生产。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
第二节拜访礼仪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有事还是无事,人际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总少不了相互拜访。
没有拜访的公共关系是残缺不全的,没有拜访的人际关系是不幸的。
登门拜访他人在时间选择、衣貌修饰、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注意礼仪规范。
一、拜访准备(一)拜访私宅应选好时机,注重预约1、进行预约:要事先用电话或信件进行访问的预约。
拜访应选择在比较恰当的时间,不能搞“突然袭击”,突然访问,容易给对方造成麻烦。
尽量不要做“不速之客”,不得已必须要突然拜访时,可在5分前打个电话。
2、访问的日期和时间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定:不要光考虑自己方便.访问的日期和时间最终应考虑对方是否方便3、考虑时间段:在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都可以找到探亲访友的好时机,不过,夏天因为气炎热,穿戴举止都不太方便,如果可能,应尽量避免在夏天安排太多的私宅拜访活动。
在具体的拜访时间选择上,最好是利用对方比较空闲的时间。
到写字楼拜访,最好不要选择星期一,如果是到家拜访,最好选择在节假日前夕。
由于中国人普遍有午休的习惯,登门时间最好不安排在中午,当然更不要选在用餐时间。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晚上7点30分至8点也许是私宅拜访较好的时机。
4、严守时间。
原则上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
第一次去的地方要留有充裕的时间。
但在现实生活中去办公区域拜访应提前5~7分钟到达,而去私宅拜访则尽量准时到达最佳。
(二)办公区域拜访的准备1.要制定好拜访目标并拟好提问的目录,以提高办事效率。
2.要准备好足够的名片。
3.要准备好会用到的文字资料或电子资料。
4.必要时应准备好适宜的礼品。
5.要熟悉拜访所在地的交通路径,以免走弯路。
拜访应按约定准时进行。
访问必须守时,如因故不能及时到达,应尽早通知对方,并讲明原因,无故迟到或失约都是不礼貌的。
二、拜访着装出门拜访之前,应根据访问的对象、目的等,对着镜子将自己的衣物、容貌适当修饰一下:头发要梳理好;面容要干净并且应作适当的装饰:手脚要修剪好,以免到拜访地后出状况;衣帽应整洁,该扣的衣裤扣子应扣好,鞋带应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