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61.44 KB
- 文档页数:23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功能定位李孟珠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摘要:郑州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定位Functional orientatio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ofZhengzhou AirportLimengzhu(11IT1,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ShengDa College of Economic & Trade Management)Abstract: Zhengzhou Airport is an aviation hub for economic basis, using moder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for the support, in order to provide time-sensitive, high-quality, high-value-add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marke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ir transport industry to attract high-end manufacturing a new economic forms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is a core part of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Zhengzhou and Kaifeng.Keywords:Airports;positioning;Zhengzhou一、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由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2013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战略层面的以航空港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实验区,是推进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助力中原崛起,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柱、战略突破口和核心增长极。
地质找矿论丛第35卷第2期2020年6月%30-236ContributionOtoGeologyand MineralReOourceOReOearchVol.35No. Jun.2020:230-236doi:10.6053/j.issn.1001-1412.2020.02.014郑州航空港区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黄光寿12,黄凯3,郭丽丽3(1.河南省地质调查&,郑州450001;2.河南省城市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01;3.河南省'3局第五'质勘查&,郑州450001)摘要:郑州航空港区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25km,目前航空港区连接市区的供热管道没有贯通,港区供热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计算与评价结果,航空港区内浅层地热能较不适宜采用地下水换热方式开发,较适宜地埋管换热方式开发;深层地热新近系温热水主要分布在孟庄镇一龙王乡一线以东区域,热储层温度43°C—48°C,宜井深度500-1200m,单井出水量15〜20m3/h;奥陶系一寒武系温热水主要分布在孟庄镇一龙王乡一线以西区域,热储层温度43C—82C,宜井深度1800〜3000m,单井出水量大于20〜25m3/h.对郑州航空港区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有效解决港区目前的供热问题。
关键词:浅层地热;深层地热;地热开发与利用;郑州航空港区;河南省中图分类号:P314.1文献标识码:A0郑州航空港区概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25km。
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于2013年3月8日获得国务院批复,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是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2014—2040总体规划区范围,南至炎黄大道,北至双湖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公路,东至广惠街(新线位),面积为415km2。
2018年建成港区面积85.86km2。
目前航空港区建设突飞猛进。
郑州航空港区的“诱惑”作者:刘江涛来源:《商业2.0·豫商》2014年第05期几乎所有的舆论指向,都瞄准了把发展航空港经济作为改变河南产业结构的桥头堡,而比这个事实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政府已经开始从谋篇布局步进实战演习,成千上万的企业欲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深入郑州航空港区,因为对于河南来说,这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何找到市场,赢得先机,这将在郑州航空港建设时期拷问未来每一个新进场者。
距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年。
没有了一年前的欢呼与雀跃,除了全民对中国首个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期待和关注,更多的是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理性思考,以及如何让这个规划落实到行动上。
既然已经是大势所趋,就应该有所作为。
而且几乎所有的舆论指向,都瞄准了把发展航空港经济作为改变河南产业结构的桥头堡,而比这个事实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政府已经开始从谋篇布局步进实战演习,成千上万的企业欲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深入郑州航空港区,因为对于河南来说,这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何看到差距,找到市场,赢得先机,这将在郑州航空港建设时期将拷问未来每一个新进场者。
航空港区的现实“诱惑”业界普遍认为,航空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基于这个理念,河南省将郑州航空港区的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
数据显示,2013年,郑州航空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0亿元,同比增长42.6%,其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今年一季度,郑州航空港区新签约项目18个,合同投资总额492亿元,全区共完成融资25.2亿元,总规模300亿元的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也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
2019年第22期现代园艺园林景观的艺术观赏和生态保护能达到相互融合的目的,从而推动城市发展,稳固城市生态系统。
在促进和维持植物多样性过程中,巩固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生存关系。
在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植物和植物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包括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
这些不同的关系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因此,在配置园林景观时,要研究植物群落联系,考虑其竞争和寄生等依存形式,从而打造能够互相促进、协助共同生存的园林景观。
也要考虑防治病虫害的功能效果,植物与植物之间共同影响,以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长效性。
培养植物的多样性,比如在新疆等气候干旱、土壤不够肥沃的地区,可以种植当地特色植物,新疆杨、沙枣等进行植物配置。
除此之外,再引进一些适宜当地气候的树种,以增加树木多样性。
以此提升整个空间的自然状态,使植物搭配在选择上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丰富植物品种[3]。
其日后的发展也具有更加宽阔的空间和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3结语总之,为了打造生态型新型园林景观,在配置植物时,要结合不同层次和空间的植物配合,考虑植物在四季的变化情况,以及植物在长远的发展状态,以此打造综合植物成型效果。
通过了解植物群落之间的特性,进行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使植物的生态效果更加稳固,成型状态更具有美观性。
另外,在考虑树种时,最好以当地树种为主要树木进行配置,然后再丰富其他适宜生存的树木进行综合搭配,从而打造集美观和生态为一体的园林景观,促进园林景观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1]谢爱明.生态型园林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J].现代园艺,2015(13)[2]彭静,郭勇君.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农业,2015(36)[3]马文超,齐丽康.浅谈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J].现代园艺,2017(5)(责任编辑禾初)1轴线的概念城市轴线通常是指在城市空间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线性空间要素。
城市轴线是人们了解和体验城市环境与空间形态关系的基本途径。
Aeronautical Finance andAccounting航空财会/2021-0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王莉/广东培正学院航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近几年来,航空港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于实现中原快速崛起、促进河南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等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航空港区的发展现状及其促进作用最近几年,航空港区的生产总值都在飞速增长,在基础设施和航线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下,航空港区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6年航空港区的GDP 总量达到了62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速13%左右;2017年其GDP 总量突破700亿元大关,增速超过13%;2018年其GDP 总量又继续突破800亿元大关;到2019年,航空港区的GDP 已接近千亿元水平,同比增长22.5%。
这说明航空港区自从建设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航空港区近年来GDP 总量变化见表1。
(一)带领中原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快速发展郑州作为中原地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本身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已经十分发达贯通,根据国家的“十三五”规划,郑州将以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构建周边中原城市群之间的高铁半小时核心圈,一小时紧密圈和一个半小时合作圈。
发展至今,航空港区已占据了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的中心地位,再加上郑州高铁南站串联起来的“米”字形铁路轨道,和航空、铁路、公路融合发展,“三纵两横”的网络版图发展迅猛,形成了多式联运、智能物流的生态圈。
航空港区铁路快速网的高速发展,又带来了陆空联运发展的新体系,从整个全国地图版图来看,航空港区处在河南省的中心,也处在能有效连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国内国际航线的中心,以航空港区为中心节点,周边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包括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带,都可以进行有效地贯通。
河南省三大战略规划专题1.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战略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不辜负中央领导同志的殷殷重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
全省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先后迈上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三个大的台阶,连续4年超1000亿斤,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不仅解决了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300亿斤的原粮及加工制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同志明确指出,要把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待,切实做到以粮为基、促进三农、带动全局,要求高效率、高水平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2.从粮仓到厨房——推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产业升级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步入“黄金增长期”。
2005年,河南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销售收入达1509亿元,两年间翻了一番。
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河南“粮仓”之称名不虚传。
但在粮食生产辉煌的背后,一些产粮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粮袋子”越背越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提出“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战略,把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让“粮袋子”变成“钱袋子”。
1斤小麦能卖多少钱?目前市场价是1.2元,而一旦变成面粉,可以卖到1.6元钱,再变成速冻手工面、刀削面,可以卖到4.8元。
靠着对从田间到厨房这个巨大产业链的持续开发,10多年间,在中原大地,长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大树”,仅粮食加工量就占总产量的60%,实现了由卖“原字号”农产品到卖“成品”的历史性转变。
河南食品工业靠技术和市场创新崛起,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厨房”。
过去,大多数百姓习惯于在集贸市场的“肉摊”买肉,自从全国最大的火腿肠生产企业双汇集团转向冷鲜肉生产后,许多人告别了“肉摊”。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中摘要:1.项目背景及意义2.项目概况3.项目设施与规划4.项目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5.项目展望正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是我国中部地区一项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工程。
该项目旨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为我国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这一需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
该项目对于提升区域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况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项目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并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体育设施,可满足师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三、项目设施与规划该项目按照现代化校园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宜学的环境。
设施包括标准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厅、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等,同时规划有绿化景观区、休闲活动区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
四、项目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项目建成后,将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供一批高素质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将带动周边教育设施的提升,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五、项目展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将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该项目将为我国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总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对于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12月目录第一章发展背景与基础 (5)第一节发展背景 (5)第二节发展基础 (7)第三节发展不足 (9)第四节发展意义 (9)第二章总体发展思路 (12)第一节指导思想 (12)第二节发展定位 (12)第三节发展愿景 (13)第四节发展目标 (14)第三章构建全球领先的航空客货双枢纽 (18)第一节提升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中部国际枢纽地位 (18)第二节打造鄂州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20)第三节实现客货双枢纽联动发展 (22)第四章推动临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25)第一节强核产业 (25)第二节促带产业 (27)第三节兴城产业 (28)第四节产业协作 (31)第五章建设生态智慧航空都市区 (35)第一节规划范围划定 (35)第二节总体空间布局 (36)第三节武汉空港核心区产业空间布局 (49)第四节鄂州空港核心区产业空间布局 (54)第六章搭建“三网络四体系”综合交通网络 (60)第一节完善“三网络”交通组织 (60)第二节促成“四体系”多式联运 (62)第七章实现实验区绿色生态发展 (65)第一节构建生态管控框架体系 (65)第二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65)第三节落实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66)第四节营造美好生态发展环境 (66)第八章体制机制创新 (68)第一节构建平台管理机制 (68)第二节优化双机场运行机制 (68)第三节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69)第九章规划保障措施 (70)第一节支持政策 (70)第二节保障措施 (7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为特征,集聚临空属性产业和提升城市功能布局的一种新动能经济。
为更好地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依托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湖北鄂州民用机场两大空港,统筹空港周边发展要素,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建设。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目标 (3)第三章城市规模 (5)第四章空间管制 (5)第五章空间发展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7)第六章非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10)第七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1)第八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九章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20)第十章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29)第十二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1)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第十四章分阶段发展指引 (47)第十五章近期行动计划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52)第十七章附则 (53)附表 (54)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生态都市,郑州市政府组织进行了《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案征集。
发展战略规划对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空间结构以及近远期发展指引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研究。
为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发展模式,优化郑州都市区空间格局,深化完善《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指导郑州都市区的规划建设,引导都市区功能分区、交通导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2012年4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第二条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大“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确定本次规划的三大指导思想:1.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探索“两不三新”协调发展之路,突出“三化”协调发展,构建郑州都市区现代城镇体系。
2.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突出全域规划理念,整合都市区内部发展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都市区内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均衡发展。
3.强化规定性和控制性内容,注重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2021年第02期(总第502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一、引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机场为中心辐射区的航空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领头军。
机场的概念早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物运输场所演变为融合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节点,不断地吸引着与航空业相关的行业及其附属行业聚集周围,逐步形成临空产业体系,并逐步营造出一个集航空航天、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和时间价值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体系。
实践证明,航空港建设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具有特殊意义。
此外,随着跨国企业业务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区域经济合作体系逐步成熟,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在各国间的流动日益呈现高速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使航空港实验区成为拉动全球经济规模、经济效应递增的新引擎。
促进产业集群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构成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内容。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界定为:一是拥有核心技术和广阔市场前景,同时具有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点;二是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果。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力量。
产业集群式发展作为航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特指在一定区域内,大量企业、产业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形成与发展对航空港实验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推动作用[1]。
随着《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河南省进入有计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时期,以航空港实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为对象进行研究,寻求提高航空港实验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河南航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Michael E Porter 的产业集群理论指出,通过产业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和生产要素集聚洼地,可以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共享经济设施、外部经济和市场环境,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航空港区不仅“高大上”并且“国际范”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大背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约20公里,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
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将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与模式创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力争建设成为一座联通全球,生态宜居,智慧创新的现代航空国际性大都市。
航空港经济发展持续平稳上升,将带动港区写字楼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迅猛。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75%;进出口总额350亿美元,增长25%;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106%;工业总产值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实现1836亿元,增长45%,继续领跑全省产业集聚区。
在航空港区,与住宅市场相比,写字楼市场还是一个竞争尚不充分、有待细分的市场,当前的开发商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建设一个高节能、高智能、富有特色的写字楼,赢得市场的认可。
在政府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情况下,写字楼受到的冲击是比较小的。
随着郑州航空港区整个投资与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良性发展,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航空港区,国际企业来港区的投资对写字楼的需求是持续上升的;而越来越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分化、诞生……这些都是写字楼市场继续走好的重要利好因素。
航空港区强劲的租户需求在郑州航空港区,随着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如手机制造业三星、创维、中兴、酷派、华为、联想、小米、天语;物流企业菜鸟智能骨干网、顺丰快递、UPS、联邦快递,俄罗斯空桥;航空公司南方航空、西部航空、深圳航空、幸福航空、厦门航空;电子产业台达电子、朝红电子、百纳威电子、聚多云电子、台湾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正威科技城。
这些企业的入驻催生了对写字楼办公市场的强烈需求,然而港区的写字楼市场还是一片洼地,未来强劲的租户需求以及写字楼面积供应不足将促使租金持续上涨,业主方市场令租户的议价能力亦不断减弱。
郑州新建机场新乡规划方案背景2019年,中国民航局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建机场项目。
这个新机场将会是郑州市第二个民用机场,被定位为国家级重点项目。
同时,新乡市也公布了一项大型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将新建机场机场建设列为首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因此,新乡市将与新建机场项目联手推进,形成区域性的机场群,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标新乡市将建设一个新型、高品质、高标准、现代化机场。
按照规划,新乡市机场将初期建设两条跑道,按照4F级设计标准,其中一条跑道长度为3,800米,宽度为60米,另一条跑道长度为3,600米,宽度为45米。
规划机场规划总面积43.13平方公里,三期共实施六个工程。
机场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包括跑道、停机坪和航站楼,相应的设施设备均会进行建设。
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建设新乡市航站区路连接线,确保高速公路与机场的无缝对接。
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主要包括航站楼扩建、货运区、飞行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期还将完善与周边城市的交通配套,增加旅客通道,提高机场的出行便捷性。
三期工程三期工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扩建和更新现有设施,包括新乡航站楼、停车场、货运区等设施的改造和扩建;第二阶段将建设一系列航空物流设施,包括保税物流中心、仓库、办公楼、酒店等。
投资据了解,新乡机场的总投资约为150亿元。
其中,一期和二期工程的预计投资为62亿元,预计于2025年左右竣工。
三期工程投资约为88亿元,主要用于扩展航站楼、旅客服务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于2035年完工。
带来的机遇新乡机场的建设将对新乡市及周边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
新建机场可以效仿其他机场,在机场周边建立一个空港经济区,提高空运物流业的发展。
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机场经济”。
同时,新乡机场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提高区域交通的效率,为愈来愈多的旅游者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
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 '. 附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2013-2025 年) .
'.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 1 第一节 现实基础 ......................................................................1 第二节 指导思想 ......................................................................3 第三节 战略定位 ......................................................................3 第四节 发展目标 ......................................................................4 第五节 空间布局 ......................................................................5 第二章 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 6 第一节 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6 第二节 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7 第三节 发展多式联运 ..............................................................8 第三章 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 8 第一节 航空物流 ......................................................................9 第二节 高端制造业 ................................................................ 10 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 ................................................................ 11 第四节 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 12 第四章 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 12 第一节 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 13 第二节 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 13 第三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14 . '. 第五章 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 15 第一节 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 16 第二节 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 16 第三节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 17 第四节 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 17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18 第一节 加大政策支持 ............................................................ 18 第二节 强化组织实施 ............................................................ 19 .
'. 前 言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 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 号)精神,按照 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年)》对建设郑州航 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 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 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 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 3 县(市) 部分区域,面积 415 平方公里。规划期为 2013-2025 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 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第一节 现实基础 区位条件优越。郑州航空港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 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 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 . '. 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陆空衔接高效。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航空枢纽,规划建设 4 条跑道,发展空间大;郑州市是全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重要 枢纽,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 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产业基础良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重要机场前 列,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 空运输等企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 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放活力彰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功能不断 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势 头强劲,2012 年实验区进出口总额达 294 亿美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 臵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港经 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 验区,有利于优化航空货运布局,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 转变;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中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 放新途径;有利于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突破口,带动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 第二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 货运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 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 新,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努力把实验区 建设成为全国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 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进一步发 展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 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
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发挥航空运输综合带动 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航空设备制 造维修、航空物流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 链重要节点。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提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推 . '. 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建设,完善国际化 营商环境,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 现代航空都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集约、智能、绿色、 低碳发展,优化实验区空间布局,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 合,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形成空 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航空都市。 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 强综合实力,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中 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 和增长潜力的区域。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使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到 2017 年,实验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体系初步形 成,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航空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机场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大幅提升,连接实验 区内外的主要交通通道基本建成;航空设备制造维修、与航空关 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航空港开放门户地位基本确立;市政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撑有力,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