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3293572.html, 分析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李玉辉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6期

农业农村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国家的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国由农耕时代发展而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问题越来越突出,每个地区应该就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良好规划。

地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比如要分析农村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当地的产业布局、是否存在新的机遇、如何进行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最终使农业农村产业能够进行调整融合。下面,就着重就如何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做详细介绍。

一、规划引领,统筹发展

为促进农业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制定好发展规划,然后在规划的引领下执行,对农村土地实现精细化运营。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大,并且类型多样,山地、丘陵、沙地、平原、河流湖泊等,土地类型不同,得以应用发展的方向也不相同。当地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要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比如,如果当地自然环境适宜可以建设生态公园或者养生场所等,如果拥有美好的山水可以建设生态旅游景区[1]。其它还可以融入创业园区、

航空产业园、高科技产业园、文化艺术中心、经济中心、种植养殖基地等,各个区域间做好统筹规划,在适宜的地方进行建设。将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等相互融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保护优先,和谐共生

进行产业整合,可能会对耕地造成影响,比如,有的地区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工厂时占用耕地,或者有些农民认为种植粮食作物等获得的收益较少,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所以造成很多耕地荒废,这不利于农业农村的基础发展和建设。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意以保护耕地为优先原则,保证地区的耕地面积,并优化种植作物,提升耕地的经济效益和农户的生活水平。财政部门可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对于进行农业种植的农民可以进行补贴,提升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上级部门要对所管辖地区的每个乡镇规定好耕地保有面积,对于超额完成的乡镇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地区也要进行批评和督促。同时,在进行土地综合整治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及突破

摘要:本文指出了制约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镇、农业产业化瓶颈突破 众所周知,农业产业化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也要看到,受一家一户耕作模式以及农民壮劳力外出务工的制约,农民增收空间变小,难度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 1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瓶颈 不可否认,笔者所在乡镇经过多年发展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纵向相比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缺乏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能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能带动产业基地的稳定发展。其次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层次较低。现有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比重较大,精深加工落后,名牌产品少,难以获取加工增值的经济效益,影响整个产业化工程的效益,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摆脱不利地位。再次是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备,农民获利少。企业遇到市场价格走低时,往往以产品质量差,达不到收购标准等为由,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损害农民利益;个别农户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后,不履行订单义务,违约销售。第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组织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资金和设施,无法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组织比较松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2科学突破,打破瓶颈制约 2.1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示范效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是龙头企业。乡镇政府要精心培育发展,认真落实有关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职能部门要按照市场需求、产业的发展特点,加强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就业率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使其做强做大;政府利用自身优势确定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招商会、交易会、展销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交流,吸引实力较强的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办农产品流通、加工项目。政府职能部门也要适度提高农产品加工准入门槛,促使科技、资本、管理等实力较强的企业优先发展,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实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加工转化率。政府更要鼓励龙头企业努力培育优质产品,改善加工工艺,提高包装品位,开拓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终端市场,打造畅销精品,争创著名商标。 2.2完善利益联接,做好配套服务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规范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倡导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提供全程化服务、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鼓励和倡导农户依法、有偿、自愿,进行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集中;引导农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按照规定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收购,带动基地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完善产销合同制,用合同形式明确龙头企业与农户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规范经营行为,使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法制化。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能够真正联系龙头企业、服务农户生产、双方信任的农业协会,维护合法经济利益,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和销售中的重要作用。 2.3标准化生产,提高竞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渠道。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认真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坚决查处、严厉打击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和有害饲料添加剂。教育农民安全用药,有毒有害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不得流入市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党校学习,在农委徐功学副主任的授课下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本人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做一下个人小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好形势。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一是从农业资源看,不仅空间潜力有限,而且部分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已对农业稳定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威胁;二是从农村社会看,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向城市迁徙,不仅导致农村人才等资源严重流失,并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更多更紧密地融入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和就业容量,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有利于聚集农村人气和改善农村人员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主要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二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三是利益

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四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下,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强调和始终坚持一定要把农业作为基点,将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务农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我们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点放在农业以外的其它方面,最终可能会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但也可能会侵害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只有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点从一开始就明确放在农业上,始终把农业和农民放在突出位置,融合的方向才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才能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青干班五组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2019年边远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边远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对边远乡镇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使边远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面对当前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社会和市场的挑战,边远乡镇的农业产业化还比较脆弱,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造血功能较弱,发展速度较慢,经济总量小,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收支不平衡,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症结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结合我乡实际,谈一谈个人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当前边远乡镇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一是区域阻碍发展。边远乡镇大多地处山区,由于区域分布相当分散,对发展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严重阻碍。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体制,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两者形成了矛盾。规模小,总量少,农业企业发展空间小。交通不便、农产品交易困难以及主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边远乡镇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是可开发的未开发,开发了的程度又不高。边远乡镇可开发的潜力很大,但开发程度不高,具体表现在:广阔的山林和田土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大量药材、家禽、家畜、蔬菜等大多没有形成商品,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还有丰富的水能、矿产和木材资源、旅游资源等等开发力度又不够;诸多不利的因素导致乡域经济发展缓慢,没有农产品加工业,难以延伸产业链,更谈不上城镇

化发展;也谈不上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如该乡竹园优质米等特色农产品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因生产规模小,难以成为支柱产业,市场上也在销售竹园米,价格是本地的二倍,可想而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使农产品变成商品,走向市场,就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对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不断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加快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据我了解,大多边远乡镇的农产品加工不到25%,粮食、木材、矿产、药材、水果、等加工率不到35%,老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养猪过年,喂鸡换盐”还在延续,无法使农产品进一步加工增值。 四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兴农倡导了好多年,但想一想是否都在实实在在地推广呢?乡镇农技干部是技术的推广者,向广大群众推广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当前对农技干部的管理欠规范,乡镇的一些农技工作不到位,农技干部队伍萎缩,加之农技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上面要求的就做,不要求的不管不问,没有主动性,无创新意识,致使农业技术呈弱化态势。大多农民还在从事粗放的农作,其农产品的质量低,产品品质差是必然的。因此,提高农技干部自身素质,全面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行。五是思想理念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首先是干部群众思想理念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其次群众怕担风险不敢发展,即使发展,也是试探性的,样样都有一点点,样样都没有搞出名堂来,还有部分群众市场观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洛泽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汇报材料 (2014年9月) 尊敬的顾组长及一行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金秋九月,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镇调研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为此,受唐书记、魏镇长的委托,我谨代表东西河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农民朋友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东西河镇是一个集干热河谷、二半

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属中深山深切割山地地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0米(全县最高点),最低海拔850米,相对高差1930米,立体性气候突出。全镇有耕地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亩,平坝面积不足2%,林地万亩,森林覆盖率%,是耕地面积的倍。辖13个村2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55人,其中农业人口5834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010年末,全镇农民人均有粮216公斤,人均纯收入2424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产调结构,二产抓服务,三产建平台”的目标定位,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生核桃、花椒、烤烟、魔芋、蔬菜 等特色产业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林产业初具优势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靠山吃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把核桃、花椒作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加以培植,2007以来,全镇规划完成核桃种植7个村73个村民小组万亩,花椒种植5村43个村民小组万亩,漆树种植2村20个村民小组万亩,2010年,仅退耕还林种植的3000亩花椒,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元。同样,2年后,10多万亩核桃将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 (二)畜牧产业不断壮大。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化发展,把全镇13个村划分为“河谷果蔬区、二半山粮林区、高寒畜牧区、粮烟综合示范区、工矿经济区”五大发展区域。在虎丘、大寨、龙潭、太坪四个村上半村和笋叶村高寒畜牧区,重点抓好土鸡、能繁母猪、商品猪示范小区建设。近年来,全镇已建生猪养殖小区3个,扶持规模养殖大

农业的三产融合模式与案例分析

农业的三产融合模式与案例分析 尽管备受资本青睐,尽管全国各地助推三产融合的热情高涨,但三产融合从战略到落地,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近两年,在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相关顶层设计,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三产融合的路径愈发清晰,战略实施的抓手愈发明确。三产融合是为了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是为了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那么三产融合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融呢? 但必须看到当前我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还是比较薄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 什么是三产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当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在多方发力的作用下,势头正劲,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 三产如何融合? 1、融合的前提条件齐备 与成熟的工商主体相比,农业经营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差,同时面临人才、用地、信贷、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困难,可以说“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这就束缚了他们扩大规模、创新求变的手脚。因此,政府应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破要素瓶颈和机制障碍,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融合的积极性,拓展产业融合的边界。 2、以市场为基础融合

农村的三产融合,要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整体上遵循“市场导向、坚持质优、差异发展”的策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构建全渠道销售模式的同时稳步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 力图将更多的产业利润留存本地;注重实施差异化策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3、多向度融合 既有以农业为基础,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服务业的顺向融合;又有以农村服务业为基础,借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反向带动农业生产的逆向融合;也有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襟带左右,向两端延伸,托起农业生产和为农服务业的双向融合。农村产业兴旺,互动融合是关键。不论哪种向度的融合,都必须能够“融进去、合得来”,从而生发出丰富的业态形式和多元的产业主体,使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产业大循环在乡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4、多业态融合 始终围绕农业为核心发展各类相关产业, 坚持以农业发展作为优先方向。坚持农业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同时, 积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强镇”步伐,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更好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规模、特色、优质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食用菌、观光采摘、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在巩固以桑蚕、特色蔬菜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大中部以盛世天源、五彩湖、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带;拓展东部沿库以花仙子为引领的休闲观光、采摘休憩带;提升西部以润禾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带,种植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 三、发展目标

今冬明春,计划重点培植3个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7个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家,5个特色休闲观光采摘园,栽植有机蓝莓及各类干鲜杂果1600亩。确保2017-2018年,在大石村东南部沿河区域打造100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镇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亿苞以上,打造食用菌品牌3个,扩建、新上食用菌深加工企业5个以上,加工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完成沿库17个村的特色采摘项目的开发工作,拓展环库采摘休憩带至9000亩;硬化大花崖到大石头村的道路2.1公里,打通圈村到大石西山宽6米的经济路3.92公里,规划高效农业产业园区2600亩用于招商引资;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实现产值过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000元以上,全力将西湖镇打造为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与销售、休闲旅游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生态镇。 四、工作重点 (一)做大中部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按照“一轴四区六基地”的规划布局,以花崖河流域为重点,总体规划1.5万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并对其进行配套升级,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建立菌种研发、菌棒生产、田间

如何将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如何将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是一个将农业项目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或者说是新型的旅游模式。目前,休闲农业项目以其亲民性质具有很强的市场。 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从农业的角度看: 单纯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农业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传播现代农业理念,帮助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业项目从本质上而言,还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基底的项目,农业作为景观、作为产业是项目的大底盘。而农业如何在项目中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并做出效益,是项目的重中之重。针对农业,重点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做农业如何赚钱?纯做农业是很难赚钱的,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且产出有限。不论是本地农业旅游,还是国内高端的农业观光项目,亦或是国家农业示范基地,只做纯农业项目,都没有带来适合的经济效益,现在的经营都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在农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产品构架,进而带来经济效益,是本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州安吉-开心农场农业项目如何提升吸引力?农庄项目,虽然看上去产品比较丰富,但是仍然缺乏核心吸引力。以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为依托的养生农庄,在欧美国家流行已十分普遍。例如法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前往乡村别墅

修养和短期居住,占法国全国旅游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多。在国内,高端“假日农庄”还刚刚起步,在国内属于较稀缺的旅游项目,所以,对于农业项目,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准确定位,通过对全国的旅游市场,区域的旅游环境及项目地的实地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而得出真正适合本项目的开发模式,将项目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弥补市场缺口,才是项目长远发展之计。 ▲ 湖州安吉-老树林度假山庄农业项目如何提升品质?如何突破传统的乡村休闲项目,跳脱出农业生产,转变为田园生活方式,让高端消费群体留下来?如何形成自己的软实力,形成看不见的经营模式,形成“可复制战略”与“品牌化整合战略”?这都需要一套成型的经营理念与配套产品构架模式。▲ 湖州安吉-帐篷客 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从旅游的角度看: 对于农业项目而言,应该是通过农业来做旅游,通过旅游来抄热地块,做活项目,最终达到项目扩大盈利的目标,帮助农民增收、保证企业盈利,树立政府形象,促进区域发展。 ● 促进农业项目功能升级农业种植到“田园化”的生活方式——这种升级更多的是从一个田园化景区的角度出发,在兼顾到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更多的体验类项目。如“农业科普园、DIY工坊、有机蔬菜基地、田园生态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发展的10个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发展的10个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产业振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只有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好,才能建设好乡村环境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 推进“产业振兴”,要实现农业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尤其是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其产业链、价值链的拓展,进而实现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以提升农业产业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较好的经典案例,总结出乡村产业振兴的十种模式,对于乡村振兴实践颇具指导意义。 一以“莫干山”为代表的“民宿发展模式” 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有“清凉世界”、“江南第一山”的美誉。十多年来,莫干山镇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发展民宿和旅游产业。全镇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发展战略,创建了全国美丽宜居小镇。近年来,莫干山不仅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国内外的游客,许多曾经走出大山的当地村民也纷纷返乡,参与到建设家乡的大潮当中。

二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 袁家村是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下辖村。回顾和总结袁家村的创业历程、发展思路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组建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 三以“泰山村”为代表的“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 泰山村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西南6公里,与新密搭界。结合黄帝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林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强村”思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2007 年,在外经商多年的乔宗旺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利用紧靠郑州市区的区位优势和黄帝文化的品牌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产业”方案打造泰山村特色旅游村。确立了“以孝治村、生态富村、文化强村、旅游活村、实干兴村”的发展思路。 四以“中郝峪”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模式” 中郝峪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博山大山深处,距城区40 多公里。该村践行的“三变”模式得到全国各地乡村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x是山区农业大县,在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因此,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是加快x 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重点培育发展优势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xxxx 年底全县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x.xx亿元,分别比xxxx、xxxx年增长xx.x%、xx.x%,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凸显以下特点。 x、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时鲜水(干)果面积是xx.x 万亩,年产水果x.x万吨,总产值x.x亿元,主要品种为李、梨、柑桔、板栗、锥栗等,主要是分布在文明、土桥、濠头、岭秀、永丰等乡镇;发展时鲜蔬菜面积xx万亩,其中田庄早季蔬菜x.x万亩,附城、三星、大坪、马桥、井坡等乡镇春菜、冬菜x.x万亩,马桥、延寿、外沙等乡镇发展朝天椒、生姜等蔬菜面积x.x万亩,商品蔬菜年产值达x.x亿元;在三星旱塘发展硒山茶叶种植面积xxxx 多亩,在盈洞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xxxx多亩,在附城斗山、三星白泉、农科所等乡村推广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面积x.x万亩,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热水、大坪、发展杂交制种面积xxxx多亩;在井坡建成了以龙丰、德峰为龙

头的牲猪养殖基地,年可出栏生猪x.x万头。 x、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步发展。我县现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xx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x家,市级龙头企业或享受市级龙头企业待遇企业x家)。按发展类别分,规模养殖企业有龙丰生态公司、德峰养殖公司;规模粮食加工类企业有龙丰生态公司、旺发米业公司,其中旺发米业年加工优质大米xxxxx吨;规模木材加工类企业有荣盛木业公司,其中绿叶木业公司的“波林”细木工板、纯正木业公司的“汝垣”指节板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水果加工企业有祥丰果业公司,年可加工水果xxx吨;蔬菜加工企业繁华食品公司,年可加朝天椒xxxxx吨,联结朝天椒基地x万多亩,年销售额达xxxx多万元;茶叶种植、加工企业有旱塘茶场,联结硒山茶种植基地xxxx多亩;金银花种植、加工企业有利源金银花公司,在盈洞联结金银花种植基地xxxx多亩。随着我县龙头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和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日趋增强、日益明显。 x、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迅速,繁华食品公司的“湘汝”牌小米辣、龙丰公司的“龙峰”米粉、祥丰果业公司的“果之润”水果糕、旱塘茶场的“硒山茶”已获得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绿叶木业公司的“波林”细木工板、纯正木业公司的“汝垣”牌木地板通过ISOxxxx认证,其中“波林”细木工板、“汝垣”指节板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在产品认证方面,全县完成农产品认证xx个,其中无公害食品xx个,绿色食品x个;在基地认定方面,以朝天椒、水晶梨和蔬菜为重点,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x 个,完成朝天椒、水稻、茶叶、奈李、水晶梨和蔬菜等产地认定xx.x万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偏低。我县特色农产品种类众多,但由于缺乏

关于农业产业生产融合问题的分析

摘要 在农业逐渐现代化的今天,依靠着科技进步和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理论,农业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因此,农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农业产业内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体现出农业产业的关联性和相关的融合问题。产业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通过对农业产业在生产上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和相互融合问题的分析,剖析农业生产关联性的实质,并总结出农业生产及融合问题对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多功能性;联系;融合;影响

1 引言 在这个解构与重构盛行的年代,产业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随着产业之间边界的突破和某种程度相互融合的实现,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业不仅仅是靠自然力发展的产业,还是融合工业元素和服务行业理念的产业。随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其经济功能和生态环境景观功能等让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产业发生联系,这就是农业产业生产的关联性。此外,农业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农业自身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农业内部和外部生产的关联性和融合问题对农业现代化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2 农业产业生产融合的概述 2.1 产业融合的概述 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产业创新研究的权威弗里曼(1997)认为产业创新过程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和流程创新、管理和市场创新等阶段。根据弗里曼对产业创新阶段的研究,陆国庆(2001)认为产业的融合和创新经过了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的阶段,最后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并且这几个阶段前后相互衔接,也可能是同步相互促进的[1] 。 2.2产业融合中的农业产业融合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时代,农业产业摆脱了对传统方式的依赖,把先天优势与未来趋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打造新业态,促进农业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多功能产业转变,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大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业等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联动效果,形成了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招商引资,惠及广大农民。 农业现代化是指合成各个农业生产工序的过程、手段及方式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也是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农业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xx镇共有18个行政村,231个村民小组,9348户,农业人口36503人,二轮延包面积5421亩,农村劳动力18214个。今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精神,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就我镇今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全面进步 今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导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实施扶贫综合开发,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认真调整产业结构,继续突出粮食生产,落实水稻复种面积75000亩,同比增加1200亩,棉花面积7000亩,同比增加300亩,油菜面积31800亩,同比增加5800亩。由于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加之国际市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因此,我镇今年早稻喜获丰收,实现了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价格涨可喜局面,仅早稻一项亩平增加产值240元,人平可增190元;油菜大幅度增产,亩平增值200元,人平增

收200元;棉花目前形势喜人,丰收在望;晚稻达到全部品种杂交优质化,特别是12000亩优质板块中九优288种植要求及操作规模全部按无公害水稻标准落实,无病无虫,长势优好,仅此一项,亩平可增值200元。各类瓜果菜种植面积1.5万亩,同比增加1000亩,产品质量、单产、价格、总产均比上年增幅20%。二是突破性地发展各类养殖业。在国家惠农项目的支持下,我镇畜禽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据统计,牲猪存栏2.6万头,能繁母猪1300头,循环养猪6.9万头,三鸟存笼80万只,出笼20万只。养殖总量和规模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人平可增收150元。三是各类专业大户和科技大户,新创业主应运而生。据摸底,我镇现有养猪大户94户,三鸟养殖大户80户,科技示范户300户,各类加工业主95户。我镇现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入股成员60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通过各类专业大户的带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使我镇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进步和提升,从发展的势头看,我镇2008年农业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60元,增长百分之十五这一发展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二、立足本镇优势,大力发展四大产业及板块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今年来,我镇以优质水稻、畜禽、果菜、水产等四大产业为支柱,围绕四大产业建板块,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全面

农业一二三、原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中国镕铧集团 农业一二三、原生态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规 划

目录 一、环境条件 (1) (一)发展基础 (1)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 (1)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 (1) 3. 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构筑了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 (1) 4.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展了产业融合的新领域: (1) (二)重要机遇 (2) 1.“三农”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2.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 3.消费结构升级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 4. 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2) (三)面临挑战 (2) 1.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产加销发展不够协调: (2) 2.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带动能力不够突出: (2) 3. 股份合作数量较少,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 (2) 4. 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产业融合不够充分: (2) 二、总体要求 (2) (一)指导思想 (2) (二)基本原则 (3) 1.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融合活力。 (3)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3) 3.坚持绿色生态,促进持续发展。 (3) 4.坚持开放合作,拓展融合空间。 (3) 5.坚持利益共享,增进人民福祉。 (3) (三)发展目标 (3) 1、全面提升农业园区水平 (3) 2、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4)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 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4) 5、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4) 6、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 (4) 7、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 (4) 三、主要任务 (5) (一)做优农村第一产业,一县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5) 1.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5) 2.推进优质农产品种植与生产。 (5) 3.优化农业发展设施条件。 (5) (二)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 (5) 1.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5) 2.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水平。 (5) 3.努力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6) (三)做活农村第三产业,拓宽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6) 1.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流通服务。 (6) 2.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6)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概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3293572.html,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概念作者:吴晓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34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按照七部门联合印发的试点示范方案,各省(区、市)共选择确定了137个试点示范县(市、区、场)。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把握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对此先后作过重要论述。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强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第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农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战略要求,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从国际经验看,日韩等农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为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竞争力,均从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第六产业等方面,寻找适应本国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国家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二,加快农村产业融合面临难得机遇,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第三,农村产业已呈融合发展势头,还需政府助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工厂化农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势头,对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实践已经证明,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方案

附件2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申请表

附件3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 实 施 方 案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歪子镇 2019年3月26日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镇(乡)基本情况 (01) 第二章乡村产业发展条件 (02) 第三章思路目标 (09) 第四章规划布局 (11) 第五章建设内容 (13) 第六章资金测算、使用和管理 (14) 第七章效益分析 (15) 第八章支持政策 (16) 第九章组织保障 (17) 第十章其它证明材料 (19)

一、镇(乡)基本情况 歪子镇地处新野、邓州、宛城、卧龙四县市区交界处,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29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7万,总户数23854户,户籍人口8.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 在歪子镇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歪子镇地处新野、邓州、宛城、卧龙四县市区交界处,是新野、邓州、南阳三地的距离中心,有拉动和互补的环境,有利于聚集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区域商贸集散中心,素有“旱路码头”之称。二是交通优势。“二广”高速和郑万高铁穿境而过,高速出口紧邻镇区,宽度为60米的新野大道使歪子融入县城15分钟快速交通圈。省道S332线11公里、S237线8公里、县道X001线16.6公里、X006线6.6公里、X008线14.9公里、村道224.1公里纵贯全境,形成了南下荆襄、北达宛洛、通连四方的交通优势,使歪子镇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发展的理想区位,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三是产业优势。近年来,被列入市“发动机”计划项目的年屠宰加工10万头肉牛的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项目落户“畜牧大镇”歪子镇,肉牛产业成为主导,由此带动特色种植、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休闲娱乐等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四是自然优势。歪子镇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农田,农业用地高度集中,适宜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境内水质良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五是文化优势。歪子镇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据文献资料记载,歪子汉时建村,因村及集市随岗势方向歪过子午线呈东北、西南丑山未向,故称歪子。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凤凰山遗址,传世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均佐证了歪子镇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六是设施优势。

农业产业化与三产融合发展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初的核心作用是()。 A.引导农户进入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 B.增强农业效益 C.促进龙头企业发展 D.延长产业链条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2.单纯的购销联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价格风险主要由谁承担?() A.企业承担所有风险 B.农户承担所有风险 C.企业和农业各自承担自身的风险 D.企业和农户共担风险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3.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下面哪种观念是错误的?() A.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非农产业 B.要以农业为基点 C.要以农民为主体 D.要把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作为重点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购销联结+风险联结是农业产业化联结模式的一个重要类型。下面哪些属于这种类型?() A.公司+农户,采用市场价格 B.公司+农户+最低收购价 C.公司+农户+加价收购 D.公司+农户+二次结算价格 用户答案:[BC] 得分:0.00 2.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出台的文件有哪些?() A.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B.农业部印发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C.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D.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的意见》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0 3.股权联结是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一种类型,农户入股方式有哪些。() A.农户直接入股龙头企业 B.农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 C.企业入股合作社 D.企业投资入股家庭农场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道题】 1.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实践中联结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