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同步阅读:国王和大臣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展示台。
智慧与力量从前,有个大力士,见人就夸自己力大无穷。
有一天,一个聪明人要和他比力气。
大力士嘲笑他说:“舞文弄墨,我不行,要比力气,你可不是我的对手。
”聪明人(淘掏)出块手怕,说:“人不可貌(像相),海水不可斗量。
谁能把手帕扔到墙外去,就算谁的力气大。
”大力士不以为然,夺过手帕用力朝围墙外一扔,没想到手帕又飘了回来。
他使出吃奶的力气连扔了几次,都没能成(工功)。
聪明人说:“别白费力气了,看我扔吧!”他捡起一块石头,裹在手帕里,随手一扔就扔过墙去了。
大力士正在发愣,聪明人对他说:“力量要用在点子上,光凭蛮劲是不行的,力量只有与智慧结合在一起才是无敌的。
”1.用“\”画去文中不合适的字。
2.请你说说,聪明人是怎样把手帕扔到墙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聪明人最后对XXX说了什么话?请你用“____”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①人不但要有强壮的体质,还要有伶俐的大脑,做事情不但要有气力,还要有智慧,二者联合才干事半功倍。
②做事情不只要有力气,还要勤奋勇敢才能无敌。
XXX、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戴眼镜①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féng)补(bǔ)衣服,它就问这是为什么,妈妈和奶奶都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②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迷迷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ùn)眼花,差点摔(shuāi)跤(jiāo)。
它高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③猴妈妈晓得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需求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
”④事情每每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本人不肯定合适。
1.短文共有_____个天然段。
2.小猴的妈妈需要戴______。
小猴戴上妈妈的眼镜,觉得________。
3.体会第②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的语气。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画、奖、拿”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分不同角色的语言,分角色朗读对话。
3.能用上“得意”“伤心”“满意”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4.能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聊“画”导入,认识人物1.(出示“画”的古文字)猜猜这是什么字?想到了什么?师讲解:上面的演变为“聿”(yù),指手执毛笔;下面的指分界符号。
本义是用毛笔描绘地图,显示地界。
出示演变图,比较识记。
指导写“画”:横短稍倾斜,“田”上宽下窄,画字框内收。
2.引出一位特别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
相机识字:“玲”是形声字,“令”表读音,“”表义,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
3.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
教学伊始,教学“画”字时还原汉字的图画感,形象直观地教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识字基础上揭题,让学生有自主阅读课文的愿望。
)二、图文对照,梳理心情1.出示打乱顺序的三幅画:“修改前的画”“被水彩笔弄脏的画”“修改后的画”。
听录音,根据课文内容为三幅排序。
2.图文对照,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这三幅图可以分别和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对应,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圈画出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
3.自由交流,在相应的下方出示词语:得意、伤心、满意。
4.说话练习: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给排序,为理清情感线索做铺垫。
情感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学生借助情感线索梳理文脉,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三、品读语言,深入感知1.端详作品,感受“得意”。
(1)出示第1自然段和玲玲的作品,理解“端详”。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有一只肥胖的大熊,依仗自己力量大,专门欺负别人。
一天,大熊看见农夫在树林旁的空地上种萝卜,就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说:“听着,长出地面的全归我!”秋天到了,农夫扛着铁锹(qiāo)来把萝卜。
他把萝卜叶子给了大熊,然后把出地下的萝卜,装上手推车回家了。
大熊咬(yǎo)了几口萝卜叶子,说:“一点儿都不好吃,我上当了。
”它连忙追上农夫,粗声粗气地说:“下次不管你种什么,我要地面下的,你拿长在地面上的。
”第二年,农夫种了麦子。
收割时大熊又来了,农夫把麦子根给了大熊,把麦子装上车,拉回去了。
大熊看着那一大堆麦子根,叹口气说:“唉,我又上当了!”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选词填空。
高兴大摇大摆五颜六色(1)大熊(______)地走过去。
(2)小朋友(______)地拍着手。
(3)妈妈买来了(______)的绒(róng)线。
4.读了这个小寓言故事,我知道了萝卜要吃_________,麦子要吃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1.课文中喜鹊共_______次劝说寒号鸟做窝,这段话写喜鹊第________次劝说寒号鸟。
2.写出喜鹊对寒号鸟的劝告,并写出寒号鸟的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些原因让寒号鸟最后被冻死了呢?用“√”选出。
A.懒惰()B.不会做窝() C.不听劝告()D.得过且过()4.寒号鸟做得对吗?你想对他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做人要居安思危,不要得过且过,应该抓紧时间做一切该做的事。
2021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审定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初冬的早晨今天(青清)早,大公鸡喔喔地把我叫起。
我推开窗户,看见橘(jú)红色的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射出柔( róu)和的光,不一会儿,就躲进了云彩里。
远处的群山连(绵棉)起伏,紧紧地挨在一起。
山脚下的松树就像勇敢的战士,和寒风进行斗争。
有几棵小树的叶子落光了,穿上了人们用稻草给他们做的“(绵棉)衣”。
小草也不再那样翠(cuì)绿,而是枯黄了。
一条小河围绕着小树缓(huǎn)缓地流着,好像在低诉着冬的信息。
初冬的早晨可真美呀我爱初冬的早晨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打“√”。
2.文中有(____)个自然段。
3.用“”在文中画出比喻句,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标点。
4.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展示台。
美丽的武夷山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的山峰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
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
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野花,有的像竹笋。
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
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弯弯曲曲地漂行。
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1.“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中“徐徐”的意思是()A.轻轻B.匆匆C.慢慢D.静静2.短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武夷山__的特点。
3.用“”画出点明九曲溪得名原因的句子。
4.九曲溪溪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猴子和牛从前,在一()河边,住着猴子和牛。
河对面有一()树,树上结满了果子,猴子虽然能采到但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采果子。
经典心理学故事集---国王与大臣
——平常心
国王喜爱打猎。
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截食指。
国王剧痛之余,立刻召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
智慧大臣仍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请国王往积极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幸灾乐祸,即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被埋伏在丛林中的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隘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
正当祭奠仪式刚刚开始,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谴的。
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
忽而想起智慧大臣所说,断指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玉不服气地质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中受苦也是好事,我就不懂了。
”
智慧大臣微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么,今天陪陛下打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附答案一、延伸小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朱德从小热爱劳动。
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千些杂活。
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
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
连着几天都没挑水,可是水缸里的水每天都是满满的。
妈妈感到很奇怪。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她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
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短文重点写了朱德__________,简单写了朱德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填序号)①割草②拾柴③挑水3.小时候的朱德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有趣的穿衣比赛猴子王国的国王觉得人很聪明,就下令全体猴子都要向人学习。
学什么呢?猴王发现,人来看猴子的时候总是穿着衣服。
于是,猴王决定先学穿衣。
为了调动猴子学穿衣的积极性,猴王要举行一场穿衣比赛。
一场有趣的穿衣比赛开始了。
小白猴扣错了扣眼,衣角一边长,一边短。
黄毛猴慌慌张张地把衣服穿反了,羞(xiū)得直跺脚。
只见那位“齐天大圣”不慌不忙,先解开新衣扣子,抖了抖看清楚,再穿好扣好,后翻正衣领,拉拉衣角,穿得整整齐齐。
最后,“齐天大圣”获得了穿衣比赛的冠军。
猴王看了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的决定很正确,于是决定执行第二步计划——向人学习读书。
我们期待着第二场有趣的读书比赛。
1.用“﹏﹏﹏”画出表示“齐天大圣”穿衣动作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形近字再组词。
(场)(球场)(杨)(杨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猴王为什么决定要让猴子学穿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谁把什么怎么样”了。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猪过河寒冷的冬天,小猪拉着一车白菜,进城去卖。
路上,它遇见了一条大河,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
小猪看见许多人都从冰上过,它也拉着车从冰上过,又快又轻松。
小猪到了城里卖完白菜,又扛了两个月的工,挣(zhèng)了不少钱。
回来时,它又买了一车货准备回来卖。
小猪拉着车来到那条大河边,见河面上还有冰,就又从上面走。
不料冰面突然裂(liè)开了,小猪掉进了河里,多亏(kuī)一只大乌龟游过来,把小猪救了上来。
小猪奇怪地说:“我来的时候也拉着货从这儿过,怎么没出一点儿事?”大乌龟说:“那时是严冬,冰厚;现在已是初春,冰薄(báo)了。
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怎能一直用老办法对待呢?”(1)全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写小猪回来时又从冰上走过,结果掉进河里,被大乌龟救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薄薄的一一________ 温暖一一________(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A.大乌龟助人为乐,值得我们学习。
B.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不能一直用老办法对待。
C.初春时,河面上的冰变薄了,不能从冰面上走了。
【答案】(1)3;2(2)厚厚的;寒冷(3)B【解析】2.阅读理解。
漂走的木屋小约翰一家住在乡下。
他家没有厕所,只能到附近小河边的木屋去方便。
小约翰很讨厌去那儿上厕所,因为那个地方夏天热冬天冷还很臭。
小约翰决定找机会把这个木屋推到河里去,这样他就不用到那儿去方便了。
一天,大雨过后,小河的水涨了起来。
小约翰觉得是时候把木屋推进河里了。
于是,他找来一根木棍,很费力地将木屋推进了河里,让它漂走了。
那天晚上,小约翰的爸爸告诉他晚饭后去柴房。
小约翰知道爸爸是要打他屁股了。
小约翰问:“为什么要打我?”爸爸说今天有人把木屋推到河里了是你干的,对吧?”“是的。
”小约翰思索了一下,对爸爸说, “今天我在学校读到一篇文章。
课外阅读专项练一、延伸小阅读。
两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
一只蚂蚁爬到牛的蹄子上,说:“牛比碗大不了多少。
”另一只蚂蚁爬到牛角上,说:“不对不对,牛弯弯的,长短跟黄瓜差不多。
”牛听了,笑了笑,说:“请你们多走走,再下结论吧。
”两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爬了妤一会儿还没有爬遍牛的全身。
它们说:“牛真高真大呀!”1.请为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填空。
一只蚂蚁以为牛___________;另一只蚂蚁以为牛弯弯的,___________。
它们爬来爬去,才发现牛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牛真高大。
B.两只蚂蚁都不细心。
C.看问题要全面。
二、课外阅读。
夜郎自大从前,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叫夜郎国。
这里的国王从来没有到外面去过,于是以为夜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汉朝的使臣来到夜郎,国王问:“你们汉朝和我们夜郎,哪个更大呀?”使臣吓了一跳,没想到国王会问这样可笑的问题。
因为和汉朝比起来,夜郎真的是太小啦!1.夜郎太小啦,所以短文中用_____这个词形容它。
我也会使用这样的词语:天气_____,太阳______。
2.国王以为夜郎最大是因为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他。
3.汉朝使臣觉得夜郎国王的问题很_______,如果我们不想闹这样的笑话,就要_______。
三、课外阅读。
知了学飞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建议时间:30分钟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周总理乘车一天晚上十点多钟,一辆公共汽车开到天桥站,许多乘客上车了。
其中有一位乘客掏(tāo)钱买车票时,售票员刚把票递过去,突然认出他来:“啊,周总理!”“周总理和我们一起乘车了!”车厢(xiānɡ)里顿时欢腾起来。
大家一边伸出手,希望和总理握手,一边说:“总理您好!”周总理高兴地同大家握手,向每个乘客点头微笑。
周总理望着售票员,亲切地问:“小伙子,工作习惯吗?售票累不累?”公共汽车开到北海站,售票员刚要上前搀(chān)扶周总理,周总理已经下车了,他笑着对售票员说:“你们辛苦了!”售票员望着总理慈(cí)祥(xiánɡ)的面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亲切地()激动得()2.“车厢里顿时欢腾起来”是因为()(填序号)①周总理和大家一起乘坐公共汽车。
②周总理掏钱给大家买票。
3.周总理是怎么对待车厢里的乘客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从文中你感受到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多选,填序号)①亲民、爱民②关心人民③不搞特殊(shū)化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画画齐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jiànɡ),白天干活,晚上在昏(hūn)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腿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rán)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齐白石爷爷家里有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ɡānɡ)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都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zhà)蜢(měnɡ),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后来,齐白石爷爷成了世界著名的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
1.齐白石爷爷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
他画的花___________,画的鸟______,画的鱼______,画的虫______。
部编版-语文-上册-打印版
国王和大臣
很久以前,一位国王非常信任自己手下的一位充满智慧的大臣。
这位大臣的口头禅是:“很好,这是件好事。
”
有一天,国王在擦拭宝剑时,不小心将自己左手的小指头割断了,智慧大臣闻讯赶到皇宫。
见到国王正在包扎鲜血淋淋的左手,智慧大臣的口头禅又来了:“很好,这是件好事。
”国王的伤口正疼得厉害,闻言顿时大怒,下令将他关进大牢。
智慧大臣仍然说:“很好,这是件好事。
”
几个月后,国王到森林里狩猎,国王着迷于追逐一只羚羊,无意间竟然穿越了国界,进入了食人族的地盘。
食人族将国王及随从的大臣全都抓了起来,见到国王服饰华丽,巫师便决定用国王来献祭。
正要举行祭礼的时候,巫师突然发现国王左手少了一根小指头。
根据食人族的规矩,肢体不全的人是不能用来献给祖先的。
当下酋长大怒,将国王逐了出去;而那些跟随的大臣一个也没有活着回来。
九死一生的国王回到宫中,想起了智慧大臣的话,连忙下令将他从牢里释放出来。
国王深觉在他割断小指头时,智慧大臣所说的话颇有道理,并为了这几个月的冤屈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那句口头禅:“很好,这是件好事。
”
国王说:“你说我少了根小指头是件好事,我相信。
但是我关了你这么久,让你受了这么多苦,难道对你也是件好事?”智慧大臣笑着点点头:“当然是件好事!如果我不是在牢里,一定会陪您去打猎,那么我今天就回不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