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绕城高速公路SMA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42
1引言由于公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高低变化的温度与季节性强降水以及高荷载的行车环境会影响公路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与路面防滑性。
因此,高稳定性的路面施工材料以及高质量的路面施工技术成为制约公路耐久性与使用寿命的关键。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高弹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材料,因其抗变形、抗裂、抗车辙、耐摩擦、抗滑、抗疲劳等优点在公路中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且多雨等区域,依托SMA 的低温抗裂与高温抗车辙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公路在恶劣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与抗疲劳性能,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2SMA 高弹改性沥青路面的基本构成及性能优势SMA 高弹改性沥青主要由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少量细集料和粗集料组成。
其生产工序是将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和少量细集料按比例充分混合后,用沥青玛蹄脂胶浆填满至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缝隙中[1]。
与初期道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沥青材料相比较,SMA 的用料构成有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细集料用量少、矿粉用量多(用量比例达7%以上)、沥青用量多(用量比例达6.5%以上)、粗集料用量多(用量比例达【作者简介】刘毓(1987~),男,陕西丹凤人,工程师,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研究。
SMA 高弹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SMA High Elastic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刘毓,刘永恒,向波,于启权(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3)LIU Yu,LIU Yong-heng,XIANG Bo,YU Qi-quan(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Ltd.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Ltd.,Zhongshan 528403,China)【摘要】论述了SMA 高弹改性沥青的基本构成及性能优势,强调了其在公路路面中的应用具有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滑性、耐久性、抗车辙性等显著特点,并结合SMA 高弹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序,从原材料试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层面分别探讨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机械设备、质量控制要点等,切实提高了SMA 高弹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及公路的各类性能指标。
342019·7摘要:普通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方面、耐久性和路面抗滑性之间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为达到良好的抗滑性能,而使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增大,容易造成路面早期受雨水损坏。
而SM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G30高速养护维修工程项目中SMA-13沥青玛蹄脂技术的应用,简要介绍该项技术的特点、施工工艺及过程控制的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SMA路面;混合料;摊铺;碾压;质量控制一、SMA沥青玛蹄脂结构特点(一)高温稳定性好,SMA矿料组成中,属于间断级配,粗集料粒径单一、量多、粗集料占70%以上。
细集料只需15%左右。
依靠粗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二)低温抗裂性大幅提高,SMA沥青玛蹄脂沥青用料大(5.7%~6.5%),并且添加了纤维稳定剂,有效的解决了路面低温开裂问题。
(三)水稳性好,SMA的空隙率为3%~4%,路面基本不透水,从而解决了路面水损坏问题。
(四)具有良好的耐久性,SMA基本上不透水,有效的防止雨水下渗到下面层和基层,很好的保护下面层和基层不受雨水损坏,因而使路面保持较好的整体性,提高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二、SMA沥青玛蹄脂材料SMA沥青玛蹄脂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粗骨料、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等原材料组成。
(一)集料,粗集料为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石料,细集料宜采用机制砂,填料为磨细天然石灰岩的矿粉,集料的技术标准均要符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二)纤维稳定剂,由于SMA沥青玛蹄脂中沥青和粗集料含量多,为防止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发生析漏,SMA混合料需要添加纤维稳定剂。
纤维稳定剂具有加筋、分散、吸附吸收沥青及稳定的作用。
(三)沥青结合料,SMA混合料一般采用改性沥青结合料,防止沥青在混合料中析漏,同时可强化玛蹄脂性能以防止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玛蹄脂上浮,保证了SMA粗集料结构的稳定,从而使SMA路面具有足够的高温抗车辙能力。
SMA-13上面层(SBS改性沥青)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王志刚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特性及强度机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构成特性,俗称“三多一少”,即沥青用量多为6%左右,矿粉用量多达8—12%,4.75mm以上粗骨料用量高达矿料用量的70%—80%,4.75mm以下细集料仅占矿料总重的20%—30%,其中还含有8%—12%的矿粉,实际细集料用量为10%—20%,相当少。
所以,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是依靠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架嵌挤作用和沥青玛蹄脂胶结料的粘结裹覆作用形成的,因而它更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抗高温稳定性、抗低温开裂性、抗滑性及较好的排水性能。
下面以徐宿高速公路TS21标SMA-13上面层(SBS改性沥青)施工为例来说明SMA的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二、SMA-13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取①粗集料SMA的粗集料是指在SMA混合料中形成嵌挤起到骨架作用的集料部分,对SMA-13、SMA-16是指粒径大于 4.75 mm的集料,对SMA-10是指粒径大于 2.36 mm的集料,SMA的高温稳定性是基于含量甚多的粗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石质的坚韧性、颗粒形状和棱角性,粗集料的这些性质是SMA成败与否的关键。
所以在选取原材料时一定要选取压碎值小、针片状含量少、表面粗糙有一定棱角性的石料。
②细集料对SMA-13粒径小于 4.75mm的集料称细集料,细集料在SMA中的比例虽然很少,但它是形成沥青玛蹄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填充SMA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增强路面的防渗能力,同时起到粘结作用,一定要选取表面粗糙、洁净、有一定棱角性和嵌挤能力的机制砂。
③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矿粉的主要作用是和沥青、纤维组成沥青玛蹄脂粘结剂,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作者:许利民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北方货物流通的频繁,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重量级货车,这种车特别容易出现超载的情况,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出现较大的坑洼。
SMA是为了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抵抗带钉轮胎对路面造成破坏而开发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分析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以期满足公路交通发展需求,提高效益。
关键词:改性沥青SMA;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SMA是一种由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
SMA含有较多的粗集料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SMA是一种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
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很少使用细集料;SMA中还要加入较多的沥青,这就需要增加矿粉用量,和稳定剂的使用;由于沥青的需求量大,粘结性的要求高,所以要求使用改性沥青,而加强改性沥青SMA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配合比在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设计时,SMA混合料采用改性沥青为沥青的结合料,在粗集料的选择上要选择粗糙坚硬的石料,这样可以更好的粗集料的嵌挤作用,为了增加颗粒之间的接触面,要采用形状较好的粗集料,同时还要增强粗集料的抗磨能力,总之粗集料的指标要达到磨光值BPH大于等于42,磨耗值小于等于百分之三十,压碎值小于等于百分之二十八,冲击值小于等于百分之二十八,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小于等于百分之十五,集料含泥量小于等于百分之一。
SMA混合料的细集料要选择优质的粗细河沙,矿粉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沥青混合料中的组成材料,矿粉可以与沥青发生化学反应,提高胶结的强度,矿粉还可以在混合料里面填充空隙,所以说矿粉和沥青的配合比例直接决定混合料的柔韧性。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作者:零雪艳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低温抗裂性能,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上面层,但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重视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0 引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具有较一般沥青混合料更好的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以及抗车辙和抗滑性能,并具有降低行车噪音等性能,在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等工程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采用SBS改性沥青,该结构为骨架密实型,具有很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低温抗裂性能,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上面层。
但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如原材料选定、配合比设计、路面厚度的控制、压实度的控制、平整度的控制等,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渗水、裂缝、车辙等质量问题,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路面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充分发挥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
1 工程概况广西某改建高速公路项目路面结构采用复合式路面,由于受一座新桥梁的水位标高设计影响,整段的新旧路面标高变化较大,设计采用以下路面结构:4 cm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 cmAC-20C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4 cmAC-25C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热沥青粘层+水泥混凝土基层。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本工程施工难点,施工时要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1 原材料的选用2.1.1 沥青SMA采用的是SBS改性沥青,其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
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略谈摘要:本文以SMA-13沥青混凝土为例,对SMA混凝土的各类结构特征与配比设计实施了简介与论述。
并且对SMA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运送、摊铺与碾压阶段的工艺实施解读,并给出对应的施工品质监督与管控策略。
关键词:SMA;路面铺设;实例论证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是1960年后德国为了解决车辙难题而发明的道路结构模式,欧洲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SMA铺装结构体现出了优良的抗车辙功能与耐力性;美国在1990年后引入该项技术并完成了推广与解读;并且,加拿大对SMA基本理论进行了验证;2000年澳大利亚沥青路面协会(AAPA)鉴于当时研究成果与参考欧美经验也出台了相关措施;日本把SMA铺设层使用在桥面铺设结构底层以改变铺设层的抗车辙功能。
我国在参考国际技术使用规范的同时,在1990年对SMA铺设技术做出了调整工作后,开始使用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面层上,1997年虎门大桥首先运用双层SMA来铺设路面,是我国自主研发的SMA铺设技术。
然而,在具体运转阶段,虎门大桥通行6个月后形成车辙与移动等热平稳性问题,厦门海沧大桥、武汉长江白沙洲桥梁等在竣工两年后形成层间移动等问题。
这部分瑕疵由于其时我国对SMA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认知不够,也与我国独特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貌条件繁杂变化与重载超载有关。
1SMA沥青混凝土桥面摊铺材料运用的调研与考评相较于外国,我国的SMA混凝土铺设技术还处于发展期,然而运用比较普及。
因为国内有关SMA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原料的有关准则通常要参考德美日等国外准则规程,然而我国地域广阔,跨越若干温度带,生态环境复杂,在工程运用层面有着经典性;所以,必须查证我国SMA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层经典实践项目与SMA铺设层原料研究成果、SMA桥面铺设原料级配情况,深度探究铺设构造组合、原料挑选等对路面病害的影响,体系化地归纳不同铺设原料对路面的影响规律,进而为SMA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品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作者:刁川川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第07期摘要:SMA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结构形式,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特别适于重交通道路。
本文主要阐述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SMA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 SMA沥青混合料的特点SMA是由沥青玛蹄脂填充碎石骨架组成的混合料。
SMA有以下特点: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属嵌挤密实型,4.75mm~15mm粗集料的比例占70%~80%,矿粉用量达8%~13%。
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沥青结合料用量多。
SMA沥青玛蹄脂混合料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能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由于粗集料的良好嵌挤,混合料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粘结作用,低温变形性能力和水稳定性也较好,纤维稳定剂的添加,使沥青结合料保持高粘度,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大孔隙,路面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同时混合料级配类型为密实型,空隙率较小,提高了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
2 SMA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SMA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耐久性好,低温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明显优于普通沥青面层混合料。
对原材料质量要求比普通沥青混凝土要高。
①沥青粘结性要求高,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②SMA混合料用粗集料宜选用玄武岩或安山岩,要有高强度和高密度,针片状颗粒要少,吸水率低,含泥量少,且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要求很低,以便使混合料中石料与石料的接触不会因磨损而退化,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
③细集料选用石灰岩加工的优质机制砂,颗粒级配良好,石粉含量小。
④矿粉是沥青混合料中一种重要的组成材料,必须是用石灰岩磨细,使用时需要充分干燥,以便能自由流动而不起团,同时不应含有有机不纯物质,塑性指数不大于4,小于0.02mm颗粒的重量限制在20%以内。
它既可在混合料中起填充空隙作用,而且还能与沥青发生化学反应,增加胶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