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6
初三年级中考备考复习计划(15篇)范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三年级中考备考复习计划(15篇)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三年级中考备考复习计划精选篇1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
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
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
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
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
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二轮复习--经典(物理)电学计算题(含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电学计算题专题突破一、简单电路计算类(杭州2012.36,台州2015.32)1. (2019广东省卷)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恒定,R 1、R2为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60 Ω。
只闭合开关S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
求:(1)电源的电压;(2)电阻R1的阻值;(3)开关S0、S1均闭合后,通电10 s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2. (2019衡阳)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12 V保持不变,电阻R3=8 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求:(1)电流表的示数;(2)R1与R2阻值之和;(3)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求出什么物理量?并求出该物理量的值。
3. (2019济宁)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不变。
只用一根导线连接b、c时,电阻R上的电压为9.6 V,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0.2 A;用一根导线连接a、b,一根导线连接c、d 时,电阻R与灯泡L的电功率之比为1∶4,灯泡L正常发光。
求:(1)电阻R的阻值;(2)灯泡L的额定电压;(3)只用一根导线连接c、d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4. (2019铜仁)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在0至50 Ω之间,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求:(1)定值电阻R1的阻值;(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时,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少(得数保留1位小数)(3)电流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是0至0.6 A,在不改变电流表量程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流表的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是多少?二、电动机模型相关计算类(杭州8考,台州2014.37)5. 小金对妈妈买的电动牙刷非常感兴趣, 于是就拆开研究,并将一电流表接进电路中, 如图所示。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精选10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数学复习计划精选10篇。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篇一中考的数学复习分为五轮进行。
一轮:(3月1日——4月1日)分册复习1、在认真研究20__年考试复习大纲,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主要以课本分册复习,一章一单元过关,使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通过典型的实例、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同时并定期检测,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
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4月2日——5月1日)按复习资料复习按照所订的复习资料复习,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25讲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
如在复习统计与概率时,将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按照课本要求中的识记、理解、运用整理出来,然后以课本进行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第三轮:(5月2日——5月28日)专题复习专题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一轮、第二轮复习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现实的联系,以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专题复习”我们按照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选择题”、“商品经济问题”“阅读材料题”、“开放性题”等。
同时还要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第四轮:(5月29日——6月14日)强化练习从近年来的中考卷中选题,编制与中考数学试题完全接轨的、符合新课改标准及命题特点和规律的、高质量的模拟试卷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讲解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去体会,感悟概念、定理和规律。
第五轮:(6月15日——6月21日)查漏补缺通过强化练习后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生进行回味练习,扫清盲点,帮助学生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较后一遍清扫。
第31讲能与能源要点自主回扣1.物体内部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叫做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核能是原子核改变时释放的能,获得核能一般有两条途径: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3.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而在这一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4.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精析【例l】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
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
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精析】选C。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
“太阳能塑料小花”之所以能不断摇摆是因为电流驱动电动机转动,在此过程中太阳能电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又把电能转化为机械(动)能。
【变式训练】利用焚烧垃圾来发电,此过程中的能量如何转化 ( )A. 化学能一内能一电能B.太阳能一内能一电能C.核能一内能一电能D.电能一太阳能一内能【例2】2019·湖州中考)下列做法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晒太阳取暖B.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C. 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降温D.古人钻木取火【精析】选D。
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冬天晒太阳取暖、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降温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变式训练】炎热的夏天中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
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空气、氧气、水和氢气一、空气的成分及大气污染1.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是一种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2.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3.空气中氮气与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典型习题: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D.空气是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2.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使人感到气闷4.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舍勒B.普利斯特利C.拉瓦锡D.爱因斯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D.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6.关于氮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2可用作制氮肥B.氮气的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氢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C.液氮可以作冷冻剂D.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工业上常用氮气来代替稀有气体作保护气7A.用柴油作燃料B.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天然气作燃料8.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9.右图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一、复习主题:三次科技革命、近代科学文化和世界贸易组织二、考点揭示:1、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2、知道内燃机的应用;了解“电气时代”;3、知道梵高的代表作;4、知道世界贸易组织;5、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三、考点默写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人类社会带进_________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人类社会带进_________时代。
3、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
6、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问题。
四、思维导图五、例题演示1、(2021·河北省·18)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这说明英国()A.跨入手工工场时期B.开始使用机器生产C.进入了“蒸汽时代” D.步入了“电气时代”2、(2021·湖北十堰·9)科技改变世界,下列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辆内燃机汽车②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③建立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3、(2021·甘肃兰州)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优秀(15篇)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1一、指导思想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同时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知识网络。
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高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
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大纲》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
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时间安排:1.第一阶段为重点主干知识的巩固加强与数学思想方法专项训练阶段,时间为3月10——4月30日。
2.第二阶段是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时间为5月1日——5月25日。
3.最后阶段学生自我检查阶段,时间为5月25日——6月6日。
三、怎样上好第二轮复习课的几点建议:(一)。
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专题四】 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考情分析】功、能、能量守恒是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命题的重点、热点和焦点,也是广大考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难点之一.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主线.它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也是对考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功、能、能量守恒可谓高考物理的重中之重,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在物理试卷中.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功、能、能量守恒考查的特点是: ①灵活性强,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内容极丰富,多次出现综合计算; ②题型全,不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方法上看都极易满足理科综合试题的要求,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知识综合运用,在高考中所占份量相当大.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对功、能、能量守恒的考查重点仍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知识交汇】1.做功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______________,功的求解可利用cos W Fl θ=求,但F 为__________;也可以利用F -l 图象来求;变力的功一般应用__________间接求解.2.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求解公式有:平均功率cos WP Fv tθ==,当θ=0时,即F 与v 方向_______时,P =F ·v .3.常见的几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________无关.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②相互作用是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_______________,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___________,且总为____________,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不仅有相互摩擦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的乘积.③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4.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1)重力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的变化,即G W =______________. (2)弹力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的变化,即W =弹______________. (3)合力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的变化,即W =F 合______________.(4)重力之外(除弹簧弹力)的其它力的功等于_________的变化.W E =∆其它 (5)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等于___________的变化.l F Q f ∆=. (6)分子力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的变化. 【思想方法】1.恒定加速度启动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所研究的问题是处在哪个阶段上以及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1v 和全程的最大速度m v 的区别和求解方法.(1)求1v :由ma f F =-,可求:1v =________. (2)求1m v v :=________. 2.动能定理的应用(1)动能定理的适用对象:涉及单个物体(或可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的受力和位移问题,或求解____________做功的问题.(2)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___________.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12k k E E 和.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21k k W E E =-合,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3.机构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①用做功来判断,看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功代数和是否为零.②用能量转化来判断,看是否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③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_______________等问题,机械能一般不守恒,除非题目中有特别说明及暗示.(2)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太时的机能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一、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例1】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f 恒定.则对于小球的整个上升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动能减少了mgHB .小球机械能减少了fHC .小球重力势能增加了mgHD .小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g ●拓展探究上例中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抛出点的过程中: (1)空气阻力1F 做功多少?(2)小球的动能减少多少? (3)小球的机械能减少多少? ●规律总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以下几个功能关系需要理解并牢记: (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2)滑动摩擦力(或空气阻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并且等于转化成的内能. (3)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4)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强化练习1】(2011淄博市模拟改编)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 1,m 2的物块1、2拴接,劲度系数为k 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缓慢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2和物块1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分别为 ( )A .m 2221)(k m m +g 2,m 1(m 1+m 2)(2111k k +)g 2 B . 222k m g 2,m 1(m 1+m 2)(2111k k +)g 2C .m 2221)(k m m +g 2,m 1m 2(2111k k +)g 2 D .222k m g 2,m 1m 2(2111k k +)g 2二、功率及机车启动问题【例2】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 t -图象,如图所示(除2s ~10s 时间段内的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 ~14s 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 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kg ,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及0~2s 时间内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3)小车在0s ~10s 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审题指导1.在汽车匀加速启动时,匀加速运动刚结束时有两大特点: (1)牵引力仍是仍加速运动时的牵引力,即1F F ma -=仍满足. (2)v P P F ==额.2.注意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并不是整个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强化练习2】(2011天津模拟)一新型赛车在水平专用测试道上进行测试,该车总质量为m =1×103kg ,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测试道运动,用传感设备记录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