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护理常规
- 格式:ppt
- 大小:627.00 KB
- 文档页数:16
急性腹膜炎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全身中毒反应及休克表现。
2.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了解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范围、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及腹部手术史。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腹部体征,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4)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
(5)给患者取平卧位,休克患者取中凹仰卧位。
2.术后护理
(1)全麻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取去枕仰卧位,6小时后改半坐卧位,鼓励患者多翻身,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2)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禁食,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渐经口进食流质饮食,再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4)遵医嘱静脉补液,抗炎和营养支持。
(5)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引流管通畅。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了解胃肠减压的目的及饮食恢复的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防止肠粘连。
3.出院后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_急腹症是指发生在腹腔内的突发性腹部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
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观察内容:1.腹部观察:注意观察腹部的外形、腹围、皮肤颜色、有无腹壁静脉曲张等情况。
2.疼痛观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部位、放射痛等,并记录疼痛的特点和时间。
3.腹部触诊:通过轻柔的触诊,探查腹壁肌张力、压痛点、包块、肿块等情况,并记录相关发现。
4.肠鸣音观察:观察患者的肠鸣音频率、音质、力度,并记录相关变化。
5.生命体征观察: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脉搏快慢、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情况。
6.尿量观察:监测患者的尿量,判断是否有尿潴留或少尿等情况。
7.呕吐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呕吐次数、呕吐物的颜色、质地和味道等,记录相关症状变化。
8.大便观察:观察患者的大便颜色、形状、血便等情况,记录相关发现。
二、护理措施:1.维持患者平卧位,保持床上清洁干燥。
2.给予患者输液治疗,保持患者补液和营养的需求。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监测尿量,注意是否出现少尿或尿潴留现象,如有必要及时进行导尿操作。
5.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6.患者禁食,仅可给予少量水分,待病情明确后再进行合理饮食。
7.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唇湿润,及时清洁口腔分泌物。
8.心理护理,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其紧张情绪。
9.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肠梗阻、腹腔感染等,注意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如病情恶化或病情不明确时,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维持患者的营养、水电解质平衡和舒适度,以达到有效治疗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的安慰和支持。
急性腹痛预检分诊的护理工作内容是怎样的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室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病人一般发病比较急,引发疾病的原因也比较复杂,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一些急性腹痛病人如果没有及时接受诊治或者处理不够恰当,很可能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还可能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所以医院急性腹痛预检分诊护理工作的开展十分的关键,那么急性腹痛预检分诊护理工作的内容是怎样的呢?1.急性腹痛预检分诊护理工作的内容是怎样的?1.看通过看病人进入医院的方式、表情、神态、面色和体位来判断病人急性腹痛的严重程度。
如果病人是被救护车护送到的医院,并且意识不清或者面部漏出十分痛苦的表情,那么说明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
如果病人腹部肌肉比较紧张,辗转不安,那么说明病人此刻十分的疼痛。
如果病人情绪变得烦躁,面色变得苍白,皮肤湿冷、出汗,脉搏也变得十分的细弱,很可能意味着病人会陷入休克状态。
1.问1.急性腹痛病人来到急诊科室后,护理人员需要询问病人发病的原因,发病的快慢。
如果病人是因为腹部受到外伤而导致的腹部疼痛,那么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病人腹内出血或者胃肠道发生破裂而导致的。
如果病人是吃饱后出现的腹部疼痛,那么多数情况是因为病人胃部或者十二指肠发生溃疡、穿孔或者得了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而导致的。
如果病人是在剧烈活动后出现的急性腹痛,那么可能是因为肠道发生扭转而引起的。
另外,胃肠道梗阻、脏器官扭转、破裂都会导致病人突然腹部疼痛,并且疼痛感十分的剧烈。
如果病人是因为胃肠道出血、穿孔等而引发的急性腹痛,那么这种疼痛感会快速的延伸到整个腹部,腹壁还会出现压痛感。
2.如果病人是右下腹部疼痛,特别是存在转移性腹部疼痛的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因为阑尾发生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腹痛。
如果病人是右上腹部疼痛,那么病人很可能得的是胆囊炎。
如果病人是因为腹部受到外伤引起的左侧肋部疼痛那么很可能是脾腺发生破裂而导致的急性腹痛,如果是右上部位疼痛,那么可能就是肝脏发生破裂。
如果病人是因为卫胃十二指肠发生病变而引发的急性腹痛,那么一般是中上腹部感到疼痛。
急性腹膜炎护理常规
1.术前评估患者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的情况无休克时取半卧位,休克患者取平卧或中凹卧位。
2.禁食禁饮,给予静脉补液;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
3.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的变化;高热患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4.诊断不明需观察的患者,卧位休息,尽量减少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动作,禁止使用镇痛药物。
5.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呃逆、肋缘或剑突下持续性钝痛,颈肩部牵涉痛,以及有无直肠、膀胱刺激征。
保持切口干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
6.出院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
非手术治疗患者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有情况随诊。
1。
腹痛病人的护理查房主讲人:病例分析患者:女;姓名:陈红;年龄63岁。
主因:其腰腹痛约40分钟。
于9:30分由120送入急诊科。
入院后查体T36.3度,P69次/分钟,R20次/分钟,BP135/64mmHg,SPO2 98%。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既往史:胆石症,肾结石辅助检查:抽血查血常规,CPR,胰肾电糖生化,尿常规行床边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改变行肝肾,胆囊b超示:双肾结石,右肾积水。
胆囊结石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行心电、血压、脉搏氧监测,开放静脉通道予以NS6500ML 静滴,遵医嘱予以NS100ML加丙帕2.0g,NS500ml加654-2 10mg。
NS250ml加喜炎平250ml,利复星250ml,速尿20mg静推。
转观察室输液,液体于15:40顺利输完,诉症状好转,拔针后自行离院。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疼痛的变化,了解疼痛的特点,除重视病人的主诉外还应该观察神志、面容、生命体征等变化,判断疼痛的严重程度。
2、应协助病人采取有利于减轻疼痛的体位,缓解疼痛,减少疲劳感。
对于烦躁不安的病人,应加强防护安全措施,防止坠床。
3、当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最好予以禁食,必要时进行肠胃减压。
4、遵医嘱合理应用药物镇痛,应注意严禁在未确诊前随意使用强效镇痛药或激素,以免改变腹痛的临床表现,掩盖症状、体征而延误病情。
5、根据情况可选局部热敷、针灸等方法缓解疼痛,但急腹症时不能热敷。
6、针对病人发生腹痛的病因,交给病人缓解或预防腹痛的方法。
如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应讲解引发溃疡病痛的诱因,使患者能够在饮食、嗜好、情绪、生活节奏等多方面加注意;对于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病人,应告诉病人如何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腹痛护理常规
一、概述
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疾病均可引起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腹痛首先应考虑外科急腹症,慢性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必须仔细检查,明确病因,细心护理。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间歇时间、腹痛的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便血、尿血、腹部包块、皮肤紫癜等,以协助明确诊断。
注意患儿腹痛时有无胀气、肠型、肌紧张、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疼痛是否放射。
注意患儿精神状态,有无精神萎靡、烦躁、哭闹、面色苍白、出汗及疼痛特殊固定体位。
2、营养支持根据原发病确定饮食种类,腹痛伴有腹胀或消化道出血者应酌情禁食,静脉补液。
呕吐严重、有肠梗阻时,禁食、输液,并行胃肠减压,注意详细记录出入量,并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3、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4、用药护理腹痛较重者在排除外科疾病后,按医嘱可给阿托品、癫茄、冬眠灵、鲁米那等解痉止痛药,未确诊者禁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腹痛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腹痛是由腹部或腹外脏器疾病,腹壁病变引起的主要症状,是临床最常见急症之一,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传染病科等疾病均可发生。
腹痛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多变,如诊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
二、病因(1)急性腹痛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结肠憩室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
②腹腔空腔脏器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癌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肠穿孔。
③腹腔空腔脏器梗阻或急性扩张:急性肠梗阻、胆管结石、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扭转、急性大网膜扭转、急性脾扭转。
④腹腔脏器破裂:肝、脾破裂,癌结节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黄体破裂、腹主动脉破裂等。
⑤缺血性疾病:系膜血管闭塞、大网膜扭转梗死、脾梗死、肾梗死。
⑥变态反应性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风湿热、腹型荨麻疹等。
⑦胸腔疾病的牵涉痛:肺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食管裂孔疝。
(2)慢性腹痛①腹腔脏器慢性炎症: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盆腔炎。
②腹腔脏器慢性扭转或梗阻。
③腹膜或脏器包膜的牵张。
④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溃疡、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胃空肠吻合口溃疡等。
⑤神经精神因素:胃肠神经官能症、胆管运动功能障碍、结肠易激综合征等。
三、临床表现(1)病史①先发热后腹痛往往以内科感染性疾病为主,而先腹痛后发热常为脏器穿孔、扭转、破裂、继发性腹膜炎等外科急腹症所致。
②持续性腹痛或钝痛往往以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胃穿孔、胃扩张、肠系膜血栓居多。
③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则表明腹腔脏器炎症与梗阻同时存在。
④阵发性脐周痛见于早期阑尾炎、肠痉挛、急性肠炎等。
⑤发生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腹痛应结合既往病史考虑上消化道出血、血管栓塞、癌肿破溃所致。
(2)伴随症状①伴有休克:常见于腹腔器官穿孔、破裂、严重炎症、绞窄,急性心肌梗死、大叶性肺炎也可发生腹痛及休克。
②伴有呕吐:常见于腹腔脏器的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