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
- 格式:ppt
- 大小:704.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四章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三条重要线段中线高线全等图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SSS三角形SAS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AASHL(适用于RtΔ)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作三角形一、三角形概念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可以用符号“Δ”表示.2、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ΔABC”,读作“三角形ABC”.3、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即边AB、BC、AC,有时也用a,b,c来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来表示;4、∠A、∠B、∠C为ΔABC的三个内角。
二、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1、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用字母可表示为a+b〉c,a+c〉b,b+c〉a;a—b<c,a-c<b,b-c 〈a.2、判断三条线段a,b,c能否组成三角形:(1)当a+b>c,a+c>b,b+c〉a同时成立时,能组成三角形;(2)当两条较短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线段时,则可以组成三角形。
3、确定第三边(未知边)的取值范围时,它的取值范围为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即a b c a b-<<+.三、三角形中三角的关系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
2、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三类:(1)锐角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我们通常用“RtΔ”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C所对的边AB称为直角三角表的斜边,夹直角的两边称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钝角三角形,即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3、判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主要看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数.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5、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具备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都具有三边关系和三内角之和为1800的性质。
专题02高分必刷题-全等三角形重难点题型分类(解析版)题型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B.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解答】解:A、两个边长不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形状相同,边长不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如图,△ABC≌△DCB,△A=80°,△DBC=40°,则△DCA的度数为()A.20°B.25°C.30°D.35°【解答】解:△△ABC≌△DCB,∴∠D=△A=80°,△ACB=DBC=40°,∴∠DCB=180°﹣∠D﹣∠DBC=60°,∴∠DCA=△DCB﹣∠ACB=20°,故选:A.3.如图,△ABC≌△DEF,BE=7,AD=3,则AB=.【解答】解:△△ABC≌△DEF,∴AB=DE,∴AB﹣AD=DE﹣AD,即BD=AE,∵BE=7,AD=3,∴BD=AE==2∴AB=AD+DB=3+2=5.故答案为:5.题型2:添加一个条件,是两三角形全等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 B.AM∥CN C.AB=CD D.AM=CN【解答】解:A、△M=△N,符合ASA,能判定△ABM≌△CDN,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M∥CN,得出△MAB=△NCD,符合AAS,能判定△ABM≌△CDN,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AB=CD,符合SAS,能判定△ABM≌△CDN,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条件AM=CN,MB=ND,△MBA=△NDC,不能判定△ABM≌△CDN,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如图,已知△ADB=△CBD,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D≌△CDB的是()A.△A=△C B.AD=BC C.△ABD=△CDB D.AB=CD【解答】解:在△ABD和△CDB中,,∴△ABD≌△CDB(AAS)∴选项A能证明;在△ABD和△CDB中,,∴△ABD≌△CDB(SAS),∴选项B能证明;在△ABD和△CDB中,,∴△ABD≌△CDB(ASA),∴选项C能证明;选项D不能证明△ABD≌△CDB;故选:D.6.如图,已知△1=△2,要使△ABC≌△CDA,还需要补充的条件不能是()A.AB=CD B.BC=DA C.△B=△D D.△BAC=△DCA 【解答】解:A、根据AB=CD和已知不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错误,故本选项正确;B、△在△ABC和△CDA中∴△ABC≌△CDA(S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在△ABC和△CDA中∴△ABC≌△CDA(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在△ABC和△CDA中∴△ABC≌△CDA(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题型三:尺规作图的依据7.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依据SSS可判定△COD≌△C'O'D',故选:A.8.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N重合,过角尺顶点C作射线OC.由此作法便可得△MOC≌△NOC,其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解答】解:∵在△ONC和△OMC中,∴△MOC≌△NOC(SSS),∴∠BOC=∠AOC,故选:A.9.如图,红红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她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红红画图的依据是()A.SSS B.SAS C.ASA D.AAS【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C.题型4:角平分线的性质10.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AB=6cm,则△DBE的周长是()A.6 cm B.7 cm C.8 cm D.9 cm【解答】解:△AD平分△CAB,DE⊥AB,△C=90°,∴DE=CD,又△AC=BC,AC=AE,∴AC=BC=AE,∴△DBE的周长=DE+BD+EB=CD+BD+EB=BC+EB=AE+EB=AB,∵AB =6cm,∴△DBE的周长=6cm.故选:A.11.如图,△ABC中,△C=90°,AD是角平分线,AB=14,S△ABD=28,则CD的长为.【解答】解:如图,过D作DE⊥AB于E,∵∠C=90°,AD是角平分线,∴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CD.∵AB=14,S△ABD=28,∴×AB×DE=28,即×14×DE=28,解得DE=4,∴CD=4,故答案为:4.12.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DE⊥AB于E,S△ABC=36cm2,AB=18cm,BC=12cm,则DE=cm.【解答】解:过点D作DF⊥BC于点F,∵BD是△ABC的平分线,DE⊥AB,∴DE=DF,∵AB=18cm,BC=12cm,∴S△ABC=S△ABD+S△BCD=AB•DE+BC•DF=DE•(AB+BC)=36cm2,∴DE=2.4(cm).故答案为:2.4.题型五:全等三角形中档证明题考向1:重叠边技巧①短边相等+重叠边=长边相等②长边相等-重叠边=短边相等13.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证:(1)△ABC≌△DEF;(2)BC∥EF.【解答】证明:(1)△AF=DC,∴AF+CF=DC+CF,∴AC=D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2)△由(1)知△ABC≌△DEF,∴∠BCA=△EFD,∴BC∥EF.14.已知: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求证:AB∥DE.【解答】证明:△AF=DC,∴AF﹣FC=DC﹣CF,即AC=DF.在△ACB和△DFE中,∴△ACB≌△DFE(SSS),∴∠A=△D,∴AB∥DE.考向2:重叠角技巧重叠角技巧:①小角相等+重叠角=大角相等②大角相等-重叠角=小角相等15.如图,AB=AD,△C=△E,△1=△2,求证:△ABC≌△ADE.【解答】证明:△△1=△2,∴∠1+∠EAC=△2+∠EAC,即△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AAS).16.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且△BAC=90°,△DAE=90°,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BD=CE.【解答】证明:△△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AE,AB=AC,又△△EAC =90°+∠CAD,△DAB=90°+∠CAD,∴∠DAB=△EAC,∵在△ADB和△AEC中,∴△ADB≌△AEC(SAS),∴BD=CE.考向三:等角的余角相等技巧:∠1+∠2=90,∠2+∠3=90, ∠1=∠3技巧:把全等三角形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随意标上∠1、∠2,再从第二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中挑一个和∠1或∠2互余的角标上∠3。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全等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被称为腰,而第三条边被称为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也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的全等性质是指两个等腰三角形在边长和角度上完全相等,即它们的对应边长和对应角度都相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等腰三角形的全等性质:1. 全等边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的边长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AB = A'B' 且AC = A'C',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2. 全等角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B = ∠B' 且∠C = ∠C',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3. 全等边角边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对腰的边长和对应的顶角相等,且底边长度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AB = A'B',∠B = ∠B',AC = A'C',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4. 全等边边边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都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AB = A'B',BC = B'C',AC = A'C',那么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通过这些全等性质,我们可以判断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全等,以及在已知一些边长和角度的情况下,计算出其他未知的边长和角度。
这些全等性质也为解决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几何问题提供了依据。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全等性质来证明几何定理、解决几何问题,或者进行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操作。
七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型动点问题专题训练1.如图1,P点从点A开始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C的方向移动,点Q从点C开始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C→A→B的方向移动,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若AB=16厘米,AC=12厘米,BC=20厘米,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时间,那么:(1)如图1,若P在线段AB上运动,Q在线段CA上运动,试求出t为何值时,QA=AP;(2)如图2,点Q在CA上运动,试求出t为何值时,三角形QAB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面积的1;4(3)如图3,当P点到达C点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试求当t为何值时,线段AQ的长度等于线段BP的长的1.4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cm,B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_________ .(用t的代数式表示)(1)如图1,S△DCP(2)如图1,当t=3时,试说明:△ABP≌△DCP.(3)如图2,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cm/秒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AB=7cm,AC⊥AB,BD⊥AB,AC=5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射线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当点P到达点B时,点Q也停止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s时,△ACP与△BPQ全等,此时PC⊥PQ吗?请说明理由.(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后得到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当点P、Q运动到某处时,有△ACP与△BPQ全等,求出相应的x、t的值.(3)在(2)成立的条件下且P、Q两点的运动速度相同时,∠CPQ=______.(直接写出结果)4.如图,在△ABC中,AB=AC,∠BAC=90°,BC=12cm.过点C作直线l⊥BC,动点P从点C开始沿射线CB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也同时从点C出发在直线l上以1cm/s的速度向上或向下运动.连接AP、AQ,设运动时间为ts.(1)请写出CP、CQ的长度(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CP=______cm,CQ=______cm;(2)当点P在边BC上时,若△ABP的面积为24cm2,求t的值;(3)当t为多少时,△ABP与△ACQ全等?5.如图①,在ΔABC中,AB=12cm,BC=20cm,过点C作射线CD//AB.点M从点B出发,以3cm/s速度沿BC匀速移动;点N从点C出发,以acm/s的速度沿CD 匀速移动.点M、N同时出发,当点M到达点C时,点M、N同时停止移动.连接AM、MN,设移动时间为t(s).(1)点M、N从移动开始到停止,所用时间为_____s;(2)当ΔABM与ΔMCN全等时,①若点M、N的移动速度相同,求t的值;②若点M、N的移动速度不同,求a的值;(3)如图②,当点M、N开始移动时,点P同时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到达点B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A返回.当点M到达点C时,点M、N、P同时停止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ΔPBM与ΔMCN全等的情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人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8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命题: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AD上的点,AF=BE,CE、BF交于H,BF交AC于M,O为AC的中点,OB交CE于N,连OH.下列结论中:①BF⊥CE;②OM=ON;③ ;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2、在△ABC中,AB=3,AC=4,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则AD的长的取值范围为()A.1<AD<7B.2<AD<14C.2.5<AD<5.5D.5<AD<113、如图,线段AC与BD交于点0,且OA=O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OB≌△COD,这个条件是( )A.AC=BDB.OD=OCC.∠A=∠CD.OA=OB4、如图,等腰Rt△ABC中,∠BAC=90°,AD⊥BC于D,∠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C、AD于E、F两点,M为EF的中点,延长AM交BC于点N,连接DM,下列结论:①AE=AF;②DF=DN;③AE=CN;④△AMD和△DMN的面积相等,其中错误的结论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5、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 作EF∥BC,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则△DOF的面积与△BOA的面积之比为()A.1:2B.1:4C.1:8D.1:166、如图,将两根钢条 AA',BB' 的中点连接在一起,使AA',BB' 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卡钳),则图中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 ,那么判定△OAB≌△OA′B′ 的理由是( )A.边角边B.边边边C.角边角D.角角边7、如图,在中,,,,BD平分,则点D到AB的距离等于( )A.4B.3C.2D.18、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于点E,且CE=1.5,则AB的长为()A.3B.4.5C.6D.7.5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直线a,b,c分别通过A、D、C三点,且a∥b∥c.若a与b之间的距离是5,b与c之间的距离是7,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A.70B.74C.144D.14810、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BAC的条件是()A.∠D=∠C,∠BAD=∠ABCB.∠BAD=∠ABC,∠ABD=∠BACC.BD=AC,∠BAD=∠ABCD.AD=BC,BD=AC11、如图,∠B=∠D=90°,CB=CD,∠1=30°,则∠2=()A.30°B.40°C.50°D.60°12、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 的是()A. B. C. D.13、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夹角∠ABC与∠DFE的度数和是()A.60°B.90°C.120°D.150°14、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 延长线一点,当PA=CQ时,连结PQ交AC于D,则DE的长为()A. B. C. D.15、如图,是三条两两相交的笔直公路,某物流公司现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使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这个货物中转站可选的位置有()A.1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 中,AB=4,AC=2,D 是 BC 中点,若 AD 的长是整数,则AD=________.17、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BC=BE,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DBE,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18、如图,矩形ABCD中,AB=8,点E是AD上的一点,有AE=4,BE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EF交CD于点G.若G是CD的中点,则BC的长是________.19、如图,已知▱OABC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x=1和x=4上,O是坐标原点,则对角线OB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20、在中,,截三边所得的线段相等,那么的度数是________.21、如图,AD和CB相交于点E,BE=DE,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E≌△CDE (只添一个即可),你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22、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中点,P为AC边中点,E为BC上一点且BE =CE,连接AE,取AE中点Q并连接QD,取QD中点G,延长PG与BC边交于点H,若BC=6,则HE=________.23、如图,在中,,为边上一点,,平分的外角,且.连接交于为边上一点,满足,连接交于H.以下结论:①;② ;③ ;④若平分,则平分正确的是________.24、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点A的坐标是(-3,1),点B的纵坐标是4,则B点的横坐标是________.25、如图,△ABD≌△CBD,若∠A=100˚,∠ABC=80˚,则∠BDC=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C=∠D=90°,DA=CB,∠CBA=28°,求∠DAC.27、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2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F=DE,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BE≌△CDF;(2)若AC与BD交于点O,求证:AO=CO.29、如图,△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过点M作ME⊥AB、M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ME=MF.30、已知:如图,已知点在同一直线上,是垂足,,求证:.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B2、D3、C4、D5、A6、A7、C8、C9、B11、D12、A13、B14、A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9、。
小学生元旦联欢会的主持词精选4篇小学生元旦联欢会主持词篇一主持词要根据活动对象的不同去设置不同的主持词。
我们眼下的社会,各种集会的节目都通过主持人来进行串联,快来参考主持词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元旦联欢会主持词(精选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元旦联欢会的主持词篇二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合:晚上好!甲:我是来自2020级的小鱼。
乙:我是来自2020级的小绿。
丙:我是来自2020级的小黄。
丁:我是来自2020级的小红。
甲: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满天的雪花,是飞舞的音符,以思念谱成乐章,用祝福奏出所盼。
乙:没有松风的秋,雁去长空;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
一夜高风凋碧树,凋不了青春不灭的火焰;满地余寒露凝香,凝不住你绝美的年华。
丙:在这烛光与微笑构成的舞台,在这笑声与歌声汇成的海洋,在这永恒与温馨筑就的圣地,我们欢聚在一起。
丁:光阴茬苒,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今天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迎接元旦的曙光。
这一刻是美好的,这一刻是温馨的,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
甲:台历翻去最后一页,20--年已经成为历史。
回首时光年轮上又一度春秋寒暑,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乙:灿烂辉煌的20--年即将向我们告别,充满希望与奋进的20--年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丁: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就让我们用热情与激情来表达我们的喜悦,传达对新一年的憧憬。
丙:今晚,就让我们踏着歌声的翅膀,向着梦想――启航!甲:现在我宣布20--年庆元旦文艺晚会,合:现在开始!甲: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今晚到场的领导和嘉宾,--。
乙:欢迎您的到来!丙:---。
丁:欢迎您的到来!甲:还有我们敬爱的--老师和--老师,乙: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丁:今天啊,我们在开场前将会进行第一个抽奖环节的前奏!丙:没错!我们需要在场的观众拿出旁边已经为你们准备好的袋子,里面呢会有一张小纸条,请将你对20--年的新年愿望写在纸上,并写好你的姓名,待会儿会有同学去收集,我们将在晚会的最后从这些小纸条中抽出3位幸运儿,并且由主持人念出这3个新年愿望,而这3位幸运的同学也将获得奖品哦!大家快点动起来吧!甲:OK,相信你们已经写好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了吧,我们马上进入今晚的正轨了哟!乙:没错,接下来呢就让我们跟着--和--的歌声走进《下一站天后》。
七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精选题先做几道基础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CD 。
求证:△ABD ≌△ACD 。
2. 如图(8):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DB ,BE ∥CF ,AE ∥DF 。
求证:△ABE ≌△DCF 。
3、如图(10)∠BAC=∠DAE ,∠ABD=∠ACE ,BD=CE 。
求证:AB=AC 。
(图1)D CB A F E (图8)DC B A E (图10)D CB A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D 是斜边AB上的一点,AE⊥CD于E,BF⊥CD交CD 的延长线于F.求证:△ACE≌△CBF.3.如图,点E在△ABC外部,点D在BC边上,DE 交AC于点F,若∠1=∠2=∠3,AC=AE.试说明下列结论正确的理由:(1)∠C=∠E;(2)△ABC≌△ADE.4.如图:DF=CE,AD=BC,∠D=∠C.求证:△AED≌△BFC.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接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接BE,CE.△ABE 与△ACE全等吗?为什么?6.(2010•顺义区)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 的中点,AB平分∠DAE,AE⊥BE,垂足为E.求证:AD=AE.7.(2010•十堰)如图,△ABC中,AB=AC,BD⊥AC,CE⊥AB.求证:BD=CE.8.(2008•南宁)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E=CF.(1)图中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请一一列出;(2)选择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进行证明.9.(2005•新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求证:DE=AD+BE.10.如图,AD∥BC,∠A=90°,E是AB上的一点,且AD=BE,∠1=∠2.求证:△ADE≌△BEC.11.如图,在△ABC中,AC=BC,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的垂线AE,BF,E,F为垂足.AE=CF,求证:∠ACB=90°.12.(2002•湛江)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请说明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的理由.13.(2010•广安)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BE=CF,求证:AF=DE.14.(2005•三明)已知:如图,∠1=∠2,BD=BC.求证:∠3=∠4.15.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与BD相交于点M,BD交AC于点N.证明:(1)BD=CE;(2)BD⊥CE.16.如图所示,△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CD=BE.答案与评分标准一.解答题(共16小题)1.如图,已知AB∥DE,AB=DE,AF=DC.(1)求证:△ABF≌△DEC;(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的其他几对全等三角形.(只要直接写出结果,不要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数学公式
三角形全等的数学公式
三角形全等
全等的条件
1.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边及其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2.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3.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4.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SSS"。
5.两个直角三角形对应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直角边、斜边”或“HL”。
注意,证明三角形全等没有“SSA”或“边边角”的方法,即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无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但从意义上来说,直角三角形的“HL”证明等同“SSA”。
数学50题1.已知:如图E在△ABC的边AC上,且∠AEB=∠ABC。
(1)求证:∠ABE=∠C;(2)若∠BAE的平分线AF交BE于F,FD∥BC交AC于D,设AB=5,AC=8,求DC的长。
2.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且AB=DE,BE=CF.求证:AC∥DF.3.如图,已知: AD是BC上的中线,且DF=DE.求证:BE∥CF.4.如图, 已知:AB⊥BC于B , EF⊥AC于G , DF⊥BC于D , BC=DF.求证:AC=EF.5.如图,在ΔABC中,AC=AB,AD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D⊥BC,6.如图,已知AB=DE,BC=EF,AF=DC。
求证:∠EFD=∠BCAFGE DC BAAB C D EF AB CD7.如图,ΔABC 的两条高AD 、BE 相交于H ,且AD=BD ,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
(1)∠DBH=∠DAC ; (2)ΔBDH ≌ΔADC 。
8.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求∠APE的大小。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F 是BC 边上的一点,AF 的延长线交DC 的延长线于G ,DE ⊥AG 于E ,且DE =DC ,根据上述条件,请你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ABCDEH10.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11.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12.在△ABC 中,,AB=AC , 在AB 边上取点D ,在AC 延长线上了取点E ,使CE=BD , 连接DE 交BC 于点F ,求证DF=EF .P D AC M NF E DCB AB13.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点,DE⊥DF,交AB于点E,连结EG、EF.求证:EG=EF;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