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专题(培优)
- 格式:doc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8
简单机械培优训练 ( 附解析 ) (word)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一定越多B.功率越大,做功越快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D.功率小,机械效率也一定低【答案】 B【解析】【详解】A.因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不一定越多,故 A 错误;B.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 B 正确;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不做功,故 C 错误;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功率的大小无关,故 D 错误.2.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使物体 A 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 重为 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答案】 D【解析】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 A 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 有 =Gh =800N×5m=4000J ,故 B 错;小勇做的总功为 W 总 =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 P=W 总/t=5000J/10s=500W ,故 C 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 /W 总=4000J/5000J=80% ,故 D 正确;应选 D.3.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答案】 D【解析】【详解】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 A 错误; B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 B 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故 C 错误; D 、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③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无关.4.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动滑轮重0.5N,在拉力 F 的作用下,1s 内将重为4N 的物体A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B.拉力 F 的大小为4NC.拉力 F 的功率为 0.45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答案】 C【解析】【详解】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2,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s=2h=2× 0.1m=0.2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s0.2mv0.2m/s ,t1s故 A 错误;B.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 1G动=1G4N 0.5N2.25N,n2故 B 错误;C.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2.25N×0.2m=0.45J,拉力 F 的功率:P W总0.45J0.45W ,t1s故 C 正确;D.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 =Gh=4N×0.1m=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W有100%0.4J≈ 88.9%,W总100% 0.45J故 D 错误。
3.4简单机械一:杠杆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A.l1B.l2C.l3 D.l42.如图所示是钢丝钳处于工作时的状态。
图中给出了四位同学在钢丝钳单侧钳柄及其相连部分上所画出的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3.用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如图AB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子作用一个拉力,使杠杆平衡,保持重物不动,而使绳绕A点沿图中虚线缓慢逆时针转动,则F()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5.重为G的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现在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棒慢慢转过 角,如图所示,则棒在转动过程中()A.拉力做功,拉力逐渐增大 B.拉力做功,拉力逐渐减小C.拉力不做功,拉力逐渐增大 D.拉力不做功,拉力逐渐减小大6.如图轻杆(不计杠杆重力),O为支点物重为30N,OA∶AB=1∶2,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杠杆与镊子类型相同B.图甲位置时,拉力大小为15NC.图甲位置时,若仅增加物重,则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3∶1D.如图乙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轻杆匀速提到虚线位置拉力不变7.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长度为L,质量为m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8.如图所示,OAB为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A处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需动力一小于GB.动力不可能水平向右C.杠杆所受阻力就是重力所受重力D.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大小一定改变9.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为G 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 A和G B的大小关系是()A.G A>G B B.G A=G B C.G A<G B D.无法比较11.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 A 点上的力分别为 F1 、F2 、F3 ,其中最小的力是()A.沿竖直方向的力 F1 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 F2 C.沿水平方向的力 F3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12.如图所示,杠杆OAB能绕O点转动,在A点挂一重物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F 1 B.F 2 C.F 3 D.F 413.在下图中,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应是( )A.F 1B.F 2 C.F 3 D.F 4 二、简答题14.如图甲所示是某款学生用翻盖式课桌,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桌盖可绕铰链(支点O )自由转动,A 点为桌盖重心位置。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2. 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A. 用羊角锤起钉子B. 用撬棒撬物体C. 用起子起瓶盖D. 用钓鱼竿钓鱼3. 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时,起子可看作是()A.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 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4. 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A. 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B. 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C. 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如图所示是起重机用四种方案将地面上的一棵大树拉起的瞬间,其中拉力最小的是()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分别用拉力F1、F2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G1=G2,则拉力F1、F2做的总功相同B.若G1=G2,则拉力F2做的有用功多C.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若G1>G2,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7.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 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1~2 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 JB.0~1 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 NC.2~3 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 WD.2~3 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8.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先后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分别用它们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滑轮组提起物体的力大B. 甲滑轮组提起物体做的有用功多C. 甲滑轮组提起物体做的总功少D.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9. 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A. m1>m2B. m1<m2C. m1=m2D. 无法判断10. (双选)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时间t内,将重为G的货物匀速提升了h,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恒为F。
《简单机械》专项练习一:作图题1.如图所示,杠杆OA 在F 1、F 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 端受的力F 1。
如果虚线OO 1是力F 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 2的作用点B ,并画出力F 2的示意图。
2.物体M 在杠杆AOBC 作用下如图12位置静止,试在A 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O 为支点)。
3.在图中画一个滑轮组,使拉力是物重的1/3,人的拉力方向向下,要求所用的滑轮个数最少(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4.如下左图所示,F 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 点处的动力,O 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和阻力F 2.5.如图所示是右侧带书柜的办公桌,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一个“杠杆”.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这张办公桌的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F 和这个力臂l ,并用“O ”标明这个“杠杆”的支点.6.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 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7.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可以省1/3的力,小毅同学看后提出一个问题,能否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改装滑轮组使滑轮组更省力,请你在右边方框里帮他画出改进后的滑轮组.8.按要求作图.(1)在图4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2)如图5是列车上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使手推车前轮向上翘起,请画出售货员所用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3)如图6,杠杆AB 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对应的力的示意图.(4)如图7,在杠杆AB 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
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练习二1.如图所示,台风过后,小丽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提出一些措施,下列措施中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A.绳直接系在A 点 B.绳直接系在B 点C.在A 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 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2.一根杆秤,因秤砣磨损一部分,用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清洁卫生,预防疾病,人人有责!为了搞好卫生,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垃圾桶,图12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F 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
初二物理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
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2.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3.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
若把物体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地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A.沿着AB用的拉力小,做功多B.沿着AC用的拉力小,做功多C.沿着AD用的拉力大,做功少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4.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NB.1min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36JC.2min内B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D.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 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5.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B.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长C.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6.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 A和G B(G A>G B),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7.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8.用4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2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的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同B.F1大于F2C.v1大于v2D.F1和F2做的功不相等9.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2的功率为0.6W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10.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m3(m1>m2)的物体通过轻绳和弹簧连接起来,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自重、绳重和摩擦,关于此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绳子对m2的拉力大小为m2gB.绳子对m1的拉力大小为m1gC.弹簧中拉力大小为(m1-m2)gD.地面对m3的支持力大小为(m2+m3-m1)g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小超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00N的物体,若每个滑轮均重10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他对绳子的拉力是_____N。
简单机械培优题(word)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现有水平拉力F拉木块C,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B向A缓慢运动过程中,拉力F将A.变小B.不变C.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支•l支=G•l G,水平力F由B向A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支的力臂在增大,重力G及其力臂l G均不变,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减小;由于支持力逐渐减小,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杆对物体C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拉力F也逐渐减小.2.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D【解析】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有=Gh=800N×5m=4000J,故B错;小勇做的总功为W 总=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P=W总/t=5000J/10s=500W,故C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4000J/5000J=80%,故D正确;应选D.3.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有用功一定是150J B.总功一定是250JC.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答案】D【解析】【分析】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h求对物体做的有用功;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据此求动滑轮重;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F=1n(G物+G轮)求拉力大小.【详解】对左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1m=150J,由η=WW有总,得:W总=Wη有=15060%J=250J,因此,W额=W总-W有=250J-150J=100J;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额=G轮h,所以动滑轮重:G轮=Wh额=1001Jm=100N,拉力F的大小:F=13(G物+G轮)=13(150N+100N)=2503N;对右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1m=150J,由η=WW有总,得:W总=Wη有=15060%J=250J,所以W额=W总-W有=250J-150J=100J;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额=G轮h,因此动滑轮重:G轮=Wh额=1001Jm=100N,拉力F的大小:F=12(G物+G轮)=12(150N+100N)=125N;由以上计算可知,对物体做的有用功都是150J,总功都是250J,动滑轮重都是100N,故A、B、C都正确;但拉力不同,故D错.故选D.4.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 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W 1 = W 2 η1 = η2B .W 1 = W 2 η1 < η2C .W 1 < W 2 η1 > η2D .W 1 > W 2 η1 < η2【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100%W W 有总η=⨯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 【详解】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W W η=有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1212W W ηη<,>. 【点睛】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5.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 .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 .省力C .减小对物体的做功D .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 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6.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7.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解: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故选C.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B.80NC.60N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n=2,由题知,G物=320N,F=200N,∵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即:,∴动滑轮重:G轮=80N.9.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指出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1)旗杆上的小轮是______,(2)钓鱼杆是______ ,(3)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道钉撬是______。
2.有一轻质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当用它提升重力为30N的物体时,需施力为______N。
若将物体提升40cm,则动力作用点将移动______m。
3.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的距离为3cm,秤砣质量为250克,用这杆秤来称质量为3kg的物体时,秤砣应离提纽______米。
4.如图1所示,水平台上的物体A重50N,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以5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若滑轮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拉力F为______牛,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牛,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图1 图25.如图2所示,杠杆AB可绕O转动,绳AD连在以A为圆心的弧形导轨MN上,D可在MN上自由滑动,当绳的D端从N向M滑动过程中,杠杆仍保持平衡,则AD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一木箱推上长6m、高2m的斜面,所用的推力为250N,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木箱重为______N。
7.用一个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1)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则拉力为______ 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为100N,则拉力为______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如果不计摩擦,动滑轮重不变,若提升的物重增大,则拉力将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抽水机每秒钟能把20kg的水抽到10m高处,它每分钟做的功是______J,抽水机的功率是______W。
(g取10N/kg)。
9.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来提升260N的重物,每个滑轮重10N,不计摩擦时,当匀速提升重物时最多可省______N的力。
最新简单机械培优训练(附解析)1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缓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A.B.C.D.【答案】B【解析】【详解】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从摩擦角度考虑,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加,滑轮与绳子间摩擦会一定程度增大;同时,物重增大,有用功逐渐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在增大,所以机械效率逐渐增大,但由于摩擦也在增大,故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并不成正比,且机械效率逐渐趋近于100%,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2.轻质杠杆AB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现在其A端和B端分别施以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B.杠杆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C.杠杆会保持平衡D.无法判读杠杆转动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知道,O为杠杆的支点,分别从O点向两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交两力的作用线于点C、D,则力F1和F2的力臂分别为OC、OD,如下图所示:因OA=OB,由几何知识知道,故OC<OD又因为F1和F2的大小相等,由平衡条件知道,力与力臂乘积的大小关系是:F1×OC<F2×OD,所以,杠杆不能平衡,杠杆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只有A正确。
3.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答案】D【解析】【详解】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B、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B错误;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故C错误;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故选D.【点睛】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③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无关.4.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老师演示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同学们观察实验C.便于正确理解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所以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C正确.5.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物块的个数为()A.3 个B.4 个C.5 个D.6 个【答案】D【解析】【详解】不计绳重和摩擦,,,要使,则.6.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
简单机械、功培优训练简单机械、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培优试题⼀、填空题1、⼩⾦将长为0.6⽶、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 挂⼀个40⽜的物体,肩上⽀点O 离后端A 为0.2⽶,他⽤⼿压住前端B 使⽊棒保持⽔平平衡,如图所⽰,⼩⾦的质量为50千克,则此时⼿压⽊棒的压⼒⼤⼩为⽜,肩对⽊棒的⽀持⼒⼤⼩为⽜,⼈对地⾯的压⼒⼤⼩为⽜(g=10N/kg )2、⽣活中我们经常使⽤简单机械。
(1)图1是家⽤⼿摇晾⾐架,A 、B 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若⾐服和晾⾐架的总重为120 N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时绳的拉⼒F=____N 。
请你提出⼀种使⽤时提⾼⼿摇晾⾐架机械效率的⽅法: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已知撬棒AD=1 m ,CD=BC=0.15 m ,⽯头垂直作⽤在棒上的⼒是420 N ,若要撬动⽯头,则施加在撬棒A 点的⼒⾄少是____N 。
3、如图3甲所⽰,⽔平地⾯上的物体,受到⽅向不变的推⼒F 的作⽤,其F ﹣t 和v ﹣t 的图象分别如图⼄、丙所⽰.由图象可知,0~3s 内,推⼒对物体做功 J ;t=5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是 N .4、在⾃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
⼀个物体由A 点⾃由下落,相继经过B 、C 两点,已知AB =BC ,如图4所⽰,物体在AB 段重⼒做功W 1,做功功率P 1;在BC 段重⼒做功W 2,做功功率P 2,则 W 1W 2,P 1P2(两空均选填“>”、“<” 或“=”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5、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长⽊板搭个斜⾯,把重物沿斜⾯推上去,如图5所⽰,⼯⼈⽤3m 长的斜⾯,把120kg 的重物提⾼1m ,假设斜⾯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为,若实际⽤⼒为500N ,斜⾯的机械效率为,重物受到的摩擦⼒为.(g 取10N/kg).6、某⼯⼈⽤如图6所⽰的装置,将G=900N 的重物沿斜⾯向上匀速拉动4m⽤时30s ,该过程中物体上升的竖直⾼度为2m ,此装置的机械效率η =75﹪该过程中,⼯⼈所⽤1(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平位置平衡时,G 2的重⼒为 N .(2)松开螺母保持OA 不动,使OB 向下折⼀个⾓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根可绕O 点转动的杠杆AOB ′(B ′点对应B 点),保持G 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位置保持平衡,则G 2应该移动到.A .B ′点处 B .①点处C .②点处D .③点处.9、电动⾃⾏车已成为⼤众化的⼀种交通⼯具,⼩乔对家⾥的电动⾃⾏车进⾏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上由静⽌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的速度v 和牵引⼒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驶时,电动机输⼊电压48V ,输⼊电流5A ,由图可知,7~12s 电动⾃⾏车受到的摩擦⼒为 N ;电动⾃⾏车匀速⾏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11、利⽤如图所⽰的滑轮组匀速拉动⽔平地⾯上重为30N ,边长为10cm 的正⽅体物体.拉⼒F 的⼤⼩为3N ,物体在⽔平地⾯上匀速运动时,受到地⾯对它的摩擦⼒为4.5N .则A 处拉⼒⼤⼩为;正⽅体物体对地⾯的压强为;若拉⼒F 以0.5m/s 的速度匀速拉了4s ,A 处拉⼒所做的功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简单机械培优1.汽车陷入烂泥里,附近有一棵大树,车上有两个滑轮,一根绳子,使用上述器材,怎样才能用最小力把汽车拉出来?在图1中画出示意图。
2.如图2所示,重为7N 的长方体A 被夹在两块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平板MN 、PQ 之间,其中MN 板表面光滑,PQ 板表面粗糙,在滑轮b 下挂一重为10N 的物体B 时,物体A 在两板之间匀速下降,若在重物B 下再挂另一重物C 时,恰能使长方体A 在两板之间匀速上升,求重物C 的重量是多少?(滑轮重、绳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3.如图3,物体M 重100N ,若不计摩擦、绳及滑轮自重,当滑轮在恒力F 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M 的速度及拉力F 的大小分别为 ( )A.0.5m/s 、100NB. 1m/s 、50NC.2m/s 、200ND. 4m/s 、100N4.如图4所示,通过滑轮组将物体A 沿水平面匀速向右拉动,已知体重A 重为200N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80N ,若不计滑轮重及轴心摩擦,拉力F 应为_____.5.如图5所示,滑轮重、绳重和等因素不计,若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30N,拉动机械,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拉力F 大小。
6.如图6所示,滑轮重、绳重和等因素不计,若用力F=30N,拉动机械,求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墙所受的拉力 。
7.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 1重100N,通过挂有重为20N 的物体m 2,刚好使m 1在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B 重5N,求物体m 1与台面间的摩擦力,若要使物体m 1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作用在物体m 1上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大?图2图 1图3 图5 图4 图6 图7 图8 图98.如图8,所示,由三只动滑轮和一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下悬重为G 的物体,每只滑轮重均为G ’,摩擦及绳重不计,重物静止不动,则绳端作用的拉力F 多大? ( )A.G/6B.G+G ’/6C. G+G ’/8D. G+7G ’/89.如图9所示,由n 个动滑轮组成的机械提升重物,已知每一个动滑轮的重为G 轮,物体重为G 物,请你先算出由1、2、3动滑轮上承担重物所用的拉力,然后根据以上数据的规律推导出最终第n 个动滑轮绳端所用的拉力F,当物体重G 物=100N,每个动滑轮重G 轮=10N 时,算算看,最终所用的拉力是多少?10.如图10所示,重500N 的人站在重300N 的木板上,人匀速拉动整个装置时,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所用的拉力多大?F=200N .11.如图11所示的两图中,物体G 重都是200N ,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F 1= _____N ,F 2= _____N.12.如图12所示,滑轮重和摩擦不计,物体重为G 1, 滑轮重都为G 2 ,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求拉力F= 。
简单机械培优题(word)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B.做的有用功是5J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答案】C【解析】A. 沿斜面向上拉物体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 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5kg×10N/kg×1m=50J,故B错误;C. 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W总=Fs=40N×2m=80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W有用总×100%=50J80J×100%=62.5%,故C正确;D.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80J−50J=30J,由W额=fs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sW额=30J2m=15N,故D错误.故选C.点睛:(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2)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据公式W=Gh可求重力做功,即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利用公式η=WW有用总计算出机械效率;(4)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出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答案】C【解析】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功率表示做功快慢,功率越大,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机械效率与功率没有关系,故A错误.做功越多的机械,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不一定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B错误.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故C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功等于功率与时间的乘积,时间不确定,所以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多,故D错误.3.轻质杠杆AB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现在其A端和B端分别施以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B.杠杆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C.杠杆会保持平衡D.无法判读杠杆转动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知道,O为杠杆的支点,分别从O点向两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交两力的作用线于点C、D,则力F1和F2的力臂分别为OC、OD,如下图所示:因OA=OB,由几何知识知道,故OC<OD又因为F1和F2的大小相等,由平衡条件知道,力与力臂乘积的大小关系是:F1×OC<F2×OD,所以,杠杆不能平衡,杠杆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只有A正确。
最新简单机械培优题(word)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 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 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A.拉力 F 甲小于拉力 F 乙B. F 甲做的功大于 F 乙做的功C.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 F 甲做功的功率等于 F 乙做功的功率【答案】 D【解析】【详解】由题可知 ,甲乙两滑轮组均将相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由 W 有= Gh 可知 W 甲有= W 乙有;不计绳重及摩擦 ,均只需克服动滑轮自重做额外功,甲乙中均只有一个动滑轮,且动滑轮的重相同,由W额=G动h 可知 W甲额= W乙额,因为 W总= W有+W额,所以 W总甲= W总乙。
A. 由图可知 ,n =12,n2=3,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F 甲=( G+G 动)=×(100N+10N)=55N,F乙=(G+G动)=×(100N+10N)=36.7N<F甲,故=W 总乙 ,即 F 甲做的功等于 F 乙做的功,故A 不正确。
B 不正确;B. F 甲与C. 由于F 乙做的功均为总功,由于 W 总甲W 甲有= W 乙有 ,W 总甲= W 总乙 ,根据η=可知 , η甲=η乙,故C 不正确; D. 拉力做功的功率P=,由于W 总甲= W总乙、时间t 也相同 ,所以P 甲= P 乙,故D 正确;故选 D.【点睛】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至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对动滑轮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2.小勇体重 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重为 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10s 内使物体 A 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答案】 D【解析】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 A 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 有 =Gh =800N×5m=4000J ,故 B 错;小勇做的总功为 W总=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 P=W 总/t=5000J/10s=500W ,故 C 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 /W 总=4000J/5000J=80% ,故 D 正确;应选D.3.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老师演示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同学们观察实验C.便于正确理解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所以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 C 正确.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AB,将中点 O 支起来,甲图的蜡烛粗细相同,乙图的三支蜡烛完全相同,所有的蜡烛燃烧速度相同。
简单机械培优题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 212=G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和 F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P1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2和 Pη 和η(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1> F2η1<η2 P1< P2B.F1> F2η1=η2 P1=P2C. F1< F2η1<η2 P1<P2D. F1< F2η1>η2 P1> P2【答案】 B【解析】【详解】甲滑轮组 n 是 2,乙滑轮组n 是 3,乙更省力.由于两个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它们的机械效率也相同.在相同时间内做的总功相同,它们的功率也相同.故 B 正确.2.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B.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C.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D.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答案】 B【解析】【详解】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时,总功增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 A 不符合题意;B.额外功不变,增大有用功,总功变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将增大,故 B 符合题意;C.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 C 不符合题意;D.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有用功将减小,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 D 不符合题意.3.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手的拉力为60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A.16.7%B. 20%C. 83.3%D. 100%【答案】 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提升重物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移动的距离s=2h,η=====≈83.3%.4.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 G=320N 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A.120NB. 80NC. 60ND.无法计算【答案】 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 n=2,由题知, G物=320N, F=200N,∵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即:,∴动滑轮重: G轮=80N.5.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A. ①③B. ②②C. ②②D. ②②2. 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A. 用羊角锤起钉子B. 用撬棒撬物体C. 用起子起瓶盖D. 用钓鱼竿钓鱼3. 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利于环保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小摩擦,轮胎上制有花纹B. 为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C. 车把上的手闸刹车系统是应用了省力杠杆及摩擦的知识D. 晚上灯光照在自行车尾部,尾灯会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4.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 cm,在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 N的钩码,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动力臂为8 cm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 ND.动力F的大小为1.5 N5. 【多选】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 J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50 NB.拉力F的大小为50 N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 N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0 N6.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2 s内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 m,所用拉力F为15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 m/sB.动滑轮的总重为100 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7. 如图所示,斜面长20 m、高10 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 N的拉力,在20 s内把重60 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10 m。
简单机械专题精讲——培优专用一、计算题1、如图20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
现将重为10N的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g取10N/kg)(1)物块M的密度;(2)小物块P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小物块P可从O点开始往左运动多远?小物块P往左运动到最远时,推力F做了多少功?物块M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2、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右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30N,O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kg,挂在B处,OB=1米,拉力F加在A点,竖直向上,g=10N/kg。
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的拉力是多少?3、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4、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
配重A的底面积为5×10-2m2,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0为2×104Pa。
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3∶5。
小成受到的重力为5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1,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1为8×103 Pa。
小成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6×103Pa。
简单机械专题训练第一部分杠杆力臂作图(普通类、最省力类)1、做出各种杠杆在如图甲、乙、丙所示位置时的力及力臂甲乙丙2.如图,OA为杠杆,O为支点,L是作用在杠杆上力F1的力臂,请作出F1和F2的力臂L2.3.要使如图所示杠杆平衡,作出下图甲、乙、丙中A点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第2题图第3题图甲第3题图乙第3题图丙第二部分杠杆的计算1.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设图中圆桶重为1000N,半径为50cm,台阶高为20cm,唐师傅至少要用 N的力才能将这油桶推上台阶,第1题第2题第3题2、如图所示,高0.8m,重2000N,半径0.3m的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圆柱体A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 N的力3.如图为某一轻质杠杆,其中O点为支点,在B点悬挂一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0B=40cm, OC=30cm, AC=40cm,在图中的A至少要用 N的力才能使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处于静止(平衡)状态,4、小明用扁担挑了两个物体,前端重150N,后端重120N,扁担长1.8米,要是扁担平衡,人距离扁担前端要米?5、甲乙两人用长为2m的扁担抬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已知甲肩膀离重物1.2m,则甲肩膀所受到压力至少为 N,乙肩膀所受到压力至少为 NAAC第三部分杠杆动态类1.如图所示,均匀相同的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于ab和a′d′的中点,使它们微微抬起(砖不滑动),则()A.F1=F2 B.F1<F2 C.F1>F2 D.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用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1)如果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在这个过程中F大小()(2)如果作用力F始终竖直向上,则在此过程中,F大小()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保持F的方向不变,物体G缓慢向左运动,在这个过程中F将()A.先变大后变小 B.始终变小 C.始终不变 D.始终变大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4.如图所示,一杠杆在三个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果将力F均减小一半,则该杠杆将:()A.向左倾斜 B.向右倾斜 C.仍旧平衡 D.无法确定5.图中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从竖直位置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费力 D.杠杆先是费力,后省力第5题第6题第7题6.粗细均匀的钢筋AOB,如图所示、已知AO=OB,在O点用一线悬挂起来,并使AO段位于水平位置后放手,放手后()A.A端下沉 B. B端下沉 C.保持原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记,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起始状态BO处于水平位置.在B端施加始终保持与OB垂直的力使物体下降,杠杆从图示位置匀速转动35度到AO位于水平位置,此过程中,在B施加的力的大小()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再减小。
简单机械专题培优训练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
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O,配重的重力为120牛。
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
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
已知F1:F2=2:3,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2.小华在做实验时提出了如图所示两个模型,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乙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 ( )A.仍保持平衡B.都失去平衡C.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D.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3.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4.某工厂搬运货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已知滑轮组中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定滑轮的质量为0.5kg,动滑轮的质量为0.6kg,货箱重为15N,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吊起货物上楼,每次能吊的货物最多不能超过1469NB.使用的定滑轮质量越小越省力翻货箱C.工人分别用5m/s和3m/s速度匀速拉升同一货物,工人做功的功率相同D.所吊货物质量为100kg,匀速提升10m,则水平拉力F所做的功为10210J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2的功率为0.6WB.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滑轮自重及轴心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
在绳端5 牛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向右匀速运动了0.2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 牛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牛C.该过程拉力做功为4焦D.小木块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
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8.如右图所示,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均匀硬棒重为G,在棒的一端始终施加水平力F,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提起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 ( )A.F的力臂变小,F的大小变大B.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变小C.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保持不变D.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大9.如图所示,货物G重280N,动滑轮重20N,为使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为(杠杆重、绳重、摩擦都忽略不计) ( )A.100NB.200NC.300ND.400N10.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与人行走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A. B. C. D.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二、填空题(共6题;共13分)11.如图所示,用F=10N水平拉力,使重为100N的物体A向左移动4m,已知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拉力做功为________J.12.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平台,轻质杆AD放在台面BC上,且AB-CD= BC,杆两端分别挂重物Ga和G,物重Ga=9N恒定不变,要使杆AD平衡,则(1)杠杆水平平衡时a物体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请写出a受到的所有力的名称)。
(2)平台台面BC受到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之比为 ________ 。
1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
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__。
若实际用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推重物时,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14.光滑的长木板AB长为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另一端A用一根与板成90°角的细绳AC拉住,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此绳拉力为2N。
如图所示,现在B端放一质量为240g的圆球,并使球以20cm/s的速度由B端沿长木板向A端匀速滚动,问小球由B端经过________s时间运动到D点,A端的细绳拉力刚好减为0。
此时小球距离A端________m。
(不计长木板AB的质量)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甲第16题图乙1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 AB 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且可绕 O 点无摩擦转动 OA=0.2m,OB=0.5m,在 A 端挂一个重 5N 的物体甲,另一重 2.5N 的小滑块乙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m/s 的速度从 O 点匀速向右滑动,在此过程中,甲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滑块在木板上水平滑动的时间为________S。
16.生产、生活中常使用各种机械,正确理解机械的原理,可以更好的利用机械。
(1)图甲为一杠杆,虽作用点不同,但F1、F2、F3大小相同,都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从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三个力都要沿圆的切线方向,目的是让三个力的________相同。
(2)如图乙所示,若滑轮重为4N,重物重为16N,OB=2OA。
要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则F=________N。
(不计绳重和摩擦)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1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小科用一块T形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如图甲所示,T形板上有槽口ab和卡口cd,T形板通过槽口ab可以绕着杠杆的0点自由旋转并上下移动,弹簧测力计与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碳素细棒MN相连,碳素细棒MN刚好卡入T形板的卡口cd,如图乙所示。
(1)小想认为要完成这个实验,还需要一把刻度尺,但小科认为只要在T形板上稍微进行改进,不添加器材也可完成实验。
小科对T形板进行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5cm时,F1为________N。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B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不计装置的摩擦,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若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请证明。
________ 。
第18题图第19题图19.某同学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甲所示,选择一个长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罝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cm的位罝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g、容积为5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测量过程】将下对实验空白处补充完整:(1)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填“左”或“右”);测量液体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罝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________cm。
(3)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cm处,则此种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增大量程(写出一种即可)。
(5)【拓展应用】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枳如图乙所示,则固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已知ρ水=1.0g/cm3)。
20.在探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
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偏离竖直方向斜向上拉弹簧表一(甲小组)表二(乙小组)表三(两小组)实验序号物体的重力(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实验序号物体的重力(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实验序号物体的重力(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1 1.0 0.6 4 1.0 0.7 7 1.0 0.82 2.0 1.1 5 2.0 1.3 8 2.0 1.63 3.0 1.6 6 3.0 1.8 9 3.0 2.3 (1)由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据以上小组的实验,请求出他们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