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衍射二解答
- 格式:pptx
- 大小:602.45 KB
- 文档页数:18
课时13.5光的衍射1.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光的衍射及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2.能用衍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3.初步了解衍射光栅。
重点难点:衍射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和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的区别。
教学建议:光的衍射进一步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教学中,要让学生思考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的原因,而后再观察衍射实验,来说明衍射现象以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复习机械波衍射的知识,来加深对光的衍射的理解。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衍射现象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导入新课:蜡烛照到可调节孔大小的挡板上,当孔较大时光沿直线传播,在光屏上形成类似孔的亮斑;当孔变得较小时,则屏上形成烛焰的像;当孔再变小时,在屏上形成比孔大许多的模糊区域,这是为什么呢?你能解释吗?1.光的衍射(1)衍射现象:用单色平行光照射狭缝,当缝比较宽时,光沿着①直线通过狭缝,在狭缝后光屏上产生一条与缝宽②相当的亮条纹;当将缝调到很窄时,尽管亮条纹的③亮度有所降低,但是④宽度反而增大了,这表明光经过较窄的单缝时,并没有沿⑤直线传播,而是绕过了单缝的边缘传播到了更宽的空间,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2)常见的几种衍射:⑥单缝衍射、⑦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圆屏衍射)。
(3)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孔或狭缝的尺寸与光的波长⑧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⑨小。
2.衍射光栅(1)定义:由许多⑩等宽的狭缝等距离地排列起来形成的光学元件叫衍射光栅。
(2)原理:增加狭缝的个数,衍射条纹的宽度将变窄,亮度将增加。
(3)分类:衍射光栅通常分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种。
1.光的衍射是不是说明光不能沿直线传播?解答:光的衍射与直线传播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都是正确的。
2.光的衍射能证明光的哪种学说是正确的?解答:波动说。
3.衍射现象中,如果增加狭缝的个数有什么现象?解答:衍射条纹的宽度将变窄,亮度将增加。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问题解答技巧光的衍射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在解答光的衍射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理解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衍射是光通过一个孔或缝隙后,出现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导致的,光波在通过孔或缝隙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
学生需要理解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解答衍射问题。
例如,当学生遇到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在屏幕上出现明暗条纹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波动性的角度去考虑。
学生可以将光看作是一系列波峰和波谷构成的波列,当这些波列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导致屏幕上出现明暗条纹。
通过理解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学生可以更好地解答这类问题。
二、利用衍射公式解题在解答光的衍射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衍射公式进行计算。
衍射公式为:sinθ= nλ / d,其中θ为衍射角,n为衍射级次,λ为波长,d为狭缝或孔的宽度。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道题目,要求计算光通过一个宽度为0.02mm的狭缝后的衍射角时,可以利用衍射公式进行计算。
假设光的波长为500nm,代入公式得到:sinθ = (1 * 500 * 10^-9) / (0.02 * 10^-3)。
通过计算,学生可以得到衍射角的数值,并进一步分析衍射现象。
三、注意衍射级次的影响衍射级次是指光通过狭缝或孔后,出现的明暗条纹的级次。
衍射级次的大小会影响到明暗条纹的间距和强度。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道题目,要求分析光通过一个宽度为0.04mm的狭缝后的衍射级次和明暗条纹的间距时,可以利用衍射公式进行计算。
假设光的波长为600nm,代入公式得到:si nθ = (1 * 600 * 10^-9) / (0.04 * 10^-3)。
通过计算,学生可以得到衍射角的数值,并进一步分析衍射级次和明暗条纹的间距。
四、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问题通过解答光的衍射问题,学生可以培养出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问题中去。
1θ2θ2mm3011mm 30第十三章习题解答波长nm 500=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边长为3cm 的方孔,在光轴(它通过孔中心并垂直方孔平面)附近离孔z 处观察衍射,试求出夫琅和费衍射区的大致范围。
解: 夫琅和费衍射应满足条件 π<<+1max 21212)(Z y x k)(900)(50021092)(2)(72max 2121max 21211m cm a y x y x k Z =⨯⨯==+=+>λλπ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宽度为0.025mm 的单逢上,以焦距为50cm的会聚透镜将衍射光聚焦于焦面上进行观察,求(1)衍射图样中央亮纹的半宽度;(2)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3)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相对于中央亮纹的强度。
解: 20sin ⎪⎭⎫⎝⎛=ααI I θλπαs i n 22a f y ka kal ⋅=⋅==(1))(02.010025.05006rad a=⨯==∆λθ )(10rad d =(2)亮纹方程为αα=tg 。
满足此方程的第一次极大πα43.11= 第二次极大πα459.22=x a k l a θλπαs i n 2⋅⋅==a x πλαθ=sin 一级次极大)(0286.010025.043.1500sin 6rad x x =⨯⨯⨯=≈ππθθ ()mm x 3.141=二级次极大)(04918.010025.0459.2500sin 6rad x x =⨯⨯⨯=≈ππθθ ()mm x 59.241=(3)0472.043.143.1sin sin 2201=⎪⎭⎫⎝⎛=⎪⎭⎫ ⎝⎛=ππααI I01648.0459.2459.2s i n s i n 2202=⎪⎭⎫ ⎝⎛=⎪⎭⎫ ⎝⎛=ππααI I10.若望远镜能分辨角距离为rad 7103-⨯的两颗星,它的物镜的最小直径是多少?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望远镜的分辨率,望远镜应有多大的放大率?解:D λθ22.10= )(24.21031055022.179m D =⨯⨯⨯=--⨯-=⨯⨯⨯⨯⨯=''=Γ969310180606060067πϕ11. 若要使照相机感光胶片能分辨m μ2线距,(1)感光胶片的分辨率至少是没毫米多少线;(2)照相机镜头的相对孔径f D至少是多大?(设光波波长550nm ) 解:)(50010213mm N 线=⨯=-3355.01490=≈'NfD12. 一台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为0。
《大学物理学》光的衍射自主学习材料(解答)一、选择题:11-4.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3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B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6个。
【提示:根据公式sin /2b k θλ=,可判断k =3】2.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b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则在距离中央亮纹中心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D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提示:根据公式sin /2b k θλ=⇒2x b k f λ=,可判断k =4,偶数,暗纹】 3.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变宽,同时使单缝沿垂直于透镜光轴稍微向上平移时,则屏上中央亮纹将: ( C )(A)变窄,同时向上移动; (B) 变宽,不移动;(C)变窄,不移动; (D) 变宽,同时向上移动。
【缝宽度变宽,衍射效果减弱;单缝位置上下偏移,衍射图样不变化】4.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变小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 ( B )(A) 对应的衍射角变小; (B) 对应的衍射角变大;(C) 对应的衍射角也不变; (D) 光强也不变。
【见上题提示】5.在如图所示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装置中,S 为单缝,L 为凸透镜,C 为放在的焦平面处的屏。
当把单缝垂直于凸透镜光轴稍微向上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图样 ( C )(A) 向上平移; (B) 向下平移;(C) 不动;(D) 条纹间距变大。
【单缝位置上下偏移,衍射图样不变化】 6.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为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光屏,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与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 B )(A) 2m ; (B) 1m ; (C) 0.5m ; (D) 0.2m 。
第15章 光的衍射 习题解答1.为什么声波的衍射比光波的衍射更加显著?解:因为声波的波长远远大于光的波长,所以声波衍射比光波显著。
2.衍射的本质是什么?衍射和干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解:波的衍射现象是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所发生的展衍现象.其实质是由被障碍物或孔隙的边缘限制的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无数子波相互叠加而产生.而干涉则是由同频率、同方向及位相差恒定的两列波的叠加形成.3.什么叫半波带?单缝衍射中怎样划分半波带?对应于单缝衍射第三级明条纹和第四级暗条纹,单缝处波阵面各可分成几个半波带?解:半波带由单缝A 、B 首尾两点向ϕ方向发出的衍射线的光程差用2λ来划分.对应于第三级明条纹和第四级暗条纹,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7个和8个半波带. ∵由272)132(2)12(sin λλλϕ⨯=+⨯=+=k a284sin λλϕ⨯==a4.在单缝衍射中,为什么衍射角ϕ愈大(级数愈大)的那些明条纹的亮度愈小? 解:因为衍射角ϕ愈大则ϕsin a 值愈大,分成的半波带数愈多,每个半波带透过的光通量就愈小,而明条纹的亮度是由一个半波带的光能量决定的,所以亮度减小.5.若把单缝衍射实验装置全部浸入水中,衍射图样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此时用公式),2,1(2)12(sin Λ=+±=k k a λϕ来测定光的波长,问测出的波长是光在空气中的还是在水中的波长?解:当全部装置浸入水中时,由于水中波长变短,对应='='λϕk a sin nk λ,而空气中为λϕk a =sin ,∴ϕϕ'=sin sin n ,即ϕϕ'=n ,水中同级衍射角变小,条纹变密.如用)12(sin +±=k a ϕ2λ),2,1(⋅⋅⋅=k 来测光的波长,则应是光在水中的波长.(因ϕsin a 只代表光在水中的波程差).6.单缝衍射暗纹条件与双缝干涉明纹的条件在形式上类似,两者是否矛盾?怎样说明? 解:不矛盾.单缝衍射暗纹条件为kk a 2sin ==λϕ2λ,是用半波带法分析(子波叠加问题).相邻两半波带上对应点向ϕ方向发出的光波在屏上会聚点一一相消,而半波带为偶数,故形成暗纹;而双缝干涉明纹条件为λθk d =sin ,描述的是两路相干波叠加问题,其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相干加强为明纹.7.光栅衍射与单缝衍射有何区别?为何光栅衍射的明纹特别明亮而暗区很宽?解:光栅衍射是多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总效果.其明条纹主要取决于多缝干涉.光强与缝数2N 成正比,所以明纹很亮;又因为在相邻明纹间有)1(-N 个暗纹,而一般很大,故实际上在两相邻明纹间形成一片黑暗背景.8. 试指出当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为下述三种情况时,哪些级次的衍射明纹缺级? (1)2a b a +=;(2)3a b a +=;(3)4a b a +=解:由光栅明纹条件和单缝衍射暗纹条件同时满足时,出现缺级.即⎩⎨⎧=''±==±=+)2,1(sin ),2,1,0(sin )(ΛΛk k a k k b a λϕλϕ 可知,当k aba k '+=时明纹缺级. (1)a b a 2=+时,⋅⋅⋅=,6,4,2k 偶数级缺级; (2)a b a 3=+时,⋅⋅⋅=,9,6,3k 级次缺级; (3)a b a 4=+,⋅⋅⋅=,12,8,4k 级次缺级.9.若以白光垂直入射光栅,不同波长的光将会有不同的衍射角。
第十八章 光的衍射一 选择题1.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观察夫朗和费衍射。
若屏上P 点处为第2级暗纹,则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几个半波带 (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解:暗纹条件:....3,2,1),22(sin =±=k ka λθ,k =2,所以2k =4。
故本题答案为D 。
2.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狭缝上,若第1级暗纹的位置对应的衍射角为θ =±π/6,则缝宽的大小为 ( )A. λ/2B. λC. 2λD. 3λ解:....3,2,1),22(sin =±=k k a λθ6,1πθ±==k ,所以λλπ2,22)6sin(=∴⨯±=±a a 。
故本题答案为C 。
3.一宇航员在160km 高空,恰好能分辨地面上两个发射波长为550nm 的点光源,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为5.0mm ,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为 ( )A. 21.5mB. 10.5mC. 31.0mD. 42.0m解:m 5.2122.1,22.11==∆∴∆==h Dx h x D λλθ。
本题答案为A 。
4.波长λ=55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 )A. 2B. 3C. 4D. 5解:k d k k d 。
,64.3sin sin ===λθλθ的可能最大值对应1sin =θ,所以[]3=k 。
故本题答案为B 。
5.一束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平面光栅上,衍射光谱中共出现了5条明纹。
若已知此光栅缝宽度与不透明宽度相等,那么在中央明纹一侧的第二条明纹是第几级?(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解:,2,sin =+±=ab a k d λθ因此...6,4,2±±±等级缺级。
衍射光谱中共出现了5条明纹,所以0,1,3±±=k ,那么在中央明纹一侧的第二条明纹是第3级。
\L (B)变宽,不移动(D)变窄,不移动=3.64 ,所以 = 3。
《大学物理(下)》作业 No ・2 光的衍射(机械)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度a 稍稍变窄, 同时使会聚透镜L 沿y 轴正方向作微小位移,则屏幕C 上的中央 衍射条纹将 (A) 变宽,同时向上移动 (C)变窄,同时向上移动 [参考解]2 一级暗纹衍射条件:a sin % = Z ,所以中央明纹宽度心中=2/ tan © « 2/ sin= 2/ —。
a衍射角0 = 0的水平平行光线必汇聚于透镜主光轴上,故中央明纹向上移动。
2.在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主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A)间距变大 (C)不发生变化 (B)间距变小(D)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位置交替变化[C ][参考解]单缝沿透镜主光轴方向或沿垂直透镜主光轴的方向移动并不会改变入射到透镜的平行光线的 衍射角,不会引起衍射条纹的变化。
3.波长1=55()0入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X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 谱线的最大级次为(A) 2(B) 3 (C) 4(D) 5 [B ][参考解] 7T由光栅方程dsin (p = +kA 及衍射角—可知,观察屏可能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 2d 2x10" < —= --------------- 2 5500x10"°4.在双缝衍射实验中,若保持双缝Si 和S2的中心之间距离不变,把两条缝的宽度a 略微加宽,则(A)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少;(B)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不变;(C)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多;(D)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少。
[参考解]参考第一题解答可知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而光栅常数不变,则由光栅方程可知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少。
高中物理光的衍射问题解析光的衍射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理解衍射的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相关的公式和技巧进行计算。
一、衍射的基本原理衍射是光通过一个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后发生的现象。
当光通过一个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时,光波会在波前上产生弯曲,从而形成新的波前。
这种波面的扩散就是衍射现象。
二、单缝衍射问题单缝衍射是最基本的衍射问题之一。
假设有一束平行光照射到一个宽度为d的狭缝上,我们需要计算出在屏幕上观察到的衍射图样。
解题思路:1. 根据光的波动性质,我们可以得出单缝衍射的衍射角公式:sinθ = λ / d,其中θ为衍射角,λ为光的波长,d为狭缝的宽度。
2.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求解出衍射角θ。
3. 根据衍射角θ,我们可以确定衍射图样的形状和大小。
举例:假设有一束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到一个宽度为0.1mm的单缝上,求解在屏幕上观察到的衍射图样。
解答:根据公式sinθ = λ / d,代入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衍射角θ = sin^(-1)(600nm / 0.1mm) ≈ 3.49°。
根据衍射角θ,我们可以确定衍射图样的形状和大小。
通常情况下,衍射图样会呈现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衍射条纹。
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与波长和狭缝宽度有关,而条纹的亮度与光的强度有关。
三、双缝衍射问题双缝衍射是另一个常见的衍射问题。
在这类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出在屏幕上观察到的衍射图样。
解题思路:1. 根据光的波动性质,我们可以得出双缝衍射的衍射角公式:sinθ = mλ / d,其中θ为衍射角,λ为光的波长,d为双缝间距,m为整数,表示衍射的级数。
2.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求解出衍射角θ和衍射级数m。
3. 根据衍射角θ和衍射级数m,我们可以确定衍射图样的形状和大小。
举例:假设有一束波长为500nm的光照射到一个双缝上,双缝间距为0.2mm,求解在屏幕上观察到的衍射图样。
高考物理光的衍射题光的衍射是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绕过障碍物后,发生偏折和交叉现象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对光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以高考物理中常见的一些光的衍射题为例,详细解析光的衍射原理和解题方法。
1. 单缝衍射题目:将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个宽度为a的单缝上,当入射光波长为λ时,在离缝中心距离x处的衍射光亮度达到最大值。
求此时的衍射极限角。
解析:根据单缝衍射的原理,当衍射光达到最大亮度时,衍射极限角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sinθ = λ / a其中,λ为入射光波长,a为单缝宽度。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求解得到最终的答案。
2. 双缝衍射题目:将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个由两个宽度为a的缝隙组成的缝隙上,两个缝距离为d。
在距离屏幕L处观察到光的衍射图样,求出观察到的第m级明条纹的夹角。
解析:双缝衍射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夫琅禾费衍射公式:asinθ = mλ其中,m代表观察到的明条纹级别,λ为入射光波长,a为单个缝隙宽度,d为两个缝隙的距离,θ为夹角。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求解得到最终的答案。
3. 狭缝衍射题目:将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条宽度为a的狭缝上,通过一个观察屏幕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如果将观察屏幕水平移动一个距离L,观察到的亮条纹数目N也移动了一个单位。
求解狭缝的宽度a。
解析:狭缝衍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光学现象,需要运用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结合几何关系来解答。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公式:a = λ * L / N其中,λ代表入射光的波长,L为观察屏幕的移动距离,N为亮条纹的移动单位。
通过代入已知条件,求解得到狭缝的宽度a。
通过对以上三个典型的高考物理光的衍射题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光的衍射问题在高考物理中经常出现。
解答光的衍射题需要运用光的波动性质和几何关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物理公式的运用来求解。
第十一章 光的衍射1. 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宽度为0.025mm 的单缝上,以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将衍射光聚焦于焦面上进行观察,求(1)衍射图样中央亮纹的半宽度;(2)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3)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的强度。
解:(1)零强度点有sin (1,2, 3....................)a n n θλ==±±± ∴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0aλθ∆=∴亮纹半宽度290035010500100.010.02510r f f m a λθ---⨯⨯⨯=⋅∆===⨯ (2)第一亮纹,有1sin 4.493a παθλ=⋅= 9134.493 4.493500100.02863.140.02510rad a λθπ--⨯⨯∴===⨯⨯ 21150100.02860.014314.3r f m mm θ-∴=⋅=⨯⨯==同理224.6r mm =(3)衍射光强20sin I I αα⎛⎫= ⎪⎝⎭,其中sin a παθλ= 当sin a n θλ=时为暗纹,tg αα=为亮纹 ∴对应 级数 α 0II0 0 11 4.493 0.047182 7.725 0.01694 . . . . . . . . .2. 平行光斜入射到单缝上,证明:(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为20sin[(sin sin )](sin sin )a i I I a i πθλπθλ⎧⎫-⎪⎪=⎨⎬⎪⎪-⎩⎭式中,0I 是中央亮纹中心强度;a 是缝宽;θ是衍射角,i 是入射角(见图12-50) (2)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cos a iλθ∆=证明:(1))即可(2)令(sin sin ai πθπλ==± ∴对于中央亮斑 sin sin i aλθ-=3. 在不透明细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中,测得暗条纹的间距为1.5mm ,所用透镜的焦距为30mm ,光波波长为632.8nm 。
第十二章 光的衍射1. 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宽度为0.025mm 的单缝上,以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将衍射光聚焦于焦面上进行观察,求(1)衍射图样中央亮纹的半宽度;(2)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3)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的强度。
解:(1)零强度点有sin (1,2, 3....................)a n n θλ==±±± ∴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0aλθ∆=∴亮纹半宽度290035010500100.010.02510r f f m a λθ---⨯⨯⨯=⋅∆===⨯ (2)第一亮纹,有1sin 4.493a παθλ=⋅= 9134.493 4.493500100.02863.140.02510rad a λθπ--⨯⨯∴===⨯⨯ 21150100.02860.014314.3r f m mm θ-∴=⋅=⨯⨯==同理224.6r mm =(3)衍射光强20sin I I αα⎛⎫= ⎪⎝⎭,其中sin a παθλ= 当sin a n θλ=时为暗纹,tg αα=为亮纹 ∴对应 级数 α 0II0 0 11 4.493 0.047182 7.725 0.01694 . . . . . . . . .2. 平行光斜入射到单缝上,证明:(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为20sin[(sin sin )](sin sin )a i I I a i πθλπθλ⎧⎫-⎪⎪=⎨⎬⎪⎪-⎩⎭式中,0I 是中央亮纹中心强度;a 是缝宽;θ是衍射角,i 是入射角(见图12-50) (2)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cos a iλθ∆=证明:(1))即可(2)令(sin sin ai πθπλ==± ∴对于中央亮斑 sin sin i aλθ-=3. 在不透明细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中,测得暗条纹的间距为1.5mm ,所用透镜的焦距为30mm ,光波波长为632.8nm 。
第7章光得衍射一、选择题1(D),2(B),3(D),4(B),5(D),6(B),7(D),8(B),9(D),10(B)二、填空题(1). 1.2mm,3.6mm(2).2, 4(3). N2, N(4).0,±1,±3,、、、、、、、、、(5). 5(6). 更窄更亮(7). 0、025(8). 照射光波长,圆孔得直径(9).2、24×10-4(10). 13、9三、计算题1、在某个单缝衍射实验中,光源发出得光含有两种波长λ1与λ2,垂直入射于单缝上.假如λ1得第一级衍射极小与λ2得第二级衍射极小相重合,试问(1)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关系?(2) 在这两种波长得光所形成得衍射图样中,就是否还有其她极小相重合?解:(1) 由单缝衍射暗纹公式得由题意可知,代入上式可得(2)(k1=1, 2,……)(k2= 1,2,……)若k2= 2k1,则θ1=θ2,即λ1得任一k1级极小都有λ2得2k1级极小与之重合.2、波长为600nm (1 nm=10-9m)得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a=0、10 mm得单缝上,观察夫琅禾费衍射图样,透镜焦距f=1、0 m,屏在透镜得焦平面处.求:(1) 中央衍射明条纹得宽度∆x0;(2)第二级暗纹离透镜焦点得距离x2解:(1)对于第一级暗纹,有asinϕ1≈λ因ϕ1很小,故tg ϕ1≈sinϕ1 = λ / a故中央明纹宽度∆x0 = 2ftg ϕ1=2fλ / a= 1、2cm(2) 对于第二级暗纹,有asinϕ2≈2λx2=f tg ϕ2≈fsin ϕ2=2f λ / a = 1、2 cm3、如图所示,设波长为λ得平面波沿与单缝平面法线成θ角得方向入射,单缝AB得宽度为a,观察夫琅禾费衍射.试求出各极小值(即各暗条纹)得衍射角ϕ.解:1、2两光线得光程差,在如图情况下为由单缝衍射极小值条件a(sinθ-sinϕ )=±kλk= 1,2,……得ϕ = sin—1( ±kλ/ a+sinθ ) k =1,2,……(k ≠ 0)4、(1)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垂直入射得光有两种波长,λ1=400 nm,λ2=760nm (1nm=10-9m).已知单缝宽度a=1、0×10-2 cm,透镜焦距f=50 cm.求两种光第一级衍射明纹中心之间得距离.(2)若用光栅常数d=1、0×10-3cm得光栅替换单缝,其她条件与上一问相同,求两种光第一级主极大之间得距离.解:(1)由单缝衍射明纹公式可知(取k=1 ),ﻩﻩ由于ﻩﻩ,ﻩﻩ所以,则两个第一级明纹之间距为=0、27 cm(2) 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得公式ﻩﻩﻩ且有ﻩﻩﻩﻩ所以=1、8cm5、一衍射光栅,每厘米200条透光缝,每条透光缝宽为a=2×10-3cm,在光栅后放一焦距f=1m得凸透镜,现以λ=600nm (1nm=10-9m)得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 (1)透光缝a得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解:(1)a sinϕ=kλtgϕ=x/ f当x<<f时,,ax/f= kλ,取k= 1有x= f l/a= 0.03m∴中央明纹宽度为∆x= 2x= 0.06m(2)( a+ b) sinϕ(a+b)x / (f λ)=2、5取k'=2,共有k'= 0,±1,±2 等5个主极大、6、用一束具有两种波长得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λ1=600 nm,λ2=400 nm (1nm=10﹣9m),发现距中央明纹5cm处λ1光得第k级主极大与λ2光得第(k+1)级主极大相重合,放置在光栅与屏之间得透镜得焦距f=50cm,试问:(1)上述k=?(2) 光栅常数d=?解:(1) 由题意,λ1得k级与λ2得(k+1)级谱线相重合所以d sinϕ1=k λ1,dsinϕ1=(k+1)λ2,或k λ1 = (k+1) λ2(2)因x / f很小,tgϕ1≈sin ϕ1≈x / f2分∴d= kλ1f /x=1、2×10-3 cm7、氦放电管发出得光垂直照射到某光栅上,测得波长λ1=0、668 μm得谱线得衍射角为ϕ=20°。
光的衍射参考解答一 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度a 稍稍变窄,同时使会聚透镜L 沿y 轴正方向作微小位移,则屏幕C 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A )变宽,同时向上移动 (B )变宽,不移动 (C )变窄,同时向上移动 (D )变窄,不移动[ A ] [参考解]一级暗纹衍射条件:λϕ=1sin a ,所以中央明纹宽度af f f x λϕϕ2sin 2tan 211=≈=∆中。
衍射角0=ϕ的水平平行光线必汇聚于透镜主光轴上,故中央明纹向上移动。
2.在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主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C ] [参考解]单缝沿透镜主光轴方向或沿垂直透镜主光轴的方向移动并不会改变入射到透镜的平行光线的衍射角,不会引起衍射条纹的变化。
3.波长λ=5500Å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A )2 (B )3 (C )4 (D )5[ B ] [参考解]由光栅方程λϕk d ±=sin 及衍射角2πϕ<可知,观察屏可能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64.3105500102106=⨯⨯=<--λdk m ,所以3=m k 。
4.在双缝衍射实验中,若保持双缝S 1和S 2的中心之间距离不变,把两条缝的宽度a 略微加宽,则 (A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少; (B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不变; (C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多;(D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少。
[ D ][参考解]参考第一题解答可知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而光栅常数不变,则由光栅方程可知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其中包含的干涉条纹的数目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