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 (恢复)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
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
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的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
这样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的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
鉴于肘内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肱骨髁上骨折,这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疼,是不是?简单来说,这就是我们胳膊上那根长长的骨头,发生了小意外,结果就出现了个骨折。
那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治呢?别急,让我慢慢给你说。
骨折后,肯定是得去医院。
医生会检查你的情况,看看骨折的程度。
哎呀,有些人一听要拍X光,就像见了鬼一样紧张。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拍个片子就能清楚看到骨头的情况。
想象一下,骨头就像个拼图,有时候可能缺了一块,得看清楚才能把它拼回去。
医生会告诉你,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得做手术。
虽然手术这两个字听着吓人,但只要有经验的医生在,咱们就放心吧。
然后,治疗的方式有很多。
轻度骨折的朋友,可能只需要打个石膏,静静养着,像个小皇帝,等着骨头自己愈合。
石膏的日子有点无聊,走路要小心,坐下得像个大红灯笼,但总比天天疼要好得多。
有的人可能还会因为这个多了个“独特”的造型,朋友们见面时都能调侃几句,哈哈,谁说骨折没乐趣呢?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打了石膏要多久才能好啊?这就看个人情况了,有的人愈合得快,几周就能拆掉,有的人就得等个两三个月,耐心点吧。
记得在这个过程中,心态很重要,尽量别想太多,反正咱们现在也是个“暂时的伤员”,生活节奏慢下来,抓住机会多看看书、听听音乐,别有一番风味嘛。
如果骨折比较严重,手术是必须的。
手术后,恢复过程可能比较长,但也别担心。
医生会告诉你怎么做康复训练,锻炼肌肉,增强力量。
这就像种花,根扎得深,才能开出好花来。
锻炼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疼,但这是正常的,慢慢来就行,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适当的疼痛也是种成就感,觉得自己在一点点变强。
在恢复期间,饮食也得跟上。
多吃点钙、维生素D,像牛奶、豆腐这种都是不错的选择。
你看,骨头需要“养分”,就像植物需要水分,浇得好,才能长得茁壮。
别让自己的饮食成为阻碍,毕竟要让骨头尽快恢复,这也是一场“战争”,咱们可不能掉链子。
康复期间,别太急于求成。
很多人觉得“哎呀,我能走了,马上就能回到正常生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步骤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程序,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来执行。
下面将
介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的一般步骤。
1. 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
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
2. 切口,外科医生会在患者的手臂上做一个切口,以便进入受
伤的肱骨髁上部位。
3. 复位,在切口下,医生会重新定位骨折的骨头,确保它们恢
复到正确的位置。
这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来完成。
4. 固定,一旦骨头复位,医生会使用金属螺钉、钢板或钢丝将
骨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以便愈合。
这些固定材料通常会留在患者
体内,直到骨折完全愈合。
5. 关切口,手术结束时,医生会缝合切口并进行包扎,以促进
伤口的愈合。
6. 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运动,以帮助手臂恢复功能和力量。
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程序,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执行。
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确保手臂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
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观察要点由于肱动脉受压或损伤,或严重的软组织肿胀可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密切观察5P症状。
1)剧烈疼痛: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晚期严重缺血后神经麻痹转为无痛;2)患肢苍白或发绀;3)肌肉麻痹: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压痛明显;手指呈屈曲位,主动或被动牵拉手指时疼痛加剧;4)感觉异常:患肢出现套装感觉减退或消失;5)无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术前护理及非手术治疗1.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时解决他们的痛苦与需要。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
3.患肢采用石膏托于肘关节屈曲位固定,于患肢下垫枕,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
4.伴有正中神经损伤时,应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5.警惕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
6.功能锻炼1)早中期:复位或固定当日开始握拳、伸指练习。
第2日增加腕关节屈伸练习。
患肢三角巾或前臂吊带胸前悬挂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
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包括肩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并逐渐增加其运动幅度。
2)晚期:外固定去除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包括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后。
恢复肘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伸展型骨折着重恢复屈曲活动度,屈曲型骨折着重增加伸展活动度。
术后护理1.维持有效固定1)经常观察患者,查看固定位置是否变动,有无局部压迫症状,保持患肢功能位;如肘关节屈曲角度过大,影响桡动脉搏动时,应予调整后再固定。
2)固定时间为3-4周。
2.功能锻炼参见非手术治疗相关内容。
健康教育1.体位石膏固定后,卧床休息时患肢垫软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
2.功能锻炼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3.复查指征及时间石膏固定者,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应立即就诊。
无异常自石膏固定之日起,2周后复诊,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88生冒塞旦医刊垫!Q生!Q旦笙j!鲞筮12翅Q些望!』!坠婴坐堕塑型壁!型幽!堕!坐!:垫!Q:!丛:!!:№:!!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李清有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通常是由较大的暴力所致,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固定较困难。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
近年来对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 PM)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自2002年至2008年,作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重建钢板、A o拉力螺钉治疗肱骨髁问骨折3l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l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43岁。
左侧13例,右侧18例,均为闭合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尺神经损伤2例。
骨折类犁按A O/A SI F分类均为C 型,其中C。
型15例,c:型1l例,c,型5例。
本组患者均在伤后5h~10d内手术,一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肢中立位置于侧方,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取患肘后正中…S形切口,在尺神经沟内找到尺神经,向近远端游离后用橡皮片牵开保护。
距鹰嘴尖2—2.5cm处(鹰嘴切迹中点)与尺骨干纵轴垂直的平面行“V”形截骨,向上翻起肱三头肌及鹰嘴截骨块,充分显露内外髁及滑车,尽量保护粉碎骨片的软组织附着,尤其是内上髁、外上髁的韧带附着,将旋转、粉碎的骨块复位,注意滑车和肱骨小头的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后,用1枚直径4.0am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髁间骨折,拉力不能过大,以免使滑车宽度丢失,改变了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的对合关系。
这样可使复杂的髁间骨折变成简单的髁上骨折。
髁间固定后,如有桡神经损伤,可以从肱骨前方进行探查,不需另取切口。
直视下恢复肱骨髁间与肱骨干的解剖关系,骨缺损处可取自体髂骨植骨。
选用不同长度的解剖型Y型钢板固定于肱骨内外侧髁及肱骨干处,要保证远端至少有2枚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