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2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光源1.(2022福建大田期中)夏夜,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2.(2020四川宜宾翠屏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小实验:(1)图甲中,为了显示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光的传播路径下点蚊香。
图乙中,为了显示激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可以得出光在均匀的液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A.食用油或牛奶B.牛奶或咖啡C.咖啡或食用油(2)要得出“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普遍结论,还需要再做一个光在中传播的实验。
A.酒精B.玻璃砖C.木块(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径如图丙所示,当搅拌缸中的液体后,观察到光的路径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3.(教材P72变式题)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坐井观天”,请在图中画出青蛙通过井口看到的最大范围(O点为青蛙眼睛的位置)。
知识点3光的传播速度4.(2021河北晋州期中)运动会上,田径赛计时员应该()A.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C.看到举枪开始计时D.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5.(2022独家原创)如图所示为2021年12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当该望远镜正常工作后,利用电磁波(其速度与光速相同)向地面接收站发回一条观测信息需要5 s才能到达接收站,则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离地球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能力提升全练6.(2021浙江湖州中考,7,)如图所示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
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B.地球是球形的C.月球是球形的D.地球是不透明的7.(2022山东郓城期中,10改编,)某人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长D.一直在变短8.(2022吉林名校调研期中,17,)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人。
光的直线传播颜色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5、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
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
光的反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知道光路可逆。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通过试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体验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探索光的反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重、难点:4、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5、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平面镜、纸、角度测量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3、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8min的时间,那么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也可以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举例说明:不同表面,光的反射情况不同,那么,光的反射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光的反射是不是任意的呢?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方法、步骤:如何做?(可以参考课本步骤 (39)结果:填入下表结论如下:3、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垂直镜面的直线(虚线?实线?)(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演示试验:光路可逆,得到结论如下:(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物理套餐P30作图题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5、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3、完成课本练习。
4、写出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以上)教学后记: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练习要补充。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6、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7、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光是沿传播的。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作图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进行新课: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蜡烛、纸、玻璃、尺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能得出什么结论?分析、讨论、归纳结论: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3、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4、球面镜:(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
成什么像?(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灯……成什么像?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5、完成物理套餐本节内容。
6、完成课本后习题。
7、写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以上)教学后记: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光的折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8、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9、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线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是什么原因?②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进行新课:1、试验:(先让学生猜想:结果:2、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质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3)、试验: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有关现象:(1)、水中的物体上升:做图说明(包括水变“浅”、筷子“折”等……)(2)、海市唇楼:做图说明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8、完成课本练习。
9、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200字以上)教学后记:折射的三种情况要清晰,最好能做图。
折射现象的解释:教师应先示范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10、知道太阳光谱的内容。
1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及其作用。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白光是由各种混合而成的,把白光分解成各色光的过程叫。
2、完成光路图:A水B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利用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进行新课:1、把这些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不可见光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2、红外线:(1)、阅读课本50页的内容,并归纳。
(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3)、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
(4)红外线的穿透云雾能力比较强。
学完上知识后,让学生讨论红外线可以有什么用途?(教师注意指导)3、紫外线:(1)、阅读课本51页的内容,并归纳。
(2)、紫外线的来源?(3)、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
(4)、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5)、荧光效应。
学完上知识后,让学生讨论红外线可以有什么用途?(教师注意指导)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0、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11、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时间复习、练习前面内容,或总结整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