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全册笔记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18.51 KB
- 文档页数:22
1.常见元素和化合物-常见元素:氧、氮、碳、氢、铁、铜、铝、锌、银、金-常见化合物:水、二氧化碳、氧化铁、石膏、碳酸氢钠、盐酸、硝酸、硫酸2.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但质子带正电,中子带无电荷-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3.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性质进行排列-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周期数表示原子核外壳电子的能级数,周期内原子核外壳电子数相同-族数表示原子核外壳电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是不良导电体,化合物多为气体或固体5.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电价-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负-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根据16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推算6.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7.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的性质:酸性溶液导电,酸与金属反应放氢气-碱的性质:碱性溶液导电,碱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8.盐的制备和性质-盐的制备方法:中和反应、相互置换法、蒸发结晶法-盐的性质:溶解时能导电,固体盐不导电,熔化后导电9.酸碱盐的常见应用-酸:制药、工业生产、食品加工等-碱:制造肥皂、玻璃、纸张等-盐:烹饪、腌制食品、雪融化剂等10.重要化学反应-金属活动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金属与氧化物反应产生金属和氧化物-碳酸盐分解反应:碳酸盐加热分解成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对应盐和氢气11.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单质:同一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不同元素结合而成的物质-单质和化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12.生活中的化学-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的化学反应-物体燃烧产生的化学反应-非重金属材料的应用-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化学原理这些是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笔记想提高化学成果的小伙伴, 对化学感爱好的同学, 赶快过来瞧一瞧吧。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三化学学问点总结及笔记, 欢送大家参考阅读, 盼望能够协助到大家!初三化学学问点总结及笔记一、药品的取用原那么。
1、运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干脆接触药品, 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留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试验室规定的用量, 假如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取最少量, 即液体取1-2ml, 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 不要随意丢弃, 不能拿出试验室, 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试验时假设眼睛里溅进了药液, 要马上用水冲洗。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 将药液滴入承受药液的仪器中, 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 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穿插运用, 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 应把瓶塞拿下, 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 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三、酒精灯的运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 内焰温度最低, 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局部。
2、酒精灯运用留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需用灯帽盖灭, 不行用嘴去吹灭;c、肯定制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肯定制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 要盖上灯帽, 以防止酒精挥发。
3、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 先进展预热, 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 药品要铺平, 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裂开;加热液体药品时, 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 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1)用试管刷刷洗,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但用力不能过猛, 以防止试管损坏。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体现出来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构成,各物质都保持本来性质7、元素:具备相似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构成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达物质构成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作为原则,其他原子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由于原子质量重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构造: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区别:在化学变化(单位为“1”,省略不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e失e失e 得e原子、离子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映基本类型:①化合反映: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映如:A + B = AB②分解反映: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反映如:AB = A + B③置换反映: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映,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映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映: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互换成分,生成此外两种化合物反映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映:在反映中,含氧化合物氧被夺去反映(不属于化学基本反映类型) 氧化反映:物质跟氧发生化学反映(不属于化学基本反映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氧化反映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变化其他物质化学反映速率,而自身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先后都没有变化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映MnO 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映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物质质量总和。
中考化学知识点及总结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混合物的分类机械混合物、溶液、气体混合物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离子键(2)共价键(3)金属键4. 化学式和化合价(1)离子式(2)共价键(3)化合价5. 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2)摩尔、摩尔质量6.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意义(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固态的结构和性质(1)晶体的结构(2)晶体的性质2. 液态的结构和性质(1)液体的结构(2)液体的性质3. 气态的结构和性质(1)气体的结构(2)气体的性质4. 物质的比较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置换反应(4)沉淀反应2. 化学反应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2)浓度的影响(3)催化剂的影响(4)表面积的影响3. 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1)工业生产(2)生活中的应用四、离子溶液和电解质1. 离子溶液(1)导电性(2)电解质2. 电解质(1)电解质的分类(2)电解质的应用3. 离子溶液的实际应用(1)电镀(2)电解制氢氧化钠五、酸碱性及其应用1. 酸、碱及盐(1)酸的性质(2)碱的性质(3)盐的性质2. pH值(1)pH值的意义(2)pH值的计算3. 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的基本原理(2)酸碱中和的应用4.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2)工业上的应用六、化学中的能量1.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3)能量的守恒2. 燃烧和热化学能(1)燃烧的过程(2)燃烧的产物(3)燃烧所释放的热能3. 化学能的转化和利用(1)化学能的转化(2)化学能的利用七、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基本性质(1)导电性(2)导热性(3)延展性和韧性2. 金属的化合物(1)金属氧化物(2)金属的氧化3. 金属的提取和利用(1)冶炼(2)金属材料的使用八、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 非金属的基本性质(1)导电性(2)绝缘性2. 非金属的化合物(1)非金属氧化物(2)非金属的氧化3. 非金属的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2)工业上的应用九、生活中的化学1. 化学清洁用品(1)肥皂(2)洗涤剂2.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1)食盐(2)食品添加剂3. 农田中的化学物质(1)化肥(2)农药4. 化学燃料(1)煤(2)石油五、化学实验1. 化学试剂和仪器(1)化学试剂(2)化学仪器2.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1)实验的准备(2)实验的操作(3)实验的整理3. 安全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室的安全(2)试剂的安全(3)实验的安全总结:中考化学知识点及总结大全,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离子溶液和电解质、酸碱性及其应用、化学中的能量、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生活中的化学和化学实验等内容。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笔记(最全) 学完九年级化学,应该怎么复习呢?复习要有计划,要有方法!不能死读书、死做题……复习资料都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是根据化学内容的复习顺序来整理的,在每个知识点复习完之后,可以再复习其他不相关内容。
一、根据知识点进行复习课本中有很多关于化学的知识,在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归纳总结,进行重点复习,这样会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元素周期表中提到了八个元素(SiO2++、 MgO+、H2O2+、Fe2+)分别对应着什么重要元素。
可以把这八个元素在书中找出来看一看。
1、要把元素周期表读懂。
首先要明白原子序数是1。
这样才能准确地解释和判断元素的同位素是什么样的呢?例如MgO+与Fe2+为同位素,那么H2O2+和Fe2+分别对应着什么?如果不能理解说明这个元素没有在元素周期表中出现过,需要重新认识它们。
同时通过元素周期表要注意书写顺序以及文字名称上必须加黑横线表示元素符号。
2、对这些元素进行归纳总结,如:②对于一些重要反应,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顺序进行复习。
如:①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所需的条件和步骤;②关于反应物类型的判断;③关于化学反应中电荷等性质和电荷转移的基本原理。
3、看一看表中还有哪些元素未在课本上体现。
如:Fe2O3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制法。
因此要通过复习这两个知识点的时候注意每一种方法是否合理。
注意在知识之间是否相互联系。
有很多同学认为化学基础知识是很简单的,这是一个误区。
化学是从最简单到最深的概念,它是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推导而得出知识,而不是根据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概念推导出来。
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就是因为没能抓住公式或概念,导致得分率不高。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把课本上所学过的知识总结起来,使自己在复习时能够事半功倍。
复习时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把知识点进行综合,使自己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4、看一看与实际生活、生产等有关的化学知识。
主要是化学知识中与生活、生产相关的内容。
2021年中考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资料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概述一、应掌握的知识点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元素2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或核电荷。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几种简单物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11.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锈和食物变质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8.还原物质为H2、C和Co,其中C和H2为单质。
该化合物为Co.19。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重要的是物质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所有溶液均为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使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值<7;例如,将HCl、H2SO4和CO2引入水中;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
如:水、nacl25.一个原子的原子结构图是+12282。
中考化学知识点笔记中考化学知识点笔记梳理(一)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二)特性1.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脱水性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如C12H22O11——12C + 11H2O3.强氧化性⑴跟金属反应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2024年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2024年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碱--------盐+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 (8)盐+盐-----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学习好化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一、预习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 Na2 O MgO Fe2 O3 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