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土方工程冬季施工质量事故原因及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冬季施工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一、引言冬季施工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但由于气温低、湿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冬季施工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冬季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冬季施工质量通病1. 混凝土冻害由于冬季气温低,混凝土凝固时间延长,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
冻害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开裂等问题。
2. 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冬季施工中,由于气温低,施工材料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水泥在低温下容易凝结,使得施工材料的流动性变差,影响施工质量。
3. 钢筋锈蚀冬季湿度大,钢筋容易受到潮湿空气的侵蚀,导致钢筋锈蚀,从而降低钢筋的抗拉强度。
4. 施工工期延长冬季施工受到气温低、天气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工期容易延长,从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三、预防措施1. 混凝土冻害的预防(1)选择适合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方,添加减水剂和缓凝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温措施,如铺设保温材料、使用加热设备等,以保持施工现场的温度。
2.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1)在采购施工材料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2)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3. 钢筋锈蚀的预防(1)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和防护钢筋,避免钢筋受到潮湿空气的侵蚀。
(2)使用质量可靠的防锈材料进行钢筋防护,以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4. 施工工期的控制(1)提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确保施工进度。
(2)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施工工期延长。
四、结论冬季施工质量通病主要包括混凝土冻害、施工材料质量问题、钢筋锈蚀和施工工期延长等。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选择适合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方、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防护钢筋以及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季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冬至与冬季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与此同时,冬季也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
在低温、多雪、多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施工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冬至与冬季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冬季施工安全问题的分析1.1 低温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冬季的低温天气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冻僵、中暑、体力不支等。
这可能导致工人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
1.2 冬季气候条件对施工设备的影响冬季的多雨、多雪、多雾等气候条件会对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如路面结冰、机械设备故障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增加施工风险。
1.3 冬季的地质条件可能引发不安全因素冬季气候条件对土壤、地质情况会产生影响,如地面冻胀、地质滑坡等。
这些变化对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可能会造成威胁,需引起注意。
二、冬季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应对措施2.1 人员防寒保暖措施为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应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暖措施。
包括提供合适的工作服、手套、帽子等防寒装备,增加室内的供暖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保证施工人员的正常工作状态。
2.2 设备保养和维护在冬季施工前,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同时,对设备进行防冻措施,如使用防冻液,及时更换易受低温影响的部件等。
2.3 安全考虑与防护设施根据冬季施工的特点,增加或加强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增加防滑设备,加强井下通风、排水等措施,设置冰凌警示标志等。
此外,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培训和防护用品,加强安全意识和事故预防。
2.4 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在冬季施工前,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监测,特别关注地质滑坡、地面冻胀等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结论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季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
冬季施工安全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引言冬季施工环境复杂,气温低,天气变化无常,给施工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对冬季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冬季施工安全存在问题1. 低温影响低温会导致建筑材料变硬,韧性降低,容易发生断裂。
同时,低温也对施工人员的手部灵活性和协调性产生影响,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
2. 滑倒风险冬季地面容易结冰,导致地面滑,增加了施工人员滑倒的风险。
滑倒可能导致受伤甚至生命危险。
3. 防火重要性冬季干燥,加上施工时可能使用的取暖设备,使得火灾隐患增大。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 供暖问题冬季室外温度低,如果供暖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供暖措施不到位,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施工效率。
5. 安全培训部分施工人员对冬季施工的安全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
三、冬季施工安全建议1. 针对低温影响,应选择适合低温环境的建筑材料,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极端低温下施工。
同时,为施工人员提供保暖衣物,减少低温对人体的影响。
2. 对于滑倒风险,应及时清理地面积水、积雪,保持地面干燥。
在容易滑倒的地方铺设防滑垫或者防滑剂。
3. 高度重视防火工作,定期检查施工场所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对施工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同时,规范使用取暖设备,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4. 在供暖方面,应提前检查供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供暖效果。
对于可能出现供暖不足的地方,应准备足够的保暖物品。
5. 加强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冬季施工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
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掌握基本的冬季施工安全知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
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
6.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
同时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工程施工冬季安全事故1、冬季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冬季施工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特点:低温、大风、雪灾等天气条件的影响; 由于存在寒冷、结冰等气候特点,施工过程中易发生设备、人员等安全事故。
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我们也需要保护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冬季施工安全事故易发生,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也会损害工程质量,对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冬季施工常见事故及防范措施(1)物体打击事件:冰雪天气导致建筑物顶棚冰凌融化时,常有块状冰凌坠落,其冰凌的重量及坠落高度均不在保护装置能力的范围之内,对建筑物及其周边设备设施、人员的安全均构成威胁。
防范措施:当违规作业员发现有块状冰凌在建筑物附近要立即进行报警、遥控制或判别扯倒此区域。
要搭设脚手架和安全网。
(2)人员跌倒事故:冰雪天气存在于山区早晚温差大,地势较陡,人员走动不稳,从而引起了人员跌倒等事故。
防范措施:在施工实地督导工程进程的同时,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场地的整体环境、大量作业工具及设备装置的安全管理,及时顿脚或悬挂标志示意,还可以进行铺设石子、铺拦护栏,利用阶梯疏散梯、坡道、护坡梯阶方式帮助使用者安全疏散。
(3)设备冻结事故:在严寒的天气中,施工设备易受冻结影响,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停止工作。
防范措施: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为冻结导致设备的故障。
(4)搬运物品受伤事故:在冬季施工中,由于地面结冰容易导致搬运物品的摔伤事故。
防范措施:在施工现场要对地面进行除雪及撒防滑剂等预防措施,提高地面的摩擦力,避免搬运物品时摔倒的发生。
3、外墙隔热材料不牢事故(1)事故原因由于冬季雨雪天气频繁,在外墙隔热材料上施工时,由于材料无法粘贴固定,一段时间后易出现脱离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2)事故防范①、在选择施工隔热材料的时候要选择适合冬季的材料,确保其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粘固性。
②、在施工现场要定期进行外墙隔热材料的检查防范,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1篇一、引言冬季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冬季施工成为许多工程项目无法避免的问题。
冬季施工不仅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带来影响,还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对冬季施工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冬季施工存在的问题1. 施工材料受冻问题冬季施工中,施工材料易受冻,如水泥、混凝土、砂浆等,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影响工程质量。
此外,冬季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储存和加工难度加大,增加施工成本。
2. 施工环境恶劣冬季气温低,湿度大,给施工现场带来极大不便。
施工人员易受寒冷天气影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引发感冒、冻伤等疾病。
3. 施工进度滞后冬季施工受天气、材料、设备等因素制约,施工进度容易受到影响。
部分工程项目因冬季施工导致工期延误,影响整体工程进度。
4. 施工安全风险冬季施工中,施工现场易发生冻伤、滑倒、坠落等安全事故。
此外,冬季施工对机械设备、电气设施等要求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三、冬季施工问题解决措施1. 优化施工方案针对冬季施工特点,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如采用保温、防冻措施,调整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等。
2. 加强材料管理冬季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材料质量。
加强材料运输、储存和加工环节的保温、防冻措施,降低材料受冻风险。
3. 改善施工环境加强施工现场的保暖、防冻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如搭建临时取暖设施、调整作息时间等。
4. 保障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冬季施工进度。
加强施工现场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各工序顺利进行。
5. 加强安全防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对机械设备、电气设施等加强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结论冬季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对冬季施工问题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和进度。
第1篇一、材料运输与储存问题1. 材料运输:冬季气温低,道路结冰,给材料运输带来很大困难。
车辆行驶速度慢,运输成本增加,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材料储存:冬季施工材料易受冻、结冰,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如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储存不当,会影响工程质量。
二、施工质量问题1. 砌体工程:冬季砌筑时,砖块、砌块易发生冻裂,影响砌体结构强度。
同时,砂浆凝固速度慢,不易控制施工质量。
2. 钢筋工程:低温环境下,钢筋易发生冷脆,影响钢筋的延性和抗拉强度。
3. 防水工程:冬季施工,防水材料易受冻,导致防水效果降低。
4. 防腐工程:冬季施工,防腐涂料干燥速度慢,不易形成保护层,影响防腐效果。
三、施工安全与火灾风险1. 施工安全:冬季施工,施工人员易发生冻伤、滑倒等事故。
同时,施工设备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故障。
2. 火灾风险:冬季施工,施工现场易发生火灾。
如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若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四、施工进度问题1. 施工周期延长:冬季施工,由于材料、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施工周期延长。
2. 施工效率降低:冬季施工,施工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五、施工成本增加1. 材料成本增加:冬季施工,材料易受冻、结冰,导致材料损耗增加。
2. 人工成本增加:冬季施工,施工人员需采取防寒保暖措施,人工成本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1. 加强材料运输与储存管理,确保材料质量。
2.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
4.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5. 控制施工成本,降低工程投资。
总之,冬季施工存在诸多问题,施工方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第2篇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冬季施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冬季施工条件恶劣,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还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浅谈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及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土方遭受冻结后,机械强度增加,开挖困难,工效低;同时体积增大,会对浅基础建筑造成危害。
所以要根据本地区气温、土壤性质、冻结情况和施工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施。
一、地基土的保温防冻1、翻松耙平防冻法:冬季在挖土的土层先翻松25cm一40cm厚表层土并耙平,其宽度应不小于冻后深度的两倍与基底宽之和。
在翻松的土壤颗粒间存在许多封闭的孔隙,且充满了空气,因而降低了土层的导热性,有效防止或减缓了下部土层的冻结。
此法适用于-10℃以内,冻结期短,地下水位较低,地势平坦的地区。
2、覆盖防冻法:此法适用于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利用较厚的雪层覆盖作保温层,防止地基冻结,适用于大面积的土方工程。
具体作法是,在地面上与主导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篱笆、栅栏或雪堤(高度为0.5m一1.0m,其同距。
10m-15m)人工积雪防冻。
面积较小的沟槽和坑土方工程,可以在地面上挖积雪沟(深300mm 一500mm),并随即用雪将沟填满,以防止未挖土层冻结。
3、保温覆盖法:面积较小的基槽(坑)的地基土防冻,可在土层表面,直接覆盖炉渣、锯沫、草垫、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其宽度为土层冻结深度的两倍与基槽宽度之和。
二、冻土的融化冻结土的开挖比较困难.可用外加热能融化后挖掘。
这种方式只有在面积不大的工程上采用,费用较高。
1.烘烤法:常用锯沫、谷壳等作燃料,在冻土层表面引燃木柴后,铺撒250mm 厚的锯沫,上面铺压30mm一40mm厚土层;作用是使锯沫不起火苗地燃烧,其热量经一昼夜可融化土层300mm。
如此分段分层施工,直至挖到未冻土为止。
2、循环针法:循环针法分蒸汽循环针法和热水循环针法两种。
蒸汽循环针法是管壁上钻有孔眼的蒸汽管,用机械钻孔,孔径50mm—l00mm,孔深视土冻结深度而定,间距不大于1m,将蒸汽管循环针埋人孔中,通入低压蒸汽,一般2h能融化直径500mm范围的冻土。
其优点是融化速度快,缺点是热能消耗大、土融化后过湿。
土石方工程冬施方案一、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问题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地面结冰、气温下降、道路封冻、土石方料堆冻等,这些特点带来了以下几个问题:1. 施工环境恶劣。
冬季气温较低,雨雪较多,容易造成工地积雪、结冰,影响道路的通行和施工的正常进行。
2. 施工速度慢。
由于低温的影响,土石方料的抗冻性能下降,运输、推土等工程进度放缓。
3. 施工安全隐患。
冰雪天气容易导致工地滑坡、坍塌等安全事故,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
四、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为了解决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应采取以下施工方案: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应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1)工地整治。
清理工地积雪,对易滑坡、坍塌的区域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设施准备。
准备好特种车辆、推土机械等冬季作业所需的设备,确保施工设施完备。
2. 施工材料的处理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需要特别关注土石方料的抗冻性能和保温措施,包括:(1)土石方料的保温处理。
对于易冻结的土石方料,可采取覆盖保温、表面增温等方式,保证料场内的土石方料不至于冻结。
(2)运输保温。
在土石方料的运输过程中,可采取覆盖保温、内部加热等方式,确保土石方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冻结。
3. 道路施工的保温措施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中,道路施工的保温措施尤为重要,包括:(1)道路保温。
采取覆盖材料、地热管道等方式对道路进行保温,防止道路结冰,保证施工交通畅通。
(2)设施加热。
在施工中采取加热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加热,提高土石方料的温度,保持施工环境温暖。
4. 施工安全措施冬季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尤其需要注意施工安全措施,包括:(1)工地防滑。
对施工现场道路、工地进行防滑处理,避免因冰雪天气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
(2)车辆保温。
对施工现场的特种车辆进行保温处理,确保车辆在低温天气下能正常使用。
(3)施工设施加固。
对易滑坡、坍塌的工地区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冬季施工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冬季施工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冬季气温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延长,容易导致强度
不达标。
同时,冬季施工中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较慢,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 施工材料质量下降:冬季气温低,部份材料容易受潮、结冰,如砂浆、砖块等,导致质量下降。
3. 施工工期延长:冬季天气条件不利于施工,如降雪、低温等,会导致施工工
期延长,影响项目发展。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增加:冬季天气寒冷,容易导致施工人员手脚冻伤、
滑倒等安全事故。
预防措施如下:
1. 选择适合冬季施工的材料:选用抗冻性能好的混凝土、砂浆等材料,并保持
材料的干燥。
2. 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在施工现场搭建暂时保温棚等设施,保持施工环境温度,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发展。
3. 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人员,
确保施工进度。
4.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施工人员提供保暖衣物、防滑鞋等防护用品,加强施
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5. 进行定期检查和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浅议建筑土方工程冬季施工质量事故原因及防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都是在冬季施工,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一系列质量事故的发生。
文章简要分析了建筑土方工程冬季施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标签:建筑土方工程;冬季施工;质量事故;防治
建筑的土方工程按施工前后顺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建筑挖方工程和建筑填方工程,下面分别分析了建筑挖方工程和填方工程在冬季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其发生原因,并分别针对性的探讨了防治方法。
1 建筑挖方工程的事故原因及防治
1.1 基础下残留过厚的冻土层,导致地基融沉
这种事故的现象是在气温逐渐上升的春天,建筑墙体有裂缝问题出现于解冻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通过对裂缝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基础沉降导致了这一问题。
因为房屋两端出现的是正八字形或者倒八字形的裂缝,房屋中央部位出现的则是上宽下窄或上窄下宽的裂缝。
原因分析:在春融期间,挖土方到达基础底面标高时,有很厚的冻土层存在于下面,施工人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专业知识不过关等,直接在过厚的冻土层上放置基础;那么在解冻之后的一段时期之内,基础下的冻土层就会出现融化现象,导致有压缩变形的问题存在于地基上,并且地基是不均匀的土质,那么融化之后产生的也不会是相同的压缩变形,这样基础就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从而导致墙体裂缝问题的产生。
防治方法:如果工程是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施工,那么可以有一定厚度的残留冻土层存在于基础下。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容许残留的冻土厚度进行合理的确定,通常依据的是地基土的融沉性。
如果冻土层的厚度超过了相关的要求,那么就会有裂缝问题的产生。
在事故处理方面,如果存在着过厚的残留冻土层,那么只会产生一次性的不均匀沉降。
墙体裂缝稳定之后,就不会再扩展,那么就需要一次性的处理墙体裂缝。
1.2 冬期挖槽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基础施工,导致基底受冻:这种事故和上文所述的现象十分类似,在此不再阐述。
原因分析:在完成地基开挖之后,在某种原因的作用下,基础施工没有及时的进行,这样就会导致基槽受冻。
因为土质有着不同的含水率,室外温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就不会有相同的基槽冻深。
在冻土层上进行基础施工,那么就有着十分厚的冻土层,等到气温逐渐上升,地基土就会出现解冻,从而导致不
均匀压缩变形和不均匀性沉降问题的产生。
防治方法:在冬季进行地槽开挖之后,接下来的工序不能够及时的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保温工作,防治出现地槽受冻等问题。
在保温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来进行,通过热工计算来确定厚度。
在事故处理方面,出现了裂缝之后,夏季过后就会逐渐的稳定,那么墙体处理工作就需要在临冬之前完成,如果是裂缝问题存在于正在施工的工程中,那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强没有施工的楼层的整体刚性,从而对基础沉降不均匀产生的内力进行承担。
1.3 靠近原有房屋挖槽后,没有作保温措施,经过冬季之后就会出现原有房屋受冻胀等问题:这种事故的现象是完成了基槽开挖工序之后,在第一个冬季期间,会有裂缝问题存在于原有房屋的墙体上,通常挖槽处的裂缝较于其他的裂缝较严重,一般裂缝都脱离不掉上大下小的状况。
等到了来年,温度逐渐上升,就会逐渐的缩小裂缝。
原因分析:完成基槽开挖之后,如果在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工程必须要停止施工,但是在施工的这一个冬季内,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基础和基槽保温工作,这样地基处于受冻的状态,就会拱起房屋基础,出现墙体上移等问题。
但是冻胀却没有影响到原有房屋的其他基础,这样就会有裂缝问题存在于墙体上。
防治方法:完成了基槽开挖之后,原有房屋基础就在外面暴露。
这样在冬季来临之前,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保温和覆盖。
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沿着原来的基础,用袋装珍珠岩来进行堆积,形成一个保温墙。
2 建筑填方工程的事故原因及防治
2.1 在砂垫层以及沙石垫层施工时,采用的是冻结法,这样就会导致融沉事故的发生:这种事故的现象是如果将砂垫层应用于人工地基施工中,等待解冻之后,就会导致有不均匀下沉等问题处于基础上,并且还可能出现墙体开裂等问题。
原因分析:砂垫层选在冬季施工,没有加热砂石,也没有将防冻溶液掺加进去,而采用冷作施工分层夯实的办法。
这样就会有一层冰膜存在于冻结的砂石上,并且也是在冻结的条件下进行夯实的。
这样等到解冻之后,因为冰膜必定要融化,就会有融沉现象存在于砂石垫层中,导致墙体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要想保证砂石不会出现冻胀等问题,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含水量。
众所周知,砂石属于粗颗粒土的范畴,在冻结期间,如果能够自由的排出水分,那么就不会有冻胀问题。
防治方法:如果砂垫层或者砂石垫层施工是在冬季进行的,那么就需要加热砂石,并且要对含水率进行适当的控制,保证其小于等于初始冻胀含水率,并且需要将适量的防冻外加剂掺加进去,防冻外加剂的量是由当时的温度来决定的,然后进行分层夯实,完成了施工之后,为了避免砂石出现冻结等问题,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保温的目的。
在事故处理方面,因为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冻
胀后融沉只会产生一次性的墙体裂缝,那么不需要非常慌张,等到夏季来临,变形停止之后,再进行处理即可。
2.2 越冬工程基础被冻胀拱起
这种事故的现象是工程依据施工图纸来进行,但是工程的交付使用却不能够在当年完成,这样基础就会被冻胀拱起,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在寒冷地区,这种问题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等到了夏季就会逐渐的恢复。
原因分析:在工程最初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在当年就将工程交付使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这一要求却无法实现。
因为地基属于冻胀性土,在冬季施工,内墙基础的埋深就会达不到相关的要求,在地基冻胀的作用下,就会有裂缝问题出现于墙体上。
防治方法:在冬季来临之前,设计部门以及施工部门需要对越冬措施进行商定和讨论,防止出现裂缝问题。
在事故处理方面,如果没有采取越冬措施,只会产生一次性的地基冻胀,那么处理墙体裂缝,需要等到第二年解冻之后再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二年的冬季本建筑工程依然不能够交付使用,除了采取必要措施来处理裂缝,还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保温。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
在冬季施工,土方工程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防治,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明.建筑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0,(04):206.
[2]周建人.小议冬季建筑施工的防护与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09,(08):232.
[3]叶文新.土方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J].石河子科技,2007,(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