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5春课程考试《大学语文(一)》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语文(一) A卷一、多项选择题。
(以下正确答案至少有两项,5题,每题4分。
)1、以下不属于《庄子》一书的篇目是(CD )A.《秋水》B《逍遥游》 C 《劝学》D《天论》2、李煜疏于整军治国,却通晓文艺,擅长的有(ABCD )A书画B音律C诗文D词3、在“新乐府运动”中,白居易写的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诗作有(ABC )A《秦中吟》B《长恨歌》C《新乐府》D《将进酒》4、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自余为僇人”,僇人的意思不正确的是(D )A.闲人B被贬谪的人 C.受刑戮的人,罪人D地方官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所表现的心情有(A B CD )A悲秋B因战乱流落他乡C家国之思D身世之感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4分。
)1、《老子》又名《道德经》、《德道经》。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最初出处是曹操的《短歌行》。
√3、《将进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都是典故中的人物。
√4、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汉江指的是汉水。
◊5、著名的《垓下之围》中的垓下在今江西省境内。
√三、分析题。
2题,每题15分。
1、以《蒹葭》为例,谈谈你对诗歌的朦胧美的认识。
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
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
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
“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书愤》是一首()A、七言古诗B、五言律诗C、七言律诗D、乐府体诗正确答案:C第2题,“楚辞”一名,最早见于:A、《三国志》B、《后汉书》C、《汉书》D、《史记》正确答案:D第3题,1980年()的《随想录》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A、巴金B、胡适C、王国维D、钱钟书正确答案:A第4题,____“以诗为词”,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A、苏轼B、辛弃疾C、欧阳修D、柳永正确答案:A第5题,词的句子句式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____A、诗余B、曲子C、曲子词D、长短句正确答案:D第6题,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的是()A、“海派”小说B、“京派”小说C、“左翼小说”D、“社会剖析派”正确答案:B第7题,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各个学派禅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的产物。
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
A、战争B、百家争鸣C、思想开放D、独尊儒术正确答案:B第8题,《春江花月夜》以()统摄群象。
A、月光B、潮水C、波光D、花林正确答案:A第9题,《秋水》作为一篇论说文,论证方法也颇具特色,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使结论自然地凸现出来,令人折服。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0题,《史记》,西汉司马迁作。
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共130篇。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1题,《再别康桥》体现了作者故地重游,眷恋、珍惜、忧郁交杂的情怀。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2题,《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3题,爱情,是《聊斋志异》的主要题材之一。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4题,对《从军行》的主旨,历来理解相同,就是表现唐军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5题,《麦琪的礼物》通过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金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15秋福师《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答案一辅导资料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1.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 《三国志》B. 《后汉书》C. 《汉书》D. 《史记》-----------------选择:D2. 《汉江临泛》是一首()A. 七言古诗B. 五言律诗C. 七言律诗D. 词-----------------选择:B3. 有人认为词是从诗发展而来的,所以称词为____A. 诗余B. 曲子C. 曲子词D. 长短句-----------------选择:A4. 《短歌行》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来喻指:A. 贤者择木而栖却难得知遇B. 黑暗的战乱时代贤者奔走四方C. 明主不怕贤才多D. 天色昏暗-----------------选择:B5. ____“以诗为词”,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A. 苏轼B. 辛弃疾C. 欧阳修D. 柳永-----------------选择:A6.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 《楚辞》B. 《诗经》C. 《春秋》D. 《尚书》-----------------选择:A7. 《搜神记》作者为()A. 蒲松龄B. 干宝C. 沈既济D. 元稹-----------------选择:B8. 看重读书市场效果的是()A. “海派”小说B. “京派”小说C. “左翼小说”D. “社会剖析派”-----------------选择:A福师《大学语文(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二、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屈原所编。
A. 错误B. 正确-----------------选择:2. 荀子的论述不少均具有唯物主义观点。
A. 错误B. 正确-----------------选择:3. 《再别康桥》通过意象、比喻象征丰富诗歌内涵。
A. 错误B. 正确-----------------选择:4. 辛弃疾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
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一、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得分:201.“四大奇书”____的先后出现,体现了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演讲历程。
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金瓶梅词话》答案:ABCD满分:2分得分:22.下列对《登西台恸哭记》描述正确的是()A. 全文的线索是哭B. 为悼念文天祥壮烈殉国而写C. 隐约其词D. 意在言外答案:ABCD满分:2分得分:23.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现了:A. 以“新歌谣”为特色的诗歌创作潮流B. “七月派”C. “九叶派”D. “新月派”答案:ABC满分:2分得分:24.30年代的创作潮流有____:A. “左翼小说”B. “京派”小说C. “海派”小说D. “社会剖析派”答案:ABCD满分:2分得分:25.“元曲四大家”指: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郑光祖答案:ABCD满分:2分得分:26.元杂剧用北方的曲调演唱,以唱为主,____相结合。
A. “做”B. “念”C. “唱”D. “打”答案:ABC满分:2分得分:27.《梅圣俞诗集序》的写作特点是:____三者溶为一体。
A. 说理B. 写人C. 谈诗D. 写景答案:ABC满分:2分得分:28.()被称为“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ABCD满分:2分得分:29.下列选项中关于《登西台恸哭记》说法正确的是____A. “哭”字是全篇之眼B. 写西台恸哭,细致真切地记述祭奠文天祥的经过,是文章的主体C. 在行文方面,为躲避文祸,本文写得隐约其词,颇有言外之意D. 在行文方面,本文写得大胆直接、正义凛然答案:ABC满分:2分得分:210.《阿宝》除去人物形象生动,富有个性,故事情节离奇等原因外,还有三个显著特点是()A. 点铁成金B. 自我投射C. 含哲理意味D. 运用夸张手法答案:ABC满分:2分得分:2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____“以诗为词”,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A.苏轼B.辛弃疾C.欧阳修D.柳永参考答案:A2.《秋兴》特点是()A.绘景抒情联系密切,浑然一体B.章法谨严C.语言练达对偶精当工稳而句式又富于创新变化D.大量夸张手法运用参考答案:ABC3.《徐文长传》体现了徐文长独立一时,卓尔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癫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清代短篇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话小说达到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巅峰代表作有()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红楼梦》D.《金瓶梅》参考答案:ABC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写在李煜亡国被俘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他对故国河山的深情怀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深切悔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6.《论语》里的八则语录,内容主要侧重在()A.为仁为道B.增进学业C.修养人格D.教人向善参考答案:BC7.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B.荀子C.老子D.庄子参考答案:CD9.词的句子句式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____A.诗余B.曲子C.曲子词D.长短句参考答案:D10.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A.欧阳修B.柳永C.张先D.李清照参考答案:ABCD11.曹操《短歌行》中还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
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喻指____A.黑暗的战乱时代贤者奔走四方B.贤者择木而栖却难得知遇C.明主不怕贤才多D.景色苍凉参考答案:B12.《将进酒》,是一首劝人饮酒的泛泛之作。
诗人豪饮高歌,借酒销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____汪洋恣肆,想象丰富,辞藻瑰丽,运用古代神话作为寓言,是先秦时期最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作品。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一)》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被称为“初唐四杰”A.王勃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参考答案:ABCD2.《哭小弟》赞美了小弟的奉献精神,为其早逝痛惜的思想感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有()A.欧阳修B.柳永C.李清照D.苏轼参考答案:ABC4.《汉江临泛》的艺术特色是____A.画面开展壮阔B.写景空灵不拘、流动不滞C.画面温婉柔和D.写景真实参考答案:AB5.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三国志》B.《后汉书》C.《汉书》D.《史记》参考答案:D6.____被誉为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座”。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参考答案:AB7.《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有:()A.叙事有致,张弛自如B.抒情缠绵细腻C.章法上下贯通,前后钩连D.语言优美明丽,自然流畅参考答案:ABCD8.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参考答案:ACD9.下列选项中关于《将进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本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B.发端以“君不见”开首,两个排句势若天风海雨,表露出诗人蹉跎岁月的深沉忧虑C.五、六两句起诗情陡然逆折,由悲转乐,且渐趋狂放D.至“钟鼓”以下八句,却又在酣饮纵乐中见出埋没于时的愤激参考答案:ABCD10.《将进酒》,是一首劝人饮酒的泛泛之作。
诗人豪饮高歌,借酒销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1949年新中国建国到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小说创作以()为基本特征。
A.社会主义B.现实主义C.社会主义现实主义D.共产主义参考答案:C12.曹操《短歌行》中还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
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喻指____A.黑暗的战乱时代贤者奔走四方B.贤者择木而栖却难得知遇C.明主不怕贤才多D.景色苍凉参考答案:B13.《秋兴》特点是()A.绘景抒情联系密切,浑然一体B.章法谨严C.语言练达对偶精当工稳而句式又富于创新变化D.大量夸张手法运用参考答案:ABC14.《秋水》作为一篇论说文,论证方法也颇具特色,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使结论自然地凸现出来,令人折服。
15春福师大《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和二_答案第一篇:15春福师大《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和二_答案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一、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对《水龙吟》描绘正确的是()A.作者心怀壮志而难以抒展的抑郁心理B.以阔大而凄恻的景物描写写心情C.以典故、比喻、象征寄寓心中愤懑D.理解本词雄奇刚健而深婉蕴藉的风格特点正确答案:ABCD 2.《麦琪的礼物》作品的特点是()A.用了不少夸张B.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C.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D.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正确答案:ABCD 3.下列选项中关于《梅圣俞诗集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本文语言简练,行文却跌宕起伏B.阐说道理,先设置“诗人多穷”的世俗论调,然后翻云覆雨,导出“穷而后工”的正面结论,顿挫有致C.写梅诗之工,以文章陪衬,用世风对比,概说公从推崇,特写名人赞语,多角度,多手法D.抒发感慨,先虚写“幸得用”之功,后实写“不得志”之悲一扬一抑,大起大落正确答案:ABCD 4.30年代的创作潮流有____:A.“左翼小说” B.“京派”小说C.“海派”小说D.“社会剖析派” 正确答案:ABCD 5.30年代至抗战时期,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不断出现,比如: A.《包身工》B.《中国的西北角》C.《塞上行》D.《欧游杂记》正确答案:ABC 6.“京派”小说的特点是()A.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B.讲求艺术个性和技巧C.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D.看重读书市场效果正确答案:ABC 7.《秋兴》特点是()A.绘景抒情联系密切,浑然一体B.章法谨严C.语言练达对偶精当工稳而句式又富于创新变化D.大量夸张手法运用正确答案:ABC 8.下列对《书愤》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口语入词 B.是七言律诗 C.对比手法的运用D.表达了作者立誓报国,至老弥坚的壮烈情怀正确答案:BCD 9.元杂剧的特点是()A.以唱为主B.“做”、“念”、“唱”相结合C.分为“生”“旦”“净”“末” D.无女角正确答案:AB 10.下列选项中关于李清照《声声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作品主要是通过描绘种种暮秋景物,来渲染心中的愁情 B.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C.借秋日平常景物,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愁苦难熬的内心活动,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D.采用宋人日常口语入词,写眼前景,道心中意,语浅而情深正确答案:ABCD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5春福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一二福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声声慢》采用()入词A. 宋人日常口语B. 俚语C. 俗语D. 典故正确答案:A2.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各个学派禅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的产物。
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
A. 战争B. 百家争鸣C. 思想开放D. 独尊儒术正确答案:B3.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 《史记》B. 《汉书》C. 《左传》D. 《战国策》正确答案:A4. 《鹊桥仙》“弄巧”写()A. 牛、女踽踽夜行B. 两人一步三顾C. 流星传递情愫D. 织女手艺精巧正确答案:D5. ()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训告体史书A. 《春秋》B. 《战国策》C. 《尚书》D. 《史记》正确答案:C6. ()是心灵独白式的。
A. 冰心体B. 朱自清的散文C. 何其芳的散文D. 沈从文的散文正确答案:C7. ()谓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A. 章回小说B. 唐传奇C. 志怪小说D. 志人小说正确答案:B8. 鲁讯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扬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的是:A. 《搜神记》B. 《霍小玉传》C. 《李娃传》D. 《世说新语》正确答案:D9. 《我的世界观》作者是()A. 爱迪生B. 爱因斯坦D. 居里夫人正确答案:B10. 1949年新中国建国到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小说创作以()为基本特征。
A. 社会主义B. 现实主义C.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D. 共产主义正确答案:C11. ()作为一种短小精悍、富于批判性的议论文字,A. 散文B. 说理文C. 记叙文D. 杂文正确答案:12. 《九歌》是用于()的乐歌。
A. 祭祀B. 庆祝C. 宣战D. 交好正确答案:13.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大型叙事文学体制的成熟。
A. 唐传奇B. 元曲C. 志人小说D. 章回体长篇小说正确答案:14.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不包括()。
A. 《雾》C. 《雷》D. 《电》正确答案:15. 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喻指()A. 贤者不知道如何投奔贤主B. 贤者们迷茫的心情C. 贤者择木而栖却难得知遇D. 贤主们并不需要贤者正确答案:16. ()是一种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
福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
1. 《声声慢》是李清照()词的代表作
A. 中期
B. 前期
C. 后期
D. 中后期
正确答案:C
2. ()既上古之书,亦称《书经》
A. 《尚书》
B. 《诗经》
C. 《春秋》
D. 《公羊传》
正确答案:A
3.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A. 《左传》
B. 《战国策》
C. 《尚书》
D. 《国语》
正确答案:D
4. 孔子政治上强调(),以礼治国
A. “为政以德”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兴观群怨”
正确答案:A
5. ()记录湘西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A. 冰心体
B. 朱自清的散文
C. 何其芳的散文
D. 沈从文的散文
正确答案:D
6. 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 《尚书》
B. 《春秋》
C. 《战国策》
D. 《国语》
正确答案:A
7. 用“尘网”和“樊笼”比喻()。
大学语文(一) A卷一、多项选择题。
(以下正确答案至少有两项,5题,每题4分。
)1、以下不属于《庄子》一书的篇目是(CD )A.《秋水》B《逍遥游》 C 《劝学》D《天论》2、李煜疏于整军治国,却通晓文艺,擅长的有(ABCD )A书画B音律C诗文D词3、在“新乐府运动”中,白居易写的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诗作有(ABC )A《秦中吟》B《长恨歌》C《新乐府》D《将进酒》4、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自余为僇人”,僇人的意思不正确的是(D )A.闲人B被贬谪的人 C.受刑戮的人,罪人D地方官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所表现的心情有(A B CD )A悲秋B因战乱流落他乡C家国之思D身世之感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4分。
)1、《老子》又名《道德经》、《德道经》。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最初出处是曹操的《短歌行》。
√3、《将进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都是典故中的人物。
√4、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汉江指的是汉水。
◊5、著名的《垓下之围》中的垓下在今江西省境内。
√三、分析题。
2题,每题15分。
1、以《蒹葭》为例,谈谈你对诗歌的朦胧美的认识。
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
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
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
“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
大学语文(一)
一、综合分析题
注意:1、附件形式提交 2、抄袭不得分 3、请以课文为论述依据
1、《陌上桑》和《行行重行行》《春江花月夜》对爱情的描绘风格极为不同,请具体分析。
答:《陌上桑》中的罗敷编造出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是为了蔑视并吓退那个心怀叵测的太守。
这种爱情是充冲少女情怀的幻想,也颇有喜剧色彩;《行行重行行》的爱情却显得沉重、哀婉、无奈,思归相思煎熬深重并且不无对远行的丈夫不无悬念和担心;《春江花月夜》面对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抒发了委婉缠绵的离别相思之情。
2、《张中丞传后叙》和《长恨歌》《陈情表》同为写人之作,他们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答:三文中相同的写法是写人叙事的同时抒发议论,抒发情感。
三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张中丞传后叙》最大特点是议论叙事,紧密结合;《长恨歌》算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陈情表》抒情意味浓厚。
3、以课文为例,说明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有什么同异?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
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
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
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在《登高》里,诗人杜甫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长年飘泊、老病孤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与孤独恨,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也表现了诗人浓厚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意象、意境组合与营造的不同
李白所创造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奔腾咆哮的黄河与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
如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从天而降,写出了一泻千里,不可抵挡之势。
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孤舟等,在这些被损弃与被遗忘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
在《登高》中杜甫就用“猿啸”、“落木”等意象营造了萧索、凄冷的氛围,表达诗人悲凉的心境。
四、语言特色的不同
李白追求自由精神,不受格律约束,他的诗歌常常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语言夸张却不显做作,华丽却不显庸俗。
如《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而杜甫推崇“形神兼备”境界,强调炼字,炼句,苦思,苦学。
意象精练紧凑,语意凝重深沉,沉郁顿挫。
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出风、天、猿、渚、
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二、作文
我与唐诗的会遇[800字]
从前,我一直渴望友一位朋友,能永远听我倾诉,让我放松,值得交心的。
如今,我发现了你——唐诗,实现了我埋藏在心底良久的小芽苗。
是你,使我原本燥热的心变得宁静;是你,使我枯寂的心变得湿润;是你,使我贫瘠的心变得富裕……
我与你相遇在初唐。
见之: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于是我化作孤鹜与你比翼双飞,同你“玉楼宴罢醉和春”。
戏台上你“归时休照烛花红”,我“待踏马蹄清夜月”;最终看着你身影渐行渐远,暗暗许诺:“来时与你遍赏丛芳。
”
我与你又见在盛唐。
惊讶你把曾经的青涩化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气,如此壮阔的美丽令我心动。
于是我与你携手醉饮葡萄美酒;与你“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红幕扬起,用一杯月光销去万古愁绪;陪你抒写“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岁月轮回;伴你看遍“春柳春花满画楼”;尝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手捧眷恋,默默念“思君如满月,月月减清辉”。
我与你再次相约在中唐。
怎料到曾经绝美汩汩流淌成了“感时花溅泪”的凄美。
我抚摸着你清瘦的容颜,伴你“群山万壑赴荆门”,同奏“千载琵琶作胡语”。
任凭柳烟凄迷了离别破碎的河山,任凭杨贵妃那“云鬓花颜金步摇”,于昏君“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那《霓裳羽衣曲》被无情地击破,那“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我只虔诚地祝愿祈祷:愿我和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与你相逢在晚唐。
无限好的夕阳是美丽!可是红颜弹指老,一切“只是近黄昏”,可叹“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盛唐的余韵化作清江烟愁。
我本想与你共剪西窗烛,却不料“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我本想与你并蒂连理,却不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大唐国破,绝妙诗尽,于君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但愿我们“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和唐诗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