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人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内容简介:AbstratJane Ere is the novel ritten b Charlotte Bronte aording to her onexperienes. And it is the most famous orks of hers. In this novel, the author shapes a tough and independent oman ho pursues true love a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AbstratJane Ere is the novel ritten b Charlotte Bronte aording to her onexperienes. And it is the most famous orks of hers. In this novel, the author shapes a tough and independent oman ho pursues true love and equalit, and is a good example of all omen.Jane Ere is an orphan, and is ill-treated as a little girl. She strives for her life, hih makes her tough harater and strong self-respet. Beause of her hildhood’s life environment, she learns ho to live. Alsojust for her groing experienes, it reates her strong personalit, beautiful ideal and isdom. Jane Ere is a speial image out of ordinar. She makes a life b herself, dares to express her on idea. Under the pressure of life, she alas maintains her self-respet b hard ork, intelligene and her tough individualism. She never gives in on her a. Though she has little figure, Jane Ere is huge in soul. She pursues truelove and is loal and steadfast to her beloved man. Her kindness, intelligene, and independene attrat the hero. Atlast she gets a perfet love.Ke WordsJane Ere; toughness; independene摘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而写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AbstractAs we known that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one of Shakespeare‟s most important works. It is a comedy. The theme of this play is to extol kindheartedness, friendship and love. And also it reflects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capitalists and usur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 expresses the author‟s humanist idea on money, law and religion in capitalist societ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main figures in the play by using independent and contrast ways. It shows the heavily flavor of humanism at the beginning of capitalist society; and expresses some thoughts for society and human being. The thesis also makes a hard criticism to Shylock, who is a representative of feudalism, and puts a heavy humanism on Portia. It displays the thoughts of feudalism personality liberation, and stressing the great breakthrough of woman‟s status and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Elizabethan era.Key WordsCharacter analyzing; humanism; personality liberation; women consciousness摘要众所周知,《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Abstract As we known that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one of Shakespeare’s most important works. It is a comedy. The theme of this play is to extol kindheartedness, friendship and love. And also it reflects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capitalists and usur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 expresses the author’s humanist idea on money, law and religion in capitalist societ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main figures in the play by using independent and contrast ways. It shows the heavily flavor of humanism at the beginning of capitalist society; and expresses some thoughts for society and human being. The thesis also makes a hard criticism to Shylock, who is a representative of feudalism, and puts a heavy humanism on Portia. It displays the thoughts of feudalism personality liberation, and stressing the great breakthrough of woman’s status and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Elizabethan era. Key Words Character analyzing; humanism; personality liberation; women consciousness 摘要众所周知,《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
《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作品,讲述了财富的重要性和对人情的考验。
在剧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商人安东尼奥、朱利叶斯·凯撒、波切利诺、奥拉西提斯和尼里萨。
商人安东尼奥是本剧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友善的商人,对朋友们无私地给予帮助。
他的忧郁和愁苦也成为了剧中的一大特点。
在剧中,安东尼奥借给了朱利叶斯·凯撒一大笔钱,并为此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他也面临了自己商业交易的失败。
在整个剧情中,安东尼奥的忧愁和忧虑十分凸显,他表现出对于金钱的冷静态度,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朋友的真诚与付出。
安东尼奥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慷慨的商人形象。
朱利叶斯·凯撒是剧中的反面角色,他是一个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形象。
凯撒借钱给安东尼奥,却企图借此为自己铺设一条悲剧性的道路。
他对安东尼奥的借贷没有一丝同情和怜悯之情,而只是冷酷地追求利润。
朱利叶斯·凯撒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他无视友谊和人情,只为了个人利益而努力。
重要的是,波切利诺是一个有趣的角色形象,在剧中展现了欺诈和小聪明。
他是个聪明的商人,总是能够及时发现商机并利用它。
波切利诺的形象描绘了商人具有灵活的头脑和智慧的一面,他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处理各种问题,并从中获益。
虽然波切利诺和其他人物一样对金钱感兴趣,但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积极、乐观和机智的印象。
奥拉西提斯是剧中的一个重要次要人物,他是主要的喜剧性角色,充满幽默。
奥拉西提斯是波切利诺的朋友和同事,他在整个剧情中提供了喜剧性的缓解部分场景的紧张气氛。
他经常以一种滑稽和喜剧化的方式处理各种问题,并为观众带来许多欢乐和笑声。
奥拉西提斯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幽默极具感染力的商人形象,他给观众带来了许多快乐和乐趣。
尼里萨是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在整个剧情中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尼里萨是波切利诺的爱人,她非常勇敢,主动解救了波切利诺,帮助他摆脱了困境,同时展示了她聪明和勇敢的一面。
文学WENXUE 2017.09《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威尼斯商人》大约创作于16世纪末期。
这部作品主要讲了早期英国资本主义商人和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崇拜金钱的思想,歌颂了人文主义,是一部具有强烈讽刺性的喜剧。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各个都栩栩如生、个性分明、鲜活生动,作者通过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和描写,把人性复杂的一面都展现了出来。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是一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鲍西亚则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勇敢的女性。
莎士比亚对《威尼斯商人》中女性人物鲍西亚的塑造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思想的解放。
这就是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他所创作的作品不仅能够映射出万千社会现象,对后世社会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他早已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世纪,是时代的灵魂。
本文将对《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同时把其中所隐含的女性主义解读出来。
一、《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分析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三个主要的男性人物形象和鲍西亚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这四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性格极其复杂。
1.夏洛克人物形象分析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反面人物,他贪婪、心胸狭窄、残酷无情。
在夏洛克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善的影子,他有极强的报复心理,他要报复所有对他不利的人和事。
安东尼奥因借给别人钱不要利息抢了夏洛克的生意而遭到夏洛克仇恨,夏洛克一直在找机会报复安东尼奥这个正直善良的人。
夏洛克是一个守财奴,但是当巴萨尼奥许诺用两倍的金钱替安东尼奥还债时,夏洛克却拒绝了,这说明了夏洛克的心里并不是被金钱占满了,而是被冷酷无情和贪婪占领了。
最后夏洛克遭到了惨败,他在最后还绝望地嚎叫,让他们把他的命和财产一块拿走,拿走了他的财产就是拿走了他的命。
然而,夏洛克也是《威尼斯商人》中最可悲的一个人物。
犹太人在当时英国的基督教社会里备受歧视和排挤,夏洛克这种扭曲和变态的性格正是这些排挤和歧视造成的,人们都只看到了他的贪婪和无情,鄙视和憎恨他,却没有考虑到造成他这种性格的深层社会原因。
《威尼斯商人》课文人物解读人物分析:夏洛克的全面逆袭,解读反差很大,夏洛克要被看作是民族英雄了?文章还从夏洛克的性格入手解读他消极的,积极的性格以及悲剧的根源。
我的解读就是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然后谈谈我的思考:1.夏洛克究竟向谁复仇?2.夏洛克的信仰是什么?3.基督精神是否能拯救夏洛克?(一)夏洛克究竟该向谁复仇?“……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
……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着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什么!你愿意被毒蛇咬两次吗?“”“……好多次您在交易所立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和您争辩,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唾沫吐在我犹太长袍上……”(屈辱感源自这些词语)“只因为我用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不这么做,我怎么生存?)啊!原来如此!只因为象一个顽皮的男孩子的对夏洛克谩骂,吐唾沫了,也许,事后,安东尼奥自己都忘了,可是夏洛夏洛克克却久久无法释怀,恨得咬牙切齿。
究竟是什么放大了他的疼痛,让他觉得如此屈辱,不杀不快!把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放在时代背景下,宗教的背景下,价值观的背景下,民族的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矛盾由来已久,两个人都不自觉得被打上了烙印,贴上了标签。
所以夏洛克象一个塞满火药的火药桶,擦着火星就要引爆。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
以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为首的威尼斯商人包括公爵在内,都称夏洛克为异族人、异教徒轻蔑之情溢于言表,而夏洛克也是奋起“反击”。
夏洛克:“这些便是相信基督教的丈夫!我有一个女儿,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徒。
别再浪费光阴了;请快些宣判吧。
”(民族的冲突,宗教信仰的冲突多么尖锐!更是一个弱势民族对于自己尊严的捍卫!)从夏洛克的回应中,不难看出其也有自尊的一面,潜台词:你们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们呢!他对尊严越是捍卫,疼痛感和屈辱感就越强烈。
夏洛克:“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我也要生存啊!)安东尼奥:“哪有朋友之间通融几个钱,也要斤斤计较的计算利息的道理……”(一磅肉又算得了什么?)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牟利是方式不同的、金钱观价值观截然不同。
《威尼斯商人》巴萨尼奥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威尼斯商人》巴萨尼奥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导语】:巴萨尼奥是《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关于巴萨尼奥是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剧作,通过描写商人安东尼奥、朱丽叶、鲍西娅、夏洛克、拉契尔等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商业世界的残酷竞争。
商人安东尼奥是本剧的主角,他是一位纯朴、慷慨、宽容的商人,但他因对巴萨尼奥的借贷而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将自己的生命抵押出去,这表明他的商人身份与他的善良品格之间存在着矛盾。
另一方面,暴力狂魔夏洛克则是个伪君子,在表面上看,他是一位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而存在的官员,但实际上,他的手段卑劣、不择手段,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打击个人的利益。
相形之下,安东尼奥更显得纯粹高尚。
另一个重要人物鲍西娅则是一位智慧且独立的女性,她不顾身份的局限,以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领导着男性。
但是她对于巴萨尼奥的死一度有所怀疑,在当时的观众看来,这种心理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女性在那个时代处于车轮战和家庭管理的角色中,而不是在社会和政治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摩洛可则是一个富有的绅士,他在帮助安东尼奥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商业智慧,这使他成为本剧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相反,巴萨尼奥是一个虚荣而贪财的人,他为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女儿,从而使他的一切都引人注目。
最后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朱丽叶,她是巴萨尼奥的女儿,她对于商业世界和政治局势了解得很少,只是一位纯真、天真的女孩,被自己的父亲囚禁和要求嫁给一个富有的主角。
她的出现和她走向的一个无法逆转的结局,使她成为了本剧中备受注意的一位角色。
总之,《威尼斯商人》的人物形象显现出的是人性中黑暗、贪婪、狂热的部分,这与当时商业社会的残酷竞争、经济普遍萧条、社会地位的等级分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莎士比亚通过本剧,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商业世界的残酷竞争,从而提醒观众如何应对自己内心的追求和世俗的视线。
威尼斯话剧人物形象分析200字
案例一: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极具生命力和典型作用的反面人物形象,也是极富争议的人物,具有吝啬、贪婪、残忍的性格特点。
夏洛克是——名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心胸狭窄、爱财如命,在他的心里,钱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获得金钱,他可以加害与自己无关的人,也可以出卖朋友亲情,甚至可以不顾女儿的安危,他的灵魂已被金钱熏黑和吞噬:女儿离家出走,他关心紧张的是他的金银珠宝;家里仆人也因他的苛刻吃不饱饭而离开。
由此可见,夏洛克既是一—个贪婪、吝啬、冷酷、自私的人。
案例二:夏洛克虽然是一个贪婪狡诈的高利贷者,但他也是一个遭受民族和宗教歧视的犹太人。
自基督教成为欧洲统治宗教以来,统治者和教会就给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冠以“异端”“邪教”等罪名,掀起排斥、陷害和虐杀犹太人的反犹高潮上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揭露。
夏洛克不止一次悲愤地申诉他作为犹太人所遭遇的讥笑、挖苦和凌辱,在法庭上,当人们指责他冷酷无情凶恶残忍时,他批判资产阶级将奴隶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让他们在重担之下流血汗,这难道就是怜悯、慈悲和公道吗?就如作者所说的:在宗教上,所有的罪恶都可以引经据典;在法律上,所有的邪恶都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言词来掩饰。
解读莎⼠⽐亚《威尼斯商⼈》鲜明的⼈物形象与价值观解读莎⼠⽐亚《威尼斯商⼈》鲜明的⼈物形象与价值观【摘要】《威尼斯商⼈》是欧洲⽂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亚的经典作品,它精美绝伦的艺术美造就了作品⽆穷的魅⼒。
在这部戏剧中,莎⼠⽐亚巧妙地运⽤了多种艺术展现⼿法,将当时社会的⽭盾清晰地展现在世⼈⾯前,同时也在作品中对纯洁的爱情和⽆私的友谊给予了⾼度的赞扬,另外还表现出对被歧视的犹太种族的同情以及⾼利贷者贪婪本性的批判。
本⽂对《威尼斯商⼈》中鲜明的⼈物形象和价值观进⾏了深⼊分析。
【关键词】莎⼠⽐亚;《威尼斯商⼈》;⼈物欧洲的⽂艺复兴时期是⼀个辉煌的时期,这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家以及⽂学作品,莎⼠⽐亚就是英国⽂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的戏剧家、诗⼈、⼤⽂豪。
他的古典戏剧作品在英国乃⾄全世界都产⽣了重⼤影响。
莎⼠⽐亚的戏剧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六世纪九⼗年代是他创作的前期,主要以喜剧作品为主,这⼀时期,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不断的海外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量的财富,作者在这⼀时期的作品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他甚⾄⼀度相信⼈⽂主义的时代就要到来。
莎⼠⽐亚这⼀时期的喜剧和历史剧作品体现出乐观和明朗的格调。
从1601年开始的7年,是莎⼠⽐亚戏剧创作的中期,这时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权利交替⾮常快,社会开始出现衰退和混乱,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各种社会⽭盾突出,曾经美好的⼈⽂主义理想在莎⼠⽐亚的⼼⽬中越来越遥远,所以他这⼀时期的作品开始转向揭⽰社会现实和批判社会丑恶,作品也表现出鲜明的悲剧格调,在这⼀时期,莎⼠⽐亚创作了许多流传于世的悲剧作品。
同时这⼀时期也是他悲剧创作的巅峰。
⼀、鲜明的⼈物形象在《威尼斯商⼈》中,莎⼠⽐亚刻画了夏洛克这个⾼利贷者的形象,鲜明地展现了这个任务的阴险、贪婪、凶残和冷酷。
⽆情的揭露和批判了他在利益⾯前的冷酷和残暴。
与此同时,夏洛克作为⼀个犹太⼈在威尼斯受到了歧视和冷遇,莎⼠⽐亚有表现出同情之情。
威尼斯商人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讲述了一个财富商人、他的债主和一段复杂的婚姻之间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威尼斯商人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精彩之处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剧情简介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威尼斯。
安东尼奥,一个富有的商人,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巴萨尼奥,借了一大笔债务给了债主夏洛克。
夏洛克是一个受人蔑视的犹太人,对安东尼奥怀有敌意。
为了保证这笔债务能够还清,安东尼奥决定签订一份契约,同意夏洛克在约定时间内割下一磅肉作为债务的抵押物。
与此同时,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爱上了波提亚的女儿,波提雅。
然而,她的父亲波提亚禁止她嫁给任何人,除非那个人能够通过一个试练获得她的手。
巴萨尼奥接受了挑战,并得到了波提亚的允许与她结婚。
然而,在巴萨尼奥与波提雅的婚礼即将进行时,安东尼奥的商业活动出现了问题,无法还清债务。
二、人物形象1. 安东尼奥:作为本剧的主要角色之一,安东尼奥被描绘成一个慷慨而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愿意为朋友巴萨尼奥承担债务,展现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牺牲精神。
然而,安东尼奥的形象也有一些复杂之处,他的心理矛盾与夏洛克的仇恨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2. 夏洛克:威尼斯商人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夏洛克是一个充满仇恨和报复心的犹太商人。
他被描述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也有他的苦衷。
夏洛克的形象引发了观众对种族和宗教歧视的思考,同时也提出了对爱与仁慈的开放性讨论。
3. 巴萨尼奥:作为安东尼奥的朋友和波提雅的恋人,巴萨尼奥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坚定。
他接受了波提亚的试练,决心赢得她的心,体现了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
4. 波提雅:她是波提亚的女儿,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之一。
波提雅被描绘成聪明、美丽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在面对巴萨尼奥与她父亲之间的矛盾时,展示了自己的坚定和善良。
三、主题与意义1. 信任与背叛:威尼斯商人通过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信任以及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背叛,呈现了信任与背叛的复杂关系。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里面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评析一下这些有趣的人物,看看他们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啥启示。
先说夏洛克,这个犹太商人可真是让人又恨又怜。
他一心想要报复安东尼奥,就因为人家借钱不要利息,抢了他的生意。
你说这夏洛克得多小心眼儿啊!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碰到一个摊主,因为别人的摊位比他的人气旺,他就满脸不高兴,嘴里还嘟囔着一些不好听的话。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夏洛克,他们都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心胸狭隘的人。
这种人在生活中往往过得不快乐,因为他们的心思都放在嫉妒和怨恨上了。
再来说说鲍西娅,这可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子。
她女扮男装,在法庭上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妹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
本来她们那组处于劣势,可我表妹凭借着清晰的思路和出色的口才,愣是把局面扭转了过来,最后赢得了比赛。
鲍西娅就和我表妹一样,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勇敢的心。
在生活中,咱们要是能像鲍西娅这样,遇到难题不退缩,善于动脑筋,那还有啥解决不了的事儿呢?安东尼奥呢,他是个善良、重情义的人。
为了朋友巴萨尼奥,他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借债。
我就有这么一个朋友,有一回我生病住院,手头缺钱,他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借给我,还经常来医院照顾我。
安东尼奥的这种真诚和义气,在生活中太珍贵了。
要是人人都能像他这样对待朋友,那这世界得多温暖啊!巴萨尼奥,一开始感觉他有点不靠谱,为了追求爱情盲目借债。
不过后来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变得成熟起来。
这就像我邻居家的一个小哥哥,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花钱大手大脚,没个规划。
后来经历了一些挫折,才知道要勤俭节约,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
巴萨尼奥的经历告诉我们,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能及时醒悟,改正错误。
还有杰西卡,为了爱情勇敢地逃离了父亲的束缚。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她家里人不同意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可她就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也收获了幸福。
《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深刻。
本文将从主要人物安东尼奥、温莎、巴萨尼奥和夏洛克等几个方面探讨其形象特点。
首先,安东尼奥是本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商人形象。
他不仅代表了中世纪欧洲的私人贸易家,而且代表了人类在商业社会中的自由精神和主观能力。
安东尼奥形象的刻画与这种角色的特点紧密相连。
他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商人,有商业头脑和投资敏锐度。
他对他人的信任和信誉是他道德感和精神世界的核心。
虽然安东尼奥的形象一度是稳重和克制,但在金钱的损失和困境面前,他的感情和人性开始暴露出来。
他的执着和忠诚往往超越金钱和利益。
其次,巴萨尼奥是另一个突出的人物形象。
他代表了威尼斯社会的贵族阶层,而且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和知识分子。
他的形象是矛盾的,带有一些令人烦恼的特点,比如咄咄逼人的态度、吹嘘自己的能力和不耐烦。
然而,他也是一个明智和心胸宽广的人,他对安东尼奥的爱和温暖感情表达十分热烈。
巴萨尼奥的形象使我们能够在剧中看到欧洲社会中不同的阶层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温莎是一个富有智慧、幽默和诙谐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真正的朋友,对安东尼奥保持着忠诚的友谊,并在安东尼奥处境危险时帮助了他。
他的智慧和实用主义使他成为安东尼奥所信任和尊重的人。
温莎的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一种乐观和善良。
最后,夏洛克的形象是黑暗和邪恶的象征。
他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是一个非常残忍和冷酷的人物。
夏洛克在安东尼奥无法履行债务时激起了安东尼奥的悲剧结局。
夏洛克的形象揭示了金钱和权力的黑暗一面,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莎士比亚对于自私和无情的警示。
综上所述,《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是深刻而不夸张的。
莎士比亚通过这些形象展现了人性的缺陷和美好,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欧洲社会的理解和看法。
这些形象在历史和文化环境中有其独特性和代表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
102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郭乃荣(河北大学 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集百家之大成,又善用修辞和比喻,创作出许多闻名世界的戏剧。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的《威尼斯商人》,反讽了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莎士比亚借而传达出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故事由借高利贷展开,其中又有3条线索交错发展。
从故事创作的社会背景来看,17世纪的英国打败了西班牙,英国海上贸易发展迅猛,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金钱至上的浮躁状态。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存在矛盾,他借《威尼斯商人》传达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
关键词: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02-01一、故事结构分析莎士比亚创作的《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
这部戏剧的故事情节是:威尼斯的绅士巴萨尼奥向贝尔蒙的富家姑娘鲍西娅求婚,由于缺乏钱财,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借钱,但安东尼奥资金也有些紧张,便向放高利贷的夏洛克借了3000块,夏洛克因与安东尼奥素来有恩怨,他便利用安东尼奥的情况危急迫使安东尼奥签了一个借约,借约中写道:“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和地点还钱,就要在欠债人的胸前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在朋友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可是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安东尼奥的商船发生事故,这导致安东尼奥不能到期履行债务。
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和他抢生意,自己挣不到钱,便想通过这次机会置安东尼奥于死地。
[1]在危难关头,鲍西亚扮成律师,在法庭上与夏洛克争辩,因为合同中写了一磅肉,便要求夏洛克在不能让安东尼奥流血的情况下取下一磅肉,夏洛克因为不能履行而没有得逞。
剧中的3条情节线索交错发展:第一条是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围绕一磅肉的诉讼而发生的冲突;第二条是巴萨尼奥努力追求鲍西亚并最终获得幸福的爱情故事;第三条是夏洛克的女儿与安东尼奥的朋友碰撞出爱情的火花而私奔的事。
关于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两个人物形象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的商人,所谓“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尊重友谊不惜牺牲生命。
而夏洛克却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
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莎士比亚显然采取否定的态度。
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莎士比亚认为像安东尼奥那样的商人可以消除资产阶级的矛盾,建立人与人之间被金钱破坏的自然关系,实现美好的生活。
而夏洛克那样的高利贷资本商人,重利盘剥,损人利己,则是社会矛盾的根源,美好生活的破坏者。
但在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
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也曾指出夏洛克的“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夏洛克的这种精神由于一再受到罪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以便洗刷那种堆积在他和犹太民族身上的辱骂和迫害所造成的恶名声,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
”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当时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以海外贸易为重要经营手段,他们认为商业贸易是一种体面的行业。
而高利贷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式的赢利方式,受到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轻视。
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但又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
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
但其中也杂有民族、宗教的矛盾。
从这个方面来说,夏洛克是一个受歧视的民族的代表。
剧中的正面人物宣扬“基督教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大人的民族和宗教的偏见,而从夏洛克的口中,倒能听到反对这种偏见的道理。
人文主义与民族、宗教偏见是矛盾的。
但是,人文主义者用自己的理想对中世纪的教义进行解释,赋予基督教以仁爱、宽恕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剧中人物对基督教的赞颂,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夏洛克: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
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
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在很多人的眼里夏洛克是一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可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更是一个记恶如仇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
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拦路虎除掉。
鲍西娅: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
她是个有学问,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的谈吐文雅,又机智勇敢,她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可以说,鲍西亚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活泼、开朗、大方、幽默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作手脚,而当他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步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
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安东尼奥: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
作者写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
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
葛莱西安诺: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公爵:稳重慈祥被压迫的人性人物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个被压迫者,如果得到了变本加厉的雪耻机会,他会怎么样?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正如夏洛克在独白说的那样:“难道我们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象一个基督徒一样吗?……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
……”(第三幕第一场)几百年来,犹太这个民族不知为了什么神秘的缘故,一直受着欧洲各国上下流社会的嫉恨。
有人说,莎士比亚之所以塑造夏洛克,正是因为他对社会给予犹太人的压迫感到不满。
也有人说,诗人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才造出这样一个可笑人物。
且不管诗人的私人意志,他胸中的人道精神,的确经由夏洛克这一角色,拥护了一个民族,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THE JEW OF VENICE),莎士比亚于1596-97年写成。
其中情节之一便是犹太商人夏洛克向安东尼奥索求一磅肉作为赔偿。
夏洛克因放债而大发横财,结果是折了女儿失了财,且博得大家的一场奚落。
他虽然有他的丑态——自私,吝啬……但更有他的宝贵的尊严——当他的敌人给他不可言述的耻辱,他还以公正的、疯狂刻毒的报复:虽然他们以十倍的钱还给他,他也拒绝,三千两银子,十倍的三千两银子,他也不惋惜,只要能买他敌人的一磅肉!这种出于压迫者的报复心理,便是夏洛克的心理动机。
他的贯穿动作,不是放债取财,而是报复。
一放债是生存之计在英国,犹太人所受的压迫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
早于莎翁三百年的爱德华一世(EDW ARD I,在位期间为1272-1307)就下令将犹太人驱逐出英国。
但是在莎士比亚生活时期,仍有部分犹太人居住在伦敦。
他们碍于民风政令,必须隐瞒自己的身份和宗教信仰。
他们因受迫害而不敢置产,以防被没收;因不敢置产所以只得收集巨量现金;因有巨量现金,故往往以放债为业,故不得不收取重利。
因此才有了夏洛克这一角色。
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狄更斯、特罗洛普等英国作家的笔下,犹太人都承担着放债人的角色。
一时间,犹太人成了放债人的代名词。
人们认为放高利贷是道德上的罪行,放债人不需才智本钱,便可赚取暴利。
而对于放债人的普遍印象,则是腐败、贪婪、吝啬。
从莎士比亚塑造的夏洛克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
二有尊严的生存以放高利贷而大发横财的犹太人夏洛克,让基督徒有憎恨他的理由。
在他与基督徒安东尼奥的冲突中,夏洛克多次直言不讳:“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
您骂我是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
……”(第一幕第三场)很显然,这是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控诉。
我们并不知道莎士比亚是不是反对当时民众中流行的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心理,但我们确实由此看出,安东尼奥歧视在先——歧视作为放债者的夏洛克、也歧视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
然后才有了夏洛克的似乎不合情理的要求——非得坚持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
夏洛克之所以坚持这一似乎令人发指、也招来后人耻笑的条款,乃是出于被压迫者强烈的报复心理。
三对抗“主流”的夏洛克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冲突,不只是种族和财务问题,也象征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宗教、生活和价值观。
夏洛克过着节制、吝啬的生活,他轻蔑基督徒生活的奢华浪费。
对于夏洛克而言,善人的定义是经济状况足以维生,其他的道德或抽象的价值观则毫无意义。
而剧中的巴萨尼奥,因生活奢侈,阮囊羞涩,为攀阔亲,只得向自己的好友安东尼奥借钱。
安东尼奥则甘为其赴汤蹈火,割一磅肉都在所不惜。
夏洛克和基督徒,为观众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四夏洛克的现代性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已过去了几个世纪,商业资本与封建性的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成了遥远的记忆,但在今天的世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着,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夏洛克是种族歧视的受害人,也是一名反抗者。
他敢于要求公正,敢于对敌人发动报复,他的坚持和不软弱,对于现代的观众有一种不可言说魅力。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夏洛克的精神是高尚而又庄重的。
这或许也是〈威尼斯商人〉直到今天仍上演不衰的原因之一。
于是,我们不再单纯的把夏洛克批判为资本主义血淋淋的代表,我们的人道精神可以帮助到我们真正的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一个受压迫者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众所周知,《威尼斯商人》是莎翁的四大喜剧之一,也是他的文学风格及喜剧创作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这部喜剧中,作者很好地塑造了巴萨尼奥、犹太人夏洛克及富家嗣女鲍西娅等人物的形象,使整部喜剧“活”了起来,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巴萨尼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对爱情真谛的追求。
在“三匣选偶”的小插曲中,他既没有像摩洛哥亲王那样选择外表华丽的金匣子,也没有像阿拉贡亲王那样选择彰显尊容的银匣子,而是选择了貌不惊人的铅匣子。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却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可是你,寒伧的铅,你的形状只能使人退走,一点没有吸引人的力量,然而你的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我就选择你吧,但愿结果美满!”这一段热血沸腾的言语表明了巴萨尼奥对鲍西娅的感情是真纯无比的,可以透过铅匣表面的寒伧看到内在的真正价值,而这一点不仅仅是鲍西娅所爱的,也是每一个青年应该追求的爱情真谛,应摆正的“恋爱观”——揭开虚伪的面纱,让爱情真实地、毫无保留地自然流淌,让真爱围绕在我们身边,涤荡那些被金钱和欲望所牢牢把持着的腐朽、机械的魂灵,让一切的一切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在本剧中,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之间的真心相爱和犹太人夏洛克宁愿失去女儿,也不愿放下珠宝的选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中世纪直到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上显示出了深刻的意义——爱情本身就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