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4年皮肤科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4年皮肤科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4年皮肤科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4年皮肤科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皮肤科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今后三年,皮肤科将在临床与科研方面着手,全面提高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室在省内的影响与知名度。科室建设的预期目标:提高疑难病例的诊断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增添新型的治疗仪器,加强对青年医师的学识培养,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创立本科室品牌,提高知名度,争取创立青岛市皮肤性病研究所,使本科室在今后3年内成为省内一流的专业科室。为达到这一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争取在3年内引进1~2名科研能力强、业务专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每年派出至少一名青年医师到高水平的医院进修学习,优化科室人员配置;加强与国内、省内高水平医院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本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

2.在诊疗设备的配置、实验室建设方面:争取在3年内,逐步购置多波段美容激光、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超声波治疗仪,以开展皮肤美容方面的工作;在实验室建设上,更新现有设备,配置免疫荧光显微镜,冰冻切片机,以开展皮肤免疫病理方面的工作,购置暗视野显微镜,CO2培养箱、低温冰箱、新型酶标仪等设备,以进一步开展性病检查及科研方面的工作。

3.在学术发展、学术交流方面:今后三年,将在尖锐湿疣的自体免疫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银屑病的免疫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学术交流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国内高水平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课与坐诊,争取承办国家级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术班,定期承办山东省皮肤性病专业学术班。每年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5篇以上。4.医院应定期对本科市进行宣传及必要的政策扶持。

皮肤科发展规划报告

皮肤科发展规划 (2015-2016) 2015年—2016年是我科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提出我科五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皮肤科现状 1.我院皮肤科基础薄弱,设备少且落后,皮肤科药物稀少,设备方面仅有微波治疗仪1台,没有专职的皮肤科医生,一直都是耳鼻喉医生兼管皮肤科病人,而且处于外二科协同分管的局面,造成多年来皮肤科一直没有较好的发展,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中医院有皮肤科。 2.中医皮肤科是中医特色治疗科室之一。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治疗,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及性病疗效好。尤其是对顽固性,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如慢性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痤疮等疗效尤为显著,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甚至不复发。 二、发展目标 1.业务发展目标:目前皮肤科仍未独立成科,故5年发展目前首要目标是让大家知道中医院有皮肤科,其次,增加皮肤科住院人数,建立起皮肤科专科病房,设有15以上床位,逐步增加皮肤科科室收入,同时,开展中医特色皮肤科治疗,设立皮肤科治疗室,让更多病人享受中医皮肤特色服务。5年后能基本完善基本中医皮肤科建设,同时创造收入7万元以上。

2.住院率:为广大人民群众减少疾患,故每年逐步提高住院率,同时,待2013年唐医生进修回来后,增加带状疱疹、荨麻疹、慢性湿疹、银屑病病人住院率,让以上病人成为我皮肤科重点研究项目。 3.不断派出人员学习先进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同时参加各种皮肤科讲座。 4.不断引进经济实惠的皮肤科设备,完善皮肤科常规检查,同时2013年后利用管床病人的经验发表可靠而有效的论文。 三、发展规划 1 、扩大门诊业务 (1)根据一年来皮肤科病人的情况,患慢性湿疹位第一位,皮肤瘙痒症第二位,对这部分病人可以开展过敏源测定,并可开展特色中医外洗及熏洗治疗,如荨麻疹的外洗方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同时利用电视、健康教育宣传中医皮肤科,让大家知道传统中医对皮肤的特殊疗效。 (2)创建特色中医湿疮专科,开展特色服务,待2013年唐华医师进修回来后开展。 (3)与上级医院加强交流,周末请省知名专家坐诊。 (4)目前损美性疾病患者日渐增多,改善外观及提升生存价值,加强自身竞争力,故有必要开展皮肤局部痣、胎记等美容性小手术,并购买激光或冷冻治疗仪。 2、人才培养 需完善人员配备,医师2名,技师或专职护士一名;加强皮肤科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完整版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_11.doc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_11 ---------------------------------------------------------------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安龙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专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成果、出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为了配合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实际情况,制定安龙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规的指导思想我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医疗市场的需要,掌握全院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引入竞争和动态管理的机制,实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发展临床重点学科,带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推动医院持续快速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高的需求。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目标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发展我院传统优势学科,有计划地发展有潜力的学科,逐步使之建设成为州级重点学科,甚至省级重点学科,形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格局,使我院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全州甚至全省先进行列,争取与国际水平接轨。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近期(第一轮)规划(2019 年10月一2019 年10 月)1、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和

相关管理规定。 2、确定1-2 个传统优势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根据医院 1 / 3 宏观调控可另选1-2 个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发展。 3、被确立的重点学科,建设完备的独立病区单元,设置病床36 张,配备专科必需的仪器设备与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4、重点学科建设医院有政策及资金支持。 5、建设重点学科的人才梯队,优化人员结构。 (1) 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点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三年内主持 1 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三年内至少有1 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杂志上。 (2)调整重点学科的人员结构,使学科的高、中、初级医护人员数量比例合理,呈宝塔形。 6、重点学科的技术水平三年内要达到地市级水平(1)独立开展地市级重点学科必备的技术项目;(2)每年开展填补院内空白或州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1-2 项; 7、培养主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意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病床使用率逐年增加,第三年达到95%以上;(2)医疗服务覆盖面逐年增加,第三年来自外地住院病人不低于20%以上;(3)三年甲级病历率>97%, 无丙级病历;(4)三年无医疗事故,无重大医疗纠纷;四、重点

皮肤科发展规划

皮肤科发展规划 一、皮肤科现状 我院皮肤科基础薄弱,设备少且落后,皮肤科药物稀少,设备方面仅有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1台。 二、发展目标 1.业务发展目标:目前皮肤科门诊量不大,故目前首要目标是让大家知道我院皮肤科医生游毅瑶,扩大宣传,逐步增加皮肤科收入,同时,开展皮肤美容治疗,设立皮肤科治疗室,让更多病人知道我院有皮肤美容方面的服务。 2.不断引进经济实惠的皮肤科设备,完善皮肤科常规检查,同时针对专科专病有效的治疗经验发表可靠而有效的论文。 三、发展规划 1 、扩大门诊业务 (1)根据目前皮肤科病人的情况,患慢性湿疹位第一位,皮肤瘙痒症第二位,对这部分病人可以开展过敏源测定,并可开展特色中医外洗及熏洗治疗。 (2)与上级医院加强交流,请省内知名专家坐诊。 (3)目前损美性疾病患者日渐增多,改善外观及提升生存价值,加强自身竞争力,故有必要开展光子嫩肤、激光去皱、激光祛斑、胎记等美容性项目,并购买美容激光或冷冻治疗仪。 2.学科建设:

(1)积极开展各种病种的统计,完善病人随访机制,同时淘汰无效的治疗方法,学习先进疗法,购买皮肤科必备设备,开展新技术学习。 (2)完善诊疗方案的治疗,优化和整改诊疗方案,提高治疗率和有效率。 (3)积极参与过敏性疾病研究,开展过敏性疾病研究工作。(5)参加全国大小皮肤科协会所组织的经验交流会及短期培训。 3.做好特色专科建设的宣传工作: 结合周边社区开展优惠服务和义诊活动,提高皮肤科宣传,逐步建立皮肤科整体形象以及社会知名度、美誉度。 4.新开展项目: 逐步引进中药熏洗,过敏原检测,紫外线,红蓝光,光子生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真菌检查等技术。 5.展望: 因为我镇人口较多,皮肤病发病率高,病源充足,且很多疾病反复发作,顽固迁延难愈,单纯用西医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尤其是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病效果差。采用传统疗法结合先进设备,突出我院皮肤科在治疗此类皮肤病疗效好,治疗特色鲜明。

【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 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 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 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 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 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 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 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 人、讲师1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 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O0 GC98O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 (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 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 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 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 GCMS-2010 PLU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 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 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 项,省教育厅 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 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把其特色和优势加以充分发掘,并不断强化和延伸,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当前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学科的基础、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不同,在国内外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样,各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医院的财力问题,致使医院在考虑学科建设时不能要求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因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创建

“名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遵照上述原则,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医院现有临床科室近30个,国务院津贴享受者2名,正高5名,副高27名,硕士2名,在职研究生在读33名,硕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人。医院开放床位400张,年门急诊量25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2万人次。年手术7000余。医院配备ct、核磁共振、dr、c臂x光机、超声刀、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液透析仪、血滤机、心脏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有icu、ccu病房。 医院专科齐全,特色明显,临床各科均有独特优势和技术特长。心胸外科是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顾春湘主任医师系全市率先开展胸心外科乙类手术,具有较高学术地位。肾内科、心脏科在全市领先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沈良儒、许贤德主任医师,系135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是全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肾内科、心内科是泗洪县点专科,承担县科委、县卫生局多项课题;心内科专科主攻方向为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诊

皮肤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皮肤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要求也在提高,从以前的有病不治(传统观念认为皮肤病无大病,无生命危险),到有病即治,再到皮肤美容,是一个不断升级进步的过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直观最外在的表现。现代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变化,人与人之间的频繁接触与交流,都使得当今社会皮肤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皮肤病的治疗和皮肤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建设与规划一个好的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皮肤科,不仅能满足当地及周边居民皮肤健康美容的要求,也能为医院带来良好的声誉与社会经济效益。 本人在院领导的关怀下,自行钻研皮肤性病理论,结合临床不断探索,有了对皮肤性病的初步诊治经验,后在院领导的安排帮助下去无锡二院皮肤科进修三个月。无锡二院皮肤科是省重点学科,年病流量仅次于上海华山医院居全国第二。三个月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我抓住了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在进修中虚心用心,认真详细地做笔记,收货颇丰!与二院皮肤科上下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有幸成为唯一一个被邀参加二院科室年夜饭的进修医生。为以后本院皮肤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方便以后在临床诊治方面获得技术指导协助,。 下面就皮肤科的建设与规划谈几点小的建议: 一、皮肤科药品的更新与升级换代。每个学科都在不断发展之中,皮肤性病的治疗理念 在近十年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相应的新药业层出不穷,临床治疗的效果也更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在痤疮治疗,皮炎湿疹和真菌感染治疗方面引进1-2个切实有效,老百姓能承受得起,又具有良好效益的新药,具体如下: 1,痤疮。以往痤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既有“异维A酸胶丸”属于最老的第一代维A 酸类药品,临床效果较差,副作用普遍且明显,病人的接受性和用药依从性较差。外用的自制药品,地塞米松+己烯雌酚+氯霉素配比后研磨溶于酒精外搽,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反弹明显,且地塞米松目前已不推荐作为面部外用,因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致面部皮肤变薄充血甚至引致激素依赖性皮炎,还可致毛孔粗大,面部黑点或黑斑等后遗症。维A酸类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治疗痤疮行之有效的药物。目前已更新到第三代,我们可以引进1-2个口服和外用制剂,第二代或第三代兼顾,可用副作用较小的“维胺酯胶囊”取代“异维A酸胶丸”,同时引进外用制剂“维A酸乳膏”和“他扎罗汀凝胶”等,内服加外用提高痤疮治疗效果。其他还有“阿达帕林凝胶”和“5%过氧苯甲酸凝胶”,均为法国高德美公司生产,为进口药品,价格相对昂贵。重庆华邦制药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皮肤科用药的上市公司,产品覆盖一、二、三代维A酸类药品,作为进口药的国内唯一替代产品,在无锡二院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本院进药渠道暂时只局限于“江阴大众”与“江阴华宏”,而华邦制药公司只从“无锡山禾”发货,“无锡山禾”是无锡最大的公立医药流通配送公司,地位相当于“江阴大众”。江阴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所用华邦的皮肤科药品均从“无锡山禾”进货。华邦公司称若能从“无锡山禾”进货便可配送至医院。因华邦的相关皮肤病药物在国产药来讲,均为独家产品,没有其他国内厂家生产,所以目前的问题是需要解决从“无锡山禾”进货的问题! 2,皮炎湿疹。皮炎湿疹是一大类皮肤病,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同时伴皮炎或皮疹,治疗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加抗组胺药内服,本院目前所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有:“三九皮炎平”和“艾洛松”。“三九皮炎平”成分为“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为中效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因“三九皮炎平”为OTC(非处方药),认知度高,外面药店均有销售且售价较医院便宜,若开具此药,易造成病人流失,因患者下次需要其至药店自行配药即可,“艾洛松”同理如此。“地奈德”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类新药,中至强效,对“皮炎平”、“艾洛松”治疗效果不佳的皮炎湿疹有较好疗效,该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讨论稿) 2007年5月

目录 零、概要 (1)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1)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3)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3)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三、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 (3) 四、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发展规划 (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4) 1. 学科研究方向 (4) 2. 学科建设目标 (4) 3. 年度建设目标 (5)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6) 1. 学科研究方向 (7) 2. 学科建设目标 (8) 3. 年度建设目标 (8) 五、采取的措施 (9)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应用型学院,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零、概要 本规划以国家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与信息学院关系较大的学科主要有: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信息学院目前没有硕士点,已有专业涉及到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完整版)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技术管理为重点,组织管理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赢得社会信誉。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健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同工同酬,杜绝无证上岗,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一般病房床护比大于或等于1:0.4;ICU床护比为1:2.5-3。在达到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基础上,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并遵循以人为本,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各层次护士,实施按职上岗,做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切实保证医疗安全。 3、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

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4、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做到有管理目标,有实施计划,有质量标准考评细则和奖罚制度。护理部下设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考评,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指标始终保持在: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95%,抢救药品完好率达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90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人员年培训率达到100%,年压疮(非难免)发生率为0。 5、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三基”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护理管理培训班、新技术培训班等),低年资护士院内大科轮转,业务骨干到ICU轮转,有计划选送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各1次。为督促学习,护理部要每年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次,40岁以下护士每年进

医院学科建规划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 一、学科建设的原则 近年来,国家着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必须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科技强院”的方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二、学科建设的目标 通过学科建设,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紧密结合临床的实际需要,凝聚和培养更多的在国内有影响力、市内一流的医学教研团队,配套并完善学科建设等所需要的各项医学设施。在此基础上继续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科,以便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1.完善和强化科学先进的学科建设体系。 2.注重学科内涵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鼓励发展新型、边缘、交叉学科。 3.强化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 4.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三、重庆市肿瘤医院学科建设的现状 (一)学科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建设了三个市级重点学科和三个市级特色专科,乳腺疾病治疗中心(研究中心)与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2个市级临床诊疗中心落户我院,成为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开展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我院拥有重庆市首个肿瘤风险筛查中心,开展肿瘤筛查与肿瘤基因检测,开展肿瘤早诊早治。

(二)重点学科现状 1.妇科肿瘤学:重庆市肿瘤医院妇科肿瘤学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研究生临床教学点,重庆市妇科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年诊治病人1.2万人次,肿瘤病例1630人次。形成了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断、治疗及干预体系,建立了以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特色。 2.放射肿瘤学:重庆市肿瘤医院放射肿瘤学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研究生临床教学点,建立于1980年,是我国较早的放射治疗中心之一;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研究生导师、放疗专业博士、硕士及中高级医师、物理师、技术人员等构成的“宝塔式”高素质人才梯队。 科室每年培养5~8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放疗科积极与国际接轨,先后有20多名医生,物理师到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美国进修学习,并有多人到北京、上海的肿瘤中心进修学习。拥有先进的美国全套肿瘤放疗设备,包括23EX直线加速器、旋转

皮肤科发展规划

皮肤科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要求也在提高,从以前的有病不治(传统观念认为皮肤病无大病,无生命危险),到有病即治,再到皮肤美容,是一个不断升级进步的过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直观最外在的表现。现代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变化,人与人之间的频繁接触与交流,都使得当今社会皮肤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皮肤病的治疗和皮肤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建设与规划好一个的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皮肤科,不仅能满足当地及周边居民皮肤健康美容的要求,也能为医院带来良好的声誉与社会经济效益。 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科将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二级医院评审的完成,我科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提出我科五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皮肤科现状 1.我院皮肤科底子薄,总被认为是小科。我院皮肤科起步比较晚,发展不景气,设备少且落后,而且年代比较久远,比较落后。自我接手皮肤科后,将在领导的支持下引进过敏原诊断治疗,陆续引进了紫外光疗仪、红蓝光治疗仪、光子生发治疗仪、负离子喷雾治疗仪、熏蒸治疗仪等设备。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现象,而且没有独立门诊,门诊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仍然达不到预计

的水平,因而造成多年来皮肤科一直没有较好的发展,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中医院有皮肤科。 2.中医皮肤科是中医特色治疗科室之一。将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结合先进的设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中医特色治疗,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及性病疗效好。尤其是对顽固性,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如慢性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等疗效尤为显著,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甚至不复发。 二、发展目标 1.业务发展目标:目前皮肤科门诊量不大,故5年发展目前首要目标是让大家知道中医院有皮肤科,扩大宣传,逐步增加皮肤科科室收入,同时,开展中医特色皮肤科治疗,设立皮肤科专题门诊,开展专病专治,做到专病有专人负责,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更多病人享受中医皮肤特色服务。5年后能基本完善基本中医皮肤科建设达到二级医院建设要求。 2.不断学习先进中医皮肤科诊疗技术,同时参加各种皮肤科讲座。 3.不断引进经济实惠的皮肤科设备,完善皮肤科常规检查,同时针对专科专病有效的治疗经验发表可靠而有效的论文。 4、五年之内开设药妆专柜,经营医学护肤品,与国际皮肤科运营模式接轨。 三、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

医院学科发展规划-草案

省肿瘤医院学科发展规划(2014-2020) (草案) 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规范院内各学科管理,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省内及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和专科,不断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配合新医改形势,结合外部医疗格局和内部实际,按照医院发展战略要求,根据《湖北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制定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 一、学科发展现状 医院是湖北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武汉大学肿瘤临床学院,同时承担有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癌症中心、湖北省抗癌协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多项工作。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单位、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 2013年获得卫生部肿瘤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普通外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科被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肿瘤内科获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科和放射治疗科是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重点专科。 1、专科基础条件 医院现有建筑面积10万余m2,包括外科楼、放化疗中心楼、综合楼、门诊部等,开放床位1504张;设立有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等10个临床学科,有亚专科方向明确的30个临床病区;有放射科、病理科、

超声科、检验科、内镜室、心电图室、PET-CT、核医学科、药学部、放疗中心、组织标本库、GCP、防癌体检中心等13个医技科室;10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室;门诊部有按病种和部位设置的各诊室、疼痛康复门诊、特色门诊、日间病房等;病案室设有随访登记室。 医疗设备齐全,能够基本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其中包括IGRT直线加速器5台、模拟定位CT、MR和CT各2台、PET-CT、DSA、6台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内镜系统等大型医疗及配套设备,先进性能够代表相关学科发展方向。 医院制定有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系统的学科建设评价和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人才建设、学术影响、医疗质量、科研教学、发展潜力等方面,定期对各学科进行系统评价,按照“重点专科重点建、一般专科普遍建”的原则,采取基础与目标相结合,评价与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人才科教和信息化等方面建设,促进各学科及全院健康持续发展。 2、医疗技术队伍 现有医师总数241名(含返聘15人),其中临床医师184名,医技医师57名,医床比1:0.16;医师中硕博士151名,占医师总数比例为62.3%;医师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2:1:1(121:54:66);医师中55岁以上的有23名,占医师总数的9.5%,30-50岁的有181名,占75.2%。 护士总数697名,其中临床护士556名,占护士总数79.8%,床护比1∶0.37(具体我院床护比的计算方式如何?和外院交流时多院将有护士编制的均算在编制内,即床护比为1504∶697=1∶0.46);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73名,占护士总数39.2%;护士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3∶4∶25(66:89:542)。 技师总数116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2名,占技师总数10.3%;技师

医院建设发展规划最新版本

涞水县医院 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发展规划 第一节规划背景 一、医院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综述 涞水县医院始建于----年,经过---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是全县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集中、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备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面向全县万群34众和外来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业务开展覆盖常见病、多发病与临床急救、应急医疗保障,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二)、基础设施 医院占地面积----万平方米,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开设内、外、妇产、儿科、五官等十个临床科室和血液透析室、急诊、手术室、康复理疗科、放射、检验、医技、药房、挂号结算等辅助科室,并兼具行政管理职能。 住院楼----年投入使用,面积----平方米------,门诊医技楼----年投入使用,面积----平方米。 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现有业务用房中,仅门诊综合楼能够满足诊疗工作需求,其他建筑或为危房或设施不全,尤其缺失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两个关键功能,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区不能使用,导致传染病患者与普通患者同在一

个病区,不仅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而且在爆发疫情时完全没有处置能力。 基础设施还共同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供电不稳定,医院独立变压器至今未能通电,现有电路承载能力不足、电压不稳且停电不可预知,直接导致已配置到位的大功率医疗装备不能装机,中心血站也一直无法开展工作;二是没有下水管网,洗手设施及厕所不能使用,院感防控难以开展,污水随意倾倒,诊疗环境难以改善。 (三)、开放床位 编制床位----张,按照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中关于二级医院设置“100—499”张病床标准,低于最低要求。 目前开放床位----张,已达到住院部最大载荷。以住院部大楼----m2建筑面积计算,每床建筑面积仅为----m2,远低于“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每床建筑面积45m2的最低要求。(四)、科室设置 医院设有院办、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信息中心等---个职能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个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电生理科、药房、药库等--个医技科室,其中----科是县重点专科。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二级综合医院需设置科室为: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要求措施

2009年-2010年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一、建设目标及规划 1、总体目标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为依托,整合各个学术团队的研究特色,发挥各研究方向的研究专长,本着“学科交融,相互促进”的原则,力争在建设期在学科建设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1)建设年度力争使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列入省学位点建设规划,为获得该学科的博士点奠定基础。 (2)加大力度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保持该硕士点在省的领先地位。 2、取得标志性成果 (1)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SCI、EI、ISTP索引论文50篇; (2)国家级资助的科研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获得批准1-2项; (3)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资助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获得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工程1-2项; (4)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3、学位点规划及研究方向 (1)学位点建设规划 (2)研究方向

①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领域: 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图像理解与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计、智能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 ②计算理论主要研究领域: 算法及其复杂性、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数据库理论与系统、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理论计算机科学 ③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主要研究领域: 经管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软件、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智能交通系统 ④图形图像及模式识别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技术、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 ⑤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密码学理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信息检索、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⑥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领域: 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⑦通信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传感器网络信息融合与处理、数字通信 二、拟采取的措施 1、引导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工程及课题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的。省重大科技专项是以《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设置的,要争取工程,首先要了解国家、省科技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院业务水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带动全院的技术发展与进步,以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的重点专科 根据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流行病学情况和我院的医疗资源情况,规划七个临床学科为重点专科。内科系统重点专科为: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外科系统重点专科为:骨科、妇科。医技系统重点专科为:检验科。 二、技术项目及科研能力要求 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管理现代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科室建设在省、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规划 在投入方面,以在充分挖掘现有设施和设备潜力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添置新的设备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以资源共享为主,以专科使用为辅。 1、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就医环境

继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科室布局更合理,广大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 2、购置必要的高精尖诊疗设备,优化诊疗条件。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支撑。在未来几年,随着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会根据自身发展陆续添置其他的高精尖治疗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是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对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将给予倾斜政策。 1、通过每年引进素质好的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 2、邀请院内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科研项目指导等,尽快提升我院年轻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 3、制定政策及奖惩机制鼓励职工自学岗位成才。 4、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重点学科将给予经济上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对重点专科新购置的与开展技术项目、等级医院所要求的技术项目相配套的、社会效益好但成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