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教案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教案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教案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教案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概念;

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扰乱社会公

共秩序的危害;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的

有关规定。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逆向思维、多角

度分析,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如:有法律约束是

这样,无法律约束会如何?轻微违法怎样处罚?严重违

法该如何惩治?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是非观、荣辱观,在生活中能做到自觉守法。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分析:

(1)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是本框的重点之一。说它是重点,是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参加社会生产和社

会生活,而这就需要社会的稳定。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就要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否则,扰乱了公共

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就必然使社会生产和生活无法

正常地进行,这就必然损害人民的利益,给国家和社会

带来损失。把这一问题当作重点处理,能够从反面教育

学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教学中讲述这一问题时,可

以列举大量事例,也可以剖析一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具

体分析其危害。总之都是要从反面警示学生:不能扰乱

社会公共秩序,不能做损人害己的事,法律绝对不可违犯。

(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一些规定,是本框的重点之二。学法总要知法,这是依法办事的前提。只有知道条例的具体规定,才能

在公共生活中按条例去办。因此,对于条例中的内容,

应作为重点来处理。

难点分析:

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因为这部分的文字较少,但容量较大。它采用简单枚举法,说明了四种行为都是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对此要予以必要的制裁。学生可

能会对此感到比较费解。教师在讲解中不必各类情况都

讲到,可用教材上的例证或补充新的例子,为学生提供

感性材料,变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对这些例

证分析其一二即可。

教法建议:

本框教材内容浅显易懂,且有较强的可读性。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即运用“读——议”法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也

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表演小品,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

故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是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

(1)2002年4月20日下午1点多,在开往东直门总

站的359路公共汽车上,一个身高1米8以上中年外国男子突然对好言劝说他不要把脚放在汽车引擎盖上的中国

女司机孟秋生大打出手,被打得鲜血直流的孟大姐被迫

紧急停车。该名外国男子还殴打上前劝阻的乘客,用下

流的语言和动作辱骂围观的群众,在记者采访拍照时还

追打、威胁记者。在场的乘客和群众人人义愤填膺,但

大家都采取克制的态度,协助110巡警将该名外国男子

抓获。

学生讨论分析这名外国男子的行径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分析角度:对女司机的危害;对其他乘客的危害;对周

围群众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对他本人的危害。

然后再来听一下专家的说法:

专家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范愉:如果这个美国人不

是外交官的话,不享有外交特权的特定身份,那么就要

按照中国的法律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范教授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解决。她说,首先要由公安机关对这件事情的性质作出断定,结果不是

特别严重,就有可能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涉及到民事

赔偿的部分一并解决。如果被打的人伤情确实很重,则

要进行法医鉴定。范教授说,关键是要看伤害的后果。

北京市五环律师事务所焦仲宇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及二十二条的规定,该外国人在公共汽车上扰乱公共秩序、殴打司机和乘客

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共汽车司机及乘客所受伤害

的程度对该名外国人行为的定性极为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该名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内拘留及200

元以下罚款。同时,需要赔偿被打司机及乘客的损失和

负担医疗费。

(2)靳如超石家庄爆炸案

石家庄市刑满释放人员靳如超因家庭琐事对其邻居及继母、前妻、姐姐等人怀恨在心,遂产生用爆炸手段报复的念头。2001年3月12日至14日,靳如超先后3次到从事非法制造炸药的河北省鹿泉市农民王玉顺、郝凤琴处购买炸药共600公斤,并进行了爆炸实验。3月15日上午,靳如超将所购炸药运至石家庄市郊外藏匿。3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靳如超用早在去年从鹿泉市石井采石一厂工人胡晓洪处购买的50枚雷管和20余根导火索制成引爆装置,然后将575公斤炸药连同引爆装置,分别运送并放置到与其有矛盾的邻居和家族成员所居住的宿舍楼3处,及其姐姐售出的宿舍楼一处,之后将炸药依次引爆,共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此外,靳如超还于2001年3月9日在云南省马关县持柴刀将一名曾与其同居的女青年韦志花杀死。王玉顺、郝凤琴自2000年3月以来非法制造并向他人售出硝铵炸药共2.3万多公斤。4月1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石家庄特大爆炸案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靳如超被以故意杀人罪、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为靳如超非法制造、提供爆炸物品的3名被告也分别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4月29日做出二审判决,依法维

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靳如超、王玉顺、郝

凤琴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一审判决;改判被

告人胡晓洪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依法核准靳如超、王

玉顺、郝凤琴死刑,并于宣判后立即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学生再从不同角度分析此案例,充分认识靳如超的行

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教师总结:

在两个案例中,一个扰乱了公共秩序,一个危害了公

共安全,并都受到了法律相应的制裁。可见,法律在维

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维护公共秩序(板书)

1、公共秩序的定义(板书)

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

(请同学们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

及其危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给大家演示多媒体资料,有图片和动画)

老师归纳:在大家所列举的这些现象中,有发生在学

校的,有发生在电影院、球场的,还有火车、汽车上的

等等。这些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制造了混乱,给个人、集体或国家造成了损失。所以这

些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几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处罚措施。

(投影一)

违反《条例》的表现

违反《条例》应受到的处罚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

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

成严重损失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

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

序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结伙斗殴等流氓行为,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行为,谎

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拒绝或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

行为

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四个案例,并将下面的三个案例分类,然后说明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或者分组进行小品表演,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对于表演能力强的班级,上课时临时安排,由学生即兴发挥即可;如果是个别学生有表演天赋,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他们准备几个小品,课堂表演之后,其他同学再进行讨论分析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

(1)2001年11月28日下午1时,因工资纠纷,江某爬上金陵船厂50米高的吊塔上以死相逼,一直到当晚8时28分才下塔。他的行为造成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给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江某的行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2)2002年4月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2002年全国甲A足球联赛北京国安队—重庆力帆队的比赛中,北京市市政技校99级一学生,持一面绿色大旗从观众看台跳入场地,值勤民警上前劝阻,该人不听,仍滞留在场地内持旗奔跑。(该人行为严重影响了赛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章第二款,现公安机关依法将该人予以治安拘留。)(3)1986年1月20日,耿某酒后拨打“110”电话,谎报匪警,胡说有人要他的命,让警察快来救他,并用言语侮辱警察。后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耿某谎报

险情,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二、保障公共安全(板书)

1、公共安全的含义。(板书)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2、法律严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看投影:

(投影二)

违反《条例》的表现

违反《条例》应受到的处罚

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有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

的行为。

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

管制刀具的

15日以下拘留、200地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

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标志、防围的”

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案例分析:据广州日报报道,

既未持有个人驾驶证,又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的何某,

利用人货车非法运送液化气,被深圳市宝安区消防大队

依法处以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当日下午3时多,宝安区消防大队防火科对松岗镇一

家气站进行防火检查,一辆停放在气站门口附近,车身

上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准运标志,却装满液化气瓶的

人货车,引起消防干警的注意。

检查发现,这辆人货车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牌证,车

辆的排气管没有经过防爆改装,当时驾驶人货车的何某

本人也没有驾驶证。消防干警对车上液化气进行了清点,发现车上共有液化气40瓶。据何某供述,这些瓶装液化气主要供应居民使用,这辆人货车就是其经营液化气的

流动仓库,平时他就在沙井、松岗一带广发卡片,一有

求购电话,立即改用摩托车将气送去。(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被拘留?如何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因为稍有不慎,这样的流动“火药库”,都有可能引

起严重后果。何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何某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消防部门依法对其作出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如果要避免危险的发生,一要靠人们的自觉守法,二

要通过对违法分子的制裁,警示他人。

(学生比较分析:为什么同样是危害公共安全,何某

被拘留,靳如超却被判死刑?美国流氓应受到何种处罚,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归纳:

因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他们造成的

社会危害不同,受到的处罚自然也就不同。因此,何某

被拘留,靳如超却被判死刑。美国流氓所受的处罚应根

据被打的司机的伤情来定。如果伤情严重,就应按故意

伤人罪对其进行刑罚处罚;如果伤势较轻,则按治安管

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确了维护公共秩序,保

障公共安全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

关规定;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要做到自觉守法,并

能运用法律武器,同妨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

为作斗争。

课后练习:

预习第三框内容,搜集整理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例。

维护秩序教案设计

《维护秩序》教案设计 《维护秩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二、新课讲授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 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三)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

国家安全教育课 教案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第七周第2 课时编号:13

相关资料: 据央视网消息,根据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今年的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所以设立这一教育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民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2014年11月1日,我国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部法律对于开展反间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黄宇,生于1974年7月28日,四川省自贡市人,计算机专业,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 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黄宇,看上去貌不惊人,原本是某涉密科研机构的一名普通职员。然而他却从28岁开始,向外国间谍机构出卖情报,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涉密之深令人震惊。 黄宇从一个普通小职员,变身成为大间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1997年7月,23岁的黄宇毕业后进入一家涉密科研所工作,于2004年离职。善交际、贪玩、爱慕虚荣、不守规矩,是很多同事对黄宇的印象。由于他的能力平平,加上工作态度不端正,因此5年中他换了三个部门,但业绩始终靠后。按照单位末位淘汰制的规定,黄宇将被解职。他所在的单位承担了我国相关密码的研发工作,具有高度保密性。黄宇对自己被解职心怀不满,竟然将国家机密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 以手中私自留存的保密资料为筹码,黄宇与某境外间谍机关搭上了关系,2002年的一天,黄宇在网上向该间谍机构发了一段留言。很快,黄宇便收到了对方的答复:收到你给我们的留言,请于2002年6月某日到东南亚某国酒店大堂,到时候就会有人与你前来街头。黄宇如约而至,他将3份保存在优盘的有关军用保密机的电子文档拷贝给了对方。双方确定,第二天原地再见。再次见面时,对方表示黄宇提供的资料非常有价值,希望进一步合作,每月工资5000美元,还当场支付了1万美元奖金。 在金钱的诱惑下,黄宇成了一名为境外间谍机关效力的间谍。他还表示,愿意为对方至少工作五年。此后,黄宇对外谎称自己在一家深圳公司驻四川办事处工作,每年还要常到国外开会,以此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就在第一次出卖情报三个月之后,黄宇又和境外间谍机关商定好,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会面。 这一次,黄宇带去了更多更新的涉密资料,也换来了更多的金钱。 2003年1月,黄宇和对方在东南亚某国第三次见面。对方一共来了5个人,可见对黄宇的重视。他们对黄宇进行了全方位的间谍培训。在后来的几年里,黄宇以每年至少出国两次的频率,陆续将窃取的机密出卖给了境外间谍机关。 通过出卖情报,黄宇获得了大笔间谍经费。因为怕暴露巨额外汇的来源,因此每一次他都会找做地下换汇生意的刘某,把外汇兑换成人民币,总共大概七十多万美元。钱越来越多,黄宇也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为了笼络关系,掩盖自己的间谍行为,他还利用外国间谍机构提供的经费邀请过去的同事、亲友免费到东南亚、港澳等地旅游、赌博。不过,每一次出游黄宇都会神神秘秘地单独行动一两天。原来,他是用旅游做幌子,而真正目的是和境外间谍机关会面。 黄宇知道自己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秘密情报,但是离职时的存货已经基本没有了。他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秘源。过去的老同事闻某,成了他的目标。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 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教案-3.1 维护秩序带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1课时 维护秩序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社会秩序、社会生活三者之间的 关系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 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有秩序才有美好的社会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来维护。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1课时: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 1.什么是社会秩序? 提示:“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即,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提示: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也包括经济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意义 活动一:雨天的校门口(多媒体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生活情境“校门口的交通乱象”,引导学生思考“混乱无序”带来的问题,从反面揭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 1.角色扮演:请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家长、过路车辆驾驶者以及行人等不同角色。 2.思考“我”的主观愿望以及客观境遇分别是怎样的,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混乱。 3.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提示: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4.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提示: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5.浏览“阅读感悟”,谈谈你对社会秩序的认识。 提示: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小结:“无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行人等各有其“需要”,又不能很好地处理彼此间“需要”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大家只有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

国家安全教育日教案设计

国家安全教育日教案 ---------国家安全,就在你我身边 三(4)班宋春艳 今年4月15日是新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讲一讲有关国家安全的那些事儿。 国家安全涵盖方方面面 国家安全并不只和安全部门有关系。根据2015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现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安全利益越来越广泛,任何一个领域如果出现安全隐患,严重起来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安全利益。我们处在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安全问题是高度关联的。”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指出,“新国家安全法不是机械地把那些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分离开来,而是把国家安全确定为一种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这体现了我们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国防法制司司长吴浩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非传统领域安全日益凸显,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是应对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要制定实施政治、国土、经济、社会、资源、网络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保障国家政权主权安全,防范化解经济安全风险,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传统安全和新安全一个都不能少 专家指出,与传统的安全观不同,新的国家安全观的目标是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相对于人们较为熟悉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根据国家安全法,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莫纪宏表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进行审查是国际惯例。“在重大产业领域如果不进行安全审查,我们的产业结构就有可能被外部势力控制,使得整个经济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他认为,国家安全法特别要求把审查和监管制度结合起来,监督外资技术进来以后是不是按照中国法律来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防火墙”。 在文化安全方面,国家安全法要求,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宣扬民族仇恨情绪等不良文化,任何国家都不会任其泛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忠说,“文化安全既不是文化锁国、限制言论自由,也不是我们不再对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我们要继续开展平等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中华文明,给全人类作贡献。”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秩序的作用 2、社会规则含义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正确对待规则和秩序,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的作用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学法】小组讨论 【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美国知乎讨论】中国晚上安全吗?【YouTube】《街头采访中国安全吗》思考:看了外国人对中国的介绍和评价,民族自豪感是不是油然而生啊。同学们,中国为什么这么安全? 提示:人口虽然世界第一,但中国社会秩序良好 教师小结并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教材P22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社会秩序,生活就会变得混乱不堪。 (多媒体材料展示)战前战后伊拉克以及叙利亚阿勒颇社会对比 安宁静谧被满目疮痍所代替,幸福美好被颠沛流离所代替。一切都源于战争打破了原有的社会规则,社会秩序被破坏。 教师讲述:每个人都渴望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雨天的校门口(教材P23探究与分享) 1.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学生、家长、过路车辆驾驶者以及行人等不同角色(每个人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行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第 5 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身边的规则、秩序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脑体操:如果世界上没有秩序会怎样? 2.师:如果世界上没有秩序,那就会一片混乱,人们乘车不排队,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汽车不等红绿灯,你争我抢,买东西没有了先来后到,一切都会乱套。因此,世界上必须要有秩序,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秩序,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幸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3.揭示课题: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一)公共生活秩序单 1.思考: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1)学生自由交流。 (2)全班集体汇报。 (3)师小结: 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它们都有自己的秩序。比如:图书馆的秩序就是安静、看完书后把书工整地放回原位。我们在学校上下楼梯时,靠右行就是秩序。 2.公共生活秩序单 (1)师出示“公共生活秩序单”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公共生活秩序单” (3)各小组将完成情况在全班交流汇报。 3.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其同之处。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师小结: 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

国家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学习国家安全相关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时间:2018年4月16日 活动目的:在现如今知识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传输在网络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呈现更加多样化和更加迅速的传播模式,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重要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更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国家军事机密等重要信息更加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和贩卖,因此,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树立学生正面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同时也是保卫祖国安全的重要渠道。 活动内容:播放有关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展开讨论。 活动过程: 1.开场:主持人进行报幕和说明此次班会的主题和重要性。 2.播放有关网络安全的视频1“网络间谍”,学生们认真观看,在学生观看结束后,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的话题有(1)“间谍”是什么?(2)做了网络间谍,是犯法的吗?盗取国家有关的机密信息,会受到什么处罚?刑拘还是坐牢?(3)遇到这样

的事情,该做什么?网络安全的举报渠道是什么?3.播放有关国家安全警卫的视频2,通过一个国安警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接着播放视频3,该视频与学生日常上网的习惯有关,告诫学生平时不要轻易打开钓鱼网站,网页广告推送等等,时刻保护好自身的个人信息,防止泄露被不法分子使用。 4.视频观看结束,请同学们总结以上3个视频的内容,并说说自己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5.班会结束,主持人结语。 活动反思:本次班会以视频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顺利开展,学生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从字面上上升到真正精神的层次,对网络的使用的警惕性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doc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 1.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公共生活秩序遵守的意识,做文明中国人。2.理解遵守秩序的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社会生活。 3.了解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公共秩序。 好的公共秩序带来好生活。 PPT图片展示。(交通状况对比) 说一说 ?对比以上图片的两种情况,你更喜欢哪一 种?为什么?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混乱的状况? 小结: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 引入课题 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初步认识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播放视频——公共交通事故 你说我说大讨论 1.看了以上视频,你有何感想。 2.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提示:遵守交通秩序 遵守秩序图片PPT呈现。 小结: 1.秩序维护好生活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活动园 ?让我们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吧! ?当我们过马路时……[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9a13761286.html,] 提示: 红灯停,绿灯行 斑马线上我来行 环顾左右车辆后 确保安全再通过 ?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 提示: 不拥挤,不打闹 按照顺序来坐好 爱护场地好卫生 文明观看安全保 ?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提示:[来源:学#科#网] 先下后上排好队 主动让坐我不累 不吃零食不吵闹 不扔垃圾环境好

?当我们…… ?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 处。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 生怎样的后果。 小结: 共同之处:遵守公共秩序 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将会引发混乱、无序、障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2.有序生活更美丽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 活动园——秩序小实验 ?看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地取出瓶中所 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 (1)避免争抢,按先后顺序顺次取出。 (2)社会需要讲秩序,遵守秩序是人们正常高效地生活的必要条件。 播放视频——不占用应急车道为生命让行 活动园 学习单——公共标志我来认 PPT表格展示,完成表格。 ?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 就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呢? 提示: 不是。有了公共标志,更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 观看视频 思考交流 讨论交 流 认识了解公 共生活需要公共 秩序的必要性 进一步认识 秩序的重要性 认识公共标 志,提升学生遵 守秩序的能力 认识到公共 秩序需要人们共 同自觉遵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第1课时 维护社会秩序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包括“维护秩序”和“遵守规则”两个板块内容:第一个板块“维护秩序”教科书从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感受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等领域的秩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通过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调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第二个板块“遵守规则”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讨我们面对规则的态度:“自觉遵守”“坚定维护”“积极改进”。教科书安排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对待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课时安排 维护秩序1课时遵守规则1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维护秩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 2.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片、案例展示,引导学生懂得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 社会秩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1)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一: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下图场景,配合阅读教科书第23页“探究与分享”。

沪教版思品八上12《维护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教案3

第一课公共生活注重规范 第二框维护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懂得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离不开道德规范,知道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理解遵守秩序、举止文明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的小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课堂阅读、讨论交流、情境模拟、问题辨析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体验感悟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并逐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并认可道德规范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形成规范意识,增强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在社会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我当小小巡查员”的活动,观察记录日常生活中各种场所(如车厢、公园、图书馆、自修课课堂、旅游景点等)不和谐的现象,并提出纠正的建议和措施。 2.要求学生阅读、收集雷锋同志的优秀事迹。 3.指导学生课前活动,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大力提倡社会公德 2、难点:如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我当小小巡查员”的活动,观察记录日常生活中各种场所(如车厢、公园、图书馆、自修课课堂、旅游景点等)不和谐的现象,并提出纠正的建议和措施。下面请各小队派两名代表,给大家介绍介绍观察记录的情况。 学生交流:略 【多媒体显示】

(说明:该环节的设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注意引导和归纳。教师应注意多媒体显示逐步呈现。) 师:从同学们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些公共生活场所中仍有一些人不注意遵守公共秩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道德风貌和文明素养),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可见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要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就必须要有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谈谈维护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 【媒体出示课题】维护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板书) 1.道德和道德规范(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本P8—P9页,要求学生分别找出“道德”与“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针对以上我们同学调查的一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同学们都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可以确认大家对这些现象都是不赞成的,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个标准,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用于衡量、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我们谈的道德就是其中的规范之一。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教育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为人们判断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提供基本标准,它是具体的,规定了人们的行为。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全体公民提出了20个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媒体显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学生朗读) 教师:刚才我们对公共生活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大多数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设计】《维护秩序》(人教)

《维护秩序》 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教材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探究分享、相关链接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 2、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片、案例展示,引导学生懂得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有关社会秩序的典型事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 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维护秩序 学校:大理州祥云县第二中学 教师:潘瑞芬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维护秩序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需要,保障着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教材P22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内容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思考:(1)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内容: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图片教材P23) 思考:(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教师总结: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活动三: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结合你的实际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你的感悟。提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归纳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3、规则的种类及含义 活动三: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 (展示教材P24材料及问题)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天下兴亡,人人有责 ——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聋八班主任郑丽琴教学目标: 1.介绍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2.通过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知识,学生树立提高对国家安全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紧固不能放松。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内容、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全面普及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反间谍意识、保密意识和政治警觉,营造良好的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责任义务和教育的氛围,我们今天开展以“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国家安全”; 2.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安全日; 3.向学生介绍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三.主题班会内容 1.什么是国家安全 (目的: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2.“你问我答”

(目的:互动方式让大家慢慢融入法律的世界。紧接着,就国家安全日主题,教师相继为同学介绍与其相关的几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3.《国家安全法》规定的七项义务: 第一.是教育防范义务,就是教育、动员、组织群众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二.是提供便利条件的义务。 第三.是提供情况、证据的义务。 第四.是发现、报告的义务。 第五.是保守秘密的义务。 第六.是不得非法持密的义务。 第七.是不得非法持有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四.小结 学习之后,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积极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履行职责,在隐蔽斗争战线上,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反奸防谍人民防线,有效地防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维护秩序 公开课教案

维护秩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 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 守社会规则。 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 则,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 识和规则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阅读教材本课内容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 (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中“阅读感悟”部分)。 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3)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教师总结: 4.社会秩序的作用: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教案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徐州市时楼小学六(2)班班主任:朱薇薇 (一)班会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食物中毒,遇到坏人的处理方法2017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中小学辅导。 (二)活动地点: 教室。 (三)教育重点:学习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坏人破坏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四)班会流程: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3,学习防触电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二组代表表演: (2)大家认真讨论观察表演后讨论: a.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做的 b.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触电危险发生触电应怎么办怎么防止触电事情发生出了事打什么电话求救 4,学习防中毒知识的情景表演: a.发生什么事了他们怎么做的小英的说法对吗生吃瓜果不洗干净,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应该怎么做?

b.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发生了食物中毒怎么办怎么防止中毒出了事自己处理不了打什么电话求救 5,学习防坏人破坏知识的情景表演: (1)第四组代表: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a.刚才发生一件什么事小红这样做好不好会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办应该怎么做 b.总结:情景表演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怎么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出了事自己处理不了应打什么点火求救 (五)巩固总结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 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事项: 防火: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织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库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气)灶的合理使用,用完电熨斗,电炉后应立即拔出插头. 防触电:自己不随便摆弄电器,用久的电器设施要注意检查,维修. 防中毒: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防坏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陌生人离家出走,夜晚不独自外出,遇到坏人要记住他的外貌特征,不把贵重,稀有物品暴露外边,平时不带过多的钱。 (六)学生发表本节班会课的感想 (七)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生命像是一根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明天.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因为生命,我们才会拥有今天,因为今天,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寒风,冷雨会将它随时浇熄,但如若我们将它捧在手心,细心呵护,那一点微弱的烛光就可能照亮整个世界.让我们把心中的温暖献给这美丽的生命吧!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3.1 维护秩序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1课时维护秩序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社会秩序、社会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有秩序才有美好的社会生活,而

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来维护。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1课时: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 1.什么是社会秩序? 提示:“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即,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提示: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也包括经济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意义 活动一:雨天的校门口(多媒体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生活情境“校门口的交通乱象”,引导学生思考“混乱无序”带来的问题,从反面揭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 1.角色扮演:请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家长、过路车辆驾驶者以及行人等不同角色。 2.思考“我”的主观愿望以及客观境遇分别是怎样的,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混乱。 3.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提示: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4.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提示: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5.浏览“阅读感悟”,谈谈你对社会秩序的认识。 提示: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小结:“无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行人等各有其“需要”,又不能很好地处理彼此间“需要”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大家只有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一)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 活动一: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多媒体展示材料) (1)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2)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1.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规则。 提示:生活中有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道德、纪律、法律等。 2.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