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课时 摸球游戏
- 格式:docx
- 大小:405.45 KB
- 文档页数:5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本课时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可能性大小的合理性,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验—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
1.学生眼中的数学。
对小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
游戏是他们的天地,游戏可以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缓冲区。
”本节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生活中的数学。
基于学生对“事件的发生可能是这样的,也可能是那样的”的认识,教师改变条件,再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测,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
通过“试一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的可能性大,什么情况的可能性小。
课前准备PPT课件盒子、红球、黄球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摸球游戏。
(板书课题)师:请看,这有三个纸盒,里面都装有球,请三个同学上台来摸球,每人摸5次,摸出黄球次数最多者获胜。
师生共同记录游戏结果。
师:谁获胜了?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盒子里都是什么球。
(3个学生打开盒子并拿出球举起展示给全体学生看:第一个盒子里是2个红球,第二个盒子里是2个黄球,第三个盒子里有1个黄球,3个红球)看到这个结果,你们3个有什么想说的吗?预设生1:第一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黄球,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黄球。
生2:第二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因为盒子里全是黄球。
生3:第三个盒子里可能摸出黄球,因为盒子里有黄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
(边说边板书:不可能、一定、可能)【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摸球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内容摘要:《摸球游戏》教学设计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大胆通过“学生猜测——实践验证——动手探究——生活拓展——学生交流”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猜测、实践、交流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灵活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学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确定”“不确定”“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直观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会结合已有经验做出正确判断。
2、学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列举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能力目标:1、通过“猜测——验证——分析数据”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广泛的交流讨论中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引导他们善于与人合作,乐于探究,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学会正确用语言描述。
教法设计:创设摸球比赛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丰富的摸球游戏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在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游戏感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玩摸球游戏吧!(揭示课题:摸球游戏)(一)师拿一个只装有三个黄球的盒子:谁能摸到白球有奖,谁来摸?谁来猜测一下,盒子里是什么球?打开验证一下,根据刚才的游戏,你能说一句话吗?板书:不可能(二)师拿一个只装有三个白球的盒子:从这个盒子里摸球能中奖吗?谁来摸?谁来猜测一下,盒子里是什么球?打开验证一下,板书:一定(三)老师把两种颜色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猜猜看,如果让你摸一摸 ,会是什么结果?一定能摸白球吗?板书:可能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一)摸球游戏大家想玩摸球游戏吗? 怎么玩呢?老师宣布游戏规则:1、每组盒中10个球,有黄球也有白球。
6.4摸球游戏(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冀教版)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活动课摸球游戏活动探究情境导入课外活动拓展延伸情境导入游戏规则(1)每人摸一个,先猜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再摸,
摸时不许偷看。
(2)如果摸出的球和猜的一样,就奖励一支铅笔。
(3)摸时要按顺序,要安静,做个文明的好孩子。
活动探究说一说可能会摸
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会摸出红色,也可能是黄色的。
拓展延伸(2)盒子中还剩下42个红色球,46个黄色球。
(3
)红色球比黄色球多摸出几个?8-4=4(个)课外活动调查一下班里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摸球等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经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探索过程。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初步猜测和推理,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实例中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天虹百货为了吸引顾客,举办了一次有奖促销活动。
它的活动方式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箱子里放一些球,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凡是一次购物满49元的顾客,就可以摸一次奖。
摸到黄球有奖,白球则没有奖。
如果你是天虹百货的老板,你会怎样往小箱子里放球,让顾客来摸奖呢?生1:我会放的黄球多一些,白球少一些。
师:为什么呢?生1:因为这样容易摸到黄球,顾客中奖了,会很高兴,就会再来店里买东西。
师:你的意思是放的黄球数量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大,是吗?生:是。
师:你是一个很大方的老板,很会替顾客考虑,也很会做生意。
还有别的放球方法吗?生2:只放一个黄球,其它全放白球。
师:你的意思是放白球多一些,放的黄球少一些。
说说你的想法。
生2:这样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一些,顾客不容易中奖,就可以多赚一些钱。
师:这是一个很精明的老板。
他的意思是说放的黄球少一些,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生齐答:小一些。
师:如果放的白球多一些,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生齐答:大一些。
二、实践探究1、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哪种颜色的球放得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的球放的少,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小。
(课件展示: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少——可能性小。
摸球游戏一、教学目标1.结合摸球游戏的各种具体情景,引出实际中存在的可能性问题。
讲解如何描述实际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通过游戏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与某些因素有关。
总结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3.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现象。
2.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能对一些简单的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素养。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次编排可能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生活中得实例,知道事件的随机现象,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这为五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具准备游戏用的黄球和白球若干个,盒子若干个,圆盘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摸球游戏。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活动一:摸球1.师课件出示教材上五个盒子。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盒子,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可能回答:有2个盒子放的都是同一颜色的球,有三个盒子放了两种颜色的球,而且数量都不一样等。
(3)师问: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说一说,可能摸到什么球?(4)学生可能回答:第一个盒子一定能摸到红球,第二个盒子一定能摸到白球,第3,4,5盒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5)师:同学们说的太好啦!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盒子和球。
首先按照课件中的要求分别把球放入五个盒子中,接着我们按要求来摸球。
师课件出示要求2.学生小组按要求放球,并进行游戏,师巡视指导。
3.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摸球情况?4.小组汇报5.师接着问:从3,4,5盒中都有可能摸到白球,它们的可能性一样吗?6.小组讨论交流,可能会得到:4号盒子摸到的白球可能性最小,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准备:课件、乒乓球、小正方体、转盘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大家表现的可真好,奖励你们玩个猜谜游戏,这个盒子里有些球,猜猜会是什么颜色的?生:黄,白······师:看来在不知道盒里情况时,盒里可能装着任何一种颜色的球。
好,就摸一摸验证一下(4个人摸后装进量筒里观察),引出一定、不可能。
师:这些是二年级学过的一些可能性知识。
(板书:可能性)不久前我在一次抽奖活动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可能性知识,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一起研究一下。
这是现场的抽奖规则(课件)师:看到这个抽奖规则,如果你作为现场工作人员,你会怎样装这8个球?生:回答师:你们的意思是说,盒子里必须装上黄白两种颜色的球,我们才有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而且还得保证白球个数比黄球多。
才能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你们的想法和现场工作人员想法不谋而合,现场抽奖箱里正是装着这样的8个球。
(出示第3罐)二、新课师:用这8个球抽奖,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其中一种球的可能性是怎样的?生:第3罐中白球比较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一些。
(很会观察哦)师:看来可能性还有大小之分,板书:大小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师:可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想自己动手摸一摸,验证一下呢?生:想师:好,我们把这8个球装到盒子里一起来做个实验。
师:请看实验要求(课件出示)教师讲解:小组内依次轮流摸够20次球,摸之前先猜一猜会摸中什么球,再闭眼伸手摸,摸出后记住颜色再把球放回盒里,组长把摸球结果填写在统计表内,并做好合计,先完成的小组请小组长把统计的数据拿到老师处为你登记。
《摸球游戏》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过程,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在试验、推理活动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难点:描述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设计过程:一、猜一猜。
1、老师出示转盘。
提问:指针转后,可能会停在哪里?2、请几个同学转一转,来验证。
二、动手操作。
〖活动一〗摸一摸记一记1、假如这个口袋里装有红球和黄球,老师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你们认为有可能摸到哪种球?2、你们想不想摸摸看?学生摸球、统计、汇报。
一袋10个红球、一袋里有红的有黄的、一袋是黄的。
[感悟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这三个表述方法的含义]3、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的吗?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三、装一装,说一说,1、让学生猜想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2、学生活动每一组有一蓝球,有:红、绿、黄、兰,如果让你们也来装一次球,你打算怎样装,小组讨论,选择一种。
3、小组按自己的想法装,然后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在小组里说一说摸球的结果。
4、交流汇报。
四、转一转,想一想。
1、猜一猜抛银币,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动手活动。
每人抛10次记下来。
五、联系生活。
生活中也有许多可能性的问题,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事吗?,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六、课堂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1
第四课时 摸球游戏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7页,摸球游戏。
教学提示
本课是在学完本单元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通过设计“摸球游戏”
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可能性知识。同时让学生用“正”字记录全班同学摸球的结果,也是对
本单元统计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交流讨论中,初步了解到“可能性”的实际意义。在统计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利用
前面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时间发生的不确定性,能根据摸球的数据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摸球游戏,经历记录方式讨论、猜测、摸球记录统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了解“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箱子,红球和黄球各50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游戏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箱子,小朋友们看到了吗?你们猜,里面是什么?
生:猜不到……
师:那请小朋友把手伸进去摸一摸,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球!是乒乓球!
师:对啦,这里面老师放了50个红色的乒乓球和50个黄色的乒乓球,今天我们就来玩
“摸球游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
二、猜测讨论
师:下面,老师将从箱子里随意摸出一个球,你觉得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生1:我觉得可能是红色的……
生2:也可能是黄色的……
师:我们能不能不说“可能”,而说“一定”呢?
生:不能,因为箱子里既有红球也有黄球,所以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
师:恩,同学们的猜测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实际的摸一摸,看看结果是怎
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激发学生想要验证、想要尝试的欲望,为后面学生体验“可能
性”的意义打下基础。】
三、实践操作,体验新知
师:下面我们就亲自来做一做这个摸球的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 每人摸一个,先猜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再摸。
(2) 如果摸出的球和猜的一样,就奖励一支铅笔。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一种很简便的记录方法,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
生:用“正”字记录……
师:对,这样的统计活动用“正”字记录最简单明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先画一个统计表,
然后再摸球的过程中,用“正”字记录在统计表中。
颜色 次数 合计
红色
黄色
(学生一遍轮流摸球,一边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样获得的体验是最真实
的,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达标反馈
1. 师:请小朋友们把统计表补充完整,看看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测的相同。
3
(学生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计算摸到每种球的数量,写在合计这一栏中。)
2. 玩一玩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吧,每人转一次,看能得几等奖,把每次转的结果用“正”
字记录下来,并计算结果,完成统计表。
奖项 次数 合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五等奖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玩了“摸球游戏”,小朋友们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生1:我们发现,如果箱子里有两种颜色的球,摸到哪种球都有可能。
生2:我觉得,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
六、布置作业
1. 取一枚硬币,抛20次,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朝上的面是正面还是反面,完成统
计表。
2. 和小伙伴玩一玩“掷骰子”的游戏,用“正”字在统计表中记录出现的点数。
朝上面 次数 合计
正面
反面
4
板书设计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在古代欧洲某国,有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大臣处死。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征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分别写有“生”与“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则“死”。 可是,国王偏偏想让这个大臣死,于是派人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换成“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下大臣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生:这个大臣不管摸到哪张纸片都是“死”字,所以这位大臣一定得死。 有个好心人悄悄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臣,这个大臣想了一夜,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大臣选择生死时,这个大臣拿起盒中的一张纸片,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张纸,只见另一张纸上写着“死”字,大法官便说:“大臣一定吞下了‘生’字,他不该死。”于是便把大臣给放了。这个大臣用他的智慧赢得了生命。 二、资料链接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做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画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点数 次数 合计 1
2
3
4
5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