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_公开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10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公开课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课文阅读与理解,对《雷雨》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第二部分,词语解析,学习生词、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第三部分,句子赏析,对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雷雨天气的特点。
2. 学习生词、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雷雨天气特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句子的赏析。
教学重点:学习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雷雨天气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雷雨天气的氛围。
3. 内容理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故事情节,认识雷雨天气的特点。
4. 词语解析:学习生词、短语,让学生造句,巩固词汇。
5. 句子赏析:挑选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雷雨》2. 板书内容:(1)雷雨天气特点(2)生词、短语(3)优美句子赏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雷雨天气。
(2)用今天学习的生词、短语造句。
(3)从课文中挑选一句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2. 答案:(1)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2)造句:略。
(3)赏析: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雷雨天气特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句子的赏析。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雷雨天气,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并进行分享。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公开课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成分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观察自然、表达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2. 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雷、雨、闪、电”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生能够学习句子成分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成分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认识与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雷雨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雷雨的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雷雨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自然的能力。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4. 句子成分与修辞手法学习: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句子成分的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其他句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雷雨》。
2.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3. 标注句子成分分析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子成分和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雷雨景象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雷雨来临,天空乌云密布,闪电如银蛇舞动,雷声轰鸣。
雨滴像断了线的珍珠,纷纷落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其他自然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