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至2009年司法考试卷四试卷答案标准给分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8
2009司法考试真题答案【篇一: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强制性b.按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法与道德在概念上没有必然联系c.法和道德都是程序选择的产物,均具有建构性d.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正确答案:abd2、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正确答案:c3、《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
”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不忠于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
”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
”第十一卷第八十一条规定:“坚持苦行,纯洁如学生,凝神静思,凡十二年,可以偿赎杀害一个婆罗门的罪恶。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摩奴法典》的规定表明,人类早期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等其他规范是浑然一体的b.《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c.《摩奴法典》公开维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d.《摩奴法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法律精神不相符合正确答案:b4、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正确答案:d5、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
23.某地⽅性法规规定,企业终⽌与职⼯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某企业认为该规定与劳动法相抵触,有权作下列何种处理?A.向全国⼈⼤书⾯提出进⾏审查的建议B.向全国⼈⼤常委会书⾯提出进⾏审查的建议C.向国务院书⾯提出进⾏审查的要求D.向省⼈⼤书⾯提出进⾏审查的要求答案:B解析:我国的法律规范地位是宪法处于地位,法律次之,⾏政法规位列第三,再⼀次是地⽅性法规(包括民族地⽅的⾃治条例和单⾏条例),⾏政规章等。
关于⾏政法规、地⽅性法规、⾃治条例和单⾏条例的合宪性与合法性审查和监督,《⽴法法》第90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民法院、⼈民检察院和各省、⾃治区、直辖市的⼈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政法规、地⽅性法规、⾃治条例和单⾏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书⾯提出进⾏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审查、提出意见。
前述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政法规、地⽅性法规、⾃治条例和单⾏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书⾯提出进⾏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作机构进⾏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审查、提出意见。
”根据上述规定,本题所说的某企业是属于国家机关之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因⽽如果其认为地⽅性法规违反了其上位的劳动法,则依照⽴法法的规定,其有权向全国⼈⼤常委会书⾯提出审查的建议。
本题选B.24.某市某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业局管理的国有⼩砖⼚出售。
⼩砖⼚的承包⼈以侵犯其经营⾃主权为由提出⾏政复议申请,本案的⾏政复议机关应当是下列哪⼀个?A.市国有资产管理局B.市经济贸易局C.市⼈民政府D.区⼈民政府答案:C解析:依《⾏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对地⽅各级⼈民政府的具体⾏政⾏为不服的,向上⼀级地⽅⼈民政府申请⾏政复议。
对省、⾃治区⼈民政府依法设⽴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民政府的具体⾏政⾏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政复议。
2003年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解析——本资料由司考在线APP整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B.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D.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答案】B【考点】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和法产生的一般规律【解析】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即是权利义务观念形成,这是法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A选项正确;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已经上升到制定法的高度,已经不是单纯的习惯法了,而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法是习惯法,因此B选项不正确,应选;C选项正确;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而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标志着法的产生,因此D选项正确。
2.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答案】C【考点】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方法【解析】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本题中,公园的规定的目的无非是保证公园花木的正常生长,因此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属于目的解释。
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扩大解释,即扩充解释,这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涵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作出比字面涵义为宽的解释。
在本题,公园的规定只是“禁止攀枝摘花”,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很明显超出了公园规定的字面涵义。
因此,我们认为A选项也是可以的。
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答案】B【考点】法律保留的事项【解析】A选项,属于立法法第八条第二项规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B选项属于立法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的事项,可以由地方性法规加以规定;C选项,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第五项的规定,只能制定法律;D选项,属于基本经济制度,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第八项的规定,只能制定法律。
2003年司法考试民法真题分析1.★(03.卷三。
单。
1)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其应有部分各为1/3.为提高房屋的价值,甲主张将此房的地面铺上木地板,乙表示赞同,但丙反对。
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因没有经过全体共有人的同意,甲乙不得铺木地板B.因甲乙的应有部分合计已过半数,故甲乙可以铺木地板C.甲乙只能在自己的应有部分上铺木地板D.若甲乙坚持铺木地板,则需先分割共有房屋「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按份共有中的改良行为「解题思路和依据」首先根据《民法通则》第78条的规定,可以确定本题中甲、乙、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按份共有。
而在按份共有制度中,根据相关民法理论,应当区分处分行为和改良行为。
如果是处分行为,必须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如果是改良行为,则只要取得占有应有份额达到50%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即可。
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20条第3款规定,共有物之改良,非经共有人过半数,并其应有部分合计已过半数者之同意,不得为之。
而本题中铺木地板的行为不会改变标的物所有权的归属,因此肯定不属于处分行为,而应当属于改良行为,所以正确答案为B.「应注意的问题」我国民法条文中没有相关规定,只是在理论上探讨。
类似题目,未来考试一般不会再出。
重点还是掌握按份共有的处分行为的内容。
2.★★★(03.卷三。
单。
2)小女孩甲(8岁)与小男孩乙(12岁)放学后常结伴回家。
一日,甲对乙讲:“听说我们回家途中的王家昨日买了一条狗,我们能否绕道回家?”乙答:“不要怕!被狗咬了我负责。
”后甲和乙路经王家同时被狗咬伤住院。
该案赔偿责任应如何承担?A.甲和乙明知有恶犬而不绕道,应自行承担责任B.乙自行承担责任,乙的家长和王家共同赔偿甲的损失C.王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D.甲、乙和王家均有过错,共同分担责任「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解题思路和依据」根据《民法通则》第127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关于印发《广东省物价局、司法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粤价[2006]298号各市、县(区)物价局、司法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关于印发〈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61 1号)及原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关于印发〈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1999〕2255号)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广东省物价局、司法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司法厅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广东省物价局、司法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律师服务收费行为,维护委托人和律师事务所的权益,促进广东省律师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关于印发〈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611号)以及原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关于印发〈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1999〕2255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广东省律师服务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在广东省司法厅登记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收费行为。
第三条律师服务收费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
律师事务所应当便民利民,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服务成本,为委托人提供方便优质的法律服务。
第四条律师服务收费是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办理法律事务,向委托人收取的服务报酬。
律师服务收费属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分类管理。
广东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律师服务收费的基准价及浮动幅度由省物价局和司法厅共同制定(见附件)。
律师事务所应在规定的基准价及浮动幅度内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第五条律师事务所依法提供下列法律服务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二)代理行政诉讼案件;(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四)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五)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司法考试卷四真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20分,第3小题20分,共55分)(一)案情: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乙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约定交付了货物,但乙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
甲公司多次催要,乙公司仍不支付。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乙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问题:1. 甲公司请求支付货款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多久?2. 如果乙公司在诉讼中提出,甲公司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应如何处理?3. 乙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答案要点:1. 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请求支付货款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 如果乙公司在诉讼中提出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法院应当对质量问题进行审理。
如果货物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可以依据《民法典》第582条规定,减少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3. 乙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案情:李某与王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李某将自有房屋出租给王某居住,租期为一年,租金每月支付。
合同签订后,李某按约定交付了房屋,王某支付了首月租金。
但在租期届满后,王某未支付剩余租金,也未搬离房屋。
李某多次催要,王某仍不支付租金,也未搬离房屋。
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王某支付剩余租金并搬离房屋。
问题:1. 李某请求支付剩余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多久?2. 如果王某在诉讼中提出,李某交付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应如何处理?3. 王某未按约定支付剩余租金并搬离房屋,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答案要点:1. 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请求支付剩余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09年司考卷四D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于400字。
二、(本题22分)案情:甲和乙均缺钱。
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
"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
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
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家里没钱。
"甲在丙家吃饭过夜。
乙见甲长时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
甲一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
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地窖。
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
甲回家后想到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
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交乙保管,声称系从丙处所借。
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
乙未与甲商量,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
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
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请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件中甲、乙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本题21分)案情:杨某被单位辞退,对单位领导极度不满,心存报复。
一天,杨某纠集董某、樊某携带匕首闯至厂长贾某办公室,将贾某当场杀死。
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杨某死刑,立即执行,判处董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樊某有期徒刑十五年。
问题:1.如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杨某、董某、樊某均未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抗诉,对被告人杨某、董某、樊某的一审判决,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分别应当如何处理?2.如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杨某、董某均未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抗诉,樊某提出上诉,高级法院应按什么程序处理对杨某、董某的一审判决?理由是什么?3.如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杨某、董某、樊某均未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抗诉,但贾某的妻子对附带民事判决不服提起上诉,高级法院应按什么程序处理对杨某、董某的一审判决?理由是什么?4.被告人杨某经最高法院核准死刑并下达执行死刑命令后,下级法院发现杨某可能另案犯有伤害罪,对杨某应当如何处理?四、(本题22分)案情:2005年1月1日,甲与乙口头约定,甲承租乙的一套别墅,租期为五年,租金一次付清,交付租金后即可入住。
精品考试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及参考答案试卷四第一部分:简析题。
本部分共5题,75分。
一、(本题10分)案情:甲市人民政府在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城市公交公司)召开协调会后,下发了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明确:城市公交公司的运营范围,界定在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公交公司在城市规划区内开通的线路要保证正常运营,免缴交通规费;在规划区范围内,原由交通部门负责的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交由建设部门负责。
《会议纪要》下发后,甲市城区交通局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中止了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
田某、孙某和王某是经交通部门批准的三家运输经营户,他们运营的线路与《会议纪要》规定免缴交通规费的城市公交公司的两条运营线路重叠,但依《会议纪要》,不能享受免缴交通规费的优惠。
三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会议纪要》中关于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规定,并请求确认市政府《会议纪要》关于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
问题:1.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内容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什么?2.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3.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提出的确认甲市人民政府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的请求,是否属于法院的审理范围?为什么?二、(本题15分)案情:丁某系某市东郊电器厂(私营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厂长,2003年因厂里资金紧缺,多次向银行贷款未果。
为此,丁某仿照银行存单上的印章模式,伪造了甲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章,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名章,伪造了户名分别为黄某和唐某在甲银行存款额均为50万元的存单两张。
随后,丁某约请乙银行办事处(系国有金融机构)副主任朱某吃饭,并将东郊电器厂欲在乙银行办事处申请存单抵押贷款的打算告诉了朱某,承诺事后必有重谢。
朱某见有利可图,就让丁某第二天到办事处找信贷科科长张某办理,并答应向张某打招呼。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参考答案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参考答案一、(本题10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法规,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李某在行人较多的马路边询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身份证送何某伪造。
何某伪造后再由李某交给购买者。
李某和何某有分工和协作构成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共同犯罪。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解释》第9条规定,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题中李某使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办理了手机入网手续,造成电信资费损失3000余元,其行为符合该解释的规定,故构成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处理。
李某携带三角刮刀进行抢夺,构成抢劫罪。
李某妨害赵某履行公务,并将赵某刺成重伤,系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即按故意伤害罪处理。
李某携带凶器抢夺,已经构成抢劫罪,因此,不存在由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问题。
李某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并且数额较大,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3)冒用他人信用卡;(4)恶意透支。
二、(本题10分)陈某夺取摩托车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题中陈某因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而被两名加害人报复砍伤,在逃跑的过程中迫不得已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夺用丁的摩托车逃走,虽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较大的合法利益,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200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法学基础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负责。
3、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的刑事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三)的刑事案件。
4、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性、刑事违法性和性。
5、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6、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和行政相对人。
7、行政处罚的一般追究时效为,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8、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有以下几种:宪法、、地方性法规、规章、民族区域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我国政府承认或加入的国际条约。
9、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和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10、我国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年,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年。
11.保证的方式依担保法的规定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保证,另一种是保证。
12.在行政诉讼中,对于第一审未生效判决的上诉期为日。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时效是一种法律事实。
()2、甲、乙订立房屋购买合同,只有甲、乙两人就房屋的过户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该合同才能生效。
( )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审合议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
( )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 )5、根据公司法规定,只有国家和集体才可以成立独资公司。
( )6、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7、我国国籍法在廓台国籍的赋予上采取出生地主义原则。
( )8、为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而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 )9、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后者的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 1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同提起行政诉讼。
2003年至2009年司法考试卷四标准答案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四参考答案一、参考答案要点:(本题20分)1.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法的现代化、中国法的现代化、中国法治现代化);(9分)2.中国法治现代化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6分)3.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思想基础,是指导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指明了政治方向、明确了历史使命、提供了科学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5分)二、参考答案:(本题22分)一、关于甲的行为定性(共13分)甲在着手盗窃丙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丙的行为(1分),甲的犯罪目的是取得财物(1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1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1分),应适用升格的法定刑。
(1分)甲的杀人、抢劫行为,都与乙无关(1分),甲乙之间没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1分),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成立共犯(1分);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给乙,不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1分)。
甲两天后回到丙家,打开保险柜试图窃取丙的钱财的行为,属于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一部分(1分),不单独构成盗窃罪(1分)。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只有在案发后没有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能成立自首(1分)。
本案中,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再归案的,即便如实供述也不能成立自首(1分)。
二、关于乙的行为定性(共9分)乙事先的提议甲并未接受,当时没有达成合意,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1分)。
甲的抢劫行为属于临时起意,系单独犯罪(1分),不能认为乙的行为构成教唆犯(1分)。
乙不成立教唆犯(1分),当然就不能对乙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
在甲实施抢劫行为之时,乙已经离开现场,与甲之间没有共犯关系(1分),乙没有帮助故意(1分),也缺乏帮助行为,不成立帮助犯(1分)。
甲套问乙打开保险柜的方法,将丙的储蓄卡、身份证交乙保管时,均未告知乙实情,乙缺乏传授犯罪方法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故意(1分)。
乙去商场购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1分)。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参考答案:(本题21分)1.(1)对杨某来说,中级法院在上诉、抗诉期满后三日内报请高级法院复核(1分)。
高级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法院核准(1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发回重新审判(1分)。
(2)对董某来说,中级法院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应当报请高级法院核准(1分)。
高级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1分);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发回原中级法院重新审判(1分);认为原判量刑过重的应当依法改判(1分)。
(3)对樊某来说,中级法院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应当交付执行(1分)。
2.高级法院应按二审程序对杨某、董某的一审判决进行审查(1分)。
理由是:杨某和董某、樊某系共同犯罪(1分),一审法院进行了全案审理一并判决(1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二审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1分),一并处理。
(1分)3.高级法院应按死刑复核程序处理对杨某、董某的一审判决(1分)。
理由是: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其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可以独立提出上诉(1分),按最高法院的解释,如果只对民事部分提出上诉,其效力不影响刑事部分的效力(1分),高级法院对杨某、董某的死刑判决不适用二审程序(1分),而应按死刑复核程序处理(1分)。
4.下级法院应当停止执行(1分),并且立即报告最高法院(1分),由最高法院作出裁定(1分)。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停止执行死刑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四、参考答案:(本题22分)1.为不定期租赁(1分)。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当事人未采取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1分)。
乙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当在合理期限前通知承租人(1分)。
2.(1)甲有权要求乙在合理期限内维修(1分)。
乙未履行维修义务,甲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乙负担(1分)。
(2)甲的维修属于无因管理人的行为,由乙承担其支出的必要费用(1分)。
瓦片质量问题不影响乙对该项义务的承担。
(1分)(3)因维修影响了甲的使用,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延长租期(1分)。
但装修期间不在延长租期的范围。
(1分)3.(1)甲丁之间属于无名合同(1分),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并可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1分)例如,费用承担问题适用赠与合同的规则,完成工作问题适用承揽合同规则。
(1分)(2)应由丁承担(1分)。
因为丁为雇主,应对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1分)。
4.乙可以要求甲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1分)。
理由是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装或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1分)。
5.无权(1分)。
造成第二次漏水是甲自身的原因,乙无过错,因此损失应由甲自行承担(1分)。
6.丙有权对乙主张自己基于原租赁合同对该别墅的承租使用权(1分)。
因为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间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1分)。
7.丙有权请求戊返还原物(1分)。
因为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是合法占有人,有权请求侵占人返还原物(1分)。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五条,《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物权法》第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五、参考答案:(本题20分)1.根据本案情况,当事人应当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因为双方的仲裁协议无效(1分)。
但刘某向M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何某未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异议的,仲裁协议有效,当事人可通过仲裁解决纠纷(1分)。
2.仲裁员的回避应当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1分);重新进行仲裁程序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协议的效力由仲裁委员会决定(1分)。
3.(1)仲裁委员会直接指定首席仲裁员是错误的(1分)。
因为只有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在规定期间内没有选定首席仲裁员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才能指定仲裁员(1分)。
(2)仲裁员回避后,仲裁委员会主任直接另行指定一名仲裁员是错误的(1分)。
因为仲裁员回避后,仍应当由何某选任仲裁员,只有在何某委托仲裁委主任指定或者在规定期间内没有选定仲裁员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主任才能直接指定(1分)。
(3)仲裁庭继续进行仲裁的做法是正确的(1分)。
理由有二:一是即使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也只能在第一次开庭前提出,在此之后提出不影响仲裁庭的审理;二是仲裁员回避后的程序进行问题由仲裁庭决定(1分)。
4.(1)刘某应当向乙市中级法院或丙市中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分)。
因为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对仲裁裁决的申请执行,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1分)。
(2)何某应当向甲市中级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1分)。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仲裁裁决的撤销由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1分)。
(3)受理执行的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1分)。
甲市中级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的,受理执行的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甲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何某撤销仲裁申请的,受理执行的法院裁定恢复执行(1分)。
5.如法院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且仲裁庭重新仲裁的,法院应裁定中止撤销程序(1分);仲裁庭拒绝仲裁的或仲裁庭未在指定的期间内开始仲裁的,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1分)6.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也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1分)。
因为,一方面原仲裁协议和管辖协议都是无效的,另一方面,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原协议即已失效,只能重新达成协议方能申请仲裁(1分)。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九条六、参考答案:(本题20分)1.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在地的法院管辖(1分)。
本案的被诉行政行为由乙县林业局作出,故乙县法院具有管辖权(1分)。
如高某经过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改变原处罚决定的,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基层法院也有管辖权(1分)。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应当对撤销没收决定请求与赔偿请求分别立案(1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行政赔偿的请求进行单独审理或对二项请求合并审理(1分)。
3.省林业厅制定的《林产品目录》是根据地方性法规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不属于法院应当依据或者参照适用的规范(1分),但可以作为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的事实依据之一(1分)。
4.高某运输的松香不是"非法财物"(1分)。
因为高某具有加工、收购、销售松香的主体资格(1分),也向甲县工商局缴纳了松香运销管理费(1分),因此对该批松香享有合法所有权,不能将该批松香认定为"非法财物"予以没收(1分)。
5.(1)《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均未将木材以外的林产品的无证运输行为纳入行政处罚的范围(1分),也未规定对无证运输其他林产品的行为给予没收处罚(1分)。
A省地方性法规《林业行政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扩大了《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应受行政处罚行为以及没收行为的范围(1分),不符合上位法(1分)。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规则,法院应当适用《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