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黄石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一、SWOT分析1、优势分析(strength)(一)区位优势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
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二)资源优势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
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
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
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
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
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
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三)客源优势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
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着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
(四)宏观优势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
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接待能力薄弱,政府的资金扶持有限,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旅游发展需要。
(2)资源同质化,竞争较大。
帕哈太克里乡旅游资源与色满乡的民族风情园资源同质化,竞争较大,为避免同质竞争,景区应另谋出路,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轻观光、重体验”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No.4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基于SWOT 分析法魏瑞安1,李志敏2,王琳瑛1(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750021;2.沙坡头区农业农村综合建设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755000)摘要为了深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卫市沙坡头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策略,推动沙坡头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何滩村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收集数据资料,运用SWOT 法,分析了何滩村的内部优劣、外部机遇与威胁,指出何滩村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地理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大于劣势,只要坚持谋划并落实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作为,就能助力沙坡头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SWOT;何滩村中图分类号F327;F592.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16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in Hetan Vill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Based on SWOT AnalysisWei Rui'an 1,Li Zhimin 2,Wang Linying 1(1.School of Agriculture,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2.Shapotou District Agriculture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Zhongwei 755000,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deeply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 Shapotou District of Zhon ‐gwei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Shapotou Dis ‐trict,taking Hetan Village as an example,through field visits to understand and collect data,SWOT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Hetan Village.The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Hetan Village ha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and advantages outweigh dis ‐advantages,opportunities outweigh threats.Actively act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help Shapotou District rural tourism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Key words :rural tourism;SWOT;Hetan Village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我国乡村旅游发SWOT分析————————————————————————————————作者:————————————————————————————————日期: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旅游管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王诺斯李俏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旅游风尚,其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了,但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造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繁多且复杂,本文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并基于此分析提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被大多数热爱旅游的人们所追捧。
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每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连呼吸纯净的空气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
于是,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被大众逐渐接受、认可及欢迎。
本文将利用SWOT 分析法对我国的乡村旅游从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两个方面对现如今中国乡村旅游业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才初见萌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的产物,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乡村基的SWOT分析乡村基是指以社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村地区为主要对象,依靠乡村个体和农村社会组织,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和居民智力活力,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业态、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提高乡村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
以下是乡村基的SWOT分析:1.优势:(1)资源优势:乡村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可以运用这些资源开展农业、旅游、生态等产业,提供发展乡村经济的有力支撑。
(2)市场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乡村休闲、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基可以凭借自身的特色文化、风景和产业,满足市场需求。
(3)政府政策支持:乡村基的发展符合国家的农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政策,并且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减免等,为乡村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劣势:(1)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滞后,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这给乡村基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人力资源匮乏:乡村基的人力资源相对集中在农业领域,缺乏有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限制了乡村基产业的发展。
(3)市场竞争压力:随着乡村基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涉足乡村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乡村基需要加强自身特色和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压力。
3.机会:(1)政策支持: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逐渐完善,政府提供了各种扶持政策和经济支持,为乡村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2)农村旅游热潮: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增加,乡村基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3)技术进步:科技进步为乡村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加速乡村基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效益和产业附加值。
4.威胁:(1)自然环境破坏:随着乡村基发展的加速,部分地区可能存在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的问题,这对乡村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基于SWOT分析的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4500字摘要:目前,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背景研究和宏观层面上的实现路径上。
在国家已经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前提下,各地更需要微观层面上的理论研究。
以凤凰村为例,对凤凰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运用SWOT研究方法,对凤凰村新农村建设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策研究。
毕业关键词:凤凰村;SWOT分析;新农村建设;对策中图分类号:F32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31-02一、基本情况西乡乡凤凰村位于乡政府的腹心地带,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 636亩,2006年全村总人口1 471,共427户,耕地面积2 018亩,其中:水田面积2 020,旱地68亩,人均耕地1.37亩,人均纯收入3 709元。
凤凰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通过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是单一的种植粮食不能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从2002年开始,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凤凰村逐步探索种植优质葡萄和优质稻,尝到甜头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优质稻,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600亩,每亩产值都在5 000元以上,其他水果和经济作物近100亩,粮经比例达到了2∶1。
二、凤凰村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区位优势明显。
凤凰村位于西昌市城郊,距西昌主城区12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礼太路(镇道)贯穿全村,雅攀高速公路与凤凰村六组临近,机耕道贯穿全村各社,交通便利。
2.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西昌市地处安宁河流域中段,是攀西地区的腹心地带,具有充足的光热、水、气资源条件;空气透明度好,年温差小,日较差大;由于冬温不低,春温回升快,所以还具有物候期早的优势。
凤凰村土壤肥沃深厚,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西昌市重要的水果、蔬菜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3.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与对策一、引言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现状和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方法,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农村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优势1. 自然资源优势中国农村地广人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
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2. 人力资源优势农村地区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廉,为发展农村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 农产品多样性优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多样,种植业和畜牧业发达。
农产品品种繁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劣势1.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产品质量问题由于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的不足,一些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造成了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3. 教育和科技水平低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的教育资源和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四、机会1. 农村旅游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对乡村风景和农耕文化的向往,农村旅游正在快速发展。
这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农产品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直接销售的渠道得到拓展,农村经济有机会通过电子商务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 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产业转移、农村金融等,农村经济有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五、威胁1.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劳动力减少的威胁。
2. 外部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各国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降低,农村产品面临国内外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威胁。
3. 生态环境下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扩大,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构成了威胁。
六、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乡村振兴前景的 SWOT 分析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中,乡村振兴成为全国瞩目的重要战略。
乡村振兴经过多年的推进,不仅关乎农村的命运,更关乎国家的发展进程。
本文将采用 SWOT 分析的方法,对乡村振兴前景进行全面剖析,以明确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优势分析首先,我国乡村振兴在政策支持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政府多次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包括突出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农村活力的措施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
这些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
其次,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农村人口基数大,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乡村振兴可以借助优质的农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同时,农村人口的基数庞大,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创业潜力。
另外,乡村文化传统和乡土特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优势。
乡村地域特有的文化元素和传统习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可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独特资源。
通过保护和挖掘乡村文化,可以激发乡村地区的内生动力,提升乡村发展的内涵。
二、劣势分析乡村振兴面临的诸多劣势因素也不容忽视。
首先,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劣势。
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保护不力,导致了农村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这对于未来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乡村振兴的另一个劣势。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相对较弱,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较城市地区较少,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这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另外,乡村人口外流和劳动力短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劣势。
在农村经济不发达、农业劳动收入低下的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选择到城市谋生。
这导致了乡村地区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乡村振兴面临着巨大的人才供应压力。
三、机遇分析乡村振兴面临着一系列有利的机遇因素。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和科技创新有望推动乡村振兴。
黄石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刘瑞雪张辛阳李迎征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22期摘要:采用SWOT分析法,对湖北省黄石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黄石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矩阵,旨在对黄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石市;SWOT分析;休闲农业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2-4737-03SWOTAnalysison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HuangshiCityLIURui-xue1,ZHANGXin-yang1,LIYing-zheng2,CHENLong-qing1(1.CollegeofHort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2.HuangshiAgriculturalBureau,Huangshi435000,Hubei,China)Abstract:AdoptingSWOTmethod,the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Huangshicity were analyzed,andonthisbasis,astrategicalmatrix was constructed,whichprovidedthenecessaryinsightfor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ofHuangshicity.Keywords:Huangshi;SWOTanalysis;leisureagriculture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1]。
基于SWOT分析的黄石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作者:庾君芳余铸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34期[摘要]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理清发展头绪,指出黄石乡村旅游应该实施增长型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遇,对抗劣势和威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统一规划、重塑旅游形象,强势打造黄石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关键词]乡村旅游; SWOT分析;策略[DOI]10.13939/ki.zgsc.2016.34.255乡村旅游随着经济的繁荣、市场的需求而迅速发展,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国家政策扶持使乡村旅游备受关注,广大农村地区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宜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黄石市乡村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黄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1.1 优势分析(strength)(1)承接华中腹地,区位优越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东南与上海、江苏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一水相牵,身居以南昌、长沙、武汉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两面与“九省通衢”的经济中心武汉紧密相接。
由于人们短假期的增多,1~2日的城市近郊旅游方兴未艾,较近的距离、快速顺畅的交通路网使黄石正处于环绕武汉的近郊旅游圈内,1000多万武汉市居民将是黄石旅游的重要客源。
(2)大交通格局成型,来往便利“十二五”期间,黄石境内形成综合运输网络总规模达6665.98公里,密度达145.45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铁路建设方面黄石市目前拥有黄石站、黄石东站、黄石北站、大冶北站、阳新火车站,每日往来高铁、动车多达四十趟;依托高速路网,京珠、沪渝、大广、杭瑞、福银、麻阳可四通八达。
大交通格局实现了黄石与外界的无缝对接,极大增强了旅游发展的可进入性。
(3)自然人文荟萃,乡村资源丰富黄石有着五千年的农耕史,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利用资源:①传统古村落规模庞大。
境内古村落达三十多处,其中阳新县玉堍村、阚家塘村、大冶市上冯村、刘通湾,阳新县枫杨庄、大田村清潭湾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②乡村民俗源远流长,特色节庆活动不胜枚举。
如:陈贵舞龙舞狮武术文化、果城里土主会、板凳龙、划旱船、玩龙灯、接太王等;③民间工艺卓越传承。
传统的尹解元石雕、阳新布贴工艺、刘晓红汉绣、卫银玲布雕画工艺等远近闻名;④特色美食备受赞誉,其中典型的代表有黄石港饼、金柯辣椒、阳新太子豆腐、大冶糊面、仙岛湖天然野菜等。
(4)乡村旅游初具规模,产业发展有基础黄石市旅游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辖域内磁湖风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初具规模,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客源影响力基础。
此外,黄石已经涌现出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龙凤山庄休闲农、大冶徐太庄、石田古驿生态农庄等。
举办了一系列乡村旅游主题节庆活动,如黄石市园林博览会、枫林油菜花音乐节等。
1.2 劣势分析(Weakness)(1)“光灰城市”刻板效应强,旅游形象需再造作为一个名牌的重工业城市,黄石市长期依托钢铁、建材等产业,已经形成固化了的经济体系和城市形象。
在世人心目中,黄石只是一个工业城市,其代表是钢铁、水泥、美尔雅西服、劲酒集团等,与旅游很难联系起来。
旅游收入、旅游人数等长期落后于湖北省内其他旅游发达地区。
(2)县域基础接待设施薄弱,旅游容量不足黄石乡村旅游的开发虽己经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与全国、全省其他县市发达乡村旅游相比较,尚处于起步阶段。
县内各乡镇虽有一些食宿接待设施,但仅能满足小部分游人的需要,一旦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或是接待大规模团队,就有些捉襟见肘。
(3)现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品位不高尽管黄石已经掀起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各式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但是乡村旅游产品种类仍然不够丰富,综合开发程度较低,民俗文化内涵挖掘较少。
现阶段,黄石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节庆、蔬果采摘、餐饮、观光园等,内容单一,形式趋同,缺乏个性和内涵。
黄石乡村旅游业仍未有效开发其丰富的风俗文化资源,未形成众人皆知的特色品牌。
所有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乡村节庆活动仅在黄石本地和周边区域范围内享有一定知名度。
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1)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护航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显著成效,近年来从省部至地方各级政府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制定相应政策,如,2007年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联合颁布《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13年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等,均明文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极大激发了全国上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热情。
(2)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逐年攀升旅游是在人们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闲暇时间充裕的条件下产生的行为。
从1996年开始,黄石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渐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2014年人均收入19358元,收入总量居湖北第二。
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增多,直接导致了日益强烈的公众的出游愿望。
本地及周边地潜在的强大消费群体将是黄石旅游业发展的坚实保障,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本地居民出游的理想选择。
许多家长有意带孩子回到乡村,了解农民生活农事生产。
短程游、近郊游在人们周末及节假日的出游方式中占据的比率越来越高。
1.4 威胁分析(Threat)(1)周边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目前,黄石和武汉市边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众多,如梁子湖新华农庄、黄陂农耕年华、大余湾、张公山寨等。
其中观光型产品居多,体闲、度假、参与等专项类产品缺乏,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例如,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农家乐,产品准入门槛低,服务项口缺少创新,难以形成独特旅游吸引力,彼此竞争加剧,导致效益下降。
(2)节事旅游季节性明显黄石市乡村旅游发展目前以节庆旅游为主导,生态节会系列完整。
在一定时间内吸引了不少眼球,聚集了较高人气,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但是节庆旅游季节性较强,难以给农户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如保安镇桃花节、金山店香李节、阳新园博会节会期间游人如织。
但花谢果落,人走茶凉,短暂的节庆期一过,迎来的是漫长的旅游淡季,许多节会经过了最初的新鲜期后,便淡出人们的视线,此时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得不到充分利用,这显然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2 基于战略导向的黄石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根据以上SWOT分析所得,黄石市乡村旅游的应该实施“增长型战略”,即: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遇,对抗劣势和威胁。
2.1 制定统一规划,防止恶性竞争继保安桃花节初尝甜头后,黄石各乡镇纷纷推出自己的花果主题活动:赏荷、采莲、香李等目不暇接。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各自为政的现状,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黄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全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区域分布、功能定位、配套政策等问题。
为有条件的村镇制定针对性的发展定位和指导,避免各乡镇之间的粗糙模仿和无序竞争建设,形成目标布局合理、区域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形势。
2.2 放大特色,鲜活旅游主题形象目前黄石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为避免市场形象模糊,应先声夺人,塑造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
通过富有感召力煽动性的话语来反映旅游地能给游客带来的利益和价值。
黄石旅游形象可提炼为“矿藏江南”:“矿”字是对黄石历史本底形象的延续,而“藏”可做zang,宝藏、矿藏之意,也可做cang,隐藏之意,蕴含了黄石山水“藏在深闺人未知”的隐逸和神秘,“江南”则是黄石山水田园的概括。
“矿藏江南”则运用近强定位的方法,将黄石的形象与江南类比,生动形象。
2.3 挖掘地域文化,丰富产品类型黄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文化的梳理和挖掘不足,导致众多的乡村旅游景区千篇一律,雷同性十分严重,大多数游客去就是“爬爬山、赏赏花、尝尝果、吃吃饭”,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黄石乡村旅游开发应对传统艺术、传统工艺、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既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文化品位需求,又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升乡村旅游内涵。
淡季开展会议会展旅游、农业科普游、素质拓展游,以充分利用闲置旅游接待设施,平衡淡旺季差距。
2.4 创新营销方式,塑造强势品牌鉴于黄石“光灰之城”的刻板形象认知,黄石旅游需以“矿藏江南”(备选)作为总体旅游品牌,选择区域内潜力旅游名片着力推广,通过多传统营销与新媒体营销的组合到达所有的目标受众。
让世人对黄石产生全新的认知,提高黄石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向往度、美誉度、忠诚度。
针对不同市场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和渠道,如针对有车族自驾车出行的相关需求给予充分的了解和满足,可大量投放车载广告,在有车族比较集中的地方提供免费旅游宣传资料,尽量减少游客搜集信息的成本。
2.5 三大效益结合,开发与保护并举采矿业的发展已经使得黄石境内不少山体“千疮百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对残缺的山体进行修复,还原青山本色。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黄石必将再次面临生态和环境的严峻挑战。
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筹兼顾,在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生态破坏带来的发展“瓶颈”。
3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黄石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的指引下,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前提,立足当地自然生态、乡土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类型,塑造差异化的旅游形象,培育市场辨识度高的乡村旅游品牌。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农业效益,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带动一方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树立和打造旅游业引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典范。
参考文献:黄石在线.[回眸“十二五”]构建新格局打造中部开放新高地[EB/OL].(2015-12-09).黄石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