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炮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32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作法是中国传统药物制备工艺,其中每一步都会影响中药制备最终的药效疗效。
古人把每一步看得非常重要,有时会花费很长时间来设计和完善,让每一步都能够实现最佳疗效,并且达到温和、安全的疗效。
中药炮制是非常复杂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多记载中药炮制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收集原料、清洗原料、浸泡分离、放热炒制、折散研磨、冷却等六大步骤。
针对每一步都有一定的炮制技术要求,只有恰当完成每一步,才能保证炮制质量,并取得理想的疗效。
第一步,原料收集。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原料选择是最重要的,选择的原料的质量及量的精确会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收集原料时必须确保原料的质量,在收集时做好一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所收集的原料是合格的。
第二步,原料清洗。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所有原料都要洗净,去除表面污垢和其它杂质,以保证中药炮制最终质量。
第三步,浸泡分离。
在实际炮制过程中,部分原料要经过浸泡分离以获取最佳疗效,在此过程中要求原料浸泡的时间和温度的控制都属于关键要素,也是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
第四步,放热炒制。
在中药炮制中,放热炒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制药过程中炮制时间最长的一步,因此在放热炒制时要求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以及不同原料的不同温度要求,使得中药制备的疗效最大化。
第五步,折散研磨。
折散研磨的目的是将放热炒制后的原料折散成极小的粒度,以促进服用时的吸收,促进药效的发挥效果。
做法是将原料折散,再将原料研磨至细腻的粉末,经过这样的折散研磨过程,可以使中药的服用效果和疗效更好。
最后,冷却。
冷却步骤是中药炮制过程中最末一步,冷却时要求将中药炮制后的温度降低到室温,以阻止中药活性成分的降解,保证药效疗效的发挥最大化。
以上是中药炮制规范的具体步骤。
中药炮制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质量和疗效。
在实践中,中药炮制过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各种技术要求,以获得最佳疗效。
中国药典炮制通则的中药炮制定义中国药典炮制通则的中药炮制定义一、背景介绍1.1 中药炮制的概念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指的是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原有性味归经特性,以增强药性、降低毒性、增加稳定性、提高药效、改善质地和外观,使之达到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过程。
1.2 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主持编制的,记载中药品种、性状、质量要求的专业性标准性大医书籍。
炮制通则是中国药典中关于炮制加工的标准规范和操作程序。
二、炮制的基本原则2.1 保持性味归经特性炮制中药的目的在于增强其药性,但同时也要尽量保持其性味归经特性,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稳定性。
2.2 保证质量和安全在炮制过程中,需要保证药材和炮制辅料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加工后的药物符合药典标准。
2.3 注意炮制方法和工艺炮制的方法和工艺应当严格遵循药典规定,以确保药物的炮制效果和质量稳定性。
也需要注意炮制过程中温度、时间、火候等因素的控制。
三、炮制的具体操作3.1 炮制辅料的选择炮制辅料的选择应当符合药典规定,同时也要考虑药材的性质和炮制的要求,如炮制温度、时间等。
3.2 炮制的方法和工艺根据中药品种的不同,炮制的方法和工艺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灯炙、炒、焙、制等多种炮制方法,需要根据药典规定进行操作。
3.3 质量控制和检验炮制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包括药材外观、性状、有无异物等方面的检查,确保炮制后的药物达到药典规定的标准。
四、我对中药炮制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质地,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炮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药典规定进行,且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以确保炮制后的药物符合规范,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中国药典炮制通则的中药炮制定义,并了解了炮制的基本原则、具体操作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使其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和药效,以便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效,在中医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效果,有一套严格的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的核心是保证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首先,炮制时要严格按照炮制工艺和方法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都符合规范要求。
其次,要保证炮制所用的工具、药器等符合要求,没有任何污染和杂质。
同时,要保证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湿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中药炮制规范还要求药材的选配和处理符合中药鉴别的规范。
在选取药材时,要确保原料药的品质优良,不受虫蛀、霉变和有害物质的影响。
同时,要根据药材的属性和功效进行适当的炮制处理,如清洗、晒干、炒制等,以及切片、粉碎等处理方式。
这些炮制过程要符合中药鉴别的要求,确保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中药炮制规范还要求炮制后的中药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药理要求。
首先,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符合国家药典的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
其次,要确保中药的药理活性和药效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为了保证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效果,还要求炮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在炮制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如对药材的质量、湿度、温度等进行监控和调控。
同时,还要进行质量检测,如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体外溶出度、含量测定、理化指标等的检测,以确保炮制后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中药炮制规范是保证中药炮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炮制,才能保证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中药炮制规范需要从选材、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执行,确保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只有这样,中药的疗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为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附录Ⅰ中药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方法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
以适应医疗要求及临床配方和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炮制的制作方法按工序可分为净制、切制和炮制三大类。
一、净制净制是中药炮制第一道工序,是对中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即药材在切制、炮制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纯度标准的方法。
根据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挑选、筛选、风选和水选等。
1.挑选主要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使其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筛选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
或者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分离药材大小和粉末粗细,使大小规格趋于一致。
3.风选利用药物和杂质的比重不同,经过簸扬(一般可利用簸箕或风车),借药材起伏的风力,使之与杂质分离,以达到纯净之目的。
4.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将杂质选出或漂去杂质的常用方法。
有些药物常附着泥砂、盐分或不洁之物,用筛选或风选不易除去,故用水选或漂的方法,以使药物洁净。
根据药材性质,水选可分为洗净、淘洗、浸漂三种方法。
5.其他方法对少数药还要用刷、刮、碾、撞、火燎等方法,以达到去毛、去腐肉、去心、去壳、去核、去芦、去头足翅等非药用部位。
二、切制取净药材,经过软化处理后,根据其质地及调配、制剂要求,用手工或机械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或用锉刀、刨子,将坚硬木质类、角质类药材锉(刨)成粉末或极薄片(称镑片)。
(一)软化净药材用清水处理至软的方法。
常用水处理软化方法有淋法、抢水洗、浸泡、润、漂等。
6941.淋法适用于全草类药材。
将药材整齐地直立堆好,用多量清水自上而下浇淋,使其软化。
2.抢水洗适用于质地疏松、具芳香性和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
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标准
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和标准主要参考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炮制规范和标准:
1.原料选择:选择符合标准的中药材作为原料,要求干燥、无虫蛀、无霉变等。
2.制粉: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可以通过研磨或者微粉碎技术进行。
3.炮制工艺:炮制是指将中药材加工成饮片的过程,主要包括炒、炙、焙、煨、炙、制、蒸、晒等炮制方法,根据不同药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4.炮制要求:炮制过程中要求熟透、色泽适宜、炮制特点明显,确保饮片的质量稳定性。
5.外观要求:饮片应该色泽均匀,无杂质,形状规整,无破碎、变形等情况。
6.包装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药理包装材料,包装时应保证密封性,防潮、防光和防虫。
7.保存要求:中药饮片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同时要防止虫蛀和霉变。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中药的炮制规范和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并且可能会有个别特殊的炮制方法和要求。
因此,在具体
炮制中药饮片时,应根据具体药材和工艺要求确定相应的
规范和标准,确保炮制质量和药效的稳定性。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饮片是中药炮制的常用剂型之一,具有用药方便、剂量易于掌握、质量稳定等优点。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原料药的选择、炮制设备的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以下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1.材料处理:对于采用炮制前需炭炙的中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炭炙或轻微炙烤;对于采用炮制前需处理成蒸制品的中药,要进行蒸制处理。
2.水量选择: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合理选择加水量,一般以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完全为原则。
3.炮制时间:中药饮片炮制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以及所要求的制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要求炮制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最短时间,同时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饮片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4.炮后处理:中药饮片炮制后要将其取出,经过适当的晾凉处理,使其完全干燥,然后进行筛选和包装。
二、原料药的选择1.中药材的原产地: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选用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且要求中药材的原产地符合药典的要求。
2.中药材的质量:中药饮片的原料药要求选用新鲜的药材,且质量应符合药典的规定。
3.中药材的配伍:中药饮片的配方要合理、科学,且配伍要符合药理要求。
三、炮制设备的要求1.炮制设备的选用: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适应生产要求的功能,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设备。
2.炮制设备的维护: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炮制产品的质量检验中药饮片的炮制产品要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含水量测定、炮制时间测定、酸溶性挥发性物质检测、微生物限度检测等项目。
以上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饮片的炮制水平,进一步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2020版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
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制剂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
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
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
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
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其规格厚度通常为: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块8~12mm的方块;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 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
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火力应均匀,不断翻动。
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岀,放凉。
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10~15kg。
砂炒取洁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规范是确保中药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中药炮制规范的要点,包括选择、清洗、破碎、浸泡、煎煮等步骤。
一、选择选择中药材时应根据其外观、气味、质地等进行鉴别,避免选用有虫蛀、霉变、变质等问题的中药材。
同时,应选择产地正规、质量可靠、无污染的中药材。
二、清洗清洗是中药炮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除去杂质、泥沙、灰尘等,保证中药煎剂的干净卫生。
在清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漂洗法:将中药材放入盆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到洗净为止。
2. 牙刷法:对硬质中药材可以用软毛牙刷进行轻轻刷洗,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泥沙。
3. 管道冲洗法:对有管道构成的中药材(如乌药、大黄等)可用水冲洗,将管道中的杂质冲洗干净。
三、破碎破碎是将整个或部分中药材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以利于溶解和煎煮。
破碎方法多样,如手工研磨、机械碾砂等。
在破碎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粉碎均匀:中药材的破碎程度应至少达到颗粒度均匀,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2. 防止污染:使用破碎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卫生状况,避免破碎机设备本身对中药材造成污染。
四、浸泡浸泡是将破碎后的中药材置于水中浸泡,以便提取药效成分。
在浸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材来确定,一般为30分钟至数小时。
2. 用水量:一般来说,水量要比材料多,保证足够的水量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3. 水质要求:使用优质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杂质较多的水源。
五、煎煮中药材煎煮的目的是提取中药材中所需的有效成分。
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煎煮时间:煎煮时间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异,一般为20分钟至数小时。
2. 火候掌握:火候的掌握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要求,一般来说,起初火候热,后期温凉。
3. 提液法:根据具体中药材的要求选择提液法,如反复煎煮、炖煮、渗漉等。
六、炮制后处理中药炮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滤液、压干、烘干等步骤,以便制成药材粉末或制剂。
目录药材炮制通则 (6)二画丁公藤.................................8 小通草 (10)丁香.................................8 小蓟 (10)人参.................................8 马齿苋 (10)儿茶.................................8 马勃 (10)九里香.................................8 马钱子 (10)九香虫.................................8 马兜铃 (10)刀豆.................................8 马鞭草 (10)三画四画三七.................................8 王不留行 (10)三白草.................................8 天仙藤 (10)三棱.................................8 天冬 (10)干姜.................................8 天花粉 (10)干漆.................................8 天南星 (10)土木香.................................8 天麻 (10)土荆皮.................................8 云芝 (10)土茯苓.................................8 木瓜 (11)大血藤.................................8 木香 (11)大青叶.................................8 木贼 (11)大枣.................................8 木通 (11)大黄.................................8 木鳖子 (11)大蓟.................................8 五加皮 (11)大腹皮.................................8 五味子 (11)山麦冬.................................9 五倍子 (11)山豆根.................................9 车前子 (11)山茱萸.................................9 车前草 (11)山药.................................9 瓦松 (11)山楂.................................9 瓦楞子 (11)山慈菇.................................9 牛蒡子 (11)千年健.................................9 牛膝 (11)千金子..............................10 升麻 (11)川木香..............................10 化橘红 (11)川木通..............................10 丹参 (11)川牛膝..............................10 乌药 (11)川乌..............................10 乌梢蛇 (11)制川乌..............................10 乌梅 (11)川芎..............................10 火麻仁 (11)川射干..............................10 巴豆 (11)广金钱草...........................10 巴戟天 (12)广藿香..............................10 水飞蓟 (12)女贞子..............................10 水牛角 (12)小茴香..............................10 水蛭 (12)五画玉竹 (12)甘草 (12)炙甘草 (12)甘遂 (12)艾叶 (12)石韦 (12)石决明 (12)石菖蒲 (12)石斛 (12)石榴皮 (12)石膏 (12)煅石膏 (12)龙胆 (12)平贝母 (12)北豆根 (12)北沙参 (12)生姜 (12)仙茅 (12)仙鹤草 (12)白及 (12)白术 (12)白头翁 (13)白芍 (13)白芷 (13)白附子 (13)白茅根 (13)白矾 (13)白果 (13)白前 (13)白扁豆 (13)白蔹 (13)白鲜皮 (13)白薇 (13)瓜蒌 (13)瓜蒌子 (13)炒瓜蒌子 (13)瓜蒌皮 (13)冬瓜皮 (13)玄参 (13)半边莲 (13)半枝莲 (13)半夏 (13)法半夏 (14)母丁香 (14)丝瓜络 (14)六画老鹳草..............................14 地龙 (14)地枫皮 (14)地骨皮 (14)地黄 (14)熟地黄 (14)地榆 (14)地锦草 (14)亚麻子 (14)西河柳 (14)西洋参 (14)百合 (14)百部 (14)当归 (14)肉苁蓉 (14)肉豆蔻 (15)肉桂 (15)朱砂 (15)朱砂根 (15)竹节参 (15)竹茹 (15)延胡索(元胡) (15)华山参 (15)自然铜 (15)血竭 (15)全蝎 (15)合欢皮 (16)决明子 (16)关黄柏 (16)灯心草 (16)防己 (16)红大戟 (16)红芪 (16)炙红芪 (16)红豆蔻 (16)红参 (16)红景天 (16)七画麦冬 (16)麦芽 (16)远志 (16)赤石脂 (17)赤芍 (17)芫花 (17)花椒 (17)花蕊石 (17)芥子 (17)苍术 (17)苍耳子 (17)芦荟 (17)芦根 (17)苏木 (17)杜仲 (17)豆蔻 (17)连钱草 (17)吴茱萸 (17)牡丹皮 (18)牡蛎 (18)何首乌 (18)制何首乌 (18)伸筋草 (18)皂角刺 (18)谷芽 (18)谷精草 (18)龟甲 (18)羌活 (18)沙苑子 (18)沉香 (18)诃子 (18)补骨脂 (18)阿胶 (18)陈皮 (18)附子 (18)忍冬藤 (18)鸡内金 (18)鸡血藤 (19)鸡骨草 (19)鸡冠花 (19)八画青风藤 (19)青叶胆 (19)青皮 (19)青果 (19)青蒿 (19)青礞石 (19)苦木 (19)苦地丁 (19)苦杏仁 (19)苦参 (19)苦楝皮 (19)枇杷叶 (19)板蓝根 (19)郁李仁 (19)郁金 (19)虎杖 (19)昆布..............................19 知母 (19)垂盆草 (20)委陵菜 (20)使君子 (20)侧柏叶 (20)佩兰 (20)金果榄 (20)金沸草 (20)金荞麦 (20)金钱白花蛇 (20)金钱草 (20)金樱子 (20)金礞石 (20)肿节风 (20)鱼腥草 (20)狗脊 (20)京大戟 (20)卷柏 (21)炉甘石 (21)泽兰 (21)泽泻 (21)降香 (21)细辛 (21)九画珍珠 (21)珍珠母 (21)荆芥 (21)茜草 (22)荜茇 (22)草乌 (22)制草乌 (22)草豆蔻 (22)草果 (22)茵陈 (22)茯苓 (22)茺蔚子 (22)胡芦巴 (22)胡黄连 (22)胡椒 (22)荔枝核 (22)南五味子 (22)南沙参 (22)南板蓝根 (22)枳壳 (22)柏子仁 (22)枳实 (22)栀子 (22)柿蒂 (23)威灵仙 (23)厚朴 (23)牵牛子 (23)鸦胆子 (23)韭菜子 (23)骨碎补 (23)钟乳石 (23)香加皮 (23)香附 (23)香橼 (23)香薷 (23)重楼 (23)禹州 (23)漏芦 (23)禹余粮 (23)独一味精 (23)独活 (23)姜黄 (23)前胡 (23)首乌藤 (23)穿山龙 (23)穿山甲 (23)穿心莲 (23)络石藤 (23)十画秦艽 (24)秦皮 (24)莱菔子 (24)莲子 (24)莲房 (24)莪术 (24)荷叶 (24)桂枝 (24)桔梗 (24)桃仁 (24)柴胡 (24)党参 (24)鸭跖草 (24)积雪草 (24)射干 (24)徐长卿 (24)高良姜 (24)拳参 (24)粉葛 (24)益母草 (24)益智..............................24 娑罗子 (24)海马 (24)海风藤 (24)海龙 (25)海螵蛸 (25)海藻 (25)通草 (25)预知子 (25)桑叶 (25)桑白皮 (25)桑枝 (25)桑寄生 (25)桑螵蛸 (25)十一画黄芩 (25)黄芪 (26)炙黄芪 (26)黄连 (26)黄柏 (26)黄精 (26)菝葜 (26)菟丝子 (26)菊苣 (26)常山 (26)蛇蜕 (26)银柴胡 (26)猪牙皂 (26)猪苓 (26)麻黄 (26)麻黄根 (27)鹿角 (27)鹿角胶 (27)鹿角霜 (27)鹿茸 (27)鹿衔草 (27)商陆 (27)旋覆花 (27)羚羊角 (27)断血流 (27)淫羊藿 (27)淡竹叶 (27)淡豆豉 (27)续断 (27)绵马贯众 (27)绵马贯众炭 (27)十二画款冬花 (28)葛根 (28)葶苈子 (28)扁蓄 (28)棕榈 (28)硫黄 (28)雄黄 (28)紫石英 (28)紫花地丁 (28)紫苏子 (28)紫苏叶 (28)紫苏梗 (28)紫河车 (28)紫草 (28)紫菀 (29)蛤壳 (29)蛤蚧 (29)黑芝麻 (29)锁阳 (29)鹅不食草 (29)湖北贝母 (29)滑石 (29)十三画蓖麻子 (29)蒺藜 (29)蒲公英 (29)蒲黄 (29)椿皮 (29)槐花 (29)槐角 (29)雷丸 (29)蜈蚣 (30)蜂房 (30)蜂胶 (30)蜂蜡 (30)矮地茶 (30)十四画蔓荆子 (30)榧子 (30)槟榔 (30)焦槟榔 (30)酸枣仁 (30)磁石 (30)豨莶草 (30)罂粟壳 (30)漏芦 (30)十五画赭石 (30)蕤仁 (30)蕲蛇 (30)槲寄生 (30)墨旱莲 (30)稻芽 (30)僵蚕 (30)十六画薏苡仁 (31)薄荷 (31)橘红 (31)橘核 (31)十七画藏菖蒲 (31)藁本 (31)檀香 (31)十八画藕节 (31)瞿麦 (31)十九画蟾酥 (31)鳖甲 (31)二一画麝香 (31).药材炮制通则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