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管理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8.39 KB
- 文档页数:4
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概述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决策系统,它涉及了道路工程、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及计算机技术,是与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评价和研究各种活动相关的、协调的、综合统一的集合,按照交通部“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我国在2010 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 . 5 万km ,国省干线公路将达到45 万km 。
届时,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和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将基本形成。
我国公路部门工作的重点将实现实质性转移,即由现阶段的公路建设重点转向公路的维护管理。
1 路面管理系统的概念路面管理是以有组织的方式把与路面有关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从采集处理和分析各路段的数据,到鉴别目前和今后的养护和改建需要,到编制改建和养护计划,再到通过设计、施工和养护实施这些计划t ' }。
系统是在各方面活动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协调关系。
路面管理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和提高路面管理工作,是通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因素,协调各项路面管理活动,促使路面管理过程系统化,并为决策提供分析的工具、方法,以及考虑、分析比较各项可能的决策,定量地预估各项对策的后效,在预定的标准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选用费用一效果最佳的方案。
因而,路面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改善所做出的决策效果,扩大决策的范围,为决策的效果提供反馈信息,以积累管理经验,并保证部门内各级单位决策的协调一致性。
2 路面管理系统的组成2 . 1 数据采集系统路面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系统需采集的路面状况数据主要有平整度、路面损坏、结构承载力和抗滑能力4 方面,是道路养护和改建计划编制的依据。
2 .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由路网参照系统、数据文件和数据管理3 部分组成。
路面管理系统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路面养护评价、预测、分析和决策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数据库是这一系统的基础。
系统所需的各种路况数据以不同的方式采集后输人计算机,通过数据库加以处理和管理,为系统的网级及项目级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数据。
路面质量管理体系(PMS)是一种全面的、系统化的方法,用于确保公路的长期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它包括多个
方面的管理,如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
监测。
下面将对路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
素进行介绍。
1. 路面质量标准:路面质量标准是路面质量
管理的基础,包括路面平整度、坡度、侧向
坡度、纵向坡度、横向平整度、抗滑性等多
个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估路面质量,
并进行质量控制。
2. 路面材料选择:不同类型的路面需要不同
类型的材料,如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
根据路面状况、交通量以及气候条件,选择
最适合的材料用于铺设路面,以确保路面的
质量和寿命。
3. 设计和施工:设计和施工是建设高质量路
面的关键步骤。
它包括施工技术、设备选择、人员培训、监控和报告等,以确保路面质量
符合规范和标准。
4. 维护和修复:定期维护和修复是确保路面
长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这些活动包括
定期检查路面状态,及时修补损坏部分,用
各种方法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同时
保持路面维护保养记录。
5. 监测和数据管理:路面质量监测和数据管理是路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它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了解路面的状态、预测路面的寿命以及规划维护工作。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路面质量的评估、分析和决策,以优化路面资源的利用,同时保证公路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化的投资回报。
智慧路面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路面管理系统是一套用于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系统,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道路交通的监控、控制、管理和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操作,实现道路交通的高效运行和管理。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方案:一、系统整体架构:智慧路面管理系统由中心控制服务器、路面监控设备、传感器、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等组成。
1. 中心控制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包括数据存储、分析、决策和指挥调度等功能。
2. 路面监控设备:通过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对道路交通进行监控,获取道路情况和交通流量等信息。
3. 传感器:安装在道路上,可以感知车辆、行人等动态信息,例如交通流量、车速等。
4. 通信网络:提供数据传输和通信支持,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
5. 移动终端:提供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功能,例如手机App、网页等。
二、功能模块:1. 实时监控:通过路面监控设备和传感器,对道路交通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数据采集,包括交通流量、车辆速度、路面状况等。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交通流量预测、拥堵识别等功能,用于辅助决策和调度。
3. 智能控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控制,优化交通流量和减少拥堵。
4. 路况信息发布:将路况信息、交通预警等信息通过大屏幕、移动终端等途径发布给驾驶员和行人,提供实时导航和安全提示功能。
5. 事件管理:通过系统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交通违法等事件,并及时进行处理和调度。
三、技术应用:1. 大数据技术: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提供精准的交通信号控制和预测。
2.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交通流量、车速等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精度和效果。
3. 物联网技术:通过与传感器、监控设备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提供多样化的交通信息。
4. 移动互联技术:通过手机App、网页等方式,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用户获取信息和参与交通管理。
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公路管理方式的不足,实现了公路管理的精准化、规范化与自动化。
本文将对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相关领域的开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公路管理支撑平台,其核心功能是实现公路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公路基本信息、路网结构信息、路段属性信息、桥梁隧道信息、交通设施信息、站点信息等各类基础数据的管理。
2、现场作业管理:包括路面养护、修缮、清扫,桥梁的检修维护等现场作业管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3、养护计划管理:包括对公路养护计划的编排、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追踪、养护资金的统计与查询。
4、统计分析管理:包括对公路设施基础数据的分析,公路设施使用率的统计和分析、资金占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等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1、数据库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类公路设施的基础数据,需要支持数据的快速查询和统计。
2、Web技术:用于构建web前端,提供方便的操作界面和数据展现方式。
3、GIS技术:用于实现公路设施的地图展示、位置信息管理以及路段长度、路面质量等数据的可视化。
4、移动设备技术:用于在不同的场景下对路段、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如维修车、巡检人员所携带的移动设备等。
二、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系统设计概述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前端、后台、数据库三个模块组成,其中前端和后台部分采用Web方式进行设计和实现,数据库采用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
2、数据库设计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统一管理各类公路设施的基础数据,因此需要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一、绪论1、路面管理系统的概念及作用用于优化利用路面养护可用资源,包含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方案决策的管理方法,是包括硬件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技术实体。
(需依据所学的知识自己总结)1路网评价;2路况性能分析;3养护资金需求分析;4养护资金优化分配应用检测设备获取路面破损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制定路面破损评价方法.标准和优先养护排序模型的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路面管理技术称为路面管理系统。
2、路面管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P2)1数据采集系统;2数据库管理系统;3网级路面管理系统;4项目级路面管理系统;5地理信息及电子地图管理系统网级系统主要从整个路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路段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保持路网良好的使用性能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养护决策,让有限的公路养护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级路面管理系统则是针对特定的具体的路段养护项目,提出详细的可供操作的养护方案。
网级系统是涉及整个路网的、用于指定路网养护政策、确定路网养护需求和养护费用优化分配的宏观分析系统;项目级系统则是根据网级系统的决策,以路段为对象,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养护方案的系统。
网级路面管理系统的范围,包括一个地区(省、市)的公路网或一大批工程项目。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进行关键性的行政决策提供对策,网级路面管理系统一般由数据库、使用性能评价模型、对策分析模型、使用性能预估模型、分析模型和优化模型等部分组成。
项目级路面管理系统仅针对一个工程项目,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对某一工程进行技术决策时提供对策,以选择费用—效益最佳的方案。
它以数据库为核心,通过对与路面相关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形成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得出各种相关的使用性能指数,通过这些指数确定路面所处的损坏状况,由此给出各路段的养护、改建方案,对各方案加以经济分析比较,得出适合该路段的费用—效益最佳方案。
当数据积累到足够程度后,便可以建立路面使用性能预估模型,对路面的各项使用性能指标进行预估。
路面管理系统的研究状况及趋势读书报告公路路面管理系统(highway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复杂的决策系统,它涉及了道路工程、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及计算机技术,是公路养护工程师路网评价、路况性能分析、养护资金需求及养护资金优化分配的辅助决策工具,是与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评价和研究各种活动相关的、协调的、综合统一的集合。
按照交通部“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我国在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 万。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5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将达到 45万公里。
届时,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和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将基本形成,我国公路部门工作的重点将实现实质性转移,即由现阶段的公路建设重点转向公路的维护管理。
路面管理系统的概念简单地讲,道路(尤其是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在交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逐渐变坏,从而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
为了保证道路为车辆或行人提供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的服务,道路管理部门需要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提供并维持道路的使用性能处于合适的状态。
由于路面在道路工程的养护维修费用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如何对公路网内所有道路的路面使用性能进行检测、评价、预测,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路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修,从而达到花费最少、效果最好的目的,就构成了路面管理的主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路面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各管理层的决策者”,即在决策过程中,终究是决策者决策,路面管理系统只帮助决策。
从路面管理系统概念的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路面管理系统发展到今天,应用系统的理论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在国际上与国内的研究分别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国际研究状况诞生阶段路面管理系统的概念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
最初的路面管理系统属于项目级的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设计系统。
目标在于消除公路路面、线形以及道路容量等路网技术缺陷,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
路面管理系统
一. 概述
路面管理系统(pavement ManagementSystems) ,是考虑工程费、养护维修费、利益等总成本来设计路面的系统。
路面管理系统是通过应用系统分析和运筹学的方法,使路面管理过程系统化,它为管理部门的决策人提供方法,帮助他们找到费用与效果的最佳方案,以提供和维持具有足够水平的路面。
路面管理系统的作用是改善所作出的决定的效果,扩大它的应用范围,为决定的效果提供反馈。
路面管理系统主要适用范围为现有路面的养护管理。
根据可能获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和现有路网路面状况的实际信息,进行路况主客观相结合的技术评价。
研究路况变化的趋势、研究道路使用者费用和路况的相互关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路面养护处治辅助决策。
根据养护投资的不同水平估算路网可能达到的平均路况水平,供主管部门确定养护政策时参考,使有限的养路资源得到可能的最佳利用。
路面管理系统,国际上一般分为项目级和网级两种。
我国的路面管理系统,将网级和项目级有机结合。
在当今条件下有能力对全路网的路况进行较详细的全面检测,从而获得系统的全面的路况数据。
这对公路的管理是十分有用的。
二.路面管理系统的发展
我国路面管理系统的研究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期间陆续引进了英国的BSM 路面管理系统、芬兰的FPMS 路面管理系统和世界银行HDM —llI 公路投资效益模型等。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潘玉利博士提出了我国公路路面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在参考国外路面管理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的模型。
对我国路面管理系统的发展、推广和应用做出较大贡献的应属CPMS(China 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它是一个复杂的路面决策支持系统,包含道路信息数据管理、路网评价、路况性能分析、养护资金需求分析及资金优化分配等较多功能,其各种模型的建立多数基于回归分析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研究者逐渐发现GIS 应用到PMS 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国内的路面管理系统在近20 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融入GIS 应用技术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其进一步应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今后路面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从路面管理拓展到设施管理2 专家系统体系的改进3 网级与项目级管理进一步相结合4 标准化与新技术5 数据采集技术6 体制与机构变革
三. 路面管路系统的构成
我国路面管理系统基本组成分为以下四部分:
1.数据采集系统:通常情况下,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平整度、路面损坏程度、结构承载力和抗滑能力四个方面,它们是道
路养护和改建计划编制的依据。
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由路网参照系统、数据文
件和数据管理3 部分组成
3.项目级养护管理系统: 项目级养护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各个路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养护处治,确定处治方案,进行资金需求分析。
在养护资金约束条件下,按优先排序模型进行资金合理分配,制定年度计划建议,以确定合理的大、中修和日常养护费用水平。
4 网级养护管理系统: 利用项目级管理的较详细数据,对全路网或局部路网进行中、长期投资方案与路况水平的分析。
根据争取达到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分析各路段是否需要处
治和最佳处治年份。
四.路面管理系统的应用
1. 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成型的高速公路养护模式供我们参考。
因此,抓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并总结经验.积累原始数据,收集第一手材料,尽快开发路面管理系统运用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上,为日后高速公路养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有效的经验,是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延长高速公路寿命的迫切要
求。
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路面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路面管理系统、前方图像管理系统、日常养护系统、养护质量评定系统,各数据库及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衔接,从而给路况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