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母亲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影响2例
- 格式:pdf
- 大小:93.07 KB
- 文档页数:1
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进展一、甲亢诊疗手册1、甲亢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
多数患者以(E、以上都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2、下列关于ATD的适应证说法错误的是(C、重度病情)3、MMI起始治疗时,参照患者的FT4水平,超过ULN1.5-2.0倍的起始剂量为(B、10~20mg/d)4、Graves病诊断时,下列哪项为诊断必备条件(A、甲亢诊断确立)5、(B、ATD)是我国Graves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6、A、正确二、解码甲状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1、2015ATA指南中,下列哪些患者不需要做FNAB?(A、良性)2、乳头状癌的高侵袭性亚型有(E、以上都是)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有(D、以上都是)4、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E、以上都是)5、2020年8月,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正式发布。
下列结节是良性征象的是(C、彗星尾伪像)6、近年,良性结节的消融技术包括(E、以上都是)三、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处理策略1、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中,病史询问包括(D、以上都是)2、第2版指南中,妊娠早期发现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应该进行超声监测(C、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监测肿瘤的增长速度3、妊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无影响(A、正确)4、妊娠发生恶变的甲状腺癌最佳手术时机为(B、妊娠中期)5、关于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检查,下面哪项不属于第2版内容(B、妊娠期间禁忌甲状腺核素扫描和治疗)6、下面新指南对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推荐中,哪项是A级推荐(E、如果TSH水平正常或升高,应根据结节的声像学特征决定是否做FNA)四、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1、研究表明,在母亲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后代结局风险的影响中,下面哪项是亚临床甲减的影响(A、婴儿神经发育迟缓)2、在第2版指南中,推荐临床甲减妇女妊娠前半期(D、每2-4周)检测一次甲状腺功能3、在指南妊娠期临床甲减的治疗药物和剂量中显示,非妊娠临床甲减完全替代剂量是(B、1.6~1.8μg/(kg·d))4、在第2版指南中,临床甲减妇女疑似或确诊妊娠后,LT4替代剂量需要增加大约(C、20%~30%)5、在碘充足地区,引起临床甲减的最常见原因是(B、自身免疫甲状腺炎)6、妊娠期临床甲减损害后代的神经智力发育,增加(E、以上都是)等危险,必须给予治疗五、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1、初始复发危险度分层中,符合下列哪项判为高危组(D、肉眼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2、术后规范化的治疗与随访:是降低病人复发率和提高存活率的关键(A、正确)3、规范的术后病理学报告,其意义是(D、以上都是)4、TSH抑制治疗是DTC术后治疗的重要一环(A、正确)5、C级推荐:DTC术后病理学检查建议详细报告肿瘤的(E、以上都是)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治疗6、在下列DTC术后一般管理推荐意见中,哪项属于B级推荐(C、术后疼痛的病人可适当应用镇痛药物)六、NCCN甲状腺癌指南(2019)解读1、对于已知有残留结构的高复发风险患者,TSH水平需维持在(B、0.1mU/L以下)2、低复发风险无残留患者,TSH水平也必须维持在正常参考范围低值(B、错误)3、甲状腺癌根治术不会产生(B、血钙过多)4、以下属于不推荐放射碘(RAI)治疗的指征是(C、典型的乳头状癌)5、不完全形态反应的定义是(C、有持续或新检出的局部或远处转移病灶)6、生物化学证据认为低风险但无结构学证据(如Tg+,影像学阴性)的患者,TSH水平维持(A、0.1-0.5mU/L)七、DTC术后治疗之TSH管理:5年研究进展盘点(2016-2020)1、随访过程中TSH的平均评分分层,(A、2.0-2.99)应适度TSH 抑制2、孟德尔随机化法(MR)证实:高TSH与甲状腺癌不存在因果关系(B、错误)3、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第3版DTC指南中,中危推荐(B、0.1~0.5)4、已清除全部甲状腺的DTC:L-T4起始剂量,>50岁(无心脏病及倾向)的(E、起始50μg/天)5、多项临床证据:术后TSH抑制治疗可(D、以上都是)6、术后随访期间,(B、TSH>1.85mU/L或2mU/L)是甲状腺癌复发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八、DTC中高危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现状与对策1、血清TSH达标者需要定期复查,其中第2年要求(D、1次/3-6个月)2、DTC复发风险中高危患者中,符合以下哪些条件的任一条件者属于中危(D、以上都是)3、下面哪项不属于DTC复发风险高危患者(B、初次手术后病理检查可在镜下发现肿瘤有甲状腺周围软组织侵犯)4、中高危DTC患者L-T4的起始用量>80岁的建议(B、较年轻人低20%-30%)5、初治期(术后1年)无论副作用风险如何,均应控制(A、TSH<0.1mU/L)6、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期间,要注意和豆类、奶类间隔(A、4小时)九、围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期的甲状腺疾病管理——2021年ETA指南解读1、指南推荐因为生育原因可以推迟启用RAI治疗甲状腺癌;但是女性(尤其是>35岁)应该被告知RAI对活产率的影响(B、错误)2、垂体-下丘脑-性腺轴相关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相互影响,间接影响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A、正确)3、关于甲状腺疾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男性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4、一项对2568名中国女性进行的回顾性评估显示,年龄≥35岁的SCH女性AMH浓度和窦卵泡计数明显(C、下降,升高),FSH (C、下降,升高),提示SCH与35岁以上不孕女性的卵巢储备下降相关5、根据指南,当TSH>2.5mIU/L(或>ULRR),启动LT4治疗(B、错误)6、大多数研究都显示,在不孕女性人群中,TAI患病率升高(A、正确)十、未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管理——2021年ATA指南解读1、WHO将ATC定义为:一种由未分化滤泡性甲状腺细胞组成的高侵袭性甲状腺恶性肿瘤(A、正确)2、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ATC的初始诊断十分重要,没有必要再行粗针活检(B、错误)3、通常,ATC首选的活检方法是(B、细针穿刺)4、ATC的主治病理学特点是(D、以上都是)5、ATC的最终诊断应在冰冻切片上作出(B、错误)6、早期突变,如BRAF和RAS,在分化良好的DTC中很常见,这是ATC的前体(A、正确)十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的处理策略——2020-2021欧洲指南共识更新解读1、不属于早产儿HPT轴不成熟表现的是(B、T4升高)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危重新生儿推荐在21~28日龄进行第二次筛查(B、错误)3、关于LT4的剂型和给药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静脉起始治疗剂量不应超过口服剂量的60%,再根据fT4和TSH调整剂量)4、先天性原发性甲减、先天性中枢性甲减和先天性外周性甲减,都是永久性甲低(A、正确)5、经过早期和足量治疗的非综合征CH具有正常的骨骼发育(A、正确)6、建议唐氏综合症新生儿后期3~4周时复测TSH和fT4(C、3~4周)十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规范的趋势1、以下属于甲状腺癌临床分型的是(D、以上都是)2、从指南/共识看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3、根据2020GLOBOCAN统计,全球新发甲状腺癌病例数约为58万例,中国约为22万例,占全球近(C、0.4)4、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中,对于无风险因素的≤1cm的患者,标准术式应采取(C、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5、2020中国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明确了RET基因筛查的人群包括(D、以上都是)十三、《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1、妊娠期甲状腺癌TSH抑制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TSH,下面哪项是2018版指南推荐的定期检测血清TSH(A)2、研究证实:亚临床甲亢不会引起妊娠或新生儿并发症,包括(E、以上都是)等,可以认为在整个妊娠期间维持TSH在妊娠前的抑制水平是安全的3、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中,“可确定甲状腺结节是否存在、声像特点、监测其发展变化、评估颈部淋巴结是否受累”的是(D、甲状腺超声)4、《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强度分为5级,其中“不推荐也不反对”的涵义是(B、基于专家意见;或现有证据显示利弊接近)5、在第2版指南中,如果DTC在妊娠24-26周前持续增大,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推荐(B、手术治疗)6、下面哪项属于第2版指南中已经手术的妊娠期甲状腺癌患者TSH的控制目标(B、甲状腺癌复发风险高的患者,血清TSH应保持低于0.1mU/L)十四、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解读1、老年综合评估(CGA)项目有(E、以上都是)2、“增龄主要影响TSH正常范围的上限值,碘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是否正确(A、是)3、下面哪项比较罕见(D、中枢性甲减)4、老年人甲减的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血清TSH控制目标应在(B、4~6mU/L)5、(A、甲状腺131I摄取率)主要用于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131碘治疗剂量的评估6、哪些患者需要慎行FNAB(E、以上都是)十五、发热待查与亚急性甲状腺炎1、针对亚甲炎的治疗,以下错误的是(D、甲状腺功能减退都不需要治疗)2、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8月372例住院FUO,其首要病因为(B、感染性疾病者)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以下不包括(C、慢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症状)4、关于对发热待查的定义,错误的是(C、体温>38.5℃)5、亚甲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下错误的是(A、病因和发病机制完全阐明)6、亚甲炎的临床表现,以下错误的是(D、病情缓解后,不会复发)16.甲状腺肿瘤病理与分子诊断1、第五版WHO甲状腺肿瘤分类较第四版相比,属于新更新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有(D、以上都是)2、分子诊断对甲状腺肿瘤疾病越来越重要,原因包括(D、以上都是)3、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型中,与经典PTC相比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例特殊,具有无可争议的临床意义的分型不包括(B、梭形细胞亚型)4、2022WHO分类更新:在没有BRAFV600E突变的情况下,NIFTP 允许小于(A、0.01)的真乳头出现5、2022WHO甲状腺肿瘤分类更新中,首次对甲状腺髓样癌进行分级,分级依据包括(D、以上都是)。
妇幼健康孕产妇TPOAb和TgAb增高对分娩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疾病的研究*李雪平1,杨定英2,刘洋1,付甫海1,帅杨1,宁娜1(遵义市妇幼保健1.检验科,2.产科,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目的 研究孕产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增高对分娩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疾病的影响,以证实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孕前优生检查的重要性。
方法 收集大于100例孕产妇的标本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筛选出TPOAb或者TgAb异常增高的孕产妇,追踪到其分娩,并对分娩出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各项进行研究分析,看新生儿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及基础性疾病。
分析两者结果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结果 甲状腺功能中TPOAb或TgAb异常增高孕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甲状腺功能各项有不同异常增高或者降低。
特别是TSH、FT3、FT4异常增高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7.7%、51.9%及30.6%。
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对患者的妊娠结局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通过孕前优生检查的开展,并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在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从而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达到优生优育的临床目的。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孕产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新生儿作为人体之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素,以此来对人体功能进行调节。
在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中,甲状腺激素是其中一种必需物质,其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且对于脂肪、水、维生素等代谢过程都可以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
如果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会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甲减常常引起不孕或者反复流产,甲亢容易引起孕妇心率加快而出现甲亢危象[1]。
所以,女性在孕前就需要筛查甲状腺功能,不仅关系到母婴健康,对婴儿今后的成长发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TPOAb和TgAb增高幅度很大的情况下,对胎儿影响更大。
在孕10~12周时,胎儿下丘脑便会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会对人体脑垂体加以作用,促使其进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报道及临床分析目的:探索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
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内收集的2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及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临床思考与分析。
结果:2例患儿孕母均有甲状腺疾病病史,孕母的病史是新生儿甲亢诊断的必要条件,妊娠期间监测TRAb水平对新生儿甲亢的诊断有预警作用。
结论:建议提高对新生儿甲亢的警惕性,加强妇产儿科之间的联系及合作,注意完善孕母围产期及其子代围生期甲状腺功能监测,定期监测TRAb水平。
标签: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新生儿甲亢)是发生在新生儿期少见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病率在1∶4000~1∶40 000[1],多见于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亢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
现将笔者所在科近期收治的2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甲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1 病例摘要病例一:患儿,女,生后30 min,因“胎龄33周,出生体重2260 g”入院。
G1P1,因“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Apgar评分1 min 10分,5 min 10分,10 min 10分。
查体:T 36.5 ℃,P 130 次/min,R 56 次/分,BP 66/38 mm Hg。
早产儿外貌,神志清,反应可,哭声稍弱。
皮肤黏膜薄嫩。
前囟平软,口唇红润,双眼无突出,面色无紫绀,未扪及甲状腺。
呼吸不促,节律规则,无三凹征。
双肺呼吸音稍低、对称,未闻及啰音。
腹软,肝右肋下1.5 cm处可及,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张力偏低,原始反射可引出。
胎龄评估33周。
入院查五分类:WBC 11.55 g/L,Hb 169 g/L,PLT 185 g/L。
血生化及CRP正常,G6PD 0.797 kU/L。
胸片:早产儿肺改变。
入院后予保暖、静脉营养、适量喂养等对症支持处理。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我院新生儿医疗中心2012年2月收治的1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此患儿经过20天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细致的护理,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顺利出院。
结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期少见的自限性疾病,护理中应做好饮食护理,眼部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还应增加患儿的舒适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甲状腺功能亢进;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期少见的自限性疾病,见于甲亢母亲所生婴儿,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
男孩较女孩多,多为暂时性,大多数三个月内缓解。
主要表现:心率快,呼吸增快,极易烦躁,易激惹,易饥饿,皮肤潮红,可有过早的骨成熟和颅缝闭合,甲状腺肿和兴奋症状不典型[1]。
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了1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經过20天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细致的护理,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1.1一般资料患儿,男,13天,G2P1孕34周早产儿,因“兴奋伴突眼13天”入院,生后曾因“胎粪吸入性肺炎”在外院治疗十天好转,病程中患儿兴奋、哭闹不安、突眼,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亢,未予治疗,2月3日来我院就诊,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T36.5℃,HR200次/分,R55次/分,BP65/37 mmHg,体重2300克,神志清,哭闹兴奋状态,眼球稍突出,右眼黄色分泌物。
辅助检查:TG-Ab:23.52IU/ml,TT3:7.53nmol/L,FT3:27.19pmol/L,TT4:>320.0 nmol/L,FT4:>100.0 pmol/L,TSH:0.009uIU/ml;血培养(-);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心电图:正常。
患儿父母身体健康,母亲否认妊娠期间患有甲亢。
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怎么回事?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每个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新生儿会患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现象,那么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是怎么回事呢?该怎么治疗呢?这些问题是妈妈们最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界于克汀病和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之间。
发病越早越象克汀病,发病越晚越像成人型甲状腺功能低下。
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给患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故应在怀孕期间就应进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
新生儿(婴儿)甲亢临床上极少见,系指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婴儿),出生后所发生而言,发病率不足新生儿的2%。
本症主要发生于妊娠期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妇女所生婴儿,缘于母亲未得到妥善治疗,母体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通过
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
其特点是患儿出生时就的表现,如多汗、心率快、食量大但体重不增加、肤色潮红、烦躁等。
由于致新生儿(婴儿)甲亢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是来源于
母体,非自身产生,随着时间的延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也自行降解,症状也将逐渐缓解,所以不经治疗,大多在出生后1~3个月自行缓解,无复发,也不留后遗症。
通过上面这篇文章的介绍,婴幼儿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吧,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话就一定要积极的检查治疗,要不然是胡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婴幼儿在治疗的时候是一定要注意饮食。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李银辉(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梅州514000)而临床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较多,其敏感性已经不如以前[9,10]。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既能抑制细菌DNA 解旋酶和细菌DNA 转录与复制,又能高度抑制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对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等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经静脉滴注吸收快,半衰期(T 1/2)长,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高;加上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进一步拓宽抗菌谱,从不同路径抗菌[11]。
故观察组治疗后病菌完全清除率(52.63%)较对照组(40.00%)高(P <0.05)。
而唐咸贵[12]等将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多耐药肺结核治疗中,发现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进一步证实该药物能一定程度克服耐药问题。
本研究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更快,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提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能促进康复,缩短病程,用药安全,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然需要注意防范严重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抗菌效果,加快临床症状缓解,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朱丹,樊兵,黄芳.喉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8-20.[2]任红英.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6-28.[3]杨晓芳,谢建华,章秋霞.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9):930-932.[4]李华,周林,舒桂华.小儿喘息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炎症介质临床变化[J].海南医学,2019,30(3):330-332.[5]罗丽娟,曹清,赵瑞珂,等.82例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26(2):118-122.[6]钟伟明,韦干芬,韦燕杰.2015—2017年贵港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3-26.[7]王璐,纪莉,钱东华.下呼吸道感染的3999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49-51.[8]侯晓琼,林宏林,庞佩珊.盐酸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对比[J].北方药学,2017,14(4):69.[9]倪辉,蔡锷,余意,等.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 及ESR 水平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9):63-66.[10]黄莹,岳家奎,黎联,等.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4):47-49.[11]朱刚.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18):2514-2515、2516.[12]唐咸贵.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6):257.(收稿日期:2020-05-21)【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新生儿Graves病的识别和处理1、什么是新生儿 Graves 病?新生儿 Graves 病是指少数 Graves 病母亲所生的婴儿出现甲亢,其发生率约为 1/25,000,无性别差异。
新生儿 Graves 病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 1 周内发生甲亢,常呈自限性,3-12 周后自发缓解,但也可能损害神经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儿 Graves 病的发生取决于母体的刺激抗体、抑制性抗体和抗甲状腺药物作用之间的平衡。
母体晚期妊娠中的刺激性 TSHR-Ab 浓度越高,新生儿发生 Graves 甲亢的可能性就越大。
母体血清TSHR-Ab 活性为正常水平的 5 倍以上时,新生儿就最有可能出现甲亢。
若母亲未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患病婴儿在出生时即可存在甲亢。
如果母亲孕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那么出生后第 1 日的检测会显示患病婴儿甲状腺功能正常,甚至减低,应在 3-5 日龄和 10-14 日龄时复查甲状腺功能,随着抗甲状腺药物在出生后 7-10 日内代谢和排出,患儿可能出现甲亢。
2、新生儿甲亢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出生体重小于胎龄 (宫内生长受限) 、早产、颅畸形;•多食,但体重增长不良,排便频率增加;•皮肤温暖、潮湿、多动、睡眠差;•心动过速,有时存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弥漫性甲状腺肿;•凝视和偶尔眼球突出。
3、新生儿 Graves 病如何治疗?临床和生化评估证实新生儿 Graves 病后就应迅速开始治疗。
治疗应包括甲巯咪唑和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甲巯咪唑0.25-1.0 mg/(kg·d),每 8 小时给予 1 次。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2 mg/(kg·d),每 8 小时 1 次,需要心脏特异性更高的β受体阻滞剂时,可使用阿替洛尔 1 mg/(kg·d),一般可以在几周内控制甲亢。
一周 1 次监测甲状腺功能,以便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
病情明显改善后就应逐渐减停药物,预防甲减出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年第6卷第60期2019Vol.6No.6045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新生儿和儿童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于晓晴1,底建辉1,李 慧1,刘作侠2,高翠敏1(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1.儿科;2.检验科,北京 102600)【摘要】目的 探讨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新生儿和儿童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孕母均有甲状腺疾病,根据孕母甲状腺疾病分类将其分为孕母甲减组(n =68)、孕母甲亢组(n =67)和孕母亚甲减组(n =65),同期选择孕母正常的新生儿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四组新生儿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同时进行8年跟踪观察,末次随访进行相同检测,对比四组新生儿与儿童期甲状腺功能情况。
结果 回顾性分析发现,孕母甲减组、亚甲减组及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三组异常率结果:孕母甲减组>亚甲减组>甲亢组;随访期内孕母甲亢组有2例失访,四组儿童甲状腺功能对比结果与新生儿期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新生儿有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延续至儿童期,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越严重则对儿童的远期影响也就越明显。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异常;孕期;新生儿;儿童;影响【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0.45.02甲状腺功能异常在妊娠期女性中十分常见,与女性妊娠后内分泌变化有关,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包块妊娠前存在或在妊娠后出现的甲状腺疾病[1]。
有学者研究发现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围生儿及儿童远期生长发育都有一定影响,在孕母妊娠的前三个月内,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其所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多由母体提供[2]。
本研究拟探讨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新生儿和儿童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特针对此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选择在我院出生的200例孕母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进行追踪观察,以期为临床科学干预提供参考与借鉴,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