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笔画的写法(一) 第5课 撇》公开课PPT课件_15
- 格式:ppt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5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第五课撇授课人:尉氏县城关镇西关小学杨曦教育目的:通过学习练习写撇时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方法,初步掌握撇的书写方法,增强书写技能,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撇画的基本笔画的形态变化级特征,学会分析撇画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书写撇画时的起、行、收的运笔方法,掌握正确的出锋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毛笔、墨汁等书写用具,米字格书写纸。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横和竖的书写方法,横为左右伸展的笔画,竖为上下伸展的笔画。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撇的写法,看看撇画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1.这节课我们学习撇的写法,撇是向左下伸展的笔画,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看撇画的笔画形态像什么?(像弯刀、像兰花的叶子、像被风吹动的柳条……)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通过观察想象,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我国汉字笔画的形象美。
2.我们来看《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的“太”字的形态,注意观察撇的写法,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我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发现撇的起笔与竖画中的悬针竖较为相似,中间部分粗细较为均匀,临近尾部是稍粗,末端较尖。
不同之处是撇画较之悬针竖从中段起稍向左下弯曲。
四、讲解示范1.我来分析请同学们说一说“太”字共有几笔?撇从哪里起笔?怎样起笔?从哪儿收笔,怎样收笔?2.观察撇的行笔过程(见屏幕)确定好起笔的位置,毛笔顺锋斜入纸,向右下按笔;调整笔锋,转笔蓄势像左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提;慢慢提笔出锋,笔尖送至撇尾,力之笔端,而不是甩出去。
3.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示范“太”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撇画起笔的位置及起笔、转笔、中锋行笔和提锋收笔的运笔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笔,了解笔画的形态特征、五、书写实践(我来临摹)1.打开课本P19,先观察课本中“太”、“石”、“尤”三个例字中撇的不同形态变化。
习练书法立德树人——毛笔书法“斜撇、竖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斜撇、竖撇、”的特点,通过讲解、指导掌握“撇”的不同写法以及撇在字中的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2、掌握不同撇的写法,初步学会“力、在、夫、大、”几个字的写法。
初步体会各种撇在毛笔汉字中的运用。
3、欣赏、体验撇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斜撇、竖撇”的运笔过程,指导含“撇”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学会“力、在、夫、大、”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毛笔、练习纸、墨汁、字帖、宣纸、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带有撇的颜体书法作品,学生欣赏,初步感受中国书法汉字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毛笔汉字中有一个共同的笔画——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撇。
撇有很多种,我们现在先来学习斜撇、竖撇。
板书课题:斜撇、竖撇二、讲授新课(一)教学斜撇1、了解撇画的形态特点及写法教师出示动画演示斜撇写法的课件,观察撇画的形态特点。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1)讲解撇画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斜撇的写法,斜撇画的运笔步骤——斜撇头方,身直斜左下,尾细尖。
(2)老师范写,口念运笔路线。
(板书)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下。
③向右下中锋行笔。
④边行边提,至尽处渐渐撇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示坐姿姿势。
(4)学生先自评作品,然后实物展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业,全班评议,对好的夸一夸,对于有毛病的字进行“会诊”、“治疗”,师随机用红笔纠正。
(二)教学竖撇1、出示竖撇的课件,观察竖撇画的形态特点: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2、观看动画演示书写、提示写法。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讲解竖撇画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竖撇的写法。
竖撇画的运笔步骤:1、老师范写,口念运笔路线。
《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撇的写法,感知撇的特点和变化(2)初步学会“太”、“石”、“尤”三个字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3、情感目标: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撇时向左侧出锋的笔法教学准备:毛笔、示范用纸、墨汁、盘子、PPT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竹子吗?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墨竹图在图中,作者表现更多的是竹的叶子,它们或古朴清秀、或潇洒飘逸,你们觉得它像我们汉字中的哪一个基本笔画呢?撇也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向左下伸展、像竹叶一样纤美灵动的笔画(板书)二、引导观察,感知笔画(我来读帖)1、刚才我们初步感知了撇的形态,下面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的“太”字为例,来学习撇的写法(出示)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贴,看一看,太字中的撇有哪些特点?生:(1)笔画较长(2)笔画是弯曲的(3)撇的中间部分笔画粗细差不多(4)末尾有尖师:(1)撇画有一定的弯曲,斜而长。
(2)中间部分粗细较为均匀,末端较尖3、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会发现,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悬针竖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谁来分析比较一下这两个笔画?4、看来同学们的脑中已经储备不少撇的知识了,下面就让我们以米字格为参照,来进一步分析撇的写法吧!讨论时可以结合竖的写法。
三、学习写法(我来分析)1、总结撇的写法: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通过各组交流的成果,我们可以将撇的写法总结如下(板书):确定起笔位置,毛笔顺锋斜入纸,向右下按笔;调整笔锋,向左下行笔;渐行渐提;慢慢提笔出锋,笔尖送至撇尾。
2、示范撇的写法这三段话分别从撇的起笔、行笔、收笔(板书)做了详细的描述,下面老师为你们示范一下。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以手指为笔,试着在左手掌心感受撇的写法。
四、练习书写1、试着在米字格中写两个撇2、描红撇(1)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中的撇在形态上有没有什么变化(出示)你分析一下应该怎样来写?(2)师小结同学们在描红中会发现,撇在不同字中书写还是有区别的,大家以后在写字前一定要认真观察,谨慎落笔。
第六课撇的写法 6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
打一笔画。
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撇的写法。
三、将受新课。
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
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
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
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
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
硬笔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要过快。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撇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斜撇、竖撇【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斜撇、竖撇的写法,了解斜撇、竖撇的势态特征及书写要领。
2、理解斜撇、竖撇的具体运用。
通过斜撇、竖撇的赏析和临写体验,增强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在写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悟汉字笔画圆浑厚重之美,感知书法的形态美,逐步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斜撇、竖撇的形态特征,掌握斜撇、竖撇的书写方法和运笔技巧,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2、掌握及运用斜撇、竖撇的书写方法,并且把含有斜撇、竖撇的字写的美观大方、端正。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今天我们将开启书法探险之旅,我们将搭乘梦想号前往笔画王国。
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要起飞啦。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第一站抵达的目的地是书法王国的魔法花园。
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些美丽的作品。
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同学们说出了老师的心声,我也希望自己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字。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的,要想把字写好,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
)二、引导观察新授笔画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猜猜是什么笔画:1、所以,同学们请坐好,我们第二站要去认识笔画王国的一种笔画,它藏在这些图中,你猜猜是哪个笔画?(哇,真聪明)那撇藏在哪里呢?请你把它找出来?2、让同学们选择印象最深的物体记下来。
哪位同学说一说撇还像什么?我们学过很多带有撇的生字,撇有什么特点呢?(生交流)3、分析斜撇写法:那怎样把撇写好呢?这个淘气的斜撇想考考同学们的写字水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我们学的每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生交流)刚才小朋友观察的非常仔细。
请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并书空。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口诀,请一位起来带读。
过渡语:既然同学们有鹰一样敏锐的眼力,捕捉了撇书写的重要信息,光看光想,就够了吗?关键还要(写一写,练一练)。
来,让我们一起来练练。
撇的写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撇为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之一,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运笔法。
撇画,如人的左膀右臂,其形态开张起到了平衡协调字体作用。
它的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有斜撇、平撇、短撇等。
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符合中学段学生的心理与要求。
教材学习内容是,学生了解撇画的书写技巧及撇画形态特征,由粗到细,稍往右下弯。
学生临写撇时,先重后轻,逆锋起笔后折笔往右下顿,边按边提地行笔,锋从中出,力送尽头地收笔,从临写中体验到汉字点画的圆浑厚重之美。
源自《笔阵图》中相关描述,教材呈现了大象的弯曲的长牙,有锐利而坚硬的质感。
俗话说“点如瓜子,撇如刀”。
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撇画起笔、收笔、势态与悬针竖的区别与联系。
2.撇画收笔聚锋,力送尽头,锋从中出。
3.范字中撇的运用与结构规律。
【学情分析】中年级小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和写字能力,因此本课堂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学习需要搜集信息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交流与书写过程中作出自己的准确判断,理解汉字书写过程中产生的趣味之美。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撇的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
2.使学生初步掌握撇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运笔方法。
3.使学生通过撇的赏析和临写,体验、感悟汉字点画圆浑厚重之美。
4.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的字形结构。
5.传承中华书法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要求、相关图片、相关技法、相关书法知识背景等)和相关书写示范材料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同学们好,请大家回顾一下,在平时的书写过程中,我们是怎样用钢笔书写撇画的,除了用钢笔、铅笔等书写,还会用到什么笔来书写呢?(学生回答:毛笔)2.同学们可自由发言。
(教师评价:回顾已学过的汉字基本笔画,撇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撇的三种写法,斜撇、平撇、短撇;板书课题——撇的写法)3.强调坐姿:头正、肩平、脚着地,三个一,要牢记。
一、触摸经典,创设情境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得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
撇的写法一、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认识“长撇、短撇、平撇、竖撇”这四种撇的特点,掌握不同撇的写法,初步学会各种撇在汉字中的运用。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撇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二、教学重点:认识四种撇的特点,掌握四种撇的不同写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四种撇在例字中的合理运用和古诗的书法创作。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提出任务。
(3')创设诗情画意的情境,课件出示:一幅春风吹拂柳条的美丽画面,并配以幽雅的轻音乐。
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看,柳条抽出了嫩绿的枝叶,古人用许多优美的诗来赞颂这个美好的季节。
(点击课件出示贺知章的古诗《咏柳》)。
学生轻声朗读古诗。
教师引言:诗人贺知章看到这么优美的柳条,情不自禁地作了这首琅琅上口的古诗,今天老师想交给大家一项任务,同学们来认真地书写这首古诗,然后在班级进行展览,大家有信心吗?师: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学写一个重要的笔画,相信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看着这柳条,让你想到汉字中的哪个笔画吗?学生回答,教师表扬学生想象力丰富,引言:汉字中的许多笔画都是从生活中的事物演变过来的,随后点击课件展示由“柳条”变“撇”的动画,引出课题“撇的写法”。
(一)学写长撇,掌握技能。
(8’)1、出示长撇,让学生独立读“帖”(帖为电脑动画演示撇的运笔过程),教师提示:书写位置,起笔、收笔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交流刚才所看到的,教师及时表扬,出示书写撇画的儿歌:写撇画,斜顿笔,要转笔,边行笔,边提起,撇尖出锋稳又细。
2、学生自由在田字格中练写5个撇。
3、实物投影出示刚才收集的“特色撇”,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经验。
4、再次练习写长撇,教师巡视,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书写完自己评价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