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19
《不确定现象(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硬币,装有彩球的盒子(一个盒子中全放红球,一个盒子中全放白球)。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国王的生死签》这个故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在这个故事里,有我们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入课题,板书。
二、师生共同探索(一)探索不确定现象1、看一看: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故事的第一段。
|2、猜一猜: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猜测的结果在全班作汇报。
3、验一验:让学生亲自抽一抽,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
4、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突出常用来描述不确定现象的词语:可能;也可能。
5、说一说:让学生用描述不确定现象的词语来说一说死囚抽到的结果。
6、玩一玩:①抛骰子游戏。
②猜猜老师手中有没有硬币。
③游戏:剪刀、石头、布。
(二)探索确定现象1、我们继续看故事的第二段,思考:国王为什么认为这个大臣“死定了”呢?2、学生汇报。
3、师引导分析,得到什么是确定现象,以及确定现象常用的描述词:一定、不可能。
4、摸彩球游戏:让学生先用语言描述小虎和小猫提出的结果,再让学生亲自摸一摸验证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说明理由。
5、故事到这里,大臣一定会死吗?我们继续看下去。
6、看完后引导学生说出剩下的那张签的结果也是确定现象。
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连线。
|2、引导学生完成“青蛙”跳水的游戏。
3、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信息完成判断,并说明理由。
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确定的现象和不确定的现象,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