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吝啬形象的深刻分析【摘要】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夏洛克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形象。
作为一名高利贷者,夏洛克贪财吝啬,并为钱而丧失仁爱和理智;而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却不得不对来自安东尼奥的打击和辱骂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同时,作为一名旁观者,他又在不择手段的斗争中对统治阶层的黑暗进行了真实的揭露。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它的吝啬形象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分析,以此来感受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夏洛克;吝啬;形象作为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留给后人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而其中,有关《威尼斯商人》的评述更是屡见不鲜,以至于今天的人再想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都觉得艰难,在此,本文只是想通过对夏洛克这一典型形象的分析,对莎士比亚进行再次的解读,并力争作出有限的探索。
提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就不得不借用恩格斯对拉萨尔说过的话:“古代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显而易见,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上的才华是大加赞赏的,事实也是如此,在他的戏剧中,汇集了各个阶层、三教九流的人物,在这里,王孙公子、贵族仕女和商人、木匠、村姑、恶棍等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而且,不同的人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每个人的性格往往既多样又单一,同时还不断地发展变化,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无疑是一本生活的地图,是一种人类经验的缩影,所有的这一切,反映在他早期的喜剧创作上,又以《威尼斯商人》剧中的夏洛克最具代表意义,在这部喜剧中,作者运用生花的妙笔,塑造出了这一世界文学史上颇具特征、永不褪色的艺术形象。
一、对金钱的“不懈”追求在文中,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高利贷者,他同时也是戏剧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全剧中个性最突出、性格最鲜明、最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随着剧情的发展和矛盾的深入,他的本来面目渐渐地凸现于我们眼前:一个吝啬鬼,靠放高利贷生钱,视钱如命,把钱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从而拜倒在这个“世俗的上帝”(马克思语)脚下。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人物形象与悲剧引言:《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宽厚慷慨的富商――安东尼奥、美丽聪慧的女郎――鲍西亚等人,而爱财如命、心胸狭窄的高利贷放贷者――夏洛克则一直是人们谴责的对象,但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宗教原因和民族背景造成的。
1. 《威尼斯商人》与夏洛克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叫夏洛克的贪婪阴险的吝啬鬼。
他深爱他的女儿,但极度厌恶基督教徒。
当他的女?捍?着他的全部财产和身为基督教徒的情人私奔时,他一边对女儿予以恶毒的诅咒,另一边却花重金寻找女儿的踪迹;为了金钱他不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仆人。
最终也逼得仆人叛逃。
尽管夏洛克形象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的吝啬,但这并非是这一人物形象的唯一特征,他还具有头脑灵活、经营有方、报复心极强等鲜明的性格特征。
夏洛克并不单一,反而十分复杂。
2. 夏洛克人物形象分析夏洛克是个犹太的高利贷放贷者,他极度贪婪,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不择手段。
在威尼斯法庭上,他为了让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通无阻进而获取更多的财富,不惜拒绝安东尼奥两倍甚至三倍借款的还款,坚持要收取“一磅肉”的赔款,好致安东尼奥于死地。
而在败诉之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
由此夏洛克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展露无遗。
虽然夏洛克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他却不享受,甚至苛待做工的仆人朗斯罗特。
朗斯罗特是个忠实的仆人,一直在夏洛克家兢兢业业做工。
但是夏洛克从不把他当人看,给他很少的食物,导致他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嶙峋。
而经过长时间的一番纠结,朗斯罗特再也忍受不了他的非人性折磨去投靠了安东尼奥。
而这又加深了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憎恶。
而面对家庭,夏洛克将他所有的善良和仁爱全部倾注在了女儿杰西卡的身上。
作为一个父亲,他付出了所有,甚至连视作生命的财富也能毫无保留地交给女儿。
但他的女儿却毫不领情,甚至视自己的父亲为耻辱,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卷走夏洛克所有的财产与被父亲所厌恶的基督教徒私奔。
文学评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杰出的喜剧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生动鲜明的人物,其中夏洛克更是一个鲜明、生动、复杂而著名的典型形象。
这个形象的塑造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和意义,他的塑造成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赞赏。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夏洛克形象进行多元解读。
高利贷者形象夏洛克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种族歧视和复杂的环境中形成的一个高利贷。
夏洛克生活在种族歧视、、基督教盛行的威尼斯,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的中世纪,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贷资产阶级这两个集团在威尼斯这座城市中彼此对峙着。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矛盾中,夏洛克的处境和出身就奠定了他的思想行为的基调,决定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衍生了他的思想意识。
夏洛克在逆流和摔打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艰辛,从而悟出一条道理:钱是万能的,“金钱高于一切,只有高利贷是他的生命。
”他追求“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并且引经据典为自己高利贷的盘剥行为做辩护。
然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威尼斯,有了金钱并不等于有了一切。
民族的歧视,商业资本同高利贷资本之间的冲突,使他感到了生活的不公和压抑。
所以,他千方百计地追求最大利益,又想方设法能出人头地。
现实的残酷似一方化学试剂不时地变异着他的性格,改变着他的人生观,使他的思想行为打上拼搏、抗争、盘剥的烙印。
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之一。
作为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命运是喜剧性的,他在法庭上失败,受到惩罚,构成了戏剧中的喜剧情节。
高利贷者是贪婪的,同时也是奸诈狠毒的。
强烈的金钱欲已扭曲了夏洛克性格,他的残忍本性在“一磅肉”的诉讼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个高利贷者,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高利贷这个词呢?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活动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刺激并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一切商贸活动都遵从价值规律,所有价格都以价值规律为杠杆上下波动。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吝啬鬼的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吝啬鬼的人物形象分析【导语】:《威尼斯商人》中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人物形象,那就是夏洛克。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以家庭、经济、法律角度为观照对象邢宽摘要: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一直被理解为喜剧,其中夏洛克形象一直是广大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讨论的热点人物。
本文主要以家庭、经济、法律等社会角度为观照对象,力图阐释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性家庭经济法律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作家。
他是英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古典剧作家之一。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Ben Jonson)也曾评价说:“He was not of an age,but for all time。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时代)。
他也因其在文学上的独特成就而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之一。
《威尼斯商人》写于1596年,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
剧中主要肯定并赞美安东尼奥、鲍西亚等人以友谊、爱情为重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唯利是图的生活态度。
剧中成功地塑造出夏洛克这样一个鲜明生动而又复杂矛盾的典型形象。
从1623年第一版《莎士比亚全集》开始,《威尼斯商人》一直被归类为喜剧,主要也是因为剧中夏洛克的生动刻画和结尾处三对恋人的完美结合。
重读《威尼斯商人》或是重看该剧的电影版,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同情和心痛,为着夏洛克的家庭,经济,法律等社会方面的悲剧性。
本文将逐一分析,以资共赏。
家庭角度夏洛克唯一能爱和唯一爱的女儿杰西卡对他没有任何感激之情,毫不犹豫地与情人罗伦佐私奔,并卷走了他辛苦一生积累的财富。
众所周知这些财富是他用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为代价换来的,是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夹缝中得来的。
他唯一的女儿和唯一可以得到心理安慰的财富都一起投入到基督教徒罗伦佐的怀抱了。
夏洛克在大街上哭喊着“我的钱!我的女儿!”,这是何等的伤心。
试论《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悲剧色彩概要:《威尼斯商人》描写的只是关于一磅肉的争斗,实际上却是一场宗教之争,夏洛克在其中仅是一个牺牲品,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夏洛克虽然残酷、吝啬、贪婪、凶狠,但是他也是被迫害者,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正是因为此种多面性成就了夏洛克永恒的艺术生命。
这部剧作中,非常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为完美塑造了一个冷酷无情、唯利是图、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形象——夏洛克。
但是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夏洛克自身悲剧意味浓厚,他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问题,文学界一直众说纷纭。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夏洛克的悲剧形象,进而剖析其悲剧成因。
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创作出诸多戏剧,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中世纪的欧洲被基督教统治,宣传犹太人为罪恶魁首,被上帝所唾弃,成为被压迫与奴役的目标。
经济上,其财产被无辜没收掠夺;宗教信仰方面,犹太人信仰被基督教徒们想方设法的改变,甚至进行迫害与诬陷。
《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就是如此。
剧作中的安东尼奥是一个大方、受人尊敬的商人与基督教徒,夏洛克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利贷者与犹太人。
安东尼奥因帮助朋友不惜向夏洛克借钱,由于长期受到安东尼奥谩骂侮辱,夏洛克怀恨在心,要求安东尼奥若逾期还钱,需要在身上割一磅肉以作补偿。
然而安东尼奥最终得救,夏洛克被没收全部财产,其宗教信仰被迫改变。
一、夏洛克悲剧形象解读(一)无人情味、自私贪婪的吝啬鬼特殊的社会生活导致夏洛克形成爱财如命的吝啬性格,他在金钱面前毫无人性可言。
在家中,他克扣与虐待仆人,致使其消瘦到皮包骨头,离他而去;对女儿,他禁锢其自由,反对其爱情,甚至还剥夺其继承权,以至于女儿与情人携款私奔。
女儿出走后,夏洛克呼唤女儿不是因为思念,而是痛惜被带走的金子。
在它看来,衡量事物的尺度唯有金钱。
(二)被迫害与歧视的形象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犹太人被迫害与歧视,正是由于夏洛克是犹太人,因而安东尼奥可以对其肆意辱骂。
他的愤恨诉说其实代表一个被损害侮辱的民族的愤怒呼号。
《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悲剧分析【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夏洛克是这部作品中典型的人物。
它是一个犹太的高利贷者,具有贪婪、吝啬、自私的特点,金钱是他一生唯一追求的目标,他靠着自己的智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但是到最后心爱的女儿离他而去,并改信基督教。
这个人物的悲剧形象具有着非常强的时代烙印和宗教冲突。
【关键词】夏洛克;威尼斯商人;悲剧分析前言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安东尼奥、鲍西亚、巴萨尼奥等充满了朝气的年轻人,但是最主要的应该是高利贷的贷款者夏洛克,它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他是一个贪婪、吝啬、自私的犹太人,金钱是他人生的唯一目标。
他一直是人们谴责的对象,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公正的,所以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宗教原因和民族背景造成的。
一、宗教冲突犹太民族是一个多苦多难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深受外族统治者的奴役,在不同的种族中,他们被认为是异类,但是他们是非常有智慧的,同时也是具有坚定信仰的。
夏洛克是犹太人,同样遭受着种族歧视带来的责骂和伤害,在剧中有人将其称之为杀人狗、异教徒等,并且有人会向他身上吐唾沫等等。
在剧中,最后,鲍西亚将夏洛克的所有钱都骗走了,这样就使他的宗教信仰有所改变了,这就使得夏洛克的悲剧出现,这与当时的社会总价关系是分不开的。
在民族歧视中,夏洛克是受害者,他经受了来自不同地方的谩骂,这也使夏洛克的生活充满了仇恨,他每天醒来的方式都不同,它对安东尼奥进行报复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利益,还存在对宗教和民族信仰的侮辱,这样就表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矛盾,也是两个民族间的矛盾。
基督教原本是犹太教的分支,但是后来成为新的一派,这两者之间的竞争逐渐恶化成一种憎恨,进而演化成两个民族间的仇恨,加剧了两者间的矛盾。
夏洛克成为犹太人的代表在这个社会中承受着一切,这种不平等使得他不得不代表整个民族对基督教徒进行控诉。
虽然基督教徒在不断的标榜正义,但是对犹太的迫害确实是从未放弃,在经济上采取剥削,在精神上进行压迫,致使夏洛克的反抗精神越来越强,最后直至夏洛克失去了一切,安东尼奥也不肯放过他,迫使其丢掉信仰,使夏洛克一无所有,这就体现了夏洛克的悲剧就是宗教间的冲突,是宗教本身的悲剧。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一、作品的社会背景《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杰出喜剧作品之一。
作品当中的人物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成功反面形象之一,造成夏洛克这种复杂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社会和历史背景。
透视过社会深层背景这一面纱,我们会了解夏洛克其实是社会的牺牲品。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一统天下,犹太人被视为是上帝唾弃的民族,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被迫在世界各地游走做生意为生。
只能靠自己的勤劳聪明努力生存和生活。
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随时遭到基督教及当时社会普通人的歧视和侮辱。
当时的威尼斯虽说是讲法律的社会,人民大众对法律也是深信不疑,夏洛克也曾多次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及复仇基督教徒,但是一再受到打击,他的这点力量在基督教徒面前可谓太微不足道了,仍然受到歧视和压迫。
多少人在不了解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来蔑视夏洛克的,因此在评价人之前了解下社会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二、对夏洛克的人性剖析1.夏洛克是残忍的贪婪的高利贷者的典型代表。
在小说中,夏洛克没有要求安东尼奥偿还几倍的钱而是要割掉他身上的一磅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夏洛克有着强烈的复仇意识,这就意味着一旦有任何机会夏洛克都不会放过,不会放过那些鄙视他侮辱他的人。
他一步一步让安东尼奥走入他的设计中,最后不得不割掉身上的一磅肉,除了那块没有用处的肉,夏洛克能得到什么呢?夏洛克在剧中有这么句话:“他曾经侮辱过我,夺取我十几万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个犹太人,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治疗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教一样吗?那么你们要是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
一曲清醒者的悲歌论《威尼斯商人》夏洛克的悲剧意象一、本文概述《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塑造和错综复杂的情节设计,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戏剧中,夏洛克作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角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意象,通过分析其性格特征、社会背景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揭示夏洛克悲剧命运的深层次原因。
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对夏洛克的悲剧意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为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威尼斯商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关系等。
随后,将重点阐述夏洛克在剧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他在整个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还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夏洛克这一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从而对《威尼斯商人》这部经典作品产生更加丰富的认识和感受。
二、夏洛克形象的多维解读《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这一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悲剧人物”,更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文学形象。
他不仅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他既是金钱的奴隶,也是复仇的化身。
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多维解读,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夏洛克是一个受害者。
在威尼斯这个以金钱为尊的社会里,犹太人身份的他受到了来自主流社会的歧视与排斥。
他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偏见和歧视的结果。
即便是在法庭上,当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的对手们依然可以用“犹太人”这一身份来攻击他,试图证明他的生命不值得被尊重。
因此,夏洛克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犹太民族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不公与压迫的缩影。
然而,夏洛克并不完全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他的悲剧命运也与他自身的性格和行为有关。
他贪婪、冷酷、报复心强,这些性格特点使得他在与人交往中往往采取极端的手段,进一步加剧了他与社会的对立。
他对于金钱的痴迷和对复仇的渴望,使得他在故事中成为了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存在。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形象【摘要】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为我们所熟悉的喜剧作品,这部作品的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受欺辱的犹太人,其性格的形成有其深刻社会根源。
本文从历史和宗教、家庭、社会和作者个人因素等角度分析夏洛克这一悲剧形象。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其喜剧作品的代表,剧中人物夏洛克更是反面性人物——他贪婪、阴险、固执、冷酷且视财如命,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但在进一步的学习与查资料过程中,本人却开始不自觉地同情起这个被公认的反面人物,同情他的命运。
作为一个当时受歧视的犹太人的形象,他是当时受歧视的犹太民族悲剧命运的代表。
夏洛克悲剧性格的形成有其深刻社会根源:犹太民族的屈辱和宗教的压迫、个人家庭的不幸、社会环境和作者个人因素等。
下面,我就从以上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夏洛克的悲剧形象。
一、犹太民族的屈辱和宗教的压迫从历史和宗教角度看,犹太教与基督教在信仰上的区别,导致了犹太人在欧洲多年来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不断被利用,造成犹太人在欧洲国家长期受到歧视、迫害和杀戮。
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
因此,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很难接纳犹太人。
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
同时,这种社会心态随着岁月的推移也被世代“遗传”,并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从而在莎士比亚的手中产生了《威尼斯商人》中基督徒们对夏洛克的种种歧视和仇视。
在剧本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种痕迹:人们称呼夏洛克时,都不是直呼其名,而是称其为“犹太人”。
如:第一幕第三场,安东尼奥愿意签下借钱的合约时说“我愿意签下这样一张约,还要对人家说这个犹太人的心肠倒不坏呢”,并骂夏洛克是异教徒,一个智者神圣的名字作证的恶人;第二幕第二场,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说:“要是我从我的主人这个犹太人的家里逃走,我的良心是一定要责备我的”;第三幕第一场,萨莱尼奥说道:“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三个像他们这样的人,除非魔鬼自己也变成了犹太人”;第四幕第一场,传夏洛克上法庭时,公爵说道:“来人,传那犹太人到庭”,鲍西娅:“那犹太人为什么还不动手?”等等。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人物形象分析《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该剧围绕着商人安东尼奥、朱利叶斯·凯撒、巴萨尼奥与夏洛克展开。
其中,夏洛克作为剧中的次要人物,在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夏洛克人物形象的分析。
其次,夏洛克是一个冷酷和冷静的人。
他的商业头脑敏锐,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商业情报,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剧中,夏洛克对朋友巴萨尼奥的贷款请求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并不顾他的悲剧境遇。
这种冷静和理智的判断使得夏洛克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表明他对商业的追求高于人情。
此外,夏洛克还塑造了一个惜财如命的人。
尽管夏洛克在商业上表现得非常厉害,但他也是一个非常捉紧钱袋子的人。
在剧中,当巴萨尼奥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时,夏洛克没有动用自己的财产来帮助他,而是选择了严格地要求借款人按时偿还贷款。
夏洛克对金钱的珍视和争取使得他常常被人们视为吝啬而自私的人。
此外,夏洛克还表现出一定的谨慎和实际主义。
他对商业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慎重,并总是会在做出决策之前考虑所有的风险和利益。
夏洛克的实际主义表现在他通过签订一份合同来确保自己的利益,当安东尼奥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夏洛克毫不留情地追讨了自己的权益。
他对安东尼奥的谨慎和实际主义让他获得了商业成功。
最后,夏洛克也展示出一些人性的弱点。
尽管他被塑造成一个功利和现实的商人,但在剧中的一些场景中,他的表现也暴露出他的脆弱和孤独。
在他的商业伙伴安东尼奥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夏洛克展现了一丝对友情的关切,他表示自己愿意为安东尼奥自愿躺在棺材中作抵押品,以换取他的生命。
这一场景表明夏洛克虽然追求金钱和自己的利益,但他的内心深处也存在着一种人性的情感。
综上所述,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中是一个重要且多维的人物。
他作为一个成功而富有的商人,展现了商业头脑的敏锐和冷静。
他的财富和实际主义给他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他的吝啬和自私也让他被视为不够仁慈。
然而,夏洛克的形象也展现了他脆弱和孤独的一面,这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商人形象。
《威尼斯商人》人物评析-生活类《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里面的人物个个鲜活生动,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评析一下这些有趣的人物,看看他们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啥启示。
先说夏洛克,这个犹太商人可真是让人又恨又怜。
他一心想要报复安东尼奥,就因为人家借钱不要利息,抢了他的生意。
你说这夏洛克得多小心眼儿啊!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碰到一个摊主,因为别人的摊位比他的人气旺,他就满脸不高兴,嘴里还嘟囔着一些不好听的话。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夏洛克,他们都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心胸狭隘的人。
这种人在生活中往往过得不快乐,因为他们的心思都放在嫉妒和怨恨上了。
再来说说鲍西娅,这可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子。
她女扮男装,在法庭上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妹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
本来她们那组处于劣势,可我表妹凭借着清晰的思路和出色的口才,愣是把局面扭转了过来,最后赢得了比赛。
鲍西娅就和我表妹一样,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勇敢的心。
在生活中,咱们要是能像鲍西娅这样,遇到难题不退缩,善于动脑筋,那还有啥解决不了的事儿呢?安东尼奥呢,他是个善良、重情义的人。
为了朋友巴萨尼奥,他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借债。
我就有这么一个朋友,有一回我生病住院,手头缺钱,他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借给我,还经常来医院照顾我。
安东尼奥的这种真诚和义气,在生活中太珍贵了。
要是人人都能像他这样对待朋友,那这世界得多温暖啊!巴萨尼奥,一开始感觉他有点不靠谱,为了追求爱情盲目借债。
不过后来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变得成熟起来。
这就像我邻居家的一个小哥哥,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花钱大手大脚,没个规划。
后来经历了一些挫折,才知道要勤俭节约,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
巴萨尼奥的经历告诉我们,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能及时醒悟,改正错误。
还有杰西卡,为了爱情勇敢地逃离了父亲的束缚。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她家里人不同意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可她就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也收获了幸福。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
一、作品的社会背景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杰出喜剧作品之一。
作品当中的人物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成功反面形象之一,造成夏洛克这种复杂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社会和历史背景。
透视过社会深层背景这一面纱,我们会了解夏洛克其实是社会的牺牲品。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一统天下,犹太人被视为是上帝唾弃的民族,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被迫在世界各地游走做生意为生。
只能靠自己的勤劳聪明努力生存和生活。
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随时遭到基督教及当时社会普通人的歧视和侮辱。
当时的威尼斯虽说是讲法律的社会,人民大众对法律也是深信不疑,夏洛克也曾多次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及复仇基督教徒,但是一再受到打击,他的这点力量在基督教徒面前可谓太微不足道了,仍然受到歧视和压迫。
多少人在不了解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来蔑视夏洛克的,因此在评价人之前了解下社会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二、对夏洛克的人性剖析
1.夏洛克是残忍的贪婪的高利贷者的典型代表。
在小说中,夏洛克没有要求安东尼奥偿还几倍的钱而是要割掉他身上的一磅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夏洛克有着强烈的复仇意识,这就意味着一旦有任何机会夏洛克都不会放过,不会放过那些鄙视他侮辱他的人。
他一步一
步让安东尼奥走入他的设计中,最后不得不割掉身上的一磅肉,除了那块没有用处的肉,夏洛克能得到什么呢?夏洛克在剧中有这么句话:“他曾经侮辱过我,夺取我十几万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个犹太人,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治疗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教一样吗?那么你们要是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
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教,那基督教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
要是一个基督教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基督教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
你们已经把残忍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着你们的教训实行,而且还要倍加奉敬。
”而且当安东尼奥无法偿还贷款时,他就坚决要割掉安东尼奥一块肉,他什么都不要就是要他身上的一块肉,从他的语言及行为看出他是坚决要复仇的。
2.夏洛克是个有着不错收入的高利贷者。
有着一定的经济地位却受着基督教徒的一再侮辱欺凌,在那种情况下他也得努力生存通过借给穷人钱,对此我感到非常的同情。
犹太人承担欧洲各国的绝大多数的金融放贷活动,尽管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为现代金融业崛起和商品经济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犹太人却常常被紧紧地与高利盘剥的罪行联系在一起。
在不少人眼中,中世纪的犹太人简直就是“高利贷
者”的代名词。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有原因的。
3.在《威尼斯商人》的结尾中,当中所有的人物都得到了一个美满的结局,除了夏洛克。
我们不得不承认,夏洛克是这出喜剧当中最大的悲剧人物。
好像有一连串的不幸都恰巧被他遇上,这一点小说中好多地方可以说明,他的仆人跑到了他的敌人那边,他的女儿带着他的钱财和心上人私奔,在故事的结尾夏洛克几乎失去了所有剩下的财产,他得到的是更多的罚款,几乎所有的不幸和挫折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这就是夏洛克的人生。
可以说,夏洛克身上承载着犹太人的辛酸和屈辱,他不懈的追寻着犹太人文化的被认同,执著于犹太人自己的身份建构,同时也在积极对抗着基督教文化的霸权,但最后归于失败,夏洛克这个人物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我们应该正视这个反抗者,正视这个民族。
现如今,我们中国人生活在民主的社会,我们人民大众不用担心被压迫被欺辱,但是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会被忘记,“南京大屠杀”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日本人血洗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然而日本领导者却拒绝将这段历史写入他们的历史课本,逃避自己犯下的重大罪行。
甚至可恨的日本现在又要将钓鱼岛归他们所有,中国人的回答是坚决的,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有夏洛克的复仇精神,都敢于拿起自己智慧的武器去反抗,坚决的抵制日货,日本人终有一天会无奈地放弃。
三、总结
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通过他莎士比亚在为收民族和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夏洛克的报仇欲望和他身受屈辱是分不开的,他一再受到凌辱而进一步想去报复,对于夏洛克这个形象我们要结合历史多角度的去剖析,最后我们不再去鄙视他了,而是试着给予理解和同情。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喜剧著名独白欣赏[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M].彭卓瑞,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