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5
杜威传播学者杜威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欧洲源流和美国源流,杜威就是美国源流的代表人物。
一、杜威简介杜威(John Dewey)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
而对于杜威来说,传播学,就如 D.J.切特罗姆所说:现代传播在“杜威的工作中却不是主要课题,对于杜威漫长丰富的一生事业来说,它确实可以看成是个次要的小题目。
”传播之于杜威,尽管次要,但意义非同寻常。
它不仅曾是杜威重要的关注对象,而且与他其他领域的许多思想相互关联;它承担了推动社会改革运动的使命,也是晚年杜威在各种不同背景下反复思考的问题。
因此,杜威的传播思想不可忽略,尤其应该成为传播思想史和传播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杜威的传播思想是他为新时期的进步主义确定基调的集中表现,他也是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通过关于传播本质和社会作用的论述,为库利、米德等其他早期传播思想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理解现代西方传播思想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二、杜威与传播学(一)杜威的传播观杜威从经验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形成了自己对传播的理解:活动参与和经验共享。
杜威认为,传播能改变活动参与的双方,使经验共享,使行动合作。
杜威所言的“经验共享”和“活动参与”,不仅有意义的共享,还有经验的共享,更重要的是把传播视为人们共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包括有机体与自然以及有机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它对有机体和自然都发生社会作用,正是这种作用使人从动物进化到人,即人的社会化过程。
杜威是把社会作为有机体来研究的。
他最著名的观念是:大众传播是社会变迁的工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把这些观念灌输给了其学生库利和帕克。
他还认为,“有组织的信息”能帮助创造一个“伟大的社会”。
在杜威看来,社会整体的存在高于社会的个人的利益”,而“传播的功能就是要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协调”。
现代传播对于社会存在的意义杜威在《民主与教育》(1915)一书中说:“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
杜威的知识点总结一、生平事迹约翰·杜威(1859-1952)是一位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出生在佛蒙特州的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富有的商人,母亲是一名教师。
杜威在富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884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了长达40年的教育学教授,并在那里成立了实验学校。
在他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和深刻的社会评论家。
二、教育哲学1.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
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他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2. 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杜威认为,教育在民主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主张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民主社会的缩影,让学生在此获得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他提出了“民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成为民主社会的有力支持者。
3. 教育是个体发展的过程杜威重视个体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包括智力、道德、情感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他主张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
4. 教育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杜威认为,教育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变社会和个体的命运。
他主张教育应该促进社会正义和平等,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他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
三、经典著作杜威的思想在《民主教育》、《经验与教育》、《人类的孩子》等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中,《经验与教育》被誉为是他的代表作,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本书中,他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约翰.杜威 历历史史背背景景:: 杜杜威威所所处处的的时时代代,,则则是是自自由由资资本本主主义义向向垄垄断断资资本本主主义义过过渡渡的的时时代代,,寡寡头头资资本本凭凭借借其其垄垄断断地地位位损损害害了了公公众众的的利利益益。
如如果果继继续续实实行行自自由由放放任任的的经经济济政政策策,,那那么么对对垄垄断断资资本本加加以以约约束束的的企企图图就就不不可可能能实实现现了了。
在在这这样样的的历历史史背背景景下下,,杜杜威威提提出出了了公公私私领领域域问问题题实实际际上上蕴蕴含含着着约约束束垄垄断断资资本本的的意意涵涵 杜杜威威的的简简介介:: 约约翰翰··杜杜威威((J J o o h h n n D D e e w w e e y y ))((11885599年年1100月月2200日日--11995522年年66月月11日日)),,美美国国哲哲学学家家和和教教育育家家,,与与皮皮尔尔士士、、詹詹姆姆士士一一起起被被认认为为是是美美国国实实用用主主义义哲哲学学的的重重要要代代表表人人物物。
约约翰翰··杜杜威威是是实实用用主主义义的的集集大大成成者者。
他他的的著著作作很很多多,,涉涉及及科科学学、、艺艺术术、、宗宗教教伦伦理理、、政政治治、、教教育育、、社社会会学学、、历历史史学学和和经经济济学学诸诸方方面面,,使使实实用用主主义义成成为为美美国国特特有有的的文文化化现现象象。
主主要要著著作作:: 杜杜威威一一生生著著述述至至为为丰丰富富。
他他的的早早年年著著作作偏偏重重于于《《心心理理学学》》((11888877))及及《《应应用用心心理理学学》》((11888899)),,后后来来渐渐渐渐转转而而对对教教育育有有兴兴趣趣,,如如《《思思维维术术》》((11991100)),,《《民民本本主主义义与与教教育育》》((11991166)),,《《经经验验与与教教育育》》((11993388))。
教育学知识点:关于杜威你了解多少?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于1859年生于福蒙特州一个商人家庭,1875年进福蒙特大学读书。
后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于1884年获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大学教授生涯,并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
1919-1921年曾到中国讲学。
杜威从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出发,谋求学校的改造和进步,成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
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杜威的理论体系一直被当作美国资产阶级思想方式的象征,实质上成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
我国正当五四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道德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对民主、平等、自由及个性等资产阶级思想做了深层的呼唤。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致从1915年开始,中国教育舍弃日本模式,转而向美国学习。
以反传统面目出现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颇能迎合中国教育界的需要,为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
在杜威弟子胡适、陶行知、郭秉文等人的提倡下,中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思潮。
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论”的论述。
杜威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促使个人经验的不断生长,生长就是“向着一个后来的结果,逐渐向前发展的运动”。
从“生长”含义引申出另一个概念“发展”——给儿童以适当的生长方式即提供适当的环境,引起适当的刺激与经验并得到发展。
因此,“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发展”,教育就是一个经验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除这一过程自身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或者说只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而无“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
“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即指由儿童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杜威把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出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杜威(1859——1952)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杜威在其一生中,除短期做中学教师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任教。
他还广泛地参加了学校以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先后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长、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第一任会长、人民座谈会主席、独立政治联盟全国主席等。
曾到过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国,考察教育状况,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在教育理论方面,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方法应根据“从做中学”的原理,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目的在于使劳动人民子女顺应于美国生活方式”,并企图通过教育的手段,调和阶级矛盾。
但他反对“传统教育”,批评“传统教育”的迂腐,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发表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主张。
平凡家庭1859年10月20日,约翰·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伯林顿地区的一个市镇上。
他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四个子女中的第三个儿子。
杜威小时,并未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他同许多孩子一样,到了上学的年龄,便进入附近的一所公立学校学习。
进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来自各式各样的家庭,富裕的和贫穷的、老美国人和移民。
杜威祖辈,没有人进入大学读书,家族很可能是来自佛兰德斯的编织工,他们把精巧的编织技术介绍到英格兰,并得到了杜“威”(草地的意思)这个姓氏。
约翰·杜威的父亲阿奇博尔德·斯普雷格·杜威是一个做杂货生意的小老板,受过一点点学校教育。
做生意的职业需要,使他对阅读书籍产生了兴趣。
他读过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等人的著作,目的在于从这些著作中吸取与做生意有关的演说类的语言和措词。
有时干活时,他引用弥尔顿的话,得意地反复念着与众不同的和悦耳的句子;有时还为自己的孩子背诵一些诗句。
约翰·杜威(以下均简称杜威)的母亲卢西娜·阿特梅西·里琦,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性格开朗热情,对教会(新教)的热情超过了她那对教会抱无所谓态度的丈夫。
有关杜威的知识点总结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功能主义心理学和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社会政治、民主和道德哲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杜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生平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后来移居康涅狄克州。
他曾在弗吉尼亚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哲学和心理学学位,并于188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在多所大学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实验教育学,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教育革新的先驱者。
杜威早年受到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影响,后来又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实验方法的影响。
他对于人类的智力和社会进步,以及科学方法的发展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这些思想都在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有所体现。
二、教育理论1.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使其在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杜威强调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倡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
2. 经验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实践是教育的基础,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体验。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3. 民主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和公民道德的重要工具,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对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学校应该是一个民主社会的缩影,学生应该参与学校的组织和管理,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民主意识。
三、心理学理论1. 功能主义心理学理论杜威是功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心理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心理功能的目的和作用,而不是其结构和机制。
杜威教育思想介绍杜威教育思想介绍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1814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896年创设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简称“杜威学校”),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杜威的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归于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①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上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不断发展、生长,如习惯、冲动、智慧等。
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
他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在杜威看来,教育决不是强迫儿童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出于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发展的本质作用的认识,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和忽视儿童内部机能的倾向。
主张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要围绕儿童组织起来。
②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角度,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
他认为生活是生长的社会表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可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所以教育就该是生活本身,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为一体。
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教育就是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问他们的年龄大小;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不应该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③从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杜威认为“经验的不断改造”是教育的又一特性,他把经验看做是世界的基础,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把求知的过程和知识看成一个东西,让儿童在主观和客观交互作用中获得经验。
名人姓名:杜威出生年代:1859-1952名人职称: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名人国家:美国相关介绍: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
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
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杜威在柏林顿市上公立学校,毕业后入本地的佛蒙特大学。
大学第四年,他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三年。
1882年进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
受到来自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倡导者莫理斯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思想复兴的影响。
他发现,这个哲学强调宇宙的精神的和有机的性质,正是他一直在模糊地探索着的东西,他热切地信奉这个哲学。
1884年,杜威获得霍布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讲师。
除1888~1889年曾在明尼苏达大学任哲学教授以外,杜威在密歇根工作了十年。
在此期间,他主要致力于黑格尔和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研究,对霍尔与詹姆斯在美国提出的新实验生理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杜威对教育的兴趣始于在密歇根的年代。
他发现多数学校正沿着早先的传统路线进行,没有适应儿童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变革中的民主社会秩序的需要。
寻找一种能补救这些缺陷的教育哲学,成了杜威主要关切的事情。
1894年,他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
他在芝加哥的成就使他获得全国的名望。
进化论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在他的思想中越来越占优势,导致他抛弃黑格尔的理论,接受工具主义的认识论。
他和同事的论文集《逻辑学理论研究》(1903)的发表,宣告一个新的哲学学派——芝加哥学派的诞生。
杜威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
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
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思想背景19世纪当时流行的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思想内容(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
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儿童中心论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
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
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
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
……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
”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
[4]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
“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5]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美国著名思想家克伯屈曾说:“就杜威在哲学史上的相应地位来说,我把他放在仅次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位置上。
至于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依我看,他是世界上还未曾有过的最伟大人物。
说到他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我把他同詹姆士、帕克、桑代克放在一起,他们已最有效地帮助了我们现在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形成。
”从这一评价中可见杜威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
因此,在世纪之交研究杜威的教育观,批判继承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一、杜威教育观的形成与他早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密切相关,因为这些早期工作培养了他对教育的兴趣。
在这一兴趣的导引下,他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并由此确定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建立一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
这是杜威教育观的产生和萌芽,而它的形成则主要得益于卢梭的“自然生长”理论。
杜威对普通教育的兴趣是他在参与中等学校师资培养工作中激发起来的。
在哲学上杜威继承了皮尔士和詹姆士的思想,但是他倾向于不把哲学作为单纯学术性的东西,而是把它直接联系到人类的事务,联系到社会目的和政治行为。
在杜威一生的教育活动和著作中,实用主义哲学与教育理论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
也可以说,他一生所努力的便是把实用主义应用到教育理论上去。
因此,在美国往往把杜威的实用主义看作是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黑格尔、詹姆士和达尔文等人的影响,而运用这一教育思想理论,联系美国教育现状,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研究和批判传统教育,是杜威教育观产生的契机。
19世纪末,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大规模扩张和改造时期,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人口爆发式地增加,特别是由于工业技术的最新成就,大型企业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要求教育能培养出灵活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生活的创造型而非知识型人才。
而在教育领域里,学校的制度、课程、教学方法还是沿袭欧洲旧传统,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
传统教育的合理化模式束缚了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
为此,杜威对传统的经院式教育进行了深刻地批判。
他描述在传统学校里,课堂桌椅按几何图形一行一行地排着,在这里没有供儿童进行活动的余地,而只是供儿童“静听”的场所;“静听”的方式意味着被动地接受,意味着教师把早已准备好的现成教材,让儿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
他认为这种与生活隔离的学校生活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卢梭“自然生长”理论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自己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
二、杜威的教育观集中体现于他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如下3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即生长杜威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充了“生长”概念的内涵。
他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
”有人对此提出疑义,认为生长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向。
例如,一个人开始从事盗窃行为,按照这个方向生长,一般说来,经过实践,也许会成为一个很熟练的大盗。
因此,只说生长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出生长所进行的方向和生长所向往的目的。
杜威驳斥了这一反对意见。
他指出,一个人有可能生长成为熟练的强盗、恶棍和腐化的政客,这是勿庸置疑的。
但就教育即生长、生长即教育的观点来看,问题就在于这种生长的方向是促进还是阻碍生长?这种生长的形式是创造更多的生长的条件,还是制造各种障碍,使按照某一特殊方向生长的人失去在新方向继续生长的时机、刺激和机会呢?某个特殊方向的生长,对于那些唯一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开辟途径的态度和习惯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即只有当按照特殊方向的发展有助于继续生长时,才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标准。
(二)教育即改造。
杜威在他的教育专著《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也就是说,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
可见,在杜威看来,生长的理想应归结成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不断的改组或改造。
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的作用,它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无论是婴儿、青年还是成人,他们的经验对教育的作用,都处于相同的水平。
也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
杜威由此得出一个关于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生长的能力。
”(三)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发展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学校应当呈现现在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富有生机的生活,像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而言,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
关于生活与发展,杜威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从教育的角度,从儿童和成人生活的特征来看,所谓的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包含活动的技能、明确的兴趣和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
儿童具有特别的能力,忽视这个事实,将会阻碍儿童生长所依靠的器官的发展或导致其畸形发展。
而成人利用他的能力改造环境,在环境的改造中引起许多新的刺激,新的刺激又指导他的各种能力,促进它们不断发展。
忽视这个事实,发展就会受阻,适应环境就成了完全被动的。
因为儿童与成人都在发展,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生长与不生长,而是由于儿童与成人的情况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生长方式不同。
他们的生长方式各有其优越性。
关于专门应付特殊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儿童应向成人方面发展。
对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敏感性以及坦率的胸怀,成人应向儿童学习。
杜威还指出,关于发展有3种错误的思想:(1)把未成熟状态看作没有发展;(2)把发展看作对固定环境的静止的适应;(3)认为发展的方向是千篇一律的。
这3种错误的发展观归结起来都与在生长和发展问题上的一个根本错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