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尺蠖监测预报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做好防治春尺蠖
根据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多年来春尺蠖虫害发生情况,森防站精心准备、提早动手,及时组织力量防治春尺蠖。
由于今春前期气温低,而后气温又快速回升,春尺蠖有可能集中羽化,为了防止虫害爆发蔓延,降低林业损失,森防站从多方面入手加大了防治力度,全面遏制春尺蠖危害。
一、严密监测,做好预测预报
全面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是防治的前提和基础。
为此,全站设置了5个监测点,悬挂诱虫灯2台,使监测覆盖率达到98%。
5月2日监测发现有春尺蠖幼虫孵化,及时发布森防简报,上报市站和林业局,并下发各乡镇、林场和部分造林大户,为其提供准确的防治时间和科学的防治方法。
二、准备充足,积极开展防治
针对春尺蠖危害严重、短时间内爆发成灾的特点,该站从3月28日开始虫情调查,经调查显示春尺蠖危害主要涉及双庙镇的太荣村、太华村、继丰村等防沙林区。
为此,森防站及时调用喷雾机,储备各类防治药品,严阵以待。
三、加强技术指导,搞好服务
春尺蠖幼虫的最佳防治期仅半个月左右时间,防治晚了树叶将被吃光。
防治任务大,时间紧,为此,林业局制定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策略。
根据虫情测报5月2日已进入防治适宜期,森防站及时调用两台专业高压喷雾器对沙区林带防治,并在发生危害的地区,向林农发放防治通知书,要求限期防治,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同时,要求涉及到的乡镇、村社充分发挥专业防治队的作用,严格按照防治技术要点和标准,科学除治,力争将春尺蠖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截至目前,防治工作全面展开,已完成防治面积520亩。
防春尺蠖实施方案
春尺蠖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害虫,它们以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为食,严重危
害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有效防止春尺蠖对作物的危害,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来控制春尺蠖的数量。
一些昆
虫和鸟类,比如瓢虫、蚂蚁、喜鹊等,都是春尺蠖的天敌,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春尺蠖的数量,减少对作物的危害。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根据春尺蠖的生
长周期和危害程度,进行定期的喷洒,以减少春尺蠖对作物的危害。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除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我们还可以采取农业防治的方法。
比如合理的轮作
制度、间作种植、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春尺蠖的危害。
此外,定期的田间管理也是防治春尺蠖的重要措施。
比如及时清理田间杂草,
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春尺蠖的滋生地;定期清理田间残留物,减少春尺蠖的栖息地。
最后,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也是防治春尺蠖的关键。
定期对田间作物进行检查,发现春尺蠖的危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建立春尺蠖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做好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防治春尺蠖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
业防治、田间管理和监测预警等方面。
只有全面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春尺蠖对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水库库区春尺蠖中、短期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李斌;王浩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包头市昆都仑水库地处半干旱山地丘陵地带,年降水量不足300mm,森林覆盖率较低,林木养护成本高,病虫害频发,造成林木的生长缓慢和大量死亡.文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春尺蠖的生活习性与危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李斌;王浩
【作者单位】包头市水库管理处,内蒙古,包头,014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
【相关文献】
1.库区非自愿性移民安置中的移民参与问题研究——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工作调查为例
2.三门峡水库平陆县深水库区防治途径
3.蓟县春尺蠖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4.春尺蠖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5.春尺蠖预测预报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疆春尺蠖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研究北疆春尺蠖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研究引言:北疆春尺蠖(scientific nam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疆地区的昆虫,以林木为食,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北疆春尺蠖的危害,研究其发生动态和相应的防治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北疆春尺蠖的发生动态进行分析,并介绍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北疆春尺蠖的发生动态1. 发生时间:北疆春尺蠖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出现,具体的发生时间受气温和季节的影响。
研究表明,春季气温升高后,北疆春尺蠖的发生数量会明显增加。
2. 发生区域:北疆春尺蠖主要分布于北疆地区的森林和林缘地带。
这些地区的湿度和温度条件适宜北疆春尺蠖的生长繁殖,因此容易导致其大范围的发生。
3. 发生原因:北疆春尺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气候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其次是宿主植物的分布和状况。
北疆春尺蠖以松树、云杉等针叶树为食,如果宿主植物数量过多,将会为北疆春尺蠖提供更多的食物资源,从而促进其繁殖和发生。
二、北疆春尺蠖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1. 化学防治:化学药剂在北疆春尺蠖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用的防治化学药剂包括杀虫剂、杀蛾剂等。
这些药剂可以通过喷洒或熏蒸方式施用,对北疆春尺蠖起到杀灭作用。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副作用,如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和环境安全问题。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对北疆春尺蠖进行防治。
天敌包括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它们可以控制北疆春尺蠖的数量。
微生物制剂如病毒、细菌等可以感染和杀灭北疆春尺蠖。
生物防治方法在北疆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主要是利用人工手段对北疆春尺蠖进行控制。
常用的机械防治方法包括砍伐受害树木、清除尺蠖卵和幼虫等。
机械防治可以减少北疆春尺蠖的数量,降低危害程度。
然而,机械防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4. 森林管理措施:良好的森林管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北疆春尺蠖的发生。
春尺蠖防治技术规程引言春尺蠖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春尺蠖的繁殖和防治,制定春尺蠖防治技术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春尺蠖的生态特征、危害、防治方法和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春尺蠖的生态特征存活环境•春尺蠖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应性强。
•春尺蠖的幼虫在樟树、杨树、枫树等树木上生活并繁殖。
生命周期1.幼虫期:春尺蠖的幼虫期一般持续2-3个月,幼虫以树叶为食。
2.蛹虫期:幼虫期结束后,春尺蠖进入蛹虫期,持续2-3周。
3.成虫期:蛹虫期结束后,春尺蠖成虫羽化,开始交配繁殖。
春尺蠖的危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春尺蠖以农作物的叶片为食,会导致农作物的叶面积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春尺蠖还会分泌毒素,不仅直接伤害农作物,还可能传染病害,进一步加重农作物的损失。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春尺蠖繁殖过程中,会对树木造成破坏,影响森林生态平衡。
•春尺蠖成虫飞行能力较弱,容易滞留在特定区域,造成局部生态环境恶化。
春尺蠖防治技术要点生态调控1.清除春尺蠖的卵和危害植物,减少滋生源。
2.加强树木管理,修剪枝叶,提高通风透光性。
3.增加天敌春尺蠖的数量,例如引入天敌昆虫或鸟类。
农药防治1.选择合适的农药,如苯醚类、吡虫啉类等,进行喷洒。
2.在农药施用前,进行充分调查和监测,确保施药时机准确。
3.注意农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机械控制1.利用人工收集和销毁的方法,将春尺蠖的幼虫和蛹虫进行清除。
2.使用黄板诱捕春尺蠖成虫,减少其数量。
生物防治1.利用昆虫和鸟类等天敌控制春尺蠖的数量。
2.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病毒农药、微生物农药等,对春尺蠖进行防治。
结论春尺蠖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控制春尺蠖的繁殖和防治,制定春尺蠖防治技术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生态调控、农药防治、机械控制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春尺蠖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春尺蠖发生期预报方法初探
王树尧;马艳芳;朱惠英;冯强;田炜;郭彦林;石光荣
【期刊名称】《甘肃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4(29)3
【摘要】通过对春尺蠖幼虫各龄期体长、发育历期、食叶量等预报因子的观测,提出了简便易行的发生量预报方法,为适时开展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页数】3页(P34-35,78)
【作者】王树尧;马艳芳;朱惠英;冯强;田炜;郭彦林;石光荣
【作者单位】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肃,临夏,7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420.5
【相关文献】
1.春尺蠖发生规律及发生期测报初步研究 [J], 张海波;张巧仙
2.定边县春尺蠖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 [J], 姬巧艳
3.蓟县春尺蠖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J], 刘娟;王秀静
4.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方法初探 [J], 徐建方;黄洁;潘复生;鲍忠洲
5.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春尺蠖发生期遥感预测 [J], 陈孟禹; 贾翔; 陈蜀江; 侯博展; 刘逸豪; 黄铁成; 闫志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淄博市临淄区春尺蠖羽化发生规律及其与天气的关系淄博市临淄区春尺蠖羽化发生规律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引言:临淄区是淄博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地处山区与平原的交接处,气候条件丰富多样。
在这个地区,春尺蠖是一种常见的害虫,给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了解春尺蠖的羽化发生规律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对于科学地预防和控制这一害虫至关重要。
一、春尺蠖的生命周期春尺蠖是鳞翅目春尺蠖科的昆虫,其生命周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卵在冬季通过越冬的方式存活,在来年春季孵化成幼虫。
幼虫期间,春尺蠖以农作物的叶片为食,生长发育。
当幼虫发育完毕,它们将结茧变成蛹,然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羽化成成虫。
二、春尺蠖的羽化规律根据临淄区多年的观察数据,春尺蠖的羽化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羽化季节:春尺蠖的羽化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至5月。
其中,4月是春尺蠖羽化最为活跃的月份,这一时段的幼虫大都处于蛹化阶段。
2.羽化数量:春尺蠖的羽化数量与其幼虫数量有密切关系。
幼虫数量多的年份,相应羽化数量也多。
这可能与羽化前的竞争压力有关,幼虫越多,在有限的食物供应下,竞争越激烈,成虫数量相应增加。
3.羽化时间:春尺蠖的羽化时间一般在清晨或黄昏。
尤其是黄昏时分,成虫更容易觅食和繁殖。
这一规律与春尺蠖的生活习性和视力特点密切相关。
三、春尺蠖羽化与天气的关系天气对春尺蠖的羽化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关系:1.温度:春尺蠖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才能羽化。
一般来说,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左右时,是春尺蠖羽化的最佳时期。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春尺蠖的正常羽化。
2.湿度:春尺蠖的羽化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湿度。
干燥的环境会使羽化过程中的蛹体过早失去水分而产生问题,湿度过高则容易引发病害。
理想的湿度范围为50%~70%。
3.风力:春尺蠖的羽化与风力也有关系。
强风会干扰春尺蠖的羽化过程,造成成虫翅膀受损或无法正常羽化。
因此,较为平稳的天气条件是春尺蠖羽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春尺蠖防治实施方案春尺蠖是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春尺蠖防治实施方案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学特性。
春尺蠖是一种多年生害虫,成虫体型较小,翅膀呈棕色,幼虫身体细长,呈绿色,头部有黑色斑点。
春尺蠖主要以农作物的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被蛀,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的春尺蠖防治方法。
例如,可引入天敌寄生蜂,利用其寄生于春尺蠖幼虫体内,阻断春尺蠖的生长发育,减少虫口数量。
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常见的春尺蠖防治方法之一。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按照建议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控制春尺蠖的数量,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3. 农艺防治。
合理的农艺措施也是春尺蠖防治的重要手段。
例如,合理的密植、间套作物、轮作等措施可以减少春尺蠖的滋生地,降低害虫发生的可能性。
4.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是一种综合性的春尺蠖防治方法。
在使用化学防治的同时,结合生物防治手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防治效果。
三、防治注意事项。
1. 定期监测春尺蠖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避免单一防治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3. 防治过程中,注意保护农作物周围的生态环境,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四、总结。
春尺蠖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害虫,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艺防治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控制春尺蠖的数量,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施防治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户能够重视春尺蠖的防治工作,共同保护农作物,保障粮食安全。
春尺蠖的防治措施摘要:依据当地春尺蠖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针对各生长期和繁殖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有效控制春尺蠖的生长和繁殖条件,达到消灭害虫保护林木的目的。
关键词:春尺蠖防治措施春尺蠖是林木春季发生危害较早的害虫之一,全国发生区域较广,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等早期发叶树种。
我国大部分区域栽植杨树面积较大,因春尺蠖是一种爆发性害虫,繁殖快,虫口密度大,食叶量大,整株树叶基本在一个星期吃光,造成树木枝稍干枯,生长缓慢,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2012年4月下旬,江苏的徐州市及安徽的淮北市部分杨树发生春尺蠖危害,半个月内近万亩杨树叶被吃光,约一个月后才发新叶,且新叶长势较弱,少数树木死亡。
一、形态特征成虫:雌蛾无翅,体长7~19毫米,灰褐色,触角丝状,胸部极小而不发达。
腹部各节背面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雄蛾有翅,体长10~15毫米,翅展28 ~37 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灰褐色至黑褐色,翅面从前缘至后缘具3条黑褐色波状横纹,中间一条常不明显。
成虫体色因寄主不同而不同。
卵:椭圆形,长0.8 ~1.0 毫米。
有珍珠光泽,卵壳上有整齐刻纹。
初产时为灰白色或赭色,孵化前为深紫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22~40毫米,初龄幼虫黑黄色,以后体色变化较大,有褐色、绿色、棕黄色等。
头部有两突起,腹部第二节两侧各有1 个瘤状突起,腹线均为白色,气门线为淡黄色。
蛹:长12~20毫米。
灰黄褐色,纺锤形,末端有臀刺,刺端分叉。
二、生活习性春尺蠖1年发生1代,以蛹在干基周围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黄河以南2月底、3月初,当地表5~10厘米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陆续羽化出土;以北3月初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3月上、中旬见卵,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取食叶片,危害树木。
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入危害高峰期。
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越夏并化蛹越冬,预蛹期4~7d,蛹期9个多月。
各地区发生虫害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般相差5~10d,如:山东、安徽各虫态出现期均比宁夏早10d左右。
春尺蠖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张迎顺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
【年(卷),期】2018(0)2
【摘 要】春尺蠖又名杨榆尺蠖、沙枣尺蠖,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重
要食叶害虫之一,其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危害杨、榆、柳、桑、苹果、梨等多种林
木.
【总页数】2页(P15-16)
【作 者】张迎顺
【作者单位】内蒙古四子王旗林业工作站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水库库区春尺蠖中、短期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J], 李斌;王浩
2.定边县春尺蠖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 [J], 姬巧艳
3.蓟县春尺蠖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J], 刘娟;王秀静
4.乌盟地区春尺蠖虫情预测预报网络发挥作用 [J], 李兴龙
5.春尺蠖预测预报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J], 王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 春尺蛾监测、预报办法(试行)
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分布西北、华北、山东。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当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杈等处。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习性。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1 虫情监测 1.1 虫情监测调查内容与时间 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蛹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蛹期调查于结冻前(7-8月较好)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幼虫期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 1.1.1 蛹期调查 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置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调查方法是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挖1/2(半圆形)样坑,深50cm,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填写表1。 2
1.1.2 幼虫期调查 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临时标准地,在其中进行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调查。有虫株率调查:对寄主树木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出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在地面上铺一块100cm2的白布,将剪下的标准枝在白布上用剪枝剪轻击几下,幼虫全部落在白布上,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 1.2 虫情调查情况内容 发生面积的统计 蛹从平均每株1头起算;幼虫从平均50厘米标准枝2条起算。 发生等级: 轻 每株平均1—3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2-5条幼虫。 中 每株平均3—6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5-8条幼虫。 重 每株平均6个蛹以上;50厘米标准枝平均8条幼虫以上。 虫情调查结束后,按以上发生面积统计标准汇总,填写表2。 2 系统虫情调查 在春尺蠖的常发区,设立固定标准地进行系统虫情调查,以获取进行预测的相关资料。 2.1 标准地及标准株的设置 在中度以上的发生区域内,在代表性强的森林类型中设置3块固定标准地。根据调查需要可在其附近设置临时标准地。 在固定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选择20株寄主树木做为固 3
定标准树。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树应做好标记。 2.2 调查方法 2.2.1 蛹越冬基数调查 方法和时间同监测调查。 2.2.2 成虫期调查(成虫羽化进度调查) 成虫羽化进度调查方法很多,本规定仅提出两种方法,即塑料裙法和灯光诱集法。在调查时选其一即可,一旦选定就要沿用此法。 塑料裙法:在固定标准地内进行,于成虫羽化前,在每株标准树树干距基部40cm处绑一半径10cm塑料薄膜裙,阻隔雌虫爬行上树,每天定时检查一次羽化成虫数量,并将其放过塑料裙,(如果是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调查可将成虫直接消灭掉)。填写表3。 灯光诱集:在成虫进入羽化期前开始设灯,每晚19:00—22:00时利用黑光灯诱集雄性成虫,填写表4。 2.2.3 产卵量调查 于越冬后羽化前取雌蛹150头埋入土中,并用纱笼罩住,羽化后按1:1配入雄虫待其交配产卵,在产卵结束后清查产卵量,并计算平均产卵量,填入春尺蠖发生量汇总表(表8)。 2.2.4 卵孵化进度及孵化率调查 在固定标准地内于产卵盛期,在树皮或树叉易于观察处标记新产中等大小卵块30块,每隔2天观察一次,直到卵孵化结束。填写表5。 2.2.5 幼虫密度调查 在五月底六月初,卵孵化结束时,对幼虫发生密度进行调查。方法同监测调查。并统计出50cm枝条平均虫口密度、感病率。填写表6。 2.2.6 幼虫发育进度调查 从卵孵化进度达到50%时开始到5龄幼虫 4
占84%时结束,选几块有代表性的标准地每天调查一次,调查方法同监测调查。并统计出各龄幼虫出现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填写表7。 3 预测方法 3.1 发生期预测 3.1.1历期法预测 根据预测或实测春尺蠖起始虫态发育进度分别达到始见期(>0)、始盛期(16%)、高峰期(50%)、盛末期(84%)时,加上当地历年各虫态平均历期,推算各虫态或各虫龄发生期。 三龄幼虫始盛期(16%)=成虫羽化始盛期+卵前期+卵历期+幼虫历期 三龄幼虫出现高峰期(50%)=成虫出现高峰期+卵前期+卵历期+幼虫历期 三龄幼虫入土化蛹盛末期(84%)=成虫出现盛末期+卵前期+卵历期+1、2龄幼虫历期 3.1.2 相关回归法预测 利用3月下旬平均气温、地温及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总和、地温总和与春尺蠖成虫出现期的显著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如在内蒙古化德地区的预测式为: (1)y=7.3254-1.6917x 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3月下旬平均气温。 (2)y=5.9922-3.3689x 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3月下旬40cm平均地温。 (3)y=5.7834-0.9075x1-2.1913x2 5
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1—3月下旬平均气温, x2——3月下旬40cm平均地温。 (4)y=8.5351-0.6598x1-2.3355x2
式中:y—春尺蠖成虫始见期,x1—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
温总和, x2—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40cm地温总和。 各点可参考化德地区的相关回归预测方法,总结出本点的回归预测式。 3.2 发生量预测 3.2.1 有效基数预测 预测式为: P=P0
×[e×f/(m+f)×(1-a)×(1-b)×(1-c)×(1-d)]
式中:P—预测下一代幼虫发生量;P0—越冬基数(蛹平均密度);e—产卵量(粒/雌);f—雌蛹数; m—雄蛹数;1-a—蛹期生存率;1-b—成虫产卵前的生存率;1-c—卵孵化率;1-d—1、2龄期幼虫生存率(在化德地区1-b=79.3%,1-c=87%,1-d=63.7%)。 3.2.2 相关回归预测法 化德地区预测产卵量公式为: y=-396.3157+5115.0931x 式中:y—产卵量(粒/雌),x—平均蛹重。 预测幼虫发生量公式为: (1)y=1.8624+1.0357x1-1.7201x2
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1—平均蛹数(头
/株),x2
—天敌寄生率。
(2)y=1.4236+3.1395x 6
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天敌寄生率。 (3)y=17.3959-21.7162x 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天敌寄生率。 (4)y=16.3767+123.8127x 式中:y—3龄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x—平均雌蛹数(头/株)。 发生趋势预测:趋势分为3级,1级为小发生、2级为中发生、3级为大发生。 Y=3.3444-3.1249x 式中:y—发生趋势(小、中、大发生),x—天敌寄生率。 各点可根据相关回归预测的基本方法,参考化德地区的作法,总结出本点的回归预测式或预测模型。 3.2.3 经验指标预测 当年六月份降水量 >60mm <100mm 第二年春尺蠖大发生 >40mm <60mm 第二年春尺蠖中发生 >100mm <40mm 第二年春尺蠖小发生
天敌寄生率 <40% 大发生 >40% <60% 中发生 >60% 小发生
以上三种方法应相互结合综合分析进行判断预测。各地可根据本
点的情况总结出本点的预测式或经验指标。 3.3 发生范围预测 标准地代表法预测:发生面积=预测或实测小发生(轻)标准地块数×标准地代表面积+预测或实测中发生(中)标准地块数×标准地 7
代表面积+预测或实测大发生(重)标准地块数+标准地代表面积。 3.4 危害程度预测 在化德地区春尺蠖主要危害榆树,根据春尺蠖幼虫的食叶量(cm2/条)和50cm标准枝平均叶面积预测其危害程度,一般12条幼
虫50cm标准枝可食光叶片(危害程度100%),每条危害8.3%,危害程度=预测或实测幼虫发生量(条/50cm标准枝)×8.3%。在春尺蠖危害其它树种的地方尚需进行进一步的观测,总结出相应的预测式。 3.5 超长期预报 超长期预测预报主要用于发生量的趋势预报,根据春尺蠖种群消长趋势及发生周期进行预测预报,据化德的经验春尺蠖发生的规律是一般4—5年为一个发生周期。其它地区是否也是如此,请根据各点的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总结后,再行应用。 8
表1 春尺蠖越冬基数标准地调查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标准地号: 标准地面积(亩): 代表面积(亩): 树种: 树龄(年): 平均树高(m ): 平均胸径(cm): 有虫株率(%): 平均密度(头/株): 死亡率(%): 雌性比(%): 标准树号 总蛹数 活蛹 死蛹数 计 雌蛹数 雄蛹数
1 2
20 合计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表2 春尺蠖发生面积统计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标准地号 标准地面积 代表面积 发生面积 计 轻 中 重
合计 汇总人: 汇总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