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平平的手
- 格式:docx
- 大小:18.40 KB
- 文档页数:6
西师大版语文第一册《平平的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
2、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文8个生字,学会书写其中的4个字。
初步认识父字头,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的一些动词。
4、通过学文,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教学。
2、读课文,了解平平的手的作用。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学生和家长谈谈手的作用。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引入新课1、学生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2、读了课文,你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识字,互相评议1、用你喜欢的符号勾出这课的生字。
(爷、拿、奶、夏、妈、爸、怎、样)2、学生自学生字,同桌互查互评。
3、学生当小老师巩固识字。
提醒大家注意“怎”要读前鼻韵,“样”要读后鼻韵,“拿”、“奶”是鼻音。
4、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5、自主识记生字。
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如“妈”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女”字旁代表妈妈是女的,右边的“马”字代表读音。
)6、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要求写的生字,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2)重点指导写“奶”和“爸”字。
“奶”字左窄右宽,第一画是撇点(ㄑ),与撇折(ㄥ)进行比较,第四画是一个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爸”字上面是父字头(父),书写时要把它摆在上半格的下中,撇、捺的开口要大一些,能盖住下面的“巴”字。
(3)学生描描写写。
(4)赏评作业。
先自评,把自己写得好的字做上喜欢的符号。
然后小组评价,写得好的字,小组长画面小红旗奖励。
最后各组选出写得最好的拿到班上展示,全班交流。
(5)自主练字: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平平的手》原文及教案总结小学一年级语文《平平的手》原文平平学画画,他画了一双小手。
爷爷拿起画,一边看一边说:“春天,这双小手扶我到田里看过麦苗。
”奶奶拿起画,一边看一边说:“夏天,这双小手给我摇过扇。
”妈妈拿起画,一边看一边说:“秋天,这双小手和我一起扫过落叶。
”爸爸拿起画,一边看一边说:“冬天,这双小手和我一起送过草料。
”小朋友,请你说,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小学一年级语文《平平的手》教案教学目标1、认会写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和谐美。
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动词,在阅读中感悟词义,在运用中加深对词义的感受。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
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本课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习《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在美术课上学画手。
教学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一、质疑激趣,引入新课。
读课题和文末的一句话,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识字,互相评议。
1、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同桌互查互评。
2、交流难点之后,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再读课文,自主释疑。
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尊敬长辈的手,劳动的手,给人带来欢乐的手。
)五、升华情感,总结学法。
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用自己的双手做过什么?给大家介绍介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一年级语文《平平的手》教学反思在教学《平平搭积木》这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平平搭积木的投影片,从而命题。
齐读课题后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学生说:“平平用积木搭什么?”“平平为什么要搭积木?”“平平搭得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平的手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认读并书写出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手、平、长、大、小、弯、直等;2.学生能够理解并口头表达身体特征、感受等简单信息;3.学生能够理解文本意义,通过绘画、造句等方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1.能够听懂、认读和书写出生活中常见的汉字;2.能够理解身体特征、感受等简单信息;3.能够理解简单的语文文本,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能够掌握图画阅读和简单文本的学习方法;2.能够让学生口头表达身体特征、感受等简单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挂画,板书“平平的手”,同学们边看边想,猜测今天可能学什么。
2. 学习内容一:生活中的手1.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同学们观察、触摸、把玩自己的双手,引导同学们感受手的形态,手的功能等;2.教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引导同学们认读汉字“手”。
3. 学习内容二:手的形态1.翻动课桌,找寻和发现生活中长、大、小、弯、直等形态的手;2.让同学们口述“这只手是长的”,“这只手是大的”等,并让同学们用手势或动作模拟手的形态。
4. 学习内容三:文本阅读1.教师朗读《平平的手》,让学生跟读,感受文本的意义;2.教师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文本的理解,并根据学生的表述,让学生自主绘制与文章相关的图画。
5. 练习1.给同学们发放印有“手”字的毛笔,并在纸上书写“手”字,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并指导同学们书写;2.让同学们配对,尝试用汉字描述手的形态、动作、特点等,培养同学们口头表达的能力。
6. 课堂小结1.教师让几位同学表演所学内容,回顾今天所学;2.教师结合课堂实际,点拨同学们书写和口头表达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引导语言表达时,应该让同学们多加表述,同时尽可能不打断同学们的表述;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运用教具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有趣。
3.教师在教学落地时,应该注重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以确保同学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一年级语文西师版《平平的手》原文及教案2024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平平的手》。
1.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小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平平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2.2运用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平平的手。
1.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和理解。
2.课文朗读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节奏的把握。
2.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3.课文理解3.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4.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3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的表达。
5.分角色朗读5.1教师分配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5.2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表情的把握。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平平的手》,巩固生字词。
1.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实际情景的表达,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拓展作业:2.1观察身边的小事,发现他人的美好品质,记录下来。
2.2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如何将平平的帮助他人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平平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2.生字词的学习和实际情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平的手教学目标
1?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
2?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文8个生字,学会书写其中的4个字。
初步认识父字头,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的一些动词。
4?通过学文,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
2?读课文,了解平平的手的作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学生和家长谈谈手的作用。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
2?读了课文,你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
三、自主识字,互相评议
1?用你喜欢的符号勾出这课的生字。
(爷、拿、奶、夏、妈、爸、怎、样)
2?学生自学生字,同桌互查互评。
3?学生当小老师巩固识字。
提醒大家注意“怎”要读前鼻韵,“样”要读后鼻韵,“拿”、“奶”是鼻音。
4?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5?自主识记生字。
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如“妈”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女”字旁代表妈妈是女的,右边的“马”字代表读音。
)
6?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要求写的生字,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2)重点指导写“奶”和“爸”字。
“奶”字左窄右宽,第一画是撇点(ㄑ),与撇折(ㄥ)进行比较,第四画是一个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爸”字上面是父字头(父),书写时要把它摆在上半格的下中,撇、捺的开口要大一些,能盖住下面的“巴”字。
(3)学生描描写写。
(4)赏评作业。
先自评,把自己写得好的字做上喜欢的符号。
然后小组评价,写得好的字,小组长画面小红旗奖励。
最后各组选出写得最好的拿到班上展示,全班交流。
(5)自主练字: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
四、精读课文,质疑释疑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2?学生质疑,自主释疑。
(1)了解平平的手做过些什么?(扶爷爷到田里看过麦苗;给奶奶摇过扇;和妈妈扫过落叶;和爸爸一起送过草料。
)
(2)扮演角色,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扶、摇、扫、送”等表示动作的词。
(3)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感悟平平对老人的尊敬、关心以及他勤劳的美德。
(4)学生通过读文,感悟“一边……一边……”这组关联词指的是同时做事。
你能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吗?通过学生用词说话,巩固对这组词的理解。
五、升华情感,总结方法
1?你能想象平平的手还做过些什么吗?表演表演。
2?你怎样向平平学习?
3?“夸夸我的小手”:可以介绍自己用双手做过些什么,也可展示自己用小手做的作品。
4?孩子们都有一双勤巧的手,让我们一起唱一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吧!
5?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阅读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总结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