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283.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1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知识归纳】(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影响: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两者的关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误区警示】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与后面学的郡县制、行省制同属于地方制度;结合教材上“周公辅佐成王图”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君主是周武王和周成王,而具体实施分封的人是周武王和周公旦。
【例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名师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
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D项错。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1. (2009·北京文综高考,12)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捕捉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如“武王”“克殷反商”“封”等,从而判断该事件应与西周有关,而西周与“封”有关的制度应是分封制。
答案:C2.(2010·肇庆模拟)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
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
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答案:A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宗法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永远是法定继承者,C正确;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A错误;宋太宗和宋太祖是弟兄关系,B错误;雍正帝是康熙帝第四子,D错误。
答案:C4.(2010·嘉兴模拟)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C.唐D.清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征收赋税和任免官吏等权力,但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