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导程
- 格式:pdf
- 大小:109.62 KB
- 文档页数:3
螺杆钻具排量的计算:在井下动力钻具中 ,钻井液总是子上而下刘静马达的,而钻头的工作旋向有总是顺时针旋转,因此,单螺杆钻马达的的转子和定子的旋向是左旋的。
钻头的转动来自转子的自转。
转子自转r=hN N z )1(+2π,密封线下移z ,由此可求出转子的自转一周密封线的下移距离H : Hz r π2= 可求的 H=N(N+1)h (1-27) 或 H=NT s =(N+1)T r (1-28)若以A s 表示定子线性包容的面积,A r 表示转子线型所包容的面积。
择流过的面积A G 为 A G = A s -A r (1-29)螺杆马达的每转排量q (即当钻头旋转一周,流过马达的液体量)为q=A H (1-30)将式子(1-28)(1-29)带入(1-30)可得到:q= A G NT s =( A s -A r )NT s可见每转排量去、纯粹是一个几何量,它与马达的线型、头数和定子导程有关,式子(1-30)是一个通式。
对单头马达,令N=1,结合图1-7.图图1-19、图2-22中的有关参数,可写出 A r = πR 2A s = πR 2+4eD r =πR 2A G = A s -A r =8eR= 4eD rT s =2h可得出q=16eRh螺杆马达理论扭矩和转速的计算:若设钻头的输出转矩为M ,马达入口与出口的钻井液压力差为p ∆,忽略马达及钻具传动轴等部件的摩擦,那么,由马达吸收的水马力与其输出功率相等,既⋅∆p q=M ·2 π 则 M=s r s NT A A p )(2-∆π由此同时很容易有每转排量q 和输入体积流量Q 求的无水利损失下的转速,即理论转速 qQ n t 60= 螺杆钻具轴向力的计算:多线单螺杆钻具螺杆上作用的轴向力,是由于液压降所产生的轴向力和啮合力的轴向分量之和,数值是很大的。
精确的计算螺杆工作时所承受的轴向力以正确的选择支承, 是提高单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工作可靠性及能量指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塑料螺杆设计制造及螺杆与料筒间隙的确定与调整螺杆是塑料加工机械的塑化部件,螺杆结构的好坏会对塑料加工产生关键影响。
螺杆从外形看是有一定长度带螺纹的圆柱体,看似简单不复杂,但是塑料从整个塑化过程中发生在螺杆上的变化却是相当复杂的。
在塑料输送过程中还有压力的产生、能量的传递和转换以及塑料物态变化。
所以,螺杆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介绍,就会对螺杆设计有深入了解。
三段长度、螺杆导程、螺棱宽度、进料段和出料段的螺槽深度以及压缩比确定,常规通用型的螺杆参数就设定完毕了。
但实际使用还要考虑到螺杆和机筒的配合,螺杆和机筒之间的间隙也是重要的参数。
间隙经验值(最小间隙~最大间隙)螺杆直径30:0.10 ~0.25螺杆直径45:0.15 ~0.30螺杆直径65:0.20 ~0.40螺杆直径90:0.30 ~0.50螺杆直径120:0.35 ~0.55螺杆直径150:0.40~0.60国产挤出机螺杆参数表(请横屏查看)特殊螺杆设计之分离型BM螺杆除了普通三段式经典螺杆设计外,为了一步提高混炼和塑化效果,常见的还有各种带混炼结构的螺杆设计。
这些混炼结构多位于压缩段和计量段头部。
其中分离型BM螺杆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分离型螺杆(英文名barrier screw或者barrier flight screw),是在普通三段式螺杆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新型螺杆,其基本机构与普通三段式螺杆相似。
不同点在于整根螺杆有两段螺纹组成,可以有导程不等的前螺纹和后螺纹组成,也可以导程相同的主螺纹和副螺纹组成。
由于固相熔融而形成的熔膜越过间隙进入液相螺槽中,未容固相留在固相槽,形成固液分离。
故名分离型螺杆。
分离型螺杆设计参数设定S1:主螺纹导程S2:副螺纹导程e:螺棱宽度θ:螺纹升角常见分离型螺杆主螺纹和副螺纹螺棱宽度一致,螺纹圈数相差一圈。
基于经过的长度相同得到如下等式:ZS1+(2e+2K)/cosθ=(Z+1)S2推导出设计参数设定公式:(S1-S2)Z=S2-(2e+2K)/cosθ其中Z=L/S1注:K是副螺纹起始时和主螺纹的间距,Z是主螺纹和副螺纹相交时主螺纹行程圈数,一般取整数然后推导出L数值分离型螺杆有如下特点:一、只有熔化了的塑料才能越过间隙进入液相螺槽,尚未完全塑化的小颗粒在通过间隙时在高剪切速率的作用下也能完全塑化。
电机参数导程计算公式导程是指电机在一次旋转中所移动的线性距离,通常用毫米(mm)或英寸(in)来表示。
导程是电机参数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电机的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机的参数来计算导程,以便确定电机的运动范围和精度。
本文将介绍电机参数导程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应用。
电机参数导程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导程 = 螺距×步进角 / 360。
其中,导程是电机的线性移动距离,单位为毫米(mm)或英寸(in);螺距是螺杆每转一圈所移动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或英寸(in);步进角是电机每步进一次所转动的角度,单位为度(°)。
在这个公式中,螺距和步进角是电机的两个重要参数。
螺距是螺杆每转一圈所移动的距离,它决定了电机的线性移动距离。
通常情况下,螺距越大,电机的导程也就越大。
而步进角是电机每步进一次所转动的角度,它决定了电机的步进精度。
通常情况下,步进角越小,电机的步进精度也就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机的参数来计算导程。
首先,需要确定电机的螺距和步进角。
螺距通常可以在电机的技术参数表中找到,而步进角通常可以通过电机的驱动器设置来获取。
然后,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电机的导程。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电机的螺距为5毫米(mm),步进角为1.8度(°),则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该电机的导程为:导程 = 5 × 1.8 / 360 = 0.025 mm。
这意味着,该电机在一次旋转中所移动的线性距离为0.025毫米(mm)。
通过这个计算,可以清楚地了解电机的运动范围和精度,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对于步进电机而言,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导程的计算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电机参数导程计算公式是电机应用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机的性能和特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丝杠导程与速度的计算公式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丝杠是一种常见的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丝杠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传动平稳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丝杠传动系统中,丝杠导程与速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对于设计和使用丝杠传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丝杠导程与速度的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丝杠传动系统。
一、丝杠导程的计算公式。
丝杠导程是指丝杠轴上单位螺距所对应的螺母轴上的移动距离。
在丝杠传动系统中,丝杠导程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传动速度和精度。
丝杠导程的计算公式如下:P = π d。
其中,P为丝杠导程,π为圆周率,d为丝杠的螺距。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丝杠导程与丝杠的螺距成正比,螺距越大,丝杠导程也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传动要求,可以通过更换丝杠轴和螺母来改变丝杠导程。
通常情况下,丝杠导程越大,传动速度越快,但相应地传动精度也会降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传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丝杠导程。
二、丝杠传动速度的计算公式。
在丝杠传动系统中,传动速度是指螺杆轴或螺母轴在单位时间内的线性移动速度。
传动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丝杠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丝杠传动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v = n P。
其中,v为丝杠传动速度,n为丝杠的转速,P为丝杠导程。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丝杠传动速度与丝杠的转速和导程成正比,转速越大,丝杠导程越大,传动速度也越快。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传动要求,可以通过改变丝杠的转速和导程来调节传动速度。
通常情况下,提高丝杠的转速和导程可以增加传动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传动系统的磨损和能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传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传动速度。
三、丝杠导程与速度的综合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丝杠导程与速度是密切相关的,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一般情况下,传动速度越快,丝杠导程也会越大,但同时也会增加传动系统的磨损和能耗。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丝杠传动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传动速度、丝杠导程和传动精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丝杠轴和螺母,以满足不同的传动要求。
滚珠丝杠精度等级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国内的等级精度分为P1,P2,P3,P4,P5,P7,P10这7个等级,JIS等级精度分为C0,C1,C3,C5,C7,C10这6种精度,各种螺杆长度之导程误差(单位为um)如下表所示:另外螺杆也有标示任意300mm长的精度 , 意即就是不论你的滚珠螺杆有多长 , 任取一段300mm内之的精度皆为规格中保证之精度以内,如下表所示:【机床定位精度要求与丝杠精度】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定位精度。
普通精度的数控机床,一般可选用D 级,精密级数控机床选用C级。
精度中的导程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影响最明显。
而丝杠在运转中由于温升引起的丝杠伸长,将直接影响机床的定位精度。
当L为丝杠螺纹有效长度时,L即为方向目标值T,在丝杠图纸上标示为负值。
用户在定购滚珠丝杠时,必须提出滚珠丝杠的方向目标值。
【提高传动的精度和刚度】主要是提高进给系统中传动零件的精度和支承刚度。
首先是保证各个零件的加工精度,尤其是提高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进给系统)、蜗杆副(圆周进给系统)的传动精度。
另外,在进给传动链中加人减速齿轮传动副,对滚珠丝杠和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齿轮、蜗杆等传动件的间隙,从而提高进给系统的精度和刚度。
对梯形丝杠的精度要求】1.螺旋线公差螺旋线误差是指在中径线上,实际螺旋线相对于理论螺旋线偏离的最大代数差。
又分为:(1)丝杠一转内螺旋线误差;(2)丝杠在指定长度上(25 mrn、100 mm或200 mm)的螺旋线误差:(3)丝杠全长的螺旋线误差。
螺旋线误差较全面地反映了丝杠的位移精度,但由于测量螺旋线误差的动态测量仪器尚未普及,国家标准中只对3、4、5、6级的丝杠规定了螺旋线公差。
2.螺距公差标准中规定了各级精度丝杠的螺距公差。
【丝杠的精度等级与公差】根据机械工业部颁布的JB2886–81《机床和螺母的精度》规定,及其螺母分为6个等级,即4、5、6、7、8和9级,4级精度最高,9级精度最低,适用情况如下:4级用于精度特别高的地方,如加工中心、螺纹磨床等。
步进电机螺杆推力计算公式引言。
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它通过控制电流来驱动螺杆旋转,从而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步进电机螺杆的推力,以便确定其在特定工况下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步进电机螺杆推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步进电机螺杆推力计算公式。
步进电机螺杆的推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F = P ×π× d² / 4。
其中,F表示推力,单位为牛顿(N);P表示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π表示圆周率,约为3.14159;d表示螺杆直径,单位为米(m)。
在实际应用中,步进电机的推力通常是由控制器提供的电流和螺杆的几何参数决定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步进电机螺杆推力计算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压力(P)。
步进电机螺杆的压力通常是由控制器提供的电流决定的。
电流越大,螺杆的推力就越大。
压力可以通过电流和螺杆的机械优势(Mechanical Advantage)来计算,其公式为:P = I × MA。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MA表示机械优势,是螺杆的螺距与螺杆半径的比值。
螺杆直径(d)。
步进电机螺杆的直径对推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螺杆直径越大,推力就越大。
螺杆直径可以通过螺杆的螺距和螺杆的导程来计算,其公式为:d = P / (π× MA)。
其中,P表示螺距,单位为米(m);MA表示螺杆的导程,单位为米(m)。
影响因素。
步进电机螺杆推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流、螺杆直径、螺距和导程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来确定步进电机螺杆的推力。
1. 电流。
步进电机的推力与电流成正比,电流越大,推力就越大。
因此,在设计步进电机螺杆时,需要根据实际工况确定所需的电流大小。
2. 螺杆直径。
螺杆直径是影响步进电机螺杆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螺杆直径越大,推力就越大。
因此,在选择螺杆时,需要根据所需的推力来确定合适的螺杆直径。
滚珠丝杠导程与速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滚珠丝杠作为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滚珠丝杠的导程和速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传动效率和工作性能。
因此,深入探讨滚珠丝杠导程与速度的关系,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滚珠丝杠导程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速度与滚珠丝杠导程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滚珠丝杠导程速度的因素。
最终总结出滚珠丝杠导程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应用建议。
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滚珠丝杠在工程应用中的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滚珠丝杠导程和速度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滚珠丝杠导程的概念,然后探讨速度与滚珠丝杠导程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影响滚珠丝杠导程速度的因素。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滚珠丝杠导程与速度的关系,提出一些建议应用,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滚珠丝杠导程与速度之间的联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滚珠丝杠导程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滚珠丝杠导程的概念、速度与导程的关系以及影响导程速度的因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滚珠丝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同时,本文还旨在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更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滚珠丝杠,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精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进一步探讨滚珠丝杠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2.正文2.1 滚珠丝杠导程的概念:滚珠丝杠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
它由螺杆、母螺母和滚珠组成。
滚珠丝杠导程则是指每转一圈螺杆,母螺母前进的距离,通常以毫米或英寸表示。
滚珠丝杠导程的大小决定了其传动速度和精度。
导程越大,每转一圈时前进的距离越长,速度也就越快。
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描述:梯形丝杆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它通常由螺纹形成,并具有特定的螺距和导程。
螺距和导程是描述梯形丝杆螺纹特征的重要参数,它们在机械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讨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对梯形丝杆的定义和结构特点进行介绍,深入了解螺距和导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进而,我们将总结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了解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的关系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螺距和导程对于确保稳定的运动控制和传递力矩非常关键。
此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梯形丝杆广泛用于提供线性运动和传递力量,例如机械手臂、升降机械和自动化设备。
通过深入研究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梯形丝杆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机械系统的设计、选择和优化提供指导。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提高其应用的效率和精度,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介绍梯形丝杆的定义和结构特点,然后详细解释螺距和导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最后,我们将总结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和分析,相信读者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的相关知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引言部分主要对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的关系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
首先,对梯形丝杆的定义和结构特点进行阐述,以便读者能够了解梯形丝杆的基本特征。
然后,介绍螺距和导程的概念,并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将对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梯形丝杆螺距和导程的关系。
首先,对梯形丝杆的定义和结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材料、形状、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滚珠丝杠精度等级国内的等级精度分为P1,P2,P3,P4,P5,P7,P10这7个等级,JIS等级精度分为C0,C1,C3,C5,C7,C10这6种精度,各种螺杆长度之导程误差(单位为um)如下表所示:另外螺杆也有标示任意300mm长的精度, 意即就是不论你的滾珠螺杆有多长, 任取一段300mm內之的精度皆为规格中保证之精度以內,如下表所示:【机床定位精度要求与丝杠精度】滚珠丝杠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定位精度。
普通精度的数控机床,一般可选用D级,精密级数控机床选用C级精度滚珠丝杆。
丝杠精度中的导程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影响最明显。
而丝杠在运转中由于温升引起的丝杠伸长,将直接影响机床的定位精度。
当L为丝杠螺纹有效长度时,L即为方向目标值T,在丝杠图纸上标示为负值。
用户在定购滚珠丝杠时,必须提出滚珠丝杠的方向目标值。
【提高传动的精度和刚度】主要是提高进给系统中传动零件的精度和支承刚度。
首先是保证各个零件的加工精度,尤其是提高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进给系统)、蜗杆副(圆周进给系统)的传动精度。
另外,在进给传动链中加人减速齿轮传动副,对滚珠丝杠和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齿轮、蜗杆等传动件的间隙,从而提高进给系统的精度和刚度。
对梯形丝杠的精度要求】1.螺旋线公差螺旋线误差是指在中径线上,实际螺旋线相对于理论螺旋线偏离的最大代数差。
又分为:(1)丝杠一转内螺旋线误差;(2)丝杠在指定长度上(25 mrn、100 mm或200 mm)的螺旋线误差:(3)丝杠全长的螺旋线误差。
螺旋线误差较全面地反映了丝杠的位移精度,但由于测量螺旋线误差的动态测量仪器尚未普及,国家标准中只对3、4、5、6级的丝杠规定了螺旋线公差。
2.螺距公差标准中规定了各级精度丝杠的螺距公差。
【丝杠的精度等级与公差】根据机械工业部颁布的JB2886–81《机床梯形丝杠和螺母的精度》规定,机床丝杆及其螺母分为6个等级,即4、5、6、7、8和9级,4级精度最高,9级精度最低,适用情况如下:4级用于精度特别高的地方,如加工中心、螺纹磨床等。
双螺杆通用导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双螺杆通用导程是一种常用于工程领域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线中。
它具有双螺杆的特点,能够提供更高的传动效率和负载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螺杆通用导程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制作工艺。
双螺杆通用导程是一种具有双螺纹轴和两条螺母的传动装置。
双螺杆的设计可以平衡传动系统的负载,提高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螺纹轴和螺母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确保传动装置的精准定位和平稳运行。
双螺杆通用导程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双螺杆通用导程可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包装机械、输送带、注塑机等各类工业机械设备中。
它能够提供高速、高负载的传动性能,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的需要。
双螺杆通用导程还可以与电机、减速器等其他机械部件组合使用,构成完整的传动系统。
制作双螺杆通用导程的工艺流程包括下列几个步骤:一是选材。
根据使用环境和传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二是钢管加工。
将选定的材料进行车削、铣削等加工工艺,制成螺纹轴和螺母的外形;三是热处理。
对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四是装配。
将螺纹轴与螺母组合装配在一起,并调试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五是检验。
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双螺杆通用导程是一种重要的传动装置,它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改进制造工艺和材料技术,双螺杆通用导程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促进双螺杆通用导程在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示例:双螺杆通用导程是一种用于传动、线性移动和定位的机械零部件。
它由两根螺杆和螺母组成,其中螺母在两根螺杆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实现线性运动。
双螺杆通用导程在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机床、自动化设备、印刷机械、食品包装设备等。
它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精准和稳定的传动方式。
精密位移台运动系统的技术参数介绍
任何位移台都有6个自由度:3个分别沿着x、y、z 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另外3个则是围绕x、y、z 轴的旋转自由度(如图1)。
图1 右手坐标系显示6个方向的自由度
此处描述的所有运动都是关于右手坐标系的,所有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由沿坐标轴方向的平动和绕坐标轴方向的转动的复合运动。
当选择一款专业的位移台时,需要考虑很多不同评定位移台性能的指标。
了解各种各样参数的定义以及他们如何影响运行结果将简化产品的选择过程。
1. 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是指移动系统可以分辨的最小位置增量,它不同于系统的最小控制增量。
同样涉及到显示器和数据采集器的分辨率,通常取决于编码器的输出,但由于滞后、背隙等导致传动系统的降低,因而大多系统的最小移动增量都不等于分辨率,除非编码器直接测量传动。
(1)对于电动平移台而言,分辨率为步进电机每转动最小的一步,位移台的运动输出量。
电动平移台的分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分辨率=电机驱动器细分数电机步距角螺杆导程
×360
例如:螺杆导程是4mm,电机的步距角是 1.8º,驱动器设置为20细分,则分辨率是0.001mm。
分辨率=0.001mm 021.8
3604=× (2)电动旋转台的角分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角分辨率=传动比
电机驱动器细分数步距角× 例如:电机的步距角是1.8º,传动比是180:1,驱动器设置为20细分,则角分辨率是0.0005º。
角分辨率=°=×0005.0180
208.1 2. 灵敏度Sensitivity
能产生一个输出运动的最小输入,通常用来表征手动位移台,也可以定义为输入驱动和输出运动的比值,这个术语经常和分辨率混淆。
3.精度Accuracy
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入,实际位置和理想位置之间的最大差距。
运动系统的精度跟实际位置的测量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开环设备中精度并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参数。
4.绝对精度Absolute Accuracy
绝对精度是指系统针对命令输入或理想输入的输出,更直观的说应该叫不确定度。
当要求一个运动系统精确运动10mm,而实际上只运动了9.99mm,则不确定度是0.01mm。
位移台的轴线和测量尺的轴的角度误差会导致一个与角度呈余玄关系的单调递增误差,这就是常说的余玄误差。
5.精确度Precision
精度是指对相同输入,覆盖95%运动偏移的变化输出位置的变动范围。
精确度也叫重复定位精度。
精度和精确度是不同的概念。
6.重复定位精度Repeatability
重复定位精度是指移动系统多次可到达一个既定点的能力。
通常所说的重复定位精度指的是单向重复定位精度,单向重复定位精度是指运动系统仅在一个方向上做重复增量运动。
这个参数避开了系统的空回和滞后。
因此一个更重要的定义是双向重复定位精度,即无论运动方向多次尝试达到一个严格意义点的能力。
7.空回Backlash
空回是指不至引起反向可测量输出的最大输入量。
轴向预紧不够或传动链元件的啮合不好会导致空回,例如啮合齿轮上的齿不好。
空回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可以用好的控制器补偿。
8.误差Error
误差是指实测的品质参数和理想的/需要的结果之间的差值。
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轴向误差,如精度,与沿着运动方向的参数有关;非轴向误差,如倾斜,与约束的自由度方向相关。
9.偏心和摆动Eccentricity and Wobble
偏心有时也称同心度,旋台的偏心是指当旋台旋转时它的旋转中心与平均位置的偏差。
如果一个旋台是绝对同心的,那么在旋转时就没有偏心。
对于旋台,摆动是旋转轴的角度偏差。
10.跳动Runout
跳动是指非轴向线性误差。
这是位移台的理想直线运动和实测直线运动之间的偏差。
跳动有两个正交分量:表征水平方向偏差的直线度和表征垂直方向偏差的平面度。
11.倾斜和晃动Tilt and Wobble
倾斜和晃动是指非轴向角度误差。
它是指理想的运动直线和实测的运动台之间的偏移量。
倾斜和晃动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分量,一般指的是转动、俯仰和偏摆。
这三个分量决定了由几何形状引起的所有运动系统误差。
12.负载能力Load Capacity
对于位移台来说,负载能力是指所允许的作用于位移台台面中心且与运动方向和工作台面垂直的合力的大小。
对于旋转台来说,合力的方向是沿着旋转轴的。
若负载不在工作台的中心,则负载须适当减少。
13.法向负载能力Normal Load Capacity
法向负载能力是指可直接作用于移动台面上中心的最大负载,负载量主要受限于工作台轴承所能承受的负载能力。
14.横向负载能力Transverse Load Capacity
横向负载能力也叫侧面负载能力,是作用于垂直运动方向轴线且沿着工作台面的最大的负载力,通常受限于轴承的负载力,并且由于几乎没有轴承承载,因而比法向负载力能力要小。
15.轴向负载能力Axial Load Capacity
传动方向上的最大负载,对于竖直安装的线性位移台,标称的垂直载重能力经常由轴向负载能力所限制。
更多时候轴向负载能力取决于电机和螺杆的负载能力。
16.动态负载Dynamic Load
动态负载是指静态负载和运动阻力的总和。
需要考虑的负载的一些动态特性包括摩擦力和惯性。
由于动态载荷限制了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因此在评价整个运动系统性能时,必须要考虑此因素。
17.速度Velocity (Speed)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最大速度是指位移台正常负载情况下的最大速度。
负载越轻速度越快。
最小稳定速度主要依赖于运动系统驱动设备的速度稳定性。
18.速度稳定性Speed Stability
速度稳定性是指保持恒定速度的能力,也用速度调节能力表征。
这个参数取决于平台的机械设计、反馈机制、所用的控制算法和速度的大小。
19.加速度Acceleration
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0.惯量Inertia
惯量是负载抵抗速度改变的一个量度。
惯量性越大,负载加速或减速时需要的转矩也越大。
惯量是一个负载大小和形状的函数。
如果能对转矩做出限制,那么允许加速和减速的次数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