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历史沿革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大连工业大学概况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大连,改称为大连轻工业学院。
学校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唯一布点,以轻纺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经过50年的建设,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现代消费产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艺术设计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总占地面积1036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设有39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教授125人,副教授311人。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研究生13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
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现有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企业管理2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分布在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四个门类13个一级学科中。
具有8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和1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是东北地区该领域唯一具有一级硕士点的学科。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建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轻型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5月10日,大连轻工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在隆重的庆典仪式上,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副省长鲁昕为新校名揭牌。
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兄弟院校同仁专程到会祝贺。
大连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沈阳轻工业学院,是东北地区第一所轻工业高等学府,1970年迁至大连后,更名为大连轻工业学院。
在49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形成了工、理、文、管、经五大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拥有35个本科专业和14个高职专科专业。
28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6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与十多所高校及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
(刘国华)。
大连工业大学概况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隶属于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近年来,学校遵循学科为本、质量为上、创新为先、特色为重的办学理念,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成为以工为主,以轻工、食品、纺织和艺术设计为特色,工、理、文、管、经五大学科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55.8亩,总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是一座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学校实施人才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历较高、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有专任教师800余人,教师队伍中双聘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2名,有教授、副教授300余人。
目前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000余人,研究生956人,留学生53人。
学校现设有化工与材料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纺织轻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管理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2个教学部。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为学校设置的独立学院。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方向)48个、高职专科专业(方向)18个,其中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等4个专业为国家直接管理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服装工艺技术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专业。
2006年,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专业,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
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现有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企业管理2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我给大家聊聊吧,聊聊认识高校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的重要性先举个例子,有个学生本来要学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但因为喜爱上海,就轻率报了华东理工大学,岂不知华东理工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其要点学科是化工类专业再举个例子,有个学生喜爱学电气,依据分数他本来能够报华北电力(保定),最次也可选河北工业大学,但因为听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很好,就盲目报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岂不知西电的强势专业是通讯和电子信息工程一类的,不是电气每年这样的状况好多。
等到进了大学一段时间他们才认识到这样选是不对的,但已经晚了。
所以提早认识院校特点很重要、很重要特点是什么呢?特点就是独具个性的、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东西。
比方一说建筑,我们就想起老八校;一说电气,就想起二龙四虎;一说财经,就想起两财一贸,一说电子,就想起两电一邮。
为啥呢?这就是院校的特点决定的如何判断一个院校以什么为特点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院校的历史背景、历史沿革比方,同是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北京钢铁学院,所以它以冶金为特点而天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轻工为特点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为西安矿业学院,所以它以地矿为特点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所以它以重型机械为特点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为武汉钢铁学院,所以它以钢铁冶金为特点山东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山东矿业学院,所以它以矿业为特点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为青岛化工学院,所以它以化工为特点河南科技大学的前身为洛阳农业机械化学院,以机械类专业为特点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船舶为特点再比方,同是以“工业”命名的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天津纺织工学院,所以它以纺织、轻工为特点南京工业大学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归并组建而成,所以它以化工、建筑为特点大连工业大学的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轻纺为特点;安徽工业大学的前身为马鞍山钢铁学院,所以它以冶金为特点湖北工业大学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归并组建,所以它以粮食、农机专业为特点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安徽机械学院(机械四小龙之一),所以它以机械为特点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所以它以粮油食品为特点湖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株洲大学(属中国包装总企业管理),所以它以包装为特点沈阳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沈阳机电学院,所以它以电机为特点再比方,同是以“工程”命名的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哈军工,哈军工解体后,海军工程系和原子工程系、海军系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舶),也就是此刻的哈工程,所以它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大海工程、核能应用)为特点武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武汉化工学院,所以它以石油化工为特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所以它以气象为特点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西北纺织工学院,所以它以纺织服饰为特点安徽工程大学的前身为安徽机电学院,所以它以机电为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为阜新煤矿学院,所以它以煤矿为特点每所高校无不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有其必定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
大连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大连工业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协调发展,大连火车站到大连工业大学的乘车路线火车站的正对这不用过马路,有414路公交车,直接到大连工业大学,不用换车!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大连工业大学历任校(院)长及任职年限:大连工业大学历任校(院)长:肖正扬任大连轻工业学院院长:(1992年至2001年);余加祐任大连轻工业学院院长:(2001年至2010年7月);邹积岩任大连工业大学校长:(2010年9月至现今)。
大连工业大学所设院系和专业学科:学校现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一个独立学院(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2个教学部。
28个硕士点:发酵工程、生物化工、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纺织品设计、制糖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美术学、微生物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过程机械、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企业管理。
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纺织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历史变迁过程详解: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决定成立沈阳轻工业学院,1958年12月,辽宁省委决定停办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工学院)历史沿革
1951年锦州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创建
1952年锦州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锦州工业技术学校
1952年锦州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辽西省锦州工业学校
辽西省锦州工业学校更名为锦州机械工业学校
1953年锦州工业学校(化工科)参与合并组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化工学校,其后参见黑龙江:“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历史沿革”
1955年锦州机械工业学校更名为锦州机器制造学校
1958年锦州机器制造学校升格为锦州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锦州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锦州工学院
1962年辽宁农业机械学院(部分)并入锦州工学院
1962年锦州工学院(中专部)并入辽宁农机工业学校
辽宁农业机械学院、辽宁农机工业学校参见辽宁:“朝阳农学院-旅大农学院(辽宁农业机械学院)历史沿革”
1973年锦州工业学校更名为锦州机械工业学校
1978年锦州机械工业学校升格为锦州工学院
1992年锦州工学院更名为辽宁工学院
1997年锦州粮食学校并入辽宁工学院
2007年辽宁工学院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简介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
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个艺术硕士、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3个一级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52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其中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6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3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多个设计类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专业,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约400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近40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含外聘)。
有辽宁省教学名师8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1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
学校有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6个国家级研究平台,有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1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大连工业大学历史沿革
1958年沈阳轻工业学院创建
1959年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沈阳分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
1961年营口海水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
1958年营口海水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辽宁省纺织工业专科学校(部分)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
1969年辽宁纺织工业职工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
1970年沈阳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轻工业学院
1970年大连轻工业技术学校并入大连轻工业学院
1999年辽宁省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大连轻工业学院
2007年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2012年大连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辽宁省纺织工业学校)改建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参见辽宁:“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