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2
企业并购风险及防范对策摘要:企业并购具有很高的风险,具体来说,主要有财务风险、审计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等。
本文分析了并购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审计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并购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
为扩大市场份额,取得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进入新行业等原因,企业会实施并购战略。
如果并购成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比如,整合资源,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等。
但并购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非但不会带来好处,还会带来风险。
例如,2012年11月20日,惠普披露去年一宗110亿美元收购案,减记高达88亿美元的资产;另外,卡特彼勒发现2012年6月完成收购的全资子公司郑州四维,导致2012年四季度出现5.8亿美元的非现金商誉损失。
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并购风险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带来的主要风险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一)财务风险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包括对目标企业的价值估计风险、并购所需资金的融资风险。
并购的成功基础是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以此作为成交价格的依据。
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就是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对目标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时间进行估计,选择合理的企业价值估价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
估价风险的产生来源于预测通常存在不确定性。
估价风险的大小取决于预测是采用信息的质量。
如果估价过高,会导致企业收购后支付更多的对价,如现金或者股权。
并购的融资风险是指能否按时取得足够的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融资按时间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
如果企业收购只是短期持有,为了重组后出售,这就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
企业可以选择资金成本比较低的短期借款融资,但是如果企业如果安排不当或者出现突发事件,容易陷入财务危机。
如果企业收购是为了长期持有,企业应根据资本结构和持续经营的资金需要,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企业经营用资金采用短期融资,其他采用长期借款和股权融资。
并购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一、概述并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战略行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
然而,并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本文将对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并购风险分析1. 财务风险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缺口、财务状况不明、盈利能力下降等。
在并购前,应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其债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信息,评估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同时,合理安排资金,避免因并购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导致财务风险。
2. 经营风险并购后,由于管理层的变动、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原因,目标公司的经营风险可能会增加。
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应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并购后的顺利运营。
此外,还应加强对目标公司的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经营风险。
3. 法律风险并购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包括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劳动法律风险等。
在并购前,应对目标公司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确保目标公司的合规性,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
并购过程中,还应与专业律师合作,对合同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风险防范措施1. 全面尽职调查在并购前,应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法律合规性等方面。
通过对目标公司的调查,评估并购的风险和收益,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2. 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并购后,应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并购后的顺利运营。
同时,要加强对目标公司的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经营风险,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
3. 寻求专业支持并购过程中,可以寻求专业律师、财务顾问等的支持和帮助,对合同进行仔细审查,评估并购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4.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分析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企业并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规模扩大、市场拓展等多种目的。
并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经营风险等多种方面,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企业经营问题甚至破产。
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应当充分认识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企业并购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在并购中,存在市场需求变化、行业政策调整、竞争加剧等风险,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跨国并购中,还存在汇率波动、国际贸易政策等风险,这些都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2.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企业并购中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需要大笔资金用于支付对价、清偿债务、整合资源等,如果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将会对并购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企业采用融资手段进行并购,还存在利率风险、偿债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并购后,被并购企业的运营出现问题,导致整体业绩下滑、员工离职、客户流失等情况。
这将使得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遭受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全球公司整体的运营。
在并购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并购后的经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二、防范措施1.充分尽职调查在进行并购活动之前,被并购方和并购方都应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工作,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法律风险等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并购后出现意外的财务风险。
2.合理选定交易模式并购的交易模式有多种选择,包括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兼并重组等。
不同的交易模式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易模式,降低财务风险。
3.制定合理的财务方案在并购活动中,需要有合理的财务方案,包括资金筹集方案、融资方案、财务整合方案等。
企业应当充分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财务方案,确保并购活动的资金供给和财务整合的顺利进行。
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全文)提要企业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扩张的重要形式,但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
企业并购风险审计是审计实践中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在并购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审计人员应借鉴其他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采取措施防范、降低并购交易各阶段的审计风险,以完成合理估价的基本审计目标。
本文从企业并购审计的基本内容出发,主要介绍并购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并购成本F239A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研究企业经营和内部控制及其运行,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的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
企业并购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领域,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
注册会计师要想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企业并购过程,有效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充分了解并购情况,扩展审计证据范围,形成对并购企业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注册会计师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确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的重要依据。
一、企业并购审计的内容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使收购方做到知己知彼,通过并购谋求生存与发展,避免由于并购时的疏忽使并购后的公司陷入困境。
企业并购审计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对目标公司总体状况的调查审计。
主要是对目标公司产业方面的审查。
如果是同业的横向并购或相关产业的纵向并购,目标公司从事的是收购方所熟知的领域,对它的审查相对简单。
如果属于混合性并购,目标公司所处行业并非收购方所熟悉的,那么对该行业的前途及目标公司的竞争地位需要进行详尽的了解和分析。
2、对目标公司财务状况的审计。
审计的内容与方法与日常的财务报表审计大同小异,只是重点放在确定目标公司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价值、盈利能力及现金流状况上。
初步估算其账面资产净值及其市场价值,为下一步资产评估结果的审计做准备。
“企业并购审计风险”资料合集目录一、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二、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研究以立信所审计宁波东力并购年富供应链为例三、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防控研究以粤传媒并购香榭丽为例四、企业并购审计风险与防范五、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应对研究以斯太尔公司为例六、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研究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企业并购作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常见经济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然而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
其中,企业并购审计风险是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着并购的成败,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对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进行深入探讨。
定价风险: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定价风险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估值方法选择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价值与评估价值出现较大偏差。
财务整合风险:并购完成后,双方在财务制度、会计核算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整合。
此过程中可能出现财务信息失真、财务风险放大等问题。
法律与合规风险:并购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与合规问题,如并购协议的签订、相关证照的变更等。
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法律诉讼或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人力资源与文化整合风险:并购后,人力资源与文化的整合也是影响并购效果的重要因素。
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员工士气低落等问题。
充分尽职调查:在并购前期,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充分了解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方面信息,为定价提供准确依据。
审慎选择估值方法:根据目标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趋势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估值方法,并进行多轮估值,以降低定价风险。
强化财务整合:并购完成后,应尽快统一财务管理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等,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重视法律与合规审查:在并购过程中,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合规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
推进人力资源与文化整合:并购后,应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与文化的整合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培训,提升员工认同感,降低人才流失率。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购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优化经营结构等目标。
然而,并购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产负债风险并购后,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混淆,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波动。
一些公司并购后,由于对被收购方的财务数据了解不全面或评估有误,使得企业局部资产负债出现问题。
此外,企业的各类交易或合作可能涉及各种合同和法律义务,未来的一些负担也可能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
二、经营风险并购可能改变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由于各种因素,包括业务整合、人员流动、资源合并等,可能会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并购失败。
三、财务风险企业并购后,可能会面临财务风险,包括利润下降、现金流减少、财务成本上升等。
此外,合并的代价可能超过预算,或者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做好尽职调查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法律、业务等。
尽职调查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购的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可能引发的财务和法律责任。
二、分析财务状况企业在并购前,应该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和人为的因素,从而为后续合并进行预警。
对目标企业的营收和利润进行分析,预测未来趋势,以及对目标企业固有的风险进行理解和认知,这些都需要在并购前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进行风险管理为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的投资组合、资产和负债结构、保险等。
企业可以在投资之前建立较为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避免直接面对风险所导致的无力回天的情况。
考虑到并购风险的无常,风险管理策略应该防患于未然。
四、税务风险预防并购交易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税务问题,企业应该对并购涉及的各项税务问题进行了解和预先评估风险,以确保合规性和降低并购所面临的税负。
第1篇一、案例背景A公司,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A公司决定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
B公司,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精密仪器制造,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经过多轮谈判,A公司与B公司达成初步收购意向,拟以现金加股权的方式收购B公司。
二、并购法律风险分析在并购过程中,A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在并购合同中,对于交易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时间等关键条款,可能存在表述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产生分歧。
(2)合同履行风险: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如支付款项的争议、交割时间的争议等。
2. 产权风险(1)知识产权风险:B公司可能存在未注册的商标、专利等技术成果,这些成果的归属权可能存在争议。
(2)股权权属风险:B公司的股权结构可能存在瑕疵,如股权代持、股权转让未经批准等,可能导致股权权属纠纷。
3. 人力资源风险(1)员工安置风险:并购后,B公司的员工安置问题可能成为A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如员工流失、劳动争议等。
(2)人才流失风险:B公司可能存在核心技术人员,这些人才在并购后可能选择离职,导致A公司技术优势受损。
4. 财务风险(1)财务报表风险:B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虚假记载、隐瞒债务等问题,导致A公司在并购后承担不必要的财务负担。
(2)税务风险:B公司可能存在未申报、少申报税款的情况,导致A公司在并购后面临税务风险。
三、案例分析1. 合同风险在并购合同中,A公司与B公司约定交易价格为1亿元人民币,支付方式为现金加股权,交割时间为合同签订后60日内。
然而,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双方对交割时间产生争议,B公司认为交割时间应为合同签订后90日,而A公司坚持60日。
经协商,双方同意将交割时间延长至90日。
2. 产权风险在并购过程中,A公司发现B公司存在一项未注册的专利技术,该技术对A公司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企业并购是公司战略重要的一环,能够实现规模效应、资源整合、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份额等多方面战略利益。
但是一次并购成功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并购财务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不当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下面将分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分类及特点1.市场风险企业并购时会遇到很多市场风险,如竞争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政策风险等。
由于市场风险不可预测性较高,也比较难以避免,因此企业应该采取灵活的措施,例如:选择合适时间提前换取储备现金,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2.财务风险公司并购时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操作过程中经营风险较大,尤其是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成本加大,盈利下降,包括债务负担和税务风险等。
因此,企业并购需要综合考虑财务风险的存在,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尽可能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3.信用风险并购之后可能会出现合约、保证金、担保等融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涉及到信用风险,特别是在出现逾期或不履行的情况时,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企业需要在并购之前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并制定合适的应对措施。
1.加大并购的尽职调查力度。
在并购之前,企业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尽职调查报告,全面分析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个别财务指标,并且需要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避免尽职调查不完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业务顺利进行。
2.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担保措施。
在处理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是采取担保措施。
担保措施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被收购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增加投资人对企业的信任。
3.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工作。
在并购交易中,财务信息披露可以使投资人充分了解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在投资前作出准确的决策。
企业应该加强信用信息的披露和公示,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公开,提高对外透明度。
4.加强财务监管和管理。
在并购之后,企业需要加强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监管和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并购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一、背景介绍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来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目标的行为。
然而,并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等。
本文将对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并购风险分析1.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损失或财务不稳定的风险。
例如,被收购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并购后的业绩不达预期。
此外,并购后可能需要支付巨额的债务或承担高额的利息支出,增加了财务压力。
2.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并购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纠纷或法律合规问题。
例如,被收购公司可能存在未披露的法律风险,如未履行合同义务、未支付税款等。
此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需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或许可,如果未能及时获得批准或许可,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3.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并购后可能出现的经营不稳定或经营困难的风险。
例如,被收购公司的经营模式可能与收购方不兼容,导致管理冲突和资源浪费。
此外,并购后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变革等挑战,影响业绩和盈利能力。
4. 品牌声誉风险并购后,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声誉可能对收购方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被收购公司存在丑闻、质量问题或不良口碑,可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和市场地位,导致销售额下降和客户流失。
三、风险防范措施1. 尽职调查在并购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是防范风险的关键。
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法律合规、经营情况以及品牌声誉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减少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
2. 合同规范在并购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项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同时,合同中应包含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机制,以应对潜在的法律风险。
3. 整合管理并购后,及时进行整合管理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组织结构调整和文化融合,实现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经营绩效。
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过程中对风险的防范对策随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开始涉足并购民营企业的领域。
然而,这类并购涉及到的风险不容小觑,因此,实施并购时需要采取一些防范风险的对策,以确保并购的成功。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关于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过程中对风险的防范对策:一、分析并识别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充分分析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应收账款、负债情况、知识产权等资产,并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
例如,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业绩造假等问题,是否有不良记录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考虑法律风险,如是否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等。
只有充分了解并发现企业的风险,才能够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在并购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首先,需要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制定责任清单,明确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流程。
其次,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体制和制度,建立风险审查制度、风险防范制度、风险预警制度、风险应急预案等制度。
最后,需要培训专业人员,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内部控制能力。
三、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在并购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确保交易合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出现法律风险。
例如,国有企业需要遵守《反垄断法》,在并购过程中进行反垄断评估和报告,避免出现反垄断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合法、有效。
同时,国有企业需要了解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内控体系以及经营管理制度等相关情况,确保并购交易的合法合规。
总之,在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过程中,严密防范风险是关键之一。
国有企业应该按照上述三个方面,充分分析并识别潜在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交易合法合规。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提升并购成功的概率。
四、加强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是并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国有企业在并购民营企业时必须加强尽职调查。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发展成熟,企业并购已经变成企业有效增加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也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本文以蒙牛集团并购雅士利国际为例,对企业并购所发生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且得出防范手段,望能够为企业并购提供实践支持,以期达到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风险;企业并购;蒙牛乳业Financial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 a case study of mengniu's merger andacquisition of yasiliAuthor: Wang XinTutor: Zou Jiaxing(Ori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Abstract: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capital market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maturing, and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for enterpris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t the s e m a ti n e, this is al os acco n mpanied by the o n ccurrence of fin n ancial ri n sk. Ta n king mengniu's m n erger n and acqui n sition of ya n sili as an exam n ple, this pa n per ana n lyzes the financ n ial ri n sks of ent n erprise n merger and acquisit n ion and dra n ws prev n entive me n asures, hopin n g to prov n ide practi n cal supp n ort for enterp n rise merge n r and acqu n isition, so as to provi n de guidan n ce and refer n ence for enterpri n se m n erger and acq n uisition of fina n ncial ri n ks.Key words:Financial R isk; Enterprise M erger and A cquisition; Mengniu D airy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是一中风险极高的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本文以蒙牛集团并购雅士利国际为例,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得到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为以后企业的并购提供游泳的实践支持,以达到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指导和参考的意义。
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钟俊潇(青海民族大学)摘要: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统称,泛指为获取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本文基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并购的发展现状,结合多个企业并购的实际案例,分析了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的种类、定义、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之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我国企业在实施并购时如何防范潜在的风险,成功完成并购,提高我国企业的向外并购实力和防范恶意并购的能力。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风险防范对策Risks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preventive measuresABSTRACT:Enterprise acquisition i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general, to signify Gets the control of other enterprises and property transaction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hina's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more practical case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ypes of risks of Enterprise merger of our country faces,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light of these risks. The study is aimed at guiding the enterpri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rger how to guard against potential risks and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acquisition, raising Chinese enterprises to acquisition of strength and ability to prevent maliciou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Key words: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Merger and Acquisition riskPreventive measures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
编号:2014B1359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专 业:工商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管理) 作 者:赵树嘉 准考证号:067713100049 指导教师:刘艳巧 是否拟申请学位:是 完成日期:2014.07.15 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摘 要 如今,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形势下,企业并购作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一种手段对我国企业在各方面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改善企业经济情况好转下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阻碍着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文章中重点就企业并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风险、反收购风险、体制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及其相关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论述。除此之外,还对出现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描述,以此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促使企业并购走向成功。
关键词:并购 资源配置 风险 防范 目 录 一 企业并购的概述 1.1企业并购的概念...............................1 1.2企业并购的特征...............................2 1.3研究并购风险的意义...........................2 二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 2.1并购的外部风险...............................3 2.2并购的内部风险...............................4 三 企业并购风险的防范 3.1并购的外部风险防范措施.......................6 3.2并购的内部风险防范措施.......................7 参考文献........................................9
第 1 页
引 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用企业并购这种方式来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大已经成为大部分管理者的首选。企业之所以要实行并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能够获得更多有效的资源,增强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并购不仅对企业,对政府和社会而言,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许经过并购可以使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引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以后就一定能够使其经济会有迅速而全面有效率的发展。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只看到并购的优势所在。凡事都要从全面出发进行考虑,必须要明确的是只要有企业并购的相关行为出现,隐藏在它当中的风险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可以说是,企业并购风险存在并始终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当中。目前,针对风险控制意识薄弱以及对并购活动的执行能力不合理等导致的并购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因此,由并购引出的一系列风险及其如何有效地来规避这些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并购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 企业并购的概述 1.1企业并购的概念 兼并即吸收合并。具体指一家企业吸收另一家企业的行为,吸收的同时被吸收企业的法人地位也随之消失。单单从定义来看,兼并实际上是对企业的资产进行重新组合,而通过兼并进行的资产重组一般是以市场机制为载体实现的,结果使社会可支配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的效果。 收购即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一种交易行为。收购有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两种形式。资产收购指买方企业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行为;股份收购指买方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票,同时根据持股比例与其他股东共同承担卖方企业所有的权利与义务。 并购顾名思义即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并购既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运作方式之一也是企业资本运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并购具体指企业通过转移所有权或控制 第 2 页
权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一个企业购买了其他产业的产权之后使其他企业失去一个人格的法律或法律组织实体企业行为的变化。 1. 2企业并购的特征 1.2.1政府更多的并购,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合并与收购。 政府主导型并购是指以政府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使用它们的行政权力组织来指导企业并购。市场化的并购是指企业依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在资本市场根据市场的规则进行合并与收购。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并购主要以市场导向为主,而政府主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并对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监督,以防止出现损害公平竞争的垄断企业并购行为,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国的企业并购大部分均为政府主导型的并购。 1.2.2强弱并购较多,强强并购少。 世界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份额和以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巨头企业之间的并购为主导。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并购的历史中,兼并与收购的力量更多的是强弱并购而非强强并购。这些同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现状、市场化进程以及产权改革等实际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3战术性并购多,战略性并购少。 战术并购主要是指短期利益的企业并购活动。然而,战略并购是指企业为了长期发展需要所采取的兼并和收购活动。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大多数企业还未达到从资本运作角度进行战略投资的水平,更多地为战术性兼并和收购。同时,这也是导致我国并购市场不成熟的必然结果。 1.2.4国内并购多,跨国并购少。 美国的企业先后经历了以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从国内并购到跨国并购的五次并购浪潮的外部交易型扩张,形成数目众多的拥有从数百亿到数千亿美元的资产,成为名符其实的大企业集团。根据“大鱼吃小鱼”的市场竞争规 律,西方大企业凭借其充裕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进行跨国并购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国目前国内并购多,跨国并购少,是企业并购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1.3研究并购风险防范措施的意义 第 3 页
(1)有助于企业做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决策。对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可以减少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出现的机率,使企业减少由于未知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影响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 (2)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顺利实现产业整合。企业在并购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使企业尽可能的避开弯路,减少并购中不必要的财务开支以及由于人员分配而产生的问题使企业可以顺利实现产业整合。 (3)能够使企业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企业并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对此企业应在这些可能会出现并随时会发生风险的问题上集中一定的力量,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的出现。争取使企业并购中减少损失以便有更多的资源能够运用到并购后的企业中使其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 (4)研究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并购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不但有可能使企业遭受财务方面的损失还有可能导致企业不适应市场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 企业并购的风险,一般指的是狭义风险,即企业在并购构成中所遭受的损失。并购风险主要表现为:长期性、动态性、传导性、多源性。 2.1并购的外部风险 第一,信息风险。信息在并购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并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及时性。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是信息风险最主要的内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所知道的信息与目标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相比可能存在不一致问题而给并购带来的不确定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企业的相关投资者在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并购过程中,不要想当然的去采取行动,从而导致在不完整的信息基础上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样不但容易给并购估值带来较大程度的困难甚至可能会使并购失败。大 第 4 页
部分情况下,收购公司所观察到的一般都是目标公司所能吸引人的地方,进而对企业并购之后的协调效应和规模效益产生较高的估值。除此之外,由于收购公司对其目标公司内在隐藏的一些损失了解有限,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并购完成之后才会表现出来。综合各方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进行企业并购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尽全力去全面了解所收购企业各方面的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使并购后的企业出现问题或使并购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反收购风险。在对企业进行收购时容易出现的两种情况分别为:善意的收购和敌意的收购。善意的收购即被收购企业同意被收购。它会积极配合进行收购的企业,并成功完成收购活动。恶意收购与善意收购相反,指被并购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力图阻挠并购活动的进行,结果加大对企业的收购成本或使收购活动难以顺利完成。大部分情况下目标企业不会心甘情愿被收购,尤其是当企业经营状况很糟糕但仍旧希望自己来独立管理发展企业时对其实行收购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反收购会使企业难以获取目标企业的各种实际情况从而加大被收购企业的价值估计难度;善意收购则不然,相比之下它更容易顺利完成并购活动。由于反收购风险的出现,企业在进行收购活动时必须制定严密的计划,仔细分析目标企业的实际资产价值,最大程度的降低因风险造成的损失使并购活动圆满完成。 第三,体制风险。因体制的不确定性而对企业并购产生的不利影响即为体制风险。众所周知,企业产权的转让是企业并购的实质,产权制度和产权关系明晰化是进入市场交易的前提。虽然,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目前我国在企业产权制度方面仍不完善,在产权界定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体制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影响仍然是企业并购不能顺利完成的主要风险之一,很多企业的并购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愿会使企业在并购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带动并购后的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从而导致并购自开始时就隐藏着体制风险。因此,在企业并购时必须解决目标企业工作人员的安置问题及其被并购企业的债权债务问题以保证企业在并购时把体制风险降到最低。 2.2并购的内部风险 第一,法律风险。不只是企业并购,在日常生活中法律作为一种约束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法律风险指由于不恰当的操作,企业在并购中可能会出现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