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T调试(Debug)作业指导书

ICT调试(Debug)作业指导书

ICT调试(Debug)作业指导书
ICT调试(Debug)作业指导书

ICT调试(Debug)作业指导书

一、工装结构检查

①针床出货前检查各生产部门是否在生产流程标签上签章。

②先将待测板放于治具上检查是否有压件、载板、中板是否有洗槽,避免待测板有损坏造成

不必要的损失。

二、固定治具

将ICT治具架在压床上,将治具天板固定在压床蜂窝板上,锁紧治具固定螺丝,使其不会松动,将压床点动调整治具上探针行程,使之达到其行程的1/2-2/3左右,然后用排线依顺序将治具与开关板连接起来;

三、试程序登录计算机

1、将治具的测试程序COPY入计算机,并调出;

2、将测试程序检查一遍,未经过排序的,要先排序。

3、要按JP-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IC的顺序(即按实际值排序);

4、存档

四、Open/Short学习

1、学习之前,将状态参数里面的测试时基改为50,开短路时基设为400;

2、置良品板于治具上,将压床压下即可开始学习;

3、学习完毕后要存盘。

五、Debug的技巧与方法

1、先将待测板测试一遍,然后可进入“EDIT”DEBUG;

2、对于JP的DEBUG则比较简单,只要判定其有无点号,有无零件,点号正确无语即可OK。一

般“JP”我们把ACT-V AL定为“2JP”上限为“+10%”,下限为“-60%”;

3、电阻的DEBUG,则会比较复难,可按以下几步调试:

1)于小电阻,如零奥姆电阻,ACT-V AL可用2奥姆,然后上限为“+10%”下限为“99%”即可,对于几奥姆或零点奥姆小电阻,若客户要求用四线测试,则需做四线测试,未做要求的就可将线阻及机器内阻加零件值作为标准值,上限可放宽;

2)于小电阻:(0Ω-1KΩ)要用定电流的测试方法(D1、D2);

3)电阻DEBUG一般有几种方法:变换测量模式文件位元的变化,更改延迟时间,高低PIN 对调,加隔离点等几种方法,可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处理;

4)GUARDING点对于电阻的DEBUG尤为重要,一般有这样一个原则:电阻的两个点,其中一点所连组件较少,则该点所连组件另外一点作GUARDING点;隔离点所连的组件阻抗

须为20奥姆以上,电阻的隔离,加GND点很有效果;

5)电阻隔离的目的是将量测到的较少的值隔离成大的,使之更接近于实际值,若该电阻量测的结果很大,超出实际值,则要提出疑问,看看是否针点的问题,还是零件值的错误,或

者是由于针点的不准引起的,等待。

6)对于并联的电阻,若两电阻阻抗相差不是很大,则用并联值作标准值,若相差很大,则大电阻不可测;电阻没有针点的?电阻没有针点的注明“NP”,没有组件的注明“NC”

7)电阻并联大电容的情况,用定电流的方法测试会不稳定且测试时间长,可用定电压的方法量测,并加长延迟时间,必要时可采用放电;

8)对于单项测试稳定,整页测试不稳定的组件可移到程序的最前面测试,电阻的上下限一般设为10%,大电阻可适当放大一些。

六、小电容的测试通常用“A4”或“A5”模式,若量测结果过大,则需加GUARDING点使OFFSET

值不要太大,否则量测没有意义另外电容隔离VCC效果明显。

1、倘若小电容与大电空并联,则小电容可SKIP掉,不需测试,即便测试也会不稳定,又找不出

问题;

2、大电容的量测,若用“DC”模式不稳定,可考虑用RANGE“+1”去试,或加长延迟时间;

3、电容的上下限一般为30%,小电容的上限可适当放宽,下限要小一些;

4、电容极性测试可用两种方法:其一,二端测试法即用漏电流的方法,实际值送0-9.9V电压,标

准值送电流,则模式会变为CM,适当加长DELAY,并调整实际值电压,使正反电流偏差较大;其二,三端测试法,即在电解电容顶部加多一根针,高PIN为顶部针点,低PIN为负极针点,隔离点为正极针点.实际值送0.2V电压,标准值为0.05V左右,并适当加长DELAY,使反向时接近于0.2V;

5、电感的测试最好用两种方法:其一,当作跳线测试,其二测其感量,这样既可测出电感的缺件错件,

也可测到短路,上下限可放宽;

6、二极管除了用“DT”(2.2V,20MA)模式外,还可用”LV”(0-10V)模式。当二极管并联大电容时可

将RANGE“+1”,加延迟时间,还可将实际值电容提高,直到可测出反插及漏件;二极管并联的情况,可加做电流的测试,即用“CM”模式,实际值可送0.7V-1V左右电压,并适当加长延迟时间,上下限可为20%;

7、三极管除了测两个PN结外,要加做饱和电压测试,即三端测试法,要注意是NPN型的还是

PNP型,分别用N模式和P模式;尤其是基点要找正确,否则饱和电压测不出,一般NPN型实际值电压送0.7V-1V左右,PNP型送2.35V-2V,若饱和电压测不出,可往下调整电压;

8、IC的测试首先要找准该IC的VCC及GND,并在IC编辑里分别注明(可按F4键),若IC做

HP TESTJET测试的,还要注明该IC的PORT埠(可按F10键)这些设定工作做完后,可进入零件编辑,根据需要进行IC的学习。

注意:

1、IC SCAN学习后,可能会有些IC脚的量测结果很低,可将低PIN针点取消,只留高PIN

即IC脚对应针号,然后将量测值做为标准值:上下限为±40%;

2 、HP TESTJET的学习可只做SHORT学习,然后将上限定为±150%,下限定为-50%,

这样可测 IC的OPEN/SHORT;

9、DEBUG完成后,要连续测试多少遍,然后利用EDIT里面的F6功能,查看组件的稳定与否,

对于那些不稳定的组件则需再做调试,使之稳定。

通过以上几大项即可将治具调试好,若要使程序做得更为完美,则需更为细心,对照BOM检查,查看程序里面组件是否都有测试。

--

七、最后希望各位技术员严格按照以上条例做DEBUG工作,并在工作中探索经验,使所做程序既快

捷又稳定。

调试作业指导书

调试作业指导书 1.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开关电源的调试作业。 2.目的 为确保所生产的开关电源产品质量,而制订本调试作业指导书。 3.设备 示波器,万用表,电子负载,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参数测试仪,调压器,电源,电阻负载,专用工装 4.调试作业要求 4.1 产品调试人员应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4.2产品调试人员应掌握待测产品的技术参数及特性. 4.3所有测试设备应在调试产品之前校准,以确保所测试的产品质量. 4.4按照待测产品的技术参数,分步测试. 4.5 产品所需测试的内容:关键点波形、空载电压输出精度、满载电压输出 精度、源效应、负载调整率、欠压保护、过压保护(如有)、短路保护、满载启动、噪声及客户约定的技术指标等等,具体参数以技术文件为准。 4.6所有测试内容均应满足待测产品技术要求(见工艺文件). 5.调试作业方法 5.1.调试工作的内容: 调试工作包括调整和测试两个部分,调整主要是 指对电路参数的调整,即对整机内可调元器件及与电气指标有关的调谐 系统、机械传动部分进行调整,使之达到预定的性能要求;测试则是在 调整的基础理论上,对整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系统地测试,使电子产 品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 5.2.调试仪器的配置 (1)各种仪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观测。 (2)仪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即应根据不同仪器面板上可调旋钮的布置 情况来安排其位置,使调节方便舒适。 (3)仪器叠放置时,应注意安全稳定,把体积小,重量轻的放在上面。 (4)仪器的布置要力求接线最短。 5.3.调试工艺要求 调试人员应按《调试规章制度》做好个人准备,以便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锅炉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锅炉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

目录 1、仪表的单体调校 2、系统调试 1、仪表的单体调校 1.1仪表调校工作环境 1.1.1仪表调校检定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或有良好工作照明的地方,而不应在振动大、灰尘多、噪音大、潮湿或有强磁场干扰的地方设置调校试验室。 1.1.2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0℃~3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不,

且无腐蚀性气体存在。85%大于 1.1.3调校用电源应稳定,当使用50HZ 220V交流电源和48V 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24V直流电源值不应超过5%。 1.1.4调校用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至少比最低环境温度低10,气源压力应稳定,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1.1.5调校用仪器必须是标准仪器,具备有效期内检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绝对值不宜超过被调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1.2仪表调校一般步骤 1.2.1检查仪表外观是否无损,铭牌、型号、规格、部件、插件、端子、接头、固定附件等是否齐全。 1.2.2检查电气路线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1.2.3检查仪表受压部件的密封是否良好 1.2.4根据国家或行业标注及产品说明书、调校规范的要求对仪表的零点、量程、误差等想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校。 1.3仪表调校的主要内容 1)调零点 2)调量程 3)调线性 2、系统调试 2.1准备工作

学习有关技术资、文件并核对其技术数据。2.1.1. 2.1.2熟悉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性能。 2.1.3组织编写调试方案 2.1.4调试负责人向参加调试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 2.1.5做好调试用器材的准备,调试用标准仪表设备应有鉴定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2.2系统调试条件 2.2.1仪表安装完毕,管道清扫及压力试验合格。 2.2.2所有电缆(线)敷设完毕,绝缘检查合格。 2.2.3电源、气源符合仪表运行的要求。 2.3常规检查 2.3.1节流元件检查:首先把原设计与现场实物进行核对;其次要检查现场节流元件的安装情况,如安装方向、节流元件前后直管道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最后检查安装孔板内是否有异物、安装文丘里管的管线内文丘里管是否堵塞等。 2.3.2变送器检查:首先检查变送器工作温度、测量量程等和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其次检查变送器作用方向是否正确。最后检查表送气输出是否正确。 2.3.3调节阀检查:首先检查调节阀是否便于检修和拆卸。其次再检查调节阀安装地点温度是否适当,是否远离连续振动设备,是否靠近现场检测仪表,是否满足工艺过程对调节阀位置的要求。最后检定调节阀方向是否正确。

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作业指导书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加强集团开发项目的安全环保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改 善项目现场施工环境,防止施工安全事故,进一步提升公 司品牌和形象。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在建工程项 目。 3. 职责 3.1. 集团工程管理部 3.1.1. 负责制定、解释、修订本指导书; 3.1.2. 负责非区域公司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的检查评

估,并对区域公司检查评估结果进行抽查复核。 3.2. 区域中心工程管理部 3.2.1. 负责本区域公司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的检查评估。 3.3. 一线公司工程管理部 3.3.1. 参与施工单位安全环保现场管理措施的审核工作; 3.3.2. 负责检查其公司范围内所有工程项目的安全环保现场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3.3.3. 必要时负责联系专家参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论证。 3.4. 一线公司项目经理部 3.4.1. 设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岗位(可兼职),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工作,并直接对项目总经理负责;

AGC调试指导书

AGC调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要求 本指导书提供了AGC调试的方法和要求,从而提高AGC调试质量及效率,规范工程技术人员对AGC的调试工作。 2.适用人员 本指导书适用于在所内工程调试、现场工程投运等过程中的工程中心工程师一级及以上人员。 3.职责 a)工程部在AGC调试过程中必须对所有AGC项目进行详细调试,仔细 记录,并将调试记录备查。 b)所有现场投运、维护人员在现场投运或维护时如对AGC组态有任何 改动都必须要详细试验和记录(包括修改依据),并将全部修改后的 AGC组态文件拷贝、带回存档 4.AGC调试过程 4.1.AGC方案评审 项目经理根据合同或者设联会纪要要求,召集相关部门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师对AGC方案进行评审,并对AGC特殊点或其他相关技术难题进行方案讨论,如有必要提出功能开发需求并提交技术支持部。 4.2.AGC相关资料获得 4.2.1.项目工程师从技术支持部领取最新AGC程序(目前由于AGC尚未标准 化,因此尚不能从总工办领取标准可执行文件)。 4.2.2.项目工程师从业主(电厂)取得AGC组态所需相关资料,具体见表1及

表2。 表1:AGC组态所需参数 其中黄底部分参数为重要组态参数,需要电厂书面确认(必要时需上报调度审核)。

表2:机组振动区设置 说明:1)水头区间是确定最大水头、最小水头后程序自动生成或手动填写; 2)如果振动区3包含机组最小出力,则最小出力填写为振动区3的上限出力值。 4.3.AGC组态 4.3.1.用AGC源程序文件夹中的agc_jz_arg.properties、 agc_jz_input_arg.properties、agc_plant_arg.properties、agc_plant_input_arg.properties四个基本组态文件覆盖~/data/resource目录下的基本组态文件。 4.3.2.AGC基本组态过程可参考《NC2000系统使用手册第三册》的AGC组态 部分。 4.3.3.AGC组态注意事项。 4.3.3.1.AGC组态后生成的组态文件位于~/projects. 工程英文名称/db目录 下,全厂组态文件为:工程英文名称_plant_arg.properties、工程英文 名称_agc_plant_input_arg.properties。机组组态文件为:工程英文名

UPS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UPS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施工地点及名称、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红二电一期3、4号机组工程UPS系统调试。 2.主要工程量 3.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一期工程的续建机组。此次UPS系统采用静态逆变装置,每台机组设置一套UPS系统,正常运行时由保安电源经整流器-逆变器供电,逆变器故障时则切换到旁路电源继续向负荷供电,当全厂停电时,由蓄电池经逆变器给其供电;为了保证全厂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能够安全可靠不受干扰的运行,就必须要检验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的各种运行工况是否能够满足要求,为此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 1.《交流不停电电源UPS定货图》(65—F0551S4—D0612) 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五篇·电气装置) (1984版) 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1-92) 4.《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199 5.11版) 5.《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8—91) 6.《新疆电建公司质量体系文件》(2001.8 A版) 7.厂家有关技术资料 三、施工准备 1.《交流不停电电源UPS定货图》(65—F0551S4—D0612)会审完毕。 2.作业指导书编写完毕,且已经审核批准;施工前应做好交底工作。 3.试验仪器、仪表准备齐全,并经校验合格。 4.现场试验用电源,要齐全、可靠、稳定。

5.各电气设备接地端必须可靠接入地网。 6.施工场地清理干净,平整工作结束。 7.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到位,并要进行技术交底。 四、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1.1000V 兆欧表 ZC-7 1块 2.指针式万用表 MF14 1块 3.交流电压表 4.直流电压表 5.直流电流表 6.接地线?4㎜2 一只一只一只30m 7.对讲机1对 8.校线器1对 五、劳动力组织 1.专职安全监护贡献 1.施工人员 电气安装作业1人 调试人员2人 六、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1.工作流程 UPS系统回路绝缘电阻测量→开、停机及所有指示功能检查→供电回路切换测试→报警信号测试→稳压部分调试→电压、电流精度测试 2.试验步骤及要求: 2.1用1000V兆欧表测量各回路的绝缘电阻;回路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MΩ。 2.2开、停机及所有指示功能检查 2.2.1开、停机检查 通过操作面板“SYSTEM ON”按键可以开启整个系统。在系统设置为自动开启的条件下,接通主电源开关后,系统要在60S后自动开启(Q050开关必须置于自动位置)。通过操作面板“OFF”和“SYSTEM ON”两按键同时操作可以关闭整个系统。 2.2.2各项指示功能检查 通过按压操作面板“LAMP TEST”按键,整个系统的所有操作状态指示和警报指示要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附件5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线路大机精调在工程单位将线路基本整正到位的基础上,利用CPⅢ精确测量资料再对线路进行三遍大机精细调整,采用二捣一稳一配方式作业模式。 二、大机作业前准备工作 1.前期调查。 ⑴组织对沿线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安排介入小组进行清理,对影响施工的有关管线、标志进行调查,并提请有关部门或单位先行处理。 ⑵全面调查大机作业地段轨道结构:轨距挡板、弹条、螺旋道钉、平垫圈的缺少、松动、失效情况,轨下垫板的缺少、失效、串动、歪斜情况,并在大机精调前补充、整正到位。 ⑶标记到位,对线路里程每5m标注,曲线五大桩点、竖曲线起终点及要素、“四电”轨枕等需重点注意及加强捣地段进行标注。大机作业过程中,每500米核对里程。 ⑷提前调查道床缺砟情况,各介入精调组分工负责,对缺砟严重、大拨量、大起道量地段要提前汇报,由指挥组联系施工单位、预卸石砟,石

砟卸到位后方能组织大机作业。 2.精确确定线路里程。根据CPⅢ标桩,利用轨道检查仪测设线路里程,并每5m在钢轨左股外侧使用细毛笔油漆标注(宽度不大于2mm,长度覆盖轨腰),曲线地段在钢轨下股标注。轨道检查仪每500米必须与CPⅢ标桩里程核对,曲线地段适当缩短里程核对距离。 3.大机精度调试。选择在没有坡度直线上调试,同一台车调整产生起道量时起道表显示0+5mm,左右两股产生起道量误差不大于3mm。 4.现场标注。①测量数据标注:将拨道方向及起拨道量每50米用油漆标注于枕木中间,以备复核。②曲线要素点及正矢标注:将曲线要素点及曲线正矢、超高、竖曲线桩点及要素标注于钢轨上,方便大机作业后线路状态检查。 三、大机作业流程 1.确认作业地段石砟是否饱满,严禁缺砟地段进行捣固作业。 2.第一台大机严格按照测量资料,采用单机单捣模式作业。 3.第二台大机按10mm基本起道量,采用单机单捣近似法模式作业。 4.大机捣固作业时夹持压力保持在90-110bar 范围内,下插深度控制在10-15mm(枕下-镐掌上沿线)之间。捣固频率步进式捣固车控制在16次/min,连续式捣固车控制在18次/min,夹持时间统一定为“3”位,砟肩夯拍与捣固同步运用夯拍器夯拍;稳定作业要采用慢速重

制冷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制冷机组调试 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保证制冷机组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的中温、低温、速冻制冷机组及桶泵机组。 三、制冷系统要求 1、制冷机组的构造必须符合图纸总装配图、技术文件和设计要求。 2、制冷机组的制冷系统各部位不应有制冷剂泄漏,气密性、真空度、压力试验应符合测试标准要求。 3、制冷机组的制冷系统的管路必须进行打磨和防锈处理,且管路和各零部件在运行中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4、制冷机组的制冷系统各零部件必须安装牢固可靠,管路和水管应保证有足够刚度和必要的支撑点。 5、制冷机组的制冷系统的回气管和水管应有效的坡度。 6、制冷机组各接线应准确无误,测试时必须接入设计时所标示的额定电压。

7、制冷机组调试应尽可能按照出厂安装时的条件进行,各零部件必须安装到位,不允许出现漏装和错装的现象。 8、制冷机组各零部件应动作灵敏、可靠,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9、制冷机组调试周围应宽敞通风,不应出现有堵塞机组的现象,风冷油冷及冷凝排风、进风不应有短路现象。 四、制冷机组调试步骤 1、外观检查 调试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检查制冷机组、桶泵机组、冷风机、蒸发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等制冷设备外观,有无磕碰、损伤等现象,检查静态系统压力,查看系统有无油迹;然后检查整个制冷系统是否存在连接不合理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与安装人员或者公司联系。 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2.1、按照电气图纸要求接好全部电缆、电线,检查压缩机的供电线路是否接紧接好,如有松动,重新拧紧。由于主机经过长途运输以及吊装等因素影响,螺丝有可能产生松动。否则可能会导致主机控制柜内电器元件(比如: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等)以及压缩机的损坏。 2.2、接通电源(380V±10%),检查三相交流电相序是否正确,发现不正确及时进行调整,用点动的方式确认压缩机、冷风机、蒸发冷风机、氟泵、水泵等运转方向正确,然后开启油加热,制冷机组开启前要保证冷冻油预热达到12小时以上。

(整理)并网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光伏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并网系统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年11月15日

目录 1 目的和作用 (1) 2 适用范围 (1) 3 编制依据 (1) 4 调试人员和调试工具配置 (2) 5 安全要求 (3) 6 并网调试流程图 (4) 7 调试作业步骤指导 (4) 7.1 汇流箱调试 (4) 7.2 直流配电柜调试 (5) 7.3 逆变器调试 (6) 7.4 交流配电柜调试 (6) 7.5 高压开关柜调试 (6) 7.6 升压变压器调试 (7) 8系统整体联调 (8) 8.1 整体联调准备 (8) 8.2 整体联调步骤 (8) 附表1:直流汇流箱调试记录表 (9) 附表2:并网逆变器调试记录表(含交/直流配电柜) (10) 附表3:高压开关柜调试记录表 (12) 附表4:升压变压器调试记录表 (13)

1 目的和作用 为顺利完成并网光伏电站系统调试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以及设备的特点,从项目出发,编制此并网光伏电站项目的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让参与调试人员知道在并网系统调试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可能遇到的故障、危险和隐患,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解决。《并网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便于员工随时学习和查阅。因此,组织学习后,作业指导书就成为系统调试工作的依据。 由于设计及实际布局情况不同,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项目调试时,可以根据本调试作业指导书对调试步骤和要求进行适当修改,保证设备运行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保证光伏电站安全、可靠地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范了并网光伏电站系统调试工作的步骤和技术要求。其中,第7章调试作业步骤指导的第7.5-7.6节和第8章整体调试步骤的第(3)、(4)条仅适用于高压并网光伏系统,不适用于接入低压380V电网的光伏系统。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接入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新建或扩建并网光伏电站,不适用于离网光伏电站。 3 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3.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3.2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969 3.3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Q/GDW 617-2011 3.4 《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 GB 20514 3.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19939-2005 3.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GB/T 20046-2006 3.7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IEC 61829 3.8 光伏电站项目的具体图纸设计资料(由设计院或组件设计部设计人员 提供);

奥普泰光传输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奥普泰光传输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作业班人员:共人工作负责人: 作业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作业地点: 作业单位: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江西电网采用奥普泰光传输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作业。 2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544-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Q/CD-YX-200《江西省电力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7-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征求意见稿)》 3 作业前准备 3.1 工作任务及人员分工 序号内容责任人

1 熟悉施工设计图纸 2 材料、工器具准备。 3 机架固定、组装。 4 电源接线、设备开通测试。 5 作业结束验收。 3.2 人员要求标准 ?序号内容备注 1 精神状态良好。 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能正确使用工具,了解设备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能正确分析测试结果。 3 工作中互相关心安全生产,杜绝违章行为,知道工作地点、工作任务,熟悉现场安全作业要求,并经现场安全交底。 4 工作班成员要服从工作负责人和专责监护人的安排。 3.3 准备工作安排 ?序号工作项目工作内容或要求备注 1 勘察现场。调查作业环境及设备、电路运行情况。 2 开箱验货。搜集开箱资料、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3 施工方案安排。熟悉施工图纸、资料,确定施工方案及作业程序。 4 准备工作所需主要工器具。准备本次施工所必须的工器具。详见附件3.4 5 准备工作所需主要材料。材料充足、合格,符合现场实际需要。详见附件3.5 6 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落实工作。工作票应填写正确,并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执行 3.4工器具清单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光功率计 2 2M误码仪 3 万用表 4 冲击电钻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升级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格

NO:1 设备安装调试报告 设备简要描述 惠普数据库服务器 设备名称服务器设备型号ProLiant DL580 G7 安装记录 部件名称安装位置成都综保区海关机房注意事项1、检查设备加电情况。2、服务器上架要将螺丝固定好 操作结果安装成功安装工程师叶飞、李贵成等 加电记录 加电后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 安装工程师签字:2011 年 2 月3 日 设备配置记录(按实际配置调试顺序详细记录) 配置内容1、配置本级服务器内网IP 地址及域名、端口号等。 2、配置服务器数据库IP 地址及数据库相关参数。 操作目的完成本次工程实施方案中规定的配置任务 注意事项1、参数配置的一致性。 2、数据库要严格按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配置步骤、输入命令、配置后设备状态: (具体配置见设备配置附件) 1、配置服务器硬盘参数,制作RAID0磁盘阵列。 2、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COEM 企业版。 3、安装物流园区内部网页软件进行参数配置 4、配置服务器网站:地址:10.82.127.3 :8000 5、配置服务器IP 地址:10.82.127.3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网关:10.82.127.254 单机调试结论 设备安装结论: 设备正常安装至机柜、设备系统运行正常。 客户人员签字(盖章):安装工程师签字: 2011 年 2 月 3 日NO:2 设备安装调试报告 设备简要描述惠普应用服务器 设备名称服务器设备型号机架式ProLiant DL388 G7(616659-AA1) 安装记录 部件名称安装位置成都综保区海关机房注意事项1、检查设备加电情况。2、服务器上架要将螺丝固定好 操作结果安装成功安装工程师 加电记录

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黄晓辉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电务分册) 编号: 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 作业指导书 编制:黄晓辉 审核: 批准: 2016年 4 月15 日发布2016年 4 月16 日实施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适用范围 (1) 3. 作业准备 (1) 3.1技术准备 (1) 3.2工器具及设备资料准备 (1) 4. 技术要求 (1) 5. 人员组织 (2) 6. 主要机具设备 (2) 7. 材料要求 (2) 8. 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流程图 (3) 9. 施工作业程序及标准要求 (3) 9.1施工准备 (3) 9.2开工 (3) 9.3作业内容及工艺要求 (3) 10. 质量控制要点 (5) 11.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5) 11.1断路器或者电动隔离开关无法合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5) 11.2控制盘上位置信号灯与实际机构位置不符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5) 11.3保护无法正常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6) 12. 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2.1安全要求 (6) 12.2环保要求 (6) 13. 估算指标 (6)

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58-9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DL/T516-93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478-92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5-9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B/T16435.1-1996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730-92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401.1-2003 综合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 3.作业准备 3.1技术准备 (1)对所有参与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进行岗前教育培训。 (2)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使全体作业人员熟悉作业内容、进度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3)工作前期作业负责人应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并向相关部门上报作业计划和安装调试方案。 3.2工器具及设备资料准备 准备好施工所需仪器仪表、工器具、厂家相关设备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相关材料、相关图纸。仪器仪表、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施工的要求,材料应齐全,图纸及资料应附合现场实际情况。 4.技术要求 进行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时应做好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工作,明确变、配电所内带电区域和范围;作业过程中应对系统各个设备的遥信量、遥测量及遥控信号进行数据库配置,然后进行联调试验,确保每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分合闸动作都能被系统监测到。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附件9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编制,主要包含了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调试工作的项目、步骤和记录,为保证调试工作的标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2 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建设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各项目公司应参照本指导书要求,结合风力发电机组型号,分别编制对应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 现场具体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但不限于本作业指导书中涉及到的技术容。 3引用标准和文件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T 1845.1.1-2001 《风力发电机组通用试验方法》GB/T 19960.2-2005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GB/T 18451.2-2003,IEC61400-12:1998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GB/T 19070-200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19073-2003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GB/T 20319-2006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93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试验方法》JB/T 19071.2-2003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 796-2001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 10426.2-2004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JB/T 10427-2004 《风力机术语》JB/T 7878-1995 4 术语和定义 本作业指导书中的术语及定义均参照《风力机术语》使用。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不同机型具体调试容的差异,本指导书所涉及的特定术语的指示或有不同,宜根据调试的具体机型编制适用的术语和定义。 5 调试前的准备 调试前须确认风力发电机组、配电变压器等相关设备安装工作已通过验收,无遗留缺陷;检查基础接地报告检测数据合格;风力发电机组已具有紧急情况下能够使用的安全设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滑轨等)、灭火器、急救装置等。 5.1技术文件准备 (1)调试方案。 (2)调试技术手册:各零部件说明书及接线图,必要的电气、液压、机械图纸、机组通讯连接拓扑图等。 (3)对应机组的参数列表。 (4)出厂调试记录。

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

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模板设计、工艺、制作及拆除。 2 编制依据 ⑴《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TZ203-2008); ⑵《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⑶《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涪陵至梅江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设 计文件》; ⑷《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涪陵至梅江段增建第二线桥梁工程 施工图》。 3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模板工程施工。 4 作业准备 (1)在开工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组织相关材料的进场工作,确保人员、机具能及时到位。 (4)了解模板及其支架的有关规定: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载新浇注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中所有的接缝应平整、严密,不得有漏浆现象。 (5)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把有关质量标准交代给作业人员。以便自检与互检。

(6)依照验收标准及建设、监理单位要求编制技术资料、施工原始记录、检验批资料表格计划。 (7)制定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制定针对的应急预案。 (8)作业前现场临时设施如:生活、办公设施、施工场地、设施准备已完成。 5 技术要求 (1)模板能够满足各个阶段的荷载要求。 (2)尺寸偏差控制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规定范围内。 (3)每块模板的大小应便于拆装和倒运。 (4)模板设计要求重量轻,结构设计合理; (5)钢模板接缝要少,模板安装使用尽量通用,设计时要考虑工期。 6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和流程见6-1图。

机电系统调试方案

机电系统调试方案 1.1 机电系统调试准备 为了确保业主所提出的工程节点要求,顺利完成各系统按时开通调试工作,项目部需积极配合设备供货商做好各设备单机调试工作。在确保安装工作量全面完成的同时,对每一设备做到通水、通电,并按供货商要求做好各系统负荷调试各项辅助准备工作,确保各系统负荷调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1.1 调试人员的准备:参与系统调试的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调试经验,对各系统的工艺流程、控制原理非常熟悉,有较强的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因此在项目工程师的组织下,由各系统主管施工员带队负责。 1.1.2 清扫准备:在系统调试前应对泵、柜、箱、风机、照明器具等机电设备,进行清扫和完整性检查,现场的环境也要保持清洁。 1.1.3 资料准备:调试资料包括整套的系统图,控制原理图,相关的平面图和应由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数据。 1.1.4 调试用仪器、仪表、设备的准备。 1.1.5 制定调试进度计划:由项目经理召集各专业人员,排出一个综合的调试计划,在各专业协同调试时,应组织一

个综合小组,并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某一综合项目的调试工作。 1.1.6 系统调试方案编写: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设计要求,工艺流程、压力和输送介质、温度等技术参数。根据各系统的特点,编制出相应完善的调试方案。 1.1.7 在调试前须确定排水系统管路完善,地下室、设备机房内压力排水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给排水系统调试方案 1.2.1 给水系统 1.2.1.1当给水设备及管道安装完毕,完整性检验合格,方可进行系统进水试压与水清洗、验收合格后,给水(热水系统)管道在投入使用前还应按照要求进行管路消毒加药处理,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水箱与管道,直到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投入使用。 1.2.1.2在各系统安装完毕,试压清洗与系统开通交验后,为了确保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与功能的完善体现,使系统能投入正常运行,还应做好各系统负荷运行的系统调试工作。对管道系统的阀门、附件、自控元件、泵类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并配合做好给水系统的联动调试工作,使给水系统处

空调通风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范例

作业指导书系列 空调通风系统调试作业指 导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8629空调通风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commissioning instructions 说明:为明确工作目的、范围及操作秩序,减少不确定度,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空调风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空调风系统调试工作是安装的最后环节,系统是否能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关系到空调的使用效果,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在风系统调试中,应对影响工序质量的人员、仪表、测试方法,环境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工作质量。 1.人员的控制 ⑴要求:调试测试人员应由专业调试工担任,能够熟练使用测量仪表,掌握空调基本原理,熟悉本工程空调系统,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有5年以上调试经验,数据处理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⑵程序: 1)测试人员现场记录数据要真实、清晰,注明计量单位,

认真填写记录表格并签认。 2)记录表要及时移交调试技术负责人并签认。负责人应核对表格的完整和真实性。 3)数据输入计算机应对输入数据进行核对,保证准确无误。 4)对无法辩认的数据和明显不合理的记录,应退回测试人员重新测量。 ⑵注意事项: 1)禁止非专业人员(一般通风工)进行调试工作。 2)记录必须有测量人员签认,记录的移交也应签认,避免记录的遗失。 2.测试仪表的控制 要求:测定所使用的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精度应高于被测定对象的级别,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测试仪表必须在公司的计量管理控制内。 ⑴程序: 1)对工程使用的计量器具要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并在公司质量管理部备案。

现场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要点

文件编号:ST-WI-C14 东莞市衡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Dongguan Standard Test Technology Co., Ltd. 现场设备期间核查规程 编制: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2014年9月1日颁布 2014年9月8日实施

修改记录

1 目的 保证在用仪器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保持着良好的置信度。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全部小流量(0-1L/min)采样设备、中流量(80-120L/min)采样设备、多功能声级计和崂应3012H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3 具体方案 3.1 空气采样器 3.1.1小流量(0-1L/min)采样设备 3.1.1.1 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15~35℃),温度波动不超过±2 ℃/h。 (2)环境湿度≤85%RH。 (3)交流电电压(220±22V),电源频率(50±1)Hz。 3.1.1.2 核查用设备 (1)皂膜流量计:工作范围(0~6)L/min,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 (2)温度计:范围(0~50)℃,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3℃。 (3)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4)空盒压力计:量程范围(800~1060)hPa,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2hPa。 3.1.1.3 外观核查 (1)仪器结构完整,连接可靠,各旋钮应能正常调节。仪器外观应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损伤,显示部分清晰完整。仪器说明书应对仪器流量及仪器承载能力进行说明。 (2)仪器铭牌清晰标明仪器名称、型号、出厂年月、编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制造厂名称。 3.1.1.4 计时误差核查 (1)将仪器的采样时间设置为1h,同时启动秒表和仪器,待仪器到达设定时间时,停止计时,记录秒表显示时间,按公式(1)计算计时误差。计时误差应符合±2%。 δi= 22 1 t t t *100%(1) 式中:t1----------仪器定时时间,s t2----------秒表计时时间,s 3.1.1.5 控温稳定性核查

调试方案 commissioning (中英文双语版)

3.14 Single-machine commissioning, system commissioning and joint commissioning 3.14 单机调试、系统调试、联动调试 3.1 4.1 Overall plan of commissioning 3.1 4.1 调试总体策划 Commissioning work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is shown in the figure 3.14.1-1. 调试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见图3.14.1-1。 Figure 3.14.1-1 Commissioning work 图3.14.1-1 调试工作 Commissioning work of the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missioning of HVAC works, commissioning of electrical works, commissioning of plumbing as well as commissioning of fire fighting works. 本工程系调试工作主要包括通风空调工程调试、电气工程调试、给排水及消防工程调试实施及管理工作。 1. Commissioning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 are shown in the table 3.14.1-1. 1、调试具备条件见表3.14.1-1。

Table 3.14.1-1 Commissioning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 表3.14.1-1 调试具备条件 No.序号Name of system 系统名称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commissioning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Electrical system 电气系统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completed. Laying of bridge, medium & low voltage cables and busbar is completed; wiring of secondary control cables is right as per drawings. Installation of power and lighting switchboard is completed; installation and wiring of power equipment are completed; appearance check is qualified. Wiring of various lamps is completed. Wiring of various switch panels is completed.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桥架及中、低压电缆、母线敷设完毕,二次控制电缆按 图纸接线正确。动力、照明配电盘安装完毕,动力设备安装、接线完毕,外 观检查合格。各种灯具接线完成,各种开关面板接线完毕。 2 HVAC system 通风空调系统 Stable power supply for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ng equipment, duct purging is qualified. Stable power supply for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system flushing is qualified; hydraulic pressure of the system meets requirements; valve is turned on and turned off normally. 空调风系统设备供电稳定,风管吹扫合格。空调水系统设备供电稳定,系统 冲洗合格;系统水压满足要求,阀门启闭正常。 3 System of plumbing as well as fire fighting 给排水及 消防系统 Connection of equipment and pipeline is correct, it shall check completeness before equipment operates, hydraulic pressure test of pipe system and circulating flushing work of system have been completed. 设备和管道连接准确,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完整性检查,管道系统水压试验与 系统循环清洗工作已经完毕。 2. Organization measures of commissioning 2、调试的组织措施 (1)Organization chart of commissioning is shown in the figure 3.14.1-2. (1)调试的组织机构见图3.14.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