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哥白尼罗巴切夫斯基 生平经历简介 数学史话

哥白尼罗巴切夫斯基 生平经历简介 数学史话

哥白尼罗巴切夫斯基 生平经历简介 数学史话
哥白尼罗巴切夫斯基 生平经历简介 数学史话

哥白尼罗巴切夫斯基生平经历简介数学史话

>每一个学过初中几何的人都知道,过直线之外一点有唯一的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这是欧几里得几何的第五公设。在这个”公设”就像托勒密的地心说一样流传了2000多年后,一个来自遥远的俄罗斯的青年说:这个公理也不一定就是对的。是谁在向已经被所有的人都认定的”公设”挑战呢?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来走近本文的主角--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罗巴切夫斯基。

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

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于1793(也有记录说是1792年)年出生在俄罗斯的马卡里耶夫地区,7岁丧父,8岁入学。入学后,罗巴切夫斯基在数学和古典文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4岁的时候进入了喀山大学。此后,他作为学生、副教授、教授和校长,为喀山大学服务了40年,

喀山大学

在喀山大学期间,罗巴切夫斯基一直从事着非常繁重的教学工作,包括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他甚至还是喀山大学的图书馆的馆长和博物馆的馆长,而罗巴切夫斯基把这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在他被提升为数学和物理系的系主任后,他还是喜欢身体力行地管理图书馆和博物馆。1827年,罗巴切夫斯基被任命为喀山大学的校长,他甚至为了节省学校修建新的建筑物时的开支而自学了建筑学,并且精通了这门学问,自己设计了建筑物。罗巴切夫斯基坚信一个原则:为了使一件事情做得令你满意,你要么亲自去做,要么你对它足够了解,能对做的人提出明确的、有建设性的意见来。

1846年,罗巴切夫斯基被粗暴地免去了校长之职,甚至免去了他在喀山大学的一切工作。罗巴切夫斯基被迫离开心爱的教学工作。没过多久,他最喜欢的、最有才华的儿子又因为肺结核而去世了,这对罗巴切夫斯基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很快,他的身体就垮了,眼睛也失明了。1856年,罗巴切夫斯基去世,虽然喀山大学师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但是对于他的最主要的成就--非欧几何的研究工作--则只字未提。因为在当时,他们还认为这是一种无稽之谈,荒诞至极。

罗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学的雕像

下面我们就简单来介绍一下罗巴切夫斯基最突出的成就--非欧几何的研究工作。早在1815年左右,罗巴切夫斯基开始研究平行线理论。按照约定俗成的道路,他开始研究《几何原本》,并试图给出欧氏几何第五公设的证明。可是,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的证明是错误的。于是,他便调转思路,着手寻求第五公设不可证的解答。这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与传统思路完全相反的探索途径。罗巴切夫斯基正是沿着这个途径,在试证第五公设不可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几何世界。罗巴切夫斯基创造性地运用了处理复杂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逻辑方法--反证法。他对第五公设的等价命题--普列菲尔公理”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只能引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作以否定,得到否定命题”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至少可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并用这个否定命题和其它公理公设组成新的公理系统展开逻辑推演。

第五公设

在推演过程中,他得到一连串古怪、非常不合乎常理的命题。但是,经过仔细审查,却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任何逻辑矛盾。于是,远见卓识的罗巴切夫斯基大胆断言,这个”在结果中并不存在任何矛盾”的新公理系统可构成一种新的几何,它的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而这个无矛盾的新几何的存在,就是对第五公设可证性的反驳,也就是对第五公设不可证性的逻辑证明。

1826罗巴切夫斯基于喀山大学物理数学系学术会议上,宣读了他的第一篇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几何学原理及平行线定理严格证明的摘要》。这篇论文的问世,标志着非欧几何的诞生。然而,这一重大成果刚一公诸于世,就遭到正统数学家的冷漠和反对。会后,系学术委员会组成鉴定小组,对罗巴切夫斯基的论文作出书面鉴定。他们迟迟不肯写出书面意见,以致最后连文稿也给弄丢了。

1829年,罗巴切夫斯基又撰写出一篇题为《几何学原理》的论文。这篇论文重现了第一篇论文的基本思想,并且有所补充和发展。然而还是没有得到数学界的任何重视,人们依然公开否定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的思想。在创立和发展非欧几何的艰难历程上,罗巴切夫斯基始终没能遇到他的公开支持者,就连非欧几何的另一位发现者德国的高斯也不肯公开支持他的工作。其实早在1792年,高斯就已经产生了非欧几何思想萌芽,到了1817年已达成熟程度。但是,高斯由于害怕新几何会激起学术界的不满和社会的反对,会由此影响他的尊严和荣誉,生前一直没敢把自己的这一重大发现公之于世,只是谨慎地把部分成果写在日记和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

直到1868年--罗巴切夫斯基去世后12年--意大利数学家贝特拉米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非欧几何解释的尝试》,证明非欧几何可以在欧氏空间的曲面上实现。这就是说,非欧几何命题可以”翻译”成相应的欧氏几何命题,如果欧氏几何没有矛盾,非欧几何也就自然没有矛盾。

直到这时,长期无人问津的非欧几何才开始获得学术界的普遍注意和深入研究,罗巴切夫斯基的独创性研究也由此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美。罗巴切夫斯基被称为几何学界的哥白尼。

其实简单来说,在我们可以目视的范围内,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是等价的。欧氏几何是球面几何的极端或退化的情形(欧氏几何研究的是平面)--当球的半径无穷大时,就得到了欧氏几何。欧氏几何的缺点就在于它并没有构造一个像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几何,它的基础是假设地球是扁平的。人们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才在几何学中淘汰了这个假设,罗巴切夫斯基就是这个人。

双曲几何

在替代欧氏几何的非欧几何中,有一些--比如被广义相对论所应用的黎曼几何--今天仍然在物理学中发挥着至少比欧氏几何重要得多的作用。

陈景润数学家生平经历

陈景润数学家生平经历 你知道这位数学家的生平经历吗?接下来为你推荐陈景润数学家生平经历,一起看看吧!陈景润数学家个人简介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生活(19张)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 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陈景润数学家生平经历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

日),汉族,福建福州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1948年2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福州英华高一上春季班。 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 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八大行星图文资料

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 金星 八大行星之一,为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地球 有阳光,水,氧气,和合适的温度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 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 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趣记:在罗马人之前,古希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罗马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木星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被称为“行星之王”。 木星Jupiter(为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读天王星的英文名字,发音时要小心,否则可能会使人陷于窘迫的境地。Uranus应读成"YOOR a nus" ,不要读成"your anus" (你的肛门)或是"urine us"(对着我们撒尿)。 乌拉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他是盖亚的儿子兼配偶,是Cronus(农神土星)、独眼巨人和泰坦(奥林匹斯山神的前辈)的父亲。 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古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

哥白尼_1

哥白尼 导读:[教法] 这篇文章属于人物评传。人物评传是传与评的结合。传是评的基础;评是传的升华。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把握传与评的结合点及其内在联系。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去研读课文,解决预习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与上一篇《鲁迅自传》相比,《鲁》文是述多评少,《哥》文是述少评多。但千万不要因此而觉得《哥白尼》就非得老师串讲不可。相反,《鲁》文中许多隐含的情感老师如不点拨,学生一下子未必了然;《哥》文中的事迹和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相信学生不需要太多讲解便会读懂。 [学法] 梳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好两件事:一是看文章叙述了哥臼尼的哪些事迹;二是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哥白尼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沟通--找出事迹与评价的内在联系,进而体会叙述的简洁性和评价的科学性。 [导入] 1.从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等现代自然科学的常识讲起,导人新课。 ……同学们,像这样一些现代人已经无人不晓的科学常识,在16世纪还被教皇及其追随者诬蔑为异端邪说。这个异端邪说的创立人便是为人类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划时代贡献的哥白尼…… 2.从布鲁诺的故事讲起,导人新课。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是

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并因此而遭受罗马教庭的残酷迫害,最后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教师可做充分准备;声情并茂地把布鲁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再由布鲁诺引出哥白尼,导入新课教学。 [突破] 1.人物评传与人物传记的写作目的不同。人物评传虽然--般都是从传记落笔,但却着眼于对人物的评价。因此,在叙述人物生平事迹时都会精心选材,作为评介的基础,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哥白尼一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其人生经历曲折坎坷。本文并未作全面的记述,而是紧紧围绕着创立地动学说这个中心来选材。即使青少年时期的求学过程,也特别突出了他就读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科学精神,这都是为评价做铺垫。 2.哥白尼对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只限于他所创立的地动学说。他通过创立地动学说而带来的科学对神权的胜利,人类思想的大解放,科学研究方法的大变革,其价值远远大于地动学说本身。因此,作者花费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哥白尼在这方面的功绩,作出了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3.文中引用歌德的一段话和哥白尼给教皇的信中的话,都是精彩而深刻的经典性的语言,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哲理非常透辟,需要认真思考,深入领会。 4.《天体运行》出版以后的几百年间的斗争和较量,教皇的疯狂镇压和布鲁诺的宁死不屈,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出地动学说的万丈光芒。作者最后的补叙,看似游离在哥白尼传记之外,但却是评价哥

关于哥白尼的故事

关于哥白尼的故事 篇一:哥白尼生平主要简介 一. 哥白尼生平主要简介 哥白尼于 1473 年 2 月 19 日出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家里 兄妹四个, 哥白尼是最小的。 在他 10 岁时, 父亲去世了, 舅父卢卡斯承担起了抚育他的重任。 1489 年哥白尼的舅舅当上了主教,他运用影响力帮哥白尼在义大利当上神父,并为他申 请到一笔助学金让他继续深造, 1491 年至 1495 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 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由于它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 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因此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 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 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 1496 年哥白尼前往意大利求学,先后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 和研究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他同时还学会了希腊文。 1497 年,哥白尼就任瓦尔半米亚牧师的僧正。 1502 年, 哥白尼修读完硕士学位之後, 又到巴多瓦大学攻读教会法律和研究医学。 1503 年,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 1506 年返回波兰故乡,担任舅舅瓦克金路德主教的秘书兼教会的医生 1510 年后,他先后从事过管理、外交等工作。他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 一般理论》一书。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 用业余时间行医,免费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哥 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 他的巨著 《天体运行论》 附录里, 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 从 1512 到 1529 年,哥白尼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察,并累积关於行星运行、日月 蚀等大批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他可以完全确信「托勒密的地心说」是错误的。在这段期间哥 白尼先提出一篇关於天体运动假设的论文《浅说》。 1515 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 1519 年,条顿骑士团来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僧侣全给吓跑了,而他却勇敢的组织和领 导了奥尔兹丁城的人民奋勇反击侵略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反应 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尽管哥白尼总是事务繁忙,但他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天文学的研 究上。 1525 年,哥白尼原来的女管家安娜衷心爱上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顾别人的流言蜚

月球基本资料

月球基本资料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同样是满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比最远时,月亮的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绕地球公转时间:27天7小时43分11.6秒,与自转周期相同;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3800万平方千米,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 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质量约等于0.07348×1024公斤,是地球质量的1/81.3; 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赤道上重力加速度:1.618m/s2,是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为2.38公里/秒,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表面温度:-120~+150℃。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高中材料作文:,人们认为世界是天圆地方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中世纪,由于哥白尼、伽利略、开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界是天圆地方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中世纪,由于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观念被大众慢慢地接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才意识到: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以外,还有无数个类似的恒星系统;太阳不过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有人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原先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人说,这个世界总有科技改变不了的东西。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 【答案】科技改变认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是科技发展的历史,而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更是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衣食住行,通讯咨讯都带来着便利与快捷! 曾经有这样一幅图,此图分为三个小图,而每幅图的背景都是夏日的傍晚。第一幅图描述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正躺在床上,疲困的眯着眼,手中还握着一把竹叶扇,一边驱赶着蚊子一边还流着一颗颗硕大的泪珠;第二幅图则是一位年纪稍大的先生,只见他坐在一把木头椅子上,手中

捧着一本破旧不堪的书,但和第一幅图最不相同的是,他的解暑工具已不是一把扇子,而是他桌子上的那个金属壳的电风扇,风吹打着他那微湿的头发。不过,他似乎没有蚊子的烦恼,反而尽情的享受着阅读的乐趣;至于第三幅图就与前两幅图截然不同,图中的人物是一个小孩,他正在玩积木,没有一丝烦恼,嘴上还露着快乐的笑容。当然,这就是空调带来的便利! 从“竹叶扇”到“金属壳电风扇”再到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空调”。这就是科技的功劳!当然,科技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两样最重要的,那就是通讯和咨询。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而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通信基本完全利用有线或无线电完成,相继出现了固定电话、无线电话、手提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让我们不得不说是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通信的效率,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有了通讯技术后的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有事就打个电话,没事也打个电话就当慰问慰问。但最有力的例子还得数那些需要紧急帮助的人们。家里如果发生火灾了,您可以立即拨打119;行驶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您可拨打110;想知道当地的一些固定电话,您可查询114;我想,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便捷!而咨询的方便则更是让人们大呼“神奇”!“厉害”!“便捷”!!就拿信息咨询来说吧,信息咨询是一种基于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有效利用和反馈的业务活动。而信息咨询业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的知识型产业。有了咨询,人们在家里就可知天下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陈景润 个人履历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著作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 荣誉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4月27日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家庭:妻:由昆(1951- ) 子:陈由伟( 1981年12月生) 华罗庚(中科院院士、数学家) 人物简介

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第 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 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 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 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 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 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 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 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 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 二、数学知识的萌芽 三、力学知识 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 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 第 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 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 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 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把7 天作为一星期;把一周天 定为360 度;一度定为60 分;一分定为60 秒,这种测时和度量单位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巴比伦人绘成了世界 上最早的星图。他们把黄道附近的一些恒星划分为若干星座,即黄道十二宫。古印度把一年分为12 个月,每月30 天,每 5 年置一闰月。据记载,他们把黄道附近恒星划分为27 宿(月宫),以此来表明月亮每天在天穹上 所处的位置。古埃及采用以10 为基数的记号组合计数方式。古巴比伦记数系统的特点,是以60 为基数并采用了进位记号。巴比伦的数制是10 进制和60 进制的混合数制。能解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巴比伦人已掌握了分 数表示法,倒数表的制定可以简化除法运算为乘法运算。巴比伦人研究几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懂得 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古印度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初,已经有10 进位计数法,当时还没有零和进位记法,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零的符号。 四、医学古埃及在数学和天文学上落后于巴比伦,但在医学方面却遥遥领先。古埃及遗留的医学纸草书完整的共7 部,最著名的是公元前 1 600 年左右的埃伯斯纸草书卷。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医生叫伊姆荷特普(Imhotep )他被后人奉为医神,传说他是埃及医学的奠基人。世界上最早的医疗立法条文载于《汉谟拉比法典》中,表明巴比伦医 学也深受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影响。妙闻(生平年代不详)和闍罗迦(120 年?~162 年?)是古印度最著名的医生。他们的集著《妙闻集》和《闍罗迦本集》都是集古印度医学之大成,后者被誉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 五、建筑和其他工艺技术新巴比伦城的三道城墙与其上的300 多座塔楼相互衬托,城内的建筑物及其装饰被称 之为“空中花园”。 第二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同名10696)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同名10696)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2.西方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七艺”是指 A.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几何音乐 B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自然知识音乐 C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D吟诗音乐武术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3.在教育史上,首次对直观教学进行了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4.在西方教育史上不反对体罚学生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 洛克 C 卢梭 D夸美纽斯 ()5.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实行班级教学制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6教育史上,特别重视教师教育,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A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B 赫尔巴特《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C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D第斯多惠《人的教育》()7外国教育史上特别重视幼儿教学并创立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部门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D第斯多惠 ()8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论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的杜威的代表作 A 《我们怎样思维》 B 《明日之学校》 C 《儿童与课程》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9杜威提出的教育原则,成为整个

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A知识中心主义 B 儿童中心主义 C 教师中心主义 D 教材中心主义 ()10 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的具体措施。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夸美纽斯 D 亚里斯多德 二、填空题。 1.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 2.是古罗马教育理论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他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3.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4.夸美纽斯是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以及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 5. 的教育思想代表作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本人也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6.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是一书,该书从理论上为英国的提供了一个完整 的体系。 7.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心理学教科书》,《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三、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2.简要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4.简述教育史上著名的赫尔巴特阶段教学理论。 5.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的几项基本要求。 6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五、论述题。 1.试述夸美纽斯的教育目标理论,并阐述它对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启发意义。 2.试述杜威的教学理论及其基本原则,并进一步阐释它对现代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影响。 2、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异同。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二

哥白尼的资料关于哥白尼的XX

哥白尼的资料关于哥白尼的XX 一、哥白尼生平 尼古拉.哥白尼(CopernicusNicholas),波兰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哥白尼以毕生的精力去进行天文研究,创立了《天体运行论》这一“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 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 哲学挑战的种子。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1496年哥白尼前往 意大利求学,先后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和研究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他同时还学会了希腊文。1503年,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1497年,哥白尼就任瓦 尔半米亚牧师的僧正。1510年后,他先后从事过管理、外交等工作。他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 哥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附录里,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哥白尼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条顿骑士团疯狂侵略波兰时,他挺身而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1519

年,条顿骑士团来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僧侣全给吓跑了,而他却勇敢的组织和领导了奥尔兹丁城的人民奋勇反击侵略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尽管哥白尼总是事务繁忙,但他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天文学的研究上。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1525年,哥白尼原来的女管家安娜衷心爱上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来到了被教会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身边。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和帮助,才使得《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 1543年5月24日,伟大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病逝。 二、日心说 日心地动说的提出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学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这个学说的提出与 * 《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因而地心学说长期居于统治地位。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天文观测的精确度渐渐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了地心学说的破绽。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们发现托勒密所提出的均轮和本轮的数目竟多达八十个左右,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人们期待着能有一种科学的天体系统取代地心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应运而生了。

哥白尼简介哥白尼简介哥白尼生平简介

哥白尼简介-哥白尼简介哥白尼生平 简介 尼古拉·哥白尼,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哥白尼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尼古拉·哥白尼简介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文: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

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出版商才收到哥白尼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哥白尼遗骨于2016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2016年2月19日是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540周年,波兰全国各地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曾经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伟人。 尼古拉·哥白尼成长背景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Kingdom of Poland)维斯瓦河

畔的托伦市(city of Toruń)的一个富裕家庭。 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Bologna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adua)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哥白尼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 他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the heliocentric theory)。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 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简介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哥白尼革命及其影响分析

哥白尼革命及其影响 绪论 目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哥白尼革命,理解哥白尼的革命道路之艰辛和他在发表“日心说”时的犹豫。让人们明白哥白尼革命对近代及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牛顿思想的影响。研究现状:哥白尼革命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它对我们现在科学以及思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基本很少,“日心说”在我们大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了。本论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总结并归纳了哥白尼革命的意义和它的影响,在人们更好认识哥白尼革命的道路上提供了方便。 1 哥白尼革命的必然性 哥白尼革命作为人类文明由蒙昧到光明的转折点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科学诞生的标志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起点。1543年哥白尼《天球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揭开了天文学和宇宙论思想上一场剧变的序幕,我们称之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是人的宇宙概念以及人与宇宙之关系的概念的一次转型。总的来说,哥白尼革命就是以日心地动说为基础的新天文学取代了地心地静说的旧天文学,进而又引出以物理学革命为主干的科学革命。在文艺复兴思想史上的这一幕,被一再的宣称为西方人思想发展的划时代转向。但这场革命也揭开了天文学研究中许多最晦暗和最隐秘的细节。 哥白尼是为数不多的一群最早复兴整个希腊化技术性的数理天文学传统的欧洲人之一。《天球运行论》不仅模仿《至大论》,而且它差不多只是针对当时一群有能力阅读托勒密论著的天文学家。《天球运行论》正是为解决在哥白尼看来托勒密体系及其继承者尚未解决的那些行星问题而著。在哥白尼的著作中,地球运动的革命性观念最初只不过是这位熟练而又忠实的天文学家试图改良计算行星位置的技巧时一个反常的副产品。这是《天球运行论》中第一个重要的不协调之处:激发哥白尼之革新的目标同革新本身之间的不相称。 哥白尼说,对当时天文学的坦率评价表明,靠地心说解决行星问题希望渺茫。托勒密天文学的传统方法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相反还产生了一个怪物。他断定,在传统行星天文学的传统思想中,一定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这是首次有一位在技术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平简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平简介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基点。 ■早年学习时期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40岁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他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便深深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时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华罗庚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得写……” 那时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得抱着书不放。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精选资料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一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对德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检阅,对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地发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正如人们常说康德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1]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其先验批判哲学的发端。 二 自近代以来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使得西方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陷入困境,最终走向了死胡同。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不能证明我们关于客观对象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作为建构科学知识的基础即理性也发生了动摇,开始怀疑理性的能力。 康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学充分汲取了两派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长处,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认为,科学知识的构成有两个缺一不可的元素:其一,是由感觉经验提供的后天质料,作为认识内容的基础来源;其二,是认识活动主体所具有的先天知识形式,作为认识可能的先天条件。在康德看来,为了确保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需要同意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康德

指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2]但是,康德又批判经验论,认为经验论者只是强调感觉经验的作用,却没有考察感觉经验是如何可能的,也没有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提供保障。因此,康德又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判,认为科学知识仅靠后天感觉经验是不可能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来自先天。这样一来,一方面,如果知识必须建立在后天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则不可能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另一方面,知识想要具有普遍必然性,则只能来自先天。康德将这个难题归结为: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去经验对象也就是说,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必须同时具备经验的和先天的要素。然而,如果我们依照自古希腊形而上学就已形成的关于知识的传统观念,即只有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观念,才能是真实可靠的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一来,我们则无法证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我们不能说明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及其属性是怎样进入到主体的 意识世界之中的,而且也不能说明建立在后天感觉经验基础之上的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并使之成为科学的知识。 在康德看来:“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那么我就看不出,我们如何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的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 [3]因此,传统的形而上学关于知识论的知识应依照对象完全颠倒

外国名人资料

外国名人 1比尔·盖茨 事例:在一年内进行60多个捐款项目,捐款数目比美国政府还多3亿。 表现:扶贫济困的人道主义精神。 备注:比尔盖茨是全球首富。 名言:每个人都有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尔盖茨。 2哥白尼 事例:动摇封建神学基础地心说,提出地心说后被烧死。 表现:勇敢坚持真理,不畏强权。 备注:本是波兰一个大教堂的神职人员,当时教会的观点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谁怀疑这个观点,就是大逆不道的。但哥白尼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察和科学的论证,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于是不顾教会的迫害,大胆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确立了太阳中心论的观点。地心说的提出为近代科学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 3爱迪生 事例:1勒于思考、善于提问。2坚持不懈、废寝忘食,试灯丝八千多次。 表现:研究问题要执著的追求,不要轻易放弃;要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并多加思考。 备注:一生发明多达千件,灯泡的发明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重大贡献。 4贝多芬 事例:勤奋刻苦,练习钢琴时手指被磨烫。 表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付出努力。 备注: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和纯粹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5狄更斯 事例:有每天边逛街边认真记录素材的习惯,这些素材对他的文学创作大有帮助。 表现: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要学会认真观察生活。 备注: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著有《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 6马克思 事例: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留下深深足迹。 表现:有恒心和毅力。 备注:是科学公产主义创使人,著有《资本论》。 7爱因斯坦 事例:勇于坚持真理并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表现:虚心、平易近人。 备注: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8果戈里 事例:朗诵自己文章时,发现听众睡着就烧毁文章。 表现: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 备注:果戈里是俄国自然派领袖,是使俄国文学具有独立地位的开山鼻祖之一。 9拿破仑 事例:抓住机遇显示了他过人才智和胆略,一举成名。 表现:机不可失,时不在来。 备注: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0霍金 事例:不被病魔吓倒,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潜心研究。 表现:勇于正视挫折、战胜挫折。 备注:霍金是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著有《时间简史》。

数学家范德蒙生平

Alexandre-Théophile Vandermonde Born: 28 Feb 1735 in Paris, France Died: 1 Jan 1796 in Paris, France Article by:J J O'Connor and E F Robertson March 2001 Edited by XiaJingbo, mail to: xjb@https://www.doczj.com/doc/9a2205847.html, Alexandre-Theophile Vandermonde's father was a medical doctor who was originally from Landrices but had spent 12 years in the Orient. He had set up a medical practice in Paris and was working there as a doctor when his son Alexandre-Théophile was born. He did not encourage his son to follow a medical profession but rather encouraged him to take up a career in music. Certainly 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mathematics when he was young. Alexandre-Théophile was awarded his bachelier on 7 September 1755 and his licencie on 7 September 1757. His first love was music and his instrument was the violin. He pursued a music career and he only turned to mathematics when he was 35 years old. It was Fontaine des Bertins whose enthusiasm for mathematics rubbed off on Vandermonde. Perhaps surprisingly he was elected to the Académie des Sciences in 1771 with little evidence of his mathematical genius other than his first paper which, although he was not a member at the time, was read to the Academy in November 1770. However, he did make quite a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o mathematics in this paper and three further papers which he presented to the Academy between 1771 and 1772. These four papers represent his total mathematical output and we will discuss their content below together with the views of a number of historians of mathematics on his contribution. Vandermonde's election to the Académie des Sciences did motivate him to work hard for the Academy and to publish other works on science and music. In 1777 he publishe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he had carried out with Bézout and the chemist Lavoisier on low temperatures, in particula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 very severe frost which had occurred in 1776. Ten years later he published two papers on manufacturing steel, this time joint work with Monge and Bertholet. The ai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