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几年来日本与周边邻国在岛屿问题上关系紧张4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根本症结与现实困境中日的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世界资源的日渐萎缩,钓鱼岛问题就日渐紧张,其中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日本对钓鱼岛资源的窥视,强行占领钓鱼岛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近由于钓鱼岛的争端问题国内各地都有游行示威抗议的人,让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众人的眼前,这是2005年后又一次保钓运动的高潮。
这次的起因是由于钓鱼岛撞船事件,然而船长回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人看不明白了——中国爱国者自费出海保钓,被警察劝回;外交部发表了日本必须道歉的声明,然后没了下文;接着就是10月份的国庆,在一片欢歌笑语气氛和沸沸扬扬的房价调控新闻之后,大家都忘了有这回事,然后,日本青年又来华看世博会了。
仿佛又什么也没发生。
我估计大多数中国人都和我一样,对于钓鱼岛,认识是相当陌生的。
很多人支持保钓,很可能就是因为事情牵涉到“日本”两字而已,对于他们要保护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了解太多。
1.位置、归属与管辖钓鱼岛的位置,是很微妙的。
一言以蔽之,它属于广义上的中国,但是,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的管辖范围,因为它隶属于XX省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
以下为来自Wiki百科的资料:“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XX的大陆性岛屿。
钓鱼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XX本岛面积。
钓鱼岛列岛(Diaoyu Islands)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XX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XX岛的附属岛屿。
北方四岛:详解日俄积怨四百年的来龙去脉2010年11月01日 11:25 时代周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6条俄罗斯士兵在北方四岛附近海域巡逻。
/ 本报图片库本文摘自《时代周报》2010年10月14日第100期,作者:张子宇葛晓光马欢,原题:《北方四岛:日俄积怨四百年》“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却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
”俄罗斯总理普京的这番言论风传于网络之间。
而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近日将视察与日本有主权之争的北方四岛。
回顾北方四岛的历史和日俄两国围绕这几个岛屿展开的明争暗斗,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关于领土争端的某些剖面以及可能的结果。
在西太平洋上,有一条天然的岛屿链,它自俄罗斯的千岛群岛起,经日本列岛和中国台湾,再延伸至东南亚诸岛。
在这条岛屿链上,有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说是俄罗斯进入太平洋的门户,这便是北方四岛。
所谓北方四岛,即位于千岛群岛以南与北海道东北部之间的四个岛屿—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
由于它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而日本则称之为“北方四岛”。
关于这四岛的所有权,日俄两国争执了近四个世纪,但始终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近日爆发的日俄外交危机不过是两国历史恩怨的新注解。
视察风波背后近日,俄罗斯方面传出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借赴日参加APEC会议之机视察北方四岛。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科利福德·盖狄(Clifford Gaddy)告诉记者:“如果梅德韦杰夫登岛巡视,此举对日本的冲击力将不言而喻。
”“梅德韦杰夫显然是为了向国际社会强调北方四岛是俄罗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日本亮出强硬立场。
这种行动将会刺激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本来就已经脆弱的神经,特别是使日本政府近年来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作出的种种努力大打折扣。
日本政治家为了保持支持率,必然会对梅德韦杰夫的登岛计划作出激烈反应,但这种语言上的威胁很难真正付诸实践。
”山东大学学者焦佩分析道。
中日双方对钓鱼岛权属争端的主要分歧1、中日在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上的立场中国方面的坚定立场是: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主要基于四个理由:(1)地理因素。
钓鱼岛群岛位于毗连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东南沿海大陆架边缘,南接2000 多米深的冲绳海槽。
因此这些岛屿是“大陆型”,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2)历史因素。
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了这些岛屿,在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及中、日、琉的一些图志中都载明了这些岛屿属于中国;(3)使用因素。
中国渔民长期以来即在此海域捕鱼,利用岛屿避风。
明清两代册封使皆利用这些岛屿作为航标。
(4)国际法因素。
钓鱼岛群岛无疑应包括在1895 年的中日《马关条约》范围之内而由中国割让给日本。
战后,日本理应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有关条款,将这些岛屿归还中国。
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和1971 年的日美《归还冲绳协定》丝毫不影响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与此相对,日本立场是:坚持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其主要依据也有四个:(1) 地理因素。
钓鱼岛群岛(日称尖隔列岛)始终是构成日本南西诸岛的一部分的,而不是包含在中日《马关条约》中第 2 条得自于中国清朝割让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之内。
(2)历史因素。
钓鱼岛群岛是日本政府在明治十八年(1885 年)以后,通过对该岛再三进行过现地调查,慎重确认该岛不单是无人岛,且无证迹说明属于清国所有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 年)1 月14 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于该地建设标桩,正式将其编入日本领土的;(3)条约因素。
日本政府称,1951 年的《旧金山和约》未将“尖阁列岛”(钓鱼岛)包括在根据该条约第二条日本应放弃的领土之中,而是根据第三条置于美国行政管辖之下。
所以,根据1972 年 5 月15 日生效的《归还冲绳协定》,日本恢复对这些岛屿的“完全”主权,在美国管辖时期,日本只是保留对它们的“剩余”主权;(4)国际法因素。
日本是依据国际法中“无主地先占”的原则行事的,并连续地、和平地对钓鱼岛实行了有效统治。
日本坚持认为北方四岛是属于日本固有的领土的依据是
北方四岛是日本领土,日本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北方四岛早在1855年左右就被并入日本的版图中,算得上是旧日本帝国主义时期的领土。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北方四岛被苏联政府占领,这就是引发今天日俄岛屿争端的根源。
1945年,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中明确要求:盟军占领日本后,需将南千岛群岛,也就是北方四岛置于苏联的控制之下。
后来苏联红军参加对日作战,果然亲手夺取了北方四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接手了北方四岛。
日本政府前后数十次与俄罗斯联邦进行交涉,甚至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希望收回北方四岛的管辖权,但均被普京以各种理由拒绝。
日本政府之所以如此想要北方四岛,正是因为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北方四岛位于俄罗斯和日本两国边界处,最近的地方距离日本北海道只有60多公里远。
考虑到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在北方四岛上增加装甲部队和导弹,理论上可以直接打击日本的本土,造成巨大伤亡。
北方四岛问题对日本政府而言就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让日本全国寝食难安。
再者,北方四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存量,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列岛而言极具吸引力。
如果日本能够收回北方四岛,就可以减少对中东能源的依赖,不必再维持漫长而脆弱的石油运输线。
俄罗斯政府早就看穿了日本的这点小心机,所以在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上始终咬住不放。
相对于日本,俄罗斯联邦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俄罗斯和日本对于北方四岛的归属权各有自己的说法,虽然日本更加占理,不过俄罗斯的实力太强,而且目前北方四岛在俄罗斯人手中,日本也不敢太过分。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5篇第一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导语不知道用“狼烟四起”,“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古诗来形容当前我国周边形势恰当否,但我国周边形势严峻是不争事实。
有人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
打开世界地图一看,猛然一惊,原来我们面对的现实真的很严峻。
从黄岩岛事件到越演愈烈的南海争端,从中日钓鱼岛问题到最近的中印边界对峙,一系列的事件对我国家安全提出挑战,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或相近。
而主要的核大国在中国周边就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于朝鲜都有核武器。
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
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
我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
四邻和则周边稳;周边稳则中国安;周边乱中国损。
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中国周边”的涵义和特点(一)“中国周边”的内涵狭义的理解: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地区。
(陆地邻国14个)广义的理解:是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包含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这六块区域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
隔海相望是6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日本、韩国陆地邻国14个: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朝鲜和越南14个。
陆地边境线超过2.2 万公里。
“周边”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邻国”或者“邻海”的范围,也远远超越以传统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地理阀阅。
“周边”是在给定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前提之下,相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纵深地带而言,与国家战略利益高度相关、国家力量可以控制和辐射的边境地区,与外部国家或力量直接相邻或关联的环陆海空间以及此空间中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环境等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组合。
当今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发生领土争端,主要集中在钓鱼岛和南海岛礁主权归属问题上。
有中国军方人士曾说:中国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我们决不打第一枪,在我国周边打仗,我们谁都不怕。
此言不虚,按照目前中国的军力远当在日本自卫队之上,和越南、菲律宾等的军事实力比较,优势有着几个量级。
因此,即使中国使用武力夺取争议岛屿主权,也不过是快刀切豆腐。
那为什么不出手呢?因为中国必须要衡量使用武力的利弊得失,而且当前国际对武力解决争端有很大制约力,其中美国军事力量是重要因素。
使用武力解决岛屿争议会带来的利益:1、中国可立即恢复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的主权,获得这些岛屿及相关海域的实际控制2、在第一岛链上打开了缺口,拥有自钓鱼岛水道直通太平洋的便利;实际控制全部南海。
3、立即拥有了南海(储量约2170亿桶)的油气资源及其他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权,可极大缓解我国依赖石油进口的压力,可极大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4、拥有控制东海、南海海上通道的潜在能力,具有巨大的海洋战略利益。
当然还他利益和好处,但是,武力夺取岛屿主权,带来的危险可能更大。
人们曾说中东是战争的火药桶,但近来不少人说南海局势牵动了世界神经。
那么武力夺岛会对中国带来那些危害呢?1、与周边国家矛盾激化,中国和平发展将名存实亡。
同中国有岛屿主权争端的国家不止一两个,它们在岛争问题上利益一致。
如果中国用武力夺取领土,在我们认为是保卫主权的合法行为,可是它们并不这样认为。
它们必然会在全力反华的同时,鼓动其他国家一起对抗中国。
而那些与中国有矛盾或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国家也就会拉开与中国的距离,随时会与中国激化关系。
这样,中国将面临国际环境恶化,很难保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2、如果动武,某些小国必然抱团华反,更紧地投靠美国。
一旦开战,对方会倾尽全力与中国作战,中国也会摧毁敌方2/3以上的军事实力,但不可能攻击对方的本土和彻底摧毁其军事力量。
我国的军事家们一直预测:美国不会与中国直接进行军事对抗,为了自己利益,它不会为这些小国去火中取栗,而会躲得很远。
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法律问题,并分析其解决前景。
本文阐述了钓鱼岛争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接着分析了该争端的法律问题和挑战,然后提出了通过国际仲裁解决该争端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总结了中日双方在解决钓鱼岛争端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呼吁双方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中日钓鱼岛争端是涉及两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敏感问题,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法律问题,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双方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分歧。
尽管双方曾多次进行谈判和磋商,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目前,该争端已对两国的经贸关系和地区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国际法框架下,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国际法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侵犯他国领土主权。
然而,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双方都主张拥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这导致了法律上的冲突和困境。
该争端还涉及到海域划界、海洋权益等复杂问题,给国际仲裁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国际社会普遍倡导通过国际仲裁方式来解决。
国际仲裁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对涉及多国利益的问题进行裁决的一种机制。
它具有公正性、透明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化解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国际仲裁:一是建立中日双边对话机制;二是借助多边调解平台(如联合国等)。
中日双方在解决钓鱼岛争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和协商,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同时,双方也应该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避免采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行为。
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将是最佳的选择。
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前景。
通过国际仲裁将是解决该争端的最佳途径之一。
我们相信,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中日双方争议】O中方有理有据一、钓鱼岛自古便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是钓鱼岛最原本的发现者,比日本人于1884年首次登陆钓鱼岛早了500年。
二、日本暗自霸占钓鱼岛清朝时期,中方已经对钓鱼岛有实质控制,而《马关条约》中割让的领土不包括钓鱼岛,日本在《马关条约》签订前3个月自行将这些岛屿划归给冲绳县管辖,属于暗自霸占。
三、日本战败后应归还钓鱼岛1943年《开罗宣言》载明,日本应将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其中,台湾指台湾本岛及其周边岛屿,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包括在内。
O日方强词夺理一、中国从未对钓鱼岛有实质控制日本从1885年开始调查钓鱼岛,之后宣称根据国际法规定其为无主土地,中国在1985年前根本没有对钓鱼台有实质控制,所以不构成主权问题。
二、中国从未对日本行为提出异议马关条约中割让的岛屿中虽不包括钓鱼岛,但是从1885年至1971年的数10年间,对于日本将钓鱼岛划为国有领土,中国三届政府从来没有表示反对,所以自然转换主权是妥当的。
三、钓鱼岛并非日本放弃领土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中,并未将钓鱼岛包含在日本放弃领土范围之内,而是在联合国托管范围之内。
战后钓鱼岛交由美国管治;1971年,美国根据归还冲绳协定将其管治权归还于日本。
【交锋篇】日本“蚕茛”钓鱼岛当地时间2012年4月16日右翼人士石原慎太郎在美演说时宣称,为守卫日本领土,东京将计划“购买”钓鱼岛,并称这是“为国家做贡献”。
4月17日,石原在演说中明言已就“购买”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事宜与“所有权拥有人”进行了磋商,双方已通过代理人达成“基本买卖协议”。
4月27日,石原慎太郎称,东京都政府已设立捐款账户,发起“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
他表示,自他宣布购岛计划之后,许多日本人都愿意捐款。
7月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国会表示,目前政府已开始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将钓鱼岛国有化的程序。
9月5日,日本媒体称,日本政府已经就“购买”钓鱼岛事宜与“岛主”栗原家族达成买卖协议,以20.5亿日元的价格正式“收购”钓鱼岛及其周边的3座岛屿。
论日东海争端问题的实质东海是由中、日、韩三国环绕的半封闭海域。
总面积达77万平方公里。
东海大陆架自中国大陆东岸平缓向东倾斜,直至坡度很陡的冲绳海槽。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处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称“尖阁列岛”)周边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日两国间关于东海的海底资源以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争端浮出水面。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中日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日渐突出。
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代的到来,双方围绕及东海海洋权益及鱼岛主权的争端愈演愈烈。
中国在东海问题上的主张:根据大陆架为大陆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沿海国可以在其领海或经济区以外,根据具体地理条件,合理地确定在其专属管辖下的大陆架的范围,其最大限度可由各国共同商定。
但是不应该把中间线或等距离规定为必须使用的唯一方法,也不应该把这种方法作为划界的一种原则。
日本在东海问题上的主张:主张、建立矿区等都是以中间线为基础的,试图通过这些行为造成以中间线为界的既成事实。
其实:中日两国间在东海问题上的争端主要包括东海海底油气资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以及东海海域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之争。
一、中日东海争端实质是主权与资源之争。
冲绳海槽从日本九州开始,紧贴琉球群岛西侧成弧状向西南延伸至台湾附近。
冲绳海槽属过渡形地壳,两侧地质构造截然不同。
东侧为琉球岛弧,沉积物与琉球群岛相同,而西侧则为一个稳定的大陆沉降盆地,其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中国长江。
冲绳海槽构成我国东海大陆架和琉球岛架的天然界限,理应作为两国划分大陆架疆界的事实依据。
冲绳海槽的存在使得东海不适合中间线,因为中间线平分的两个海岸间的距离,而没有平分两国的权利重叠区域。
而日本认为,冲绳海槽只是两国大陆架连续上的偶然凹陷,在划界中应该忽略,认为中日两国是共大陆架。
据《公约》第76条,大陆架的权利基础是自然延伸和距离标准,自然延伸占主导地位,距离标准只是为了平衡权利而已。
所谓北方四岛,主要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
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因其自然资源丰富,所以领土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
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俄国库页岛南部。
1.1942年美英苏签订《雅尔塔协定》,指出“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2.同年8月,苏联派兵占领了国后、择捉、色丹和齿舞四岛。
3.1946年2月,苏联单方面宣布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及齿舞、色丹两岛并入苏联版图,日本朝野对此不予承认。
4.1956年10月19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联合宣言,苏联同意在缔结和平条约后,把北方四岛中的齿舞、色丹两岛交还日本。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
5.如今,俄方主张,根据苏联和日本1956年签署的《日苏联合宣言》,俄只能以签署和平条约为条件将齿舞、色丹两岛归还日本。
由于双方互不让步,两国至今未能签署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和平条约。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
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
报道说,梅德韦杰夫在国后岛视察了当地的地热发电站。
他随后还视察了当地的几处建筑工地,并与岛上民众会面。
继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本月初登上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后,日俄两国就这一争议群岛的角力就不断升级,引发媒体密切关注。
日本媒体11月18日报道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计划在北方四
岛建设大型军港。
此消息一出,也引发日本方面高度紧张。
简答题 : 试分析为什么近几年日本同周边国家在岛屿问题上持续紧张.
答:
近年来,日本与周边国家在存在争议的岛屿问题上摩擦不断,中日钓鱼
岛、韩日竹岛、俄日北方四岛等危机不断加深,日本在国内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
下,仍然不断扩充军力,把自己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到风口浪尖上。日本作为一
个国土面积并不大的岛国,它为什么有那么肥的胆子敢去挑衅比他身强体壮的邻
居,他们的底气究竟源于哪里。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浅见。
(1)日本对于在二战中受到的血腥教训的反省至今不彻底,军国主义有所抬
头。从历史上看虽然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但实际上在保持日本天皇权威等问题
上带有一定的保留; 而且盟军在日本大规模消灭日本法西斯的军事行动前, 日本
已宣布投降, 在客观上保留了日本本土的法西斯势力。从而不如德国那样, 消灭
法西斯比较彻底。从日本国内来看 在美国的纵恿和扶植下, 日本政治势力和政治
思潮逐步向右转; 日本统制经济体制和所谓“日本精神”在追究经济高速增长中
被美化和神化, 没有彻底划清法西斯和政治民主、经济侵略和经济民主的界线,
从而为垄断资本统治的右翼势力提供了物质的、管理体制的和思想舆论的基础。
总的来说,日本就是在二战中受到的教训不够深刻,没割到肉没感觉到痛而已。
看他们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慰安妇以及购岛捐款行动等等的事件就知道了,他们
的反省能深刻到哪里去?二战以来日本致力于发展经济,经济科技都得到了巨大
发展。有了经济实力作基础,日本的军国主义心理又开始发酵了。
(2)周边的国家近些年来的经济都蒸蒸日上,各国更加重视开发海上的经济
价值,日本倍感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岛屿的经济、军事价值也日益显
现出来,受到各国的重视。一般的岛屿都位于几个国家之间,不是水上航运要道,
就是资源盛产地,亦或是作为情报监督的军事要地。拥属国还可以围绕岛屿划出
专属经济区,维护岛屿上的直升机的停机场,包括修建一些海洋研究的设施,近
几年对岛屿的开发更是逐渐升级并优化。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需求驱动下,各国
势必更加重视对岛屿的主权控制,捍卫主权的态度越发僵硬。日本也一样,就算
明知道自己的理论依据站不住脚,也要费尽心思制作些麻烦出来拖延解决纠纷的
时间,还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到处唠叨,企图把问题国际化。面对周边国家
的日益发展壮大,日本害怕会失去对三个岛屿的非法控制,这种威胁感在右翼分
子的煽动下变得日益紧迫。
(3)日本近些年遇到了经济瓶颈,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掠夺经济利益以缓解这
一问题。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如今国内经济萎靡不振,经济发展
也是举步维艰。岛屿海洋是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的,日本人一直对此虎视眈眈。
这有点类似20世纪日本发动法西斯战争的背景,想掠夺他国的利益来发展本国的
经济。这种低迷的经济环境为日本的右翼势力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军国主义阴魂
不散。
(4)日本政府想通过岛屿之争转移民众对其失误政策不满的视线。小泉执政
3年多来,在解决国内问题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他提出的一些改革方案还
导致自民党日益失去传统的政治地盘。与此同时最大的在野保守政党民主党的
实力却不断上升,自民党对此产生强烈的危机感。 小泉政府在钓鱼岛和独岛等问
题上大打“主权牌”的动机既是一种所谓“爱国主义”的政治做秀,以巩固右
翼势力对自己的支持借“矛头对外”来转移公众对他国内政策失败的注意力,
使得近年来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抬头,在成功的掩去了日本政府政策漏
洞的现状的同时,又激起了民众的爱国情绪,挽回了自民党的民众支持。
(5)日本面临严峻的土地资源危机。日本是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总人口1.278亿,耕地资源不足,人口生理密度(人
口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值)高达305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日本由于人均
耕地资源不足,这导致日本产生不安的感觉。同时,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国内民众渴望自己有可以安定的生活,加上近两年来地球
地震比较多发,比如汶村大地震、日本大地震······ ,这些无不拉紧日本人的
神经,从政府到人民都感到神经紧张,对土地的欲望更加强烈。日本之所以花费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岛屿争端问题已经成为日本国内政治力量涨落的关键
因素,最根源的问题是他们饱和的人口、狭小的国土以及有限的资源。日本曾是
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与中国、南朝鲜、前苏联都有领土的主权的争端,这些领
土在历史上都曾被日本统治过,自从二战结束后,日本做为一个战败国,不得不
退出。日本经过了60年的后有重新昌盛起来,从而有开始岛屿之争。
(6)附和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日本二战后受到美国的恩宠,是美国忠实追
随者,美国显然也很照顾这位小弟。从独岛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就可以看出,
美国是偏向日本,有意在和约中模糊领土边界问题,以便日本日后发起“主权要
求”。因此在岛屿之争中,美国不断煽风点火,使东亚自贸区进程受阻,而相对受
益的自然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日美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共
同利益狼狈为奸,一拍即合。有了美国撑腰的日本在岛屿争端问题上如虎添翼。
从日本围绕各岛屿的动作,不难看出日本政府的别有用心,为了将各种可能的岛
屿纳入其囊中,不惜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法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还不忘了将
其美国拉进来助威,试图阻止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反制措施。美国最近也不忘围绕
中国周边,挑动一系列紧张关系,并借此加紧军事部署,顺便充当中间裁决者,
企图主导西太平洋地区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