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教案冀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学案【学习内容】一、作家作品走近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山西省清徐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作者施耐庵、罗贯中。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共120回。
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3、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回,原题目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陕西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因为打死了强占民女的恶霸镇关西,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智深。
后因酒后闹事,又被送到东京(现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管菜园。
3、鲁智深的其他故事:第003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004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005回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006回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00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第008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017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第099回鲁智深浙江坐化6.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①疑忌泼皮②踢泼皮进粪窖③倒拔垂杨柳④给泼皮演武使拳⑤说明自身情况⑥审泼皮A.①②⑥⑤③④B.①⑥④②⑤③ C.⑨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⑥⑤③7.试根据古代章回小说回目的特点和课文内容,选出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配对的一句() A.高衙内父子施毒计B.豹子头误入白虎堂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重要知识点梳理一、《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习题精选冀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习题精选冀教版第26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习题精选一、自主实践1.下列红色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廨宇(xiè)洒家(sā)兀那(tū)恁地(nèn)B.咶噪(guō)直裰(duō)动掸(tān)火伴(bàn)C.伏侍(chì)经略(lüè)提辖(xiá)喏喏(nuò)D.捋须(lǔ)粪窖(jiào)蛆虫(qū)臭秽(huì)2.下列红色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你们都来廨宇里坐地说话。
(官舍)B.莫不要洒家?(我,自称)C.众泼皮都不敢动掸。
(动弹)D.师父却是那里来的长老?(官员)3.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①疑忌泼皮②踢泼皮进粪窖③倒拔垂杨柳④给泼皮演武使拳⑤说明自身情况⑥审泼皮A.①②⑥⑤③④ B.①⑥④②⑤③ C.⑨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⑥⑤③4.试根据古代章回小说回目的特点和课文内容,选出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配对的一句()A.高衙内父子施毒计 B.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D.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用心爱心专心第二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教材分析:《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节选自名著《水浒传》第7回,回目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
它与同一单元中的其它四篇文章都着重刻画人物或塑造艺术形象。
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
2、结合文本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杨柳教学设计杨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如“廨宇”、“兀那” “恁地”、“直裰”、“攧”、“巢”等。
2、体会鲁智深的性格特征。
3、了解《水浒传》,体会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旧小说中的口语。
教具:多媒体教具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浒传》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水浒传》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对《水浒传》的讨论)《水浒传》以“众虎同心为水泊”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各自不同的的人生道路,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劫富济贫的起义故事。
它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林冲、李逵、鲁达等。
2、由《水浒传》引出鲁智深(鲁达、花和尚、鲁提辖)话说鲁达到五台山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赐法号智深。
后由于鲁智深两次酒后大闹僧堂,长老又把他推荐到东京相国寺,投奔智清禅师,为其讨个职事僧做。
大相国寺酸枣门外,廨宇后有片菜园,经常被营内军健及门外二十来个破落户侵害,纵放羊马。
一个老和尚在那里住持,难以管制。
于是就让鲁智深去管这片菜园子。
那天,菜园左近的几个破落户泼皮又来偷菜,看见廨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
”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并设下计策,要寻衅打鲁智深以使鲁智深服输,再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结果会怎样呢?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学生读、注意正音。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全班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1、学生通读课文,讨论、交流,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无赖寻事发展:力服无赖高潮:倒拔杨柳结局:无赖心服3、课文重点记叙了鲁智深的哪两年事?明确:力服无赖、倒拔杨柳四、精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1、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小说往往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 廨宇( xi è)洒家(sā)兀那(tū)恁地(nèn)....B. 咶噪( guō)直裰(duō)动掸(tān)宽怒(ráo)....C.恁地( r èn)经略(lüè)提辖(xiá)喏喏(nuò)....D.捋须( l ǔ)粪窖(jiào)蛆虫(qū)臭秽(huì)....2. 以下红色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 你们都来廨宇里坐地说话(官舍)B. 莫不要颠洒家?(我,自称)....C.众地痞都不敢动掸。
(动弹)D.师父倒是那边来的长老?(官员)....3.试依据古代章回小说回目的特色和课文内容,选出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配对的一句()(3分)A. 高衙内父子施毒计B.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4. 文学知识及课文内容填空。
( 5 分)(1) 本文选自,作者(朝代)。
(2)文章写了鲁智深初到大相国寺发生的两件事。
一是,二是。
经过这两件事反应出鲁智深的特色。
5. 指出下边各句的描绘方法及和作用。
(8 分)A. 鲁智深见了,内心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愿前来,莫不要攧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
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地痞都踢在粪窖里挣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下截,把腰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智深先居中坐了,指着大家道:“你那伙鸟人,休要瞒洒家,你等都是什么鸟人,来这里捉弄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 26. 以下对于《水浒》有关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 《水浒》描绘了以宋江为首的108 位豪杰聚义梁山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
七年级语文(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学案一、情境导入听《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激趣导入二、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题。
3.体味文中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
4.结合前后文,透视封建社会统治者专制集权下的残暴统治,体会乱世也能见真情的人间情味。
【重点】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查找作者施耐庵、罗贯中的资料,搜集有关《水浒传》的资料。
三、自学测评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廨宇()兀那( ) 攧()恁地()秽( )咶噪()直裰()2.填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作者,选自。
3.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
后看投影,阅读后加以整理。
1、播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视频,把握故事梗概:根据小说三要素用练简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2、学生通读课文,思考:文章记叙了鲁智深的哪两年事?这两件事反映了鲁智深是怎么样一个人?五、重点导引1、小说往往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
选文将鲁智深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放在矛盾斗争中来描写其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请找出这些描写手法并加以说明。
2、课文主要是介绍鲁智深,为什么穿插许多描写无赖的细节?六、达标检测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廨宇(xiè)洒家(sā)兀那(tū)恁地(nèn)B.咶噪(guō)直裰(duō)动掸(tān)火伴(bàn)C.伏侍(chì)经略(lüè)提辖(xiá)喏喏(nuò)D.捋须(lǔ)粪窖(jiào)蛆虫(qū)臭秽(huì)2.解释下列词语A. 廨宇:B.动掸:C.恁地: D. 咶噪:3.填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时期)家和。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饱读诗书,又睿智勇敢,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让我们共同领略古诗的魅力与风采,我来说诗歌的名字,你来背诵作者与诗句。
大家准备好了吗?从大家铿锵有力的回答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必胜的信心.好,一首思恋家乡与亲人的小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二首: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看来说大家饱读诗书,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一首别有情味的小诗《渡荆门送别》。
一、古诗鉴赏四步法鉴赏古诗有方法,首先,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种方法,那就是古诗鉴赏四步法:1.自由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结合背景,做到读得流畅,读懂诗意;3。
抓住诗眼,做到读出韵味,读出深情.4。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作者、。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廨宇()兀那()恁地()直裰()臭秽()3.说说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⑴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⑵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地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
()⑶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⑷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的目瞪痴呆,都待要去,智深喝道:“一个走的,一个下去!两个走的,两个下去!”()4.小说写了鲁智深的两件事,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⑴⑵5.圈出下列句子中描写鲁智深动作的词语,说说表现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
⑴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云。
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里挣侧。
⑵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6.那些泼皮破落户为什么要来惹鲁智深?7.你印象中的鲁智深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读选文,回答问题:次日,众泼皮商量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都在廨宇安排了,请鲁智深居中坐了,两边一带,坐定那二三十泼皮饮酒。
智深道:“甚么道理叫你众人们坏钞?”众人道:“我们有福,今日得师父在这里与我等众人做主。
”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
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
众人有叩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智深道:“你们做甚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
”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只聒到晚。
”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了。
”有几个道:“我们便去。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小巧玲珑说的主
题。
3.品味本文稿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
4.结合前后文,透视封建社会统治者专制强权下的残暴统治。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浒传》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好汉歌》或观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录像,导入激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知道的水浒传故事和对《水浒传》这部小说的了解情况。
二、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2.《水浒传》简介。
3.题目简介。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
词。
2.出示生字,学生读、注意正音。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全班讨论、交流解决。
四、再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
1.学生通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讨论、交流,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无赖寻事
发展:力伏无赖
高潮:倒拔杨柳
结局:无赖心服
3.课文记叙了鲁智深的哪两年事?这两件事反映了鲁智深是怎么样一个人?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五、精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小说往往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选文将
鲁智深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放在矛盾斗争中来描写其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他的性格
特点。请找出这些描写手法并加以说明。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a. 语言描写: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尺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
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嫉恶如仇的性格。
b. 动作描写:鲁智深不等张三、李四动手,便先发制人,用“飞起”“踢”几个词,
表现出他的心思缜密、反应敏捷、武艺高强。
c. 心理描写:鲁智深怀疑众无赖假意奉承,“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
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表现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2) 课文主要是介绍鲁智深,为什么穿插许多描写无赖的细节?
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写众无赖与鲁智深的冲突,是为了表现鲁智深嫉恶如仇的本性,表现他的正义感和侠义
精神。从他后来对待无赖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性格豪爽,不计前嫌。鲁智深出身于军官,
经验丰富,因此粗在有细,机警敏捷,正因为如此,才没中无赖的圈套。整个故事塑造出了
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形象,如不穿插写无赖这一群体形象,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自由朗读课文,感悟体会。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方面去谈。
板书设计:
8*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开端:无赖寻事
发展:力伏无赖 嫉恶如仇
高潮:倒拔杨柳 智勇双全
结局:无赖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